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主要成分变化规律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昝立峰 杨香瑜 +1 位作者 殷春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7,共6页
以河北涉县产无核黑枣为原料,对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酒精度、总酸、蛋白质、脂肪、VC、多酚等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黑枣果酒香气主要成分。结果表明,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 以河北涉县产无核黑枣为原料,对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酒精度、总酸、蛋白质、脂肪、VC、多酚等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黑枣果酒香气主要成分。结果表明,黑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蛋白质、脂肪、VC的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变化而降低,而酒精度、总酸的含量却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发酵初期多酚含量略有增加,随后缓慢下降并保持稳定的水平。黑枣果酒香气成分中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18种化合物,包括烷烃类物质9种、酯类物质8种和1种羟胺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枣 果酒 主要成分 动态变化 香气成分
下载PDF
2种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孔彬彬 +1 位作者 丽梅 郝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9,共5页
以4种细菌和1种酵母菌为受试菌株,测试了2种纳米材料(纳米银和纳米TiO2)的抗菌性能,在光照下2种抗菌材料都表现了理想的抑菌效果。
关键词 纳米银 TIO2 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黄刺玫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殷春燕 杨明建 +2 位作者 穆谈航 昝立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为提高黄刺玫籽油的贮藏稳定性,以黄刺玫籽油为芯材,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蔗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得黄刺玫籽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以及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壁材复配比、乳化剂添加量、芯壁比、固形物含量对包埋率... 为提高黄刺玫籽油的贮藏稳定性,以黄刺玫籽油为芯材,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蔗糖脂肪酸酯为乳化剂,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得黄刺玫籽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以及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壁材复配比、乳化剂添加量、芯壁比、固形物含量对包埋率的影响,确定制备黄刺玫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比m(麦芽糊精):m(阿拉伯胶)=2.5:1、壁芯比2.5:1、乳化剂添加量1.25%,固形物含量2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黄刺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8.32±2.75)%。60℃烘箱加速保藏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的黄刺玫籽油过氧化值增长速率降低,氧化稳定性明显提高。且黄刺玫籽油微胶囊具备一定的热稳定性,在155℃前质量较稳定,能够满足常规的食品加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籽油 微胶囊 包埋率 抗氧化性
原文传递
混合酵母发酵对皇冠梨酒酚类、抗氧化性和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殷春燕 +1 位作者 张献忠 杨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43-349,共7页
为提升皇冠梨酒的品质和风味,选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与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Td)进行混合发酵,研究对比单酵母(Sc)和混合酵母(Sc+Td)发酵皇冠梨酒过程中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及其相互... 为提升皇冠梨酒的品质和风味,选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与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Td)进行混合发酵,研究对比单酵母(Sc)和混合酵母(Sc+Td)发酵皇冠梨酒过程中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比较了梨酒的有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梨酒中总酚(total polyphenols,TP)、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TF)含量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比于单Sc发酵,混合发酵梨酒中TP和TF含量显著增加了16.5%和15.9%,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加了8.3%,总酸含量降低了10.05%,以苹果酸为主。以熊果苷、绿原酸和儿茶素为主的梨酒中单体酚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变化较为复杂,Sc+Td发酵改变了Sc发酵梨酒中酚类谱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TP、熊果苷和表儿茶素含量有强的正相关(P<0.01)。混合酵母发酵梨酒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单酵母发酵,尤其是提高了具有果香味的乙酸酯类物质含量。因此,Sc+Td混合发酵能够提高皇冠梨酒的品质,增加其风味丰满度,为皇冠梨的深加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冠梨酒 混合酵母发酵 酚类 抗氧化性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21年第8期69-70,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中,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水平,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中,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水平,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中,该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将从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概念、优势以及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 工业机器人专业 应用策略
下载PDF
超声辅助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的工艺优化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6
作者 杨明建 +1 位作者 董占军 殷春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2,104,共7页
为提高花椒调味油风味品质,采用超声辅助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加量对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为提高花椒调味油风味品质,采用超声辅助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制备花椒调味油,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加量对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调味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对比植物油-乙醇混合浸提与单植物油浸提调味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同时对制备的调味油呈香属性进行风味评价。结果表明:花椒调味油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超声温度51℃、超声时间44 min、乙醇加量21%(以大豆油质量计),花椒原料与大豆油质量比1∶3,超声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调味油中花椒酰胺总含量为(4.72±0.08)mg/g;混合浸提和单植物油浸提的调味油中检出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别为45种和37种,其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烯烃类及醇类;混合浸提调味油在柑橘香、松香、浓厚味呈香属性方面的风味强度显著强于单植物油浸提的,在脂香方面低于单植物油浸提的,但其风味更容易被评价小组接受。综上,混合浸提得到的花椒调味油在风味种类及主要风味成分方面有一定富集作用,所优化的方法可用于花椒调味油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调味油 混合浸提 花椒酰胺 挥发性成分 风味评价
下载PDF
文冠果多肽酶法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佳佳 +1 位作者 杨明建 张献忠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7-213,共7页
文冠果多肽作为文冠果仁蛋白质水解后的产物,有着许多文冠果蛋白质所不具有的优良生理活性功能。用文冠果仁作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文冠果多肽水解条件进行优化。以酶解温度、时间、pH值为因素,以蛋白... 文冠果多肽作为文冠果仁蛋白质水解后的产物,有着许多文冠果蛋白质所不具有的优良生理活性功能。用文冠果仁作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文冠果多肽水解条件进行优化。以酶解温度、时间、pH值为因素,以蛋白质水解度、多肽酶解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综合参考指标,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各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5℃、时间6.2 h、pH值8.4,所得酶解液的水解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综合的最大值(29.5±1.32)%、(77.3±1.01)%和(58.2±0.96)%。以风味剖面法作为感官评价方法,实验表明1%的β-环状糊精具有较优的多肽脱苦效果,且脱苦后的酶解液自由基清除能力损失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多肽 酶解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产教融合视角下工业机器人专业新型学徒制的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职业》 2021年第19期63-64,共2页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以企业需求为主导,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参与,促进相关课程体系开发,以此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性人才,使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以企业需求为主导,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参与,促进相关课程体系开发,以此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综合性、专业性人才,使人才培养与地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高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新型学徒制 校企合作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黄刺玫籽油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殷春燕 李伶俐 +3 位作者 张献忠 李丹 穆谈航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8期4-8,共5页
为研究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试验以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3个主要影响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超声波辅... 为研究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黄刺玫籽油的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试验以石油醚作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3个主要影响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进行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黄刺玫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7.12%±0.14%。与溶剂萃取法、水酶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得到的黄刺玫籽油水分及挥发物质量分数、过氧化值最低,VA和VE质量分数最高,超声波辅助法更适宜黄刺玫籽油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玫籽油 超声波 提取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花生红衣多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殷春燕 董占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42-249,共8页
为研究花生红衣多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进行了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预测。通过TCMSP平台和文献搜索获得花生红衣多酚的活性成分,利用相关数据库获得花生红衣多酚活性成分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 为研究花生红衣多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进行了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预测。通过TCMSP平台和文献搜索获得花生红衣多酚的活性成分,利用相关数据库获得花生红衣多酚活性成分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采用DAVID平台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花生红衣酚类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采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得到山奈酚、表儿茶素、漆黄素、儿茶素、木犀草素、槲皮素、原花青素B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13个花生红衣多酚活性成分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肿瘤蛋白p53等65个核心靶点。花生红衣多酚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信号、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花生红衣多酚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均能稳定结合。花生红衣多酚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干预脂质代谢、炎症、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个生理过程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从而为花生红衣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健康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红衣 多酚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论基于产教融合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构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职业》 2019年第33期75-76,共2页
基于产教融合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就是以企业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来确定课程,它可以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满足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 基于产教融合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就是以企业典型的工业机器人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来确定课程,它可以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满足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它极大地推动了校企合作,强有力地促进了产教融合。本文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产教融合的课程建设为例,以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应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的维修与保养这三类典型工作岗位为导向确定课程,把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软件课程、素养课程"四个方向,结合学院学生实际,建构工业机器人专业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课程建构 工业机器人专业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香气组分提取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献忠 +2 位作者 殷春燕 李丹 穆谈航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9-235,共7页
植物挥发性香气组分作为一种天然产物,除芳香作用之外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化妆品及制药工业具有广泛用途。工业领域传统植物香气提取方法包括水蒸馏法、蒸汽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榨法等,而新兴香气提取技术包括超临界流体... 植物挥发性香气组分作为一种天然产物,除芳香作用之外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化妆品及制药工业具有广泛用途。工业领域传统植物香气提取方法包括水蒸馏法、蒸汽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榨法等,而新兴香气提取技术包括超临界流体、辅助提取、分子蒸馏、旋转锥体柱蒸馏、渗透汽化等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凸显其应用优势及前景,同时实验室植物香气分析前处理提取技术也得到发展,为了充分获得天然植物香气,各种提取新技术仍在不断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挥发性香气 提取 精油
原文传递
抗氧化剂对油脂煎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殷春燕 李静 +3 位作者 杨明建 叶嘉 连启蒙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6-162,共7页
煎炸过程中,油脂会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些反应产物影响着油脂和煎炸食品的安全、健康和保质期。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油脂的氧化,提高油脂的煎炸稳定性。油脂的煎炸稳定性通常通过测定极性组分、过氧化值、酸... 煎炸过程中,油脂会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些反应产物影响着油脂和煎炸食品的安全、健康和保质期。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油脂的氧化,提高油脂的煎炸稳定性。油脂的煎炸稳定性通常通过测定极性组分、过氧化值、酸价、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有害物质的含量等进行评价。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抗氧化剂应用于油脂的最新研究,系统阐述了抗氧化剂对油脂煎炸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总结了抗氧化剂在油脂煎炸过程中的变化,最后提出抗氧化剂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抗氧化剂尤其是天然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油脂 煎炸 稳定性
原文传递
蒲公英茶叶总多酚的提取及其在饮料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思琪 王浩男 +3 位作者 梁朵 马瑞 张献忠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8-204,共7页
以废次蒲公英茶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总多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废次蒲公英茶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在植物基饮料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废次蒲公英茶叶提取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以废次蒲公英茶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总多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废次蒲公英茶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在植物基饮料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废次蒲公英茶叶提取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4.5%、料液比1:38(g/mL)、提取温度69℃、提取时间74min,在此条件下蒲公英茶叶的多酚提取量为13.58mg/g。抗氧化活性初步评价结果显示,1 mg/mL的废次蒲公英茶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0.71%。将该提取物初步应用于饮料样品中,评价结果表明,添加0.1%的废次蒲公英茶叶提取物于植物基饮料中效果最佳,所得饮料产品色泽均匀透明、酸甜适中、醇和回甘,无生青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废次茶叶 提取物 抗氧化功能 饮料
原文传递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探讨——以《食品化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春燕 李志亮 +3 位作者 穆谈航 张献忠 李丹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9期27-29,共3页
食品安全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培养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人才,是促进整个食品链行业各环节生产与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联网+"与《食品化学》学科课程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qu... 食品安全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培养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人才,是促进整个食品链行业各环节生产与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联网+"与《食品化学》学科课程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食品化学》课程建设及教学现状,对促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的有效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课程 建设 《食品化学》 研究
下载PDF
构建培养“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的坐标模型
16
作者 王定勇 开梅 《职业》 2021年第9期61-64,共4页
我国正在加速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在以智能制造为特点的工业4.0时代,产业和职业对担负高技能人才培养使命的“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实践和理论研究,阐述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如何构建培养“双师型... 我国正在加速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在以智能制造为特点的工业4.0时代,产业和职业对担负高技能人才培养使命的“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实践和理论研究,阐述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如何构建培养“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的坐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双师型”教师 坐标模型
下载PDF
冰糖红梨酒发酵工艺优化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颜子豪 孟庆芳 +1 位作者 孙嘉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8-235,共8页
为获得冰糖红梨酒最佳发酵工艺,提升红梨附加值,促进其产业化,本文以魏县红梨为主要原料,开发冰糖红梨果酒。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冰糖红梨酒的发酵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冰糖红梨酒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优发酵条... 为获得冰糖红梨酒最佳发酵工艺,提升红梨附加值,促进其产业化,本文以魏县红梨为主要原料,开发冰糖红梨果酒。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冰糖红梨酒的发酵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冰糖红梨酒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19℃,初始糖度18°Brix,酵母接种量0.06%,初始pH4.8,焦亚硫酸钾添加量160 mg/L,发酵时间7 d。在此工艺条件下,冰糖红梨酒的酒精度为10.1%vol±0.23%vol,糖度6.17°Brix±0.14°Brix,总酸4.8±0.13 g/L,感官评分为88.9±0.57分,综合赋分为79.1±0.79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3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占比60.2%;醇类占比18.31%;酸类占比13.32%;醛、酮、酚类分别占比3.63%、1.75%、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梨 果酒 香气成分 正交试验 气质联用(GC-MS)
下载PDF
4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及脂肪酸组成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静 +2 位作者 殷春燕 连启蒙 叶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0-76,共7页
以冷榨文冠果油为原料,选择过氧化值、酸价和羰基价为评判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的文冠果油的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180℃高温条件下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 以冷榨文冠果油为原料,选择过氧化值、酸价和羰基价为评判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的文冠果油的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180℃高温条件下四种抗氧化剂对文冠果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迷迭香提取物(R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氧化效果依次为TBHQ>RE>AP,添加维生素E(V_(E))抗氧化效果不显著。拟合的动力学方程模型显示,空白和添加V;组的文冠果油氧化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添加RE、AP、TBHQ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通过拟合方程计算空白文冠果油的货架期为177 d,添加抗氧化剂V_(E)、RE、AP、TBHQ的货架期分别为178、346、341、425 d。180℃条件下处理文冠果油,RE、AP、TBHQ在前期表现出抑制低碳链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增多的作用,但30 h后抑制作用消失,与空白组对比差别不显著。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易被氧化,该研究对文冠果油的贮藏和使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抗氧化剂 氧化稳定性 氧化动力学模型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山楂蒸馏酒减压蒸馏工艺优化及对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佳硕 +2 位作者 郭念慈 仝浩桢 叶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以山楂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和减压蒸馏工艺加工山楂蒸馏酒。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蒸馏温度、真空度、蒸馏时间对山楂蒸馏酒的酒精度和酸酯总量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比常压和减压蒸馏山楂酒的主... 以山楂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和减压蒸馏工艺加工山楂蒸馏酒。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蒸馏温度、真空度、蒸馏时间对山楂蒸馏酒的酒精度和酸酯总量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比常压和减压蒸馏山楂酒的主要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山楂蒸馏酒最佳减压蒸馏条件为蒸馏温度76℃、真空度0.02 MPa、蒸馏时间2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山楂蒸馏酒的酒精度和酸酯总量达到最优,分别为(45.8±1.21)%vol和(49.4±2.03)mmol/L;相比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方式得到的山楂蒸馏酒能较好地富集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蒸馏酒 减压蒸馏 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涉县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优化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嘉 李建飞 +3 位作者 施明丽 杨香瑜 郭海燕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98,共7页
以涉县柴胡茎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优化了总黄酮乙醇回流浸提工艺,并分析测定提取物及与维生素C复配后的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涉县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涉县柴胡茎叶总黄酮... 以涉县柴胡茎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优化了总黄酮乙醇回流浸提工艺,并分析测定提取物及与维生素C复配后的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涉县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涉县柴胡茎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1),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60%;2)最优条件下涉县柴胡茎叶总黄酮对DPPH·、·OH、O_(2)^(·)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223、0.413mg·mL^(-1)和0.445mg·mL^(-1);3)与维生素C复配后表现出一定协同作用,试验组内复配液(1:3)协同作用最强。综上可知,涉县柴胡茎叶中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茎叶 总黄酮 优化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