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600
1
作者 任国玉 初子莹 +15 位作者 周雅清 徐铭志 王颖 唐国利 翟盘茂 邵雪梅 张爱英 正洪 郭军 刘洪滨 周江兴 赵宗慈 张莉 白虎志 刘学峰 唐红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1-716,共16页
总结了“十五”攻关课题有关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若干进展。在资料质量控制和序列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地面近50年、100年和1000年气温序列。研究表明,不论是近5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来分... 总结了“十五”攻关课题有关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若干进展。在资料质量控制和序列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地面近50年、100年和1000年气温序列。研究表明,不论是近5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来分析结果表明的要强,分别达到0·25℃/10a和0·08℃/10a。中国现代增暖最明显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北部,最显著的季节在冬季和春季。近50多年中国近地面气候变暖主要是平均最低气温明显上升的结果,全国范围内极端最低气温也显著升高,而极端最高气温升高不多。中国与温度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强度和频率一般呈降低趋势或稳定态势。研究发现,城市化因素对中国地面平均气温记录具有显著影响,但在现有的全国和区域平均温度变化分析中一般没有考虑,因此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给予密切关注。在增温明显的华北地区,1961~2000年间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气温增加值达到0·44℃,占全部增温的38%,城市化引起的增温速率为0·11℃/10a。中国其他地区的增温趋势中也或多或少反映出增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仅为0·05℃/10a,比地面气温变化小一个量级;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17℃/10a和-0·22℃/10a;整个对流层平均温度呈微弱下降趋势。中国对流层温度与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趋于减小。近千年来中国地面气温变化史上可能确存在“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等特征性气候阶段,但“中世纪温暖期”的温暖程度似乎没有过去认为的那样明显。从全国范围看,11世纪末和13世纪中的温暖程度可能均超过了20世纪30~40年代暖期,表明20世纪的增暖可能并非史无前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影响 高空温度 中世纪温暖期 中国大陆
下载PDF
我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347
2
作者 任国玉 吴虹 正洪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2-330,共9页
利用 1 951年至 1 996年地面气象记录资料 ,计算了我国全年和季节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特征指数 .结果表明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和夏季降水量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北方的黄河流域降水表现出微弱减少趋势 ,山东和辽宁省夏季雨量减少显著 ;... 利用 1 951年至 1 996年地面气象记录资料 ,计算了我国全年和季节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特征指数 .结果表明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和夏季降水量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北方的黄河流域降水表现出微弱减少趋势 ,山东和辽宁省夏季雨量减少显著 ;但偏高纬度地区的新疆、东北北部、华北北部和内蒙古降水量或者增加 ,或者变化趋势不明显 .因此 ,1 997年黄河史无前例的断流和 1 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发生 ,均有其相应的区域长期降水气候趋势作为背景条件 .研究还表明 ,我国一些地区降水的季节性也发生了变化 ,其中黄河中上游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春、秋季雨量占全年比例均有显著减少 ,而河北东部、辽宁西部和东北科尔沁沙地春季降水相对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降水趋势 旱涝灾害 中国 空间特征
下载PDF
长江流域1960-2004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趋势 被引量:180
3
作者 苏布达 姜彤 +1 位作者 任国玉 正洪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1期9-14,共6页
1986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极端强降水出现了显著增加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量的增加,既是极端降水强度增强,也是极端降水事件显著增加的结果。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和西南部。趋势分析表明,... 1986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极端强降水出现了显著增加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量的增加,既是极端降水强度增强,也是极端降水事件显著增加的结果。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和西南部。趋势分析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流域上游极端降水事件峰值提前到6月份出现,与长江中下游极端降水峰值出现的时间几乎同步,这必将加大遭遇性洪水发生的机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洪水的频繁发生,与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时空分布 气候变化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天气类型聚类识别的光伏系统短期无辐照度发电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61
4
作者 代倩 段善旭 +3 位作者 蔡涛 昌松 正洪 邱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8-35,共8页
现有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大多以太阳辐照度作为必要的输入,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太阳辐射站点仍较稀少且预报能力较低,因此此类预报方法难于实施。利用距离分析方法分析光伏发电量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确定以气温和湿度作为预报输入因子,... 现有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大多以太阳辐照度作为必要的输入,然而,由于当前国内太阳辐射站点仍较稀少且预报能力较低,因此此类预报方法难于实施。利用距离分析方法分析光伏发电量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确定以气温和湿度作为预报输入因子,建立反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无辐照度发电量短期预报模型。此外,为适应天气突变,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M)由云量预报信息对天气类型聚类识别,继而对各天气类型采用相应的预测网络,避免了单神经网络的过拟合问题。通过与含辐照度输入及无天气聚类识别的预测模型做交叉对比实验,预测结果表明,天气类型聚类识别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无辐照度光伏发电量短期预测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和50%湿度抗扰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量短期预测 神经网络 气象因素 自组织特征映射聚类 距离分析
下载PDF
1961—2010年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60
5
作者 叶殿秀 尹继福 +2 位作者 正洪 郑有飞 吴荣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全国753个站1961—2010年夏季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基于死亡率明显增加而制定的高温热浪指标的已有研究成果,统计分析了我国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的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强度高值区基本相同,均在江... 利用全国753个站1961—2010年夏季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基于死亡率明显增加而制定的高温热浪指标的已有研究成果,统计分析了我国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的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强度高值区基本相同,均在江淮、江南大部和四川盆地东部等地,其中江西北部、浙江北部高温热浪频次最高,高温日数最多;浙江北部高温强度尤为突出。近50年来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的频次、日数和强度总体呈增多、增强趋势,但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0世纪60—80年代前期高温热浪频次和强度呈减少(弱)趋势,80年代后期以来,高温热浪频次和强度呈增多(强)趋势。区域变化特征明显,华北北部和西部、西北中北部、华南中部、长江三角洲及四川盆地南部呈显著增多(强)趋势;而黄淮西部、江汉地区呈显著减少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温热浪的范围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频次 强度 变化特征
下载PDF
长江流域近40年强降水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75
6
作者 杨宏青 正洪 +1 位作者 石燕 任国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68,共3页
利用长江流域 1 0 9个气象站 1 96 0~ 2 0 0 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 ,采用泰森多边形方法计算整个长江流域的面雨量 ,研究了长江流域面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长江流域年面雨量呈增加趋势 ,但不显著。从长江流域各站暴雨日数和暴雨量... 利用长江流域 1 0 9个气象站 1 96 0~ 2 0 0 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 ,采用泰森多边形方法计算整个长江流域的面雨量 ,研究了长江流域面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长江流域年面雨量呈增加趋势 ,但不显著。从长江流域各站暴雨日数和暴雨量趋势变化的空间分布来看 ,长江流域年、夏季 6~ 8月的暴雨日数和暴雨量表现为较大范围的增加趋势 ,但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并不多 ,显著增加的中心在江西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泰森多边形法 暴雨日数 强降水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华中电网日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7
7
作者 胡江林 正洪 +1 位作者 洪斌 王广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8,37,共6页
从华中电网 4省 1 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5月逐日的电力负荷资料中分离出随气象因子变化的气象负荷 ,分析了气象负荷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的相关关系 ,重点研究了气象负荷随气温变化的规律 ,探讨了华中各省气象负荷与气温关系的异同。研究... 从华中电网 4省 1 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5月逐日的电力负荷资料中分离出随气象因子变化的气象负荷 ,分析了气象负荷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的相关关系 ,重点研究了气象负荷随气温变化的规律 ,探讨了华中各省气象负荷与气温关系的异同。研究表明华中电网日负荷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关系明显 ,在日平均气温大于 2 0℃时相关系数为正 ,小于 2 0℃时为负 ,在气温为 2 5~ 2 8℃时负荷对气温的变化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负荷 气象因子 华中电网 气象资料 气温变化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华中电网四省日用电量与气温关系的评估 被引量:56
8
作者 正洪 洪斌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1期34-38,共5页
根据华中电网4省1991、1993、1995年逐月的日用电量与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线性相关分析发现:①日用电量与日平均气温在夏半年(5~9月)85%月份呈显著正相关,冬半年(10~4月)2/3月份相关不显著,且正... 根据华中电网4省1991、1993、1995年逐月的日用电量与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线性相关分析发现:①日用电量与日平均气温在夏半年(5~9月)85%月份呈显著正相关,冬半年(10~4月)2/3月份相关不显著,且正、负相关月数各半;②夏半年各月日用电量的1℃效应量逐年增加,以又热又干的月份最大,河南在6月,南3省在7或8月;③夏半年日用电量与日平均气温的时间变化曲线较一致,有时前者峰或谷比后者峰或谷迟1~2天,二者相关系数0、89(湖北)。最后建立了夏半年各月日用电量-气温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电网 日用电量 气温 线性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54
9
作者 李芬 正洪 +1 位作者 成驰 段善旭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未来,我国大规模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将持续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方法的研究还很薄弱,几乎没有可满足实际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需求的方法和...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未来,我国大规模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将持续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方法的研究还很薄弱,几乎没有可满足实际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需求的方法和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主要是通过太阳总辐射的准确预报,结合光伏电站历史发电量数据分析,进而得到光伏发电量预报。通过对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方法的介绍和分类,以及对国际上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系统建设的介绍,希望对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量预报系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效率模型 气象要素 太阳总辐射 预报 动力-统计方法
下载PDF
湖北省近45年降水气候变化及其对旱涝的影响 被引量:49
10
作者 刘可群 正洪 +1 位作者 张礼平 刘安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64,共7页
从气候倾向率、旱涝倾斜度以及强降水过程次数与强度等方面,对湖北省72个气象台站近45年雨量观测资料及来自于中国农业部信息中心网站洪涝干旱受灾面积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5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湖北东部,尤其是江汉... 从气候倾向率、旱涝倾斜度以及强降水过程次数与强度等方面,对湖北省72个气象台站近45年雨量观测资料及来自于中国农业部信息中心网站洪涝干旱受灾面积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5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湖北东部,尤其是江汉平原东南部的年雨量呈增加趋势,而年降雨天数有减少的趋势;年雨量的增加主要是大雨或强降水增多造成的;湖北省强降水过程及其中心强度呈增多和加强趋势。雨量增多、雨强加大、围湖造田、江河水位高出江汉平原地表以及江汉平原自然下沉等因素加大加快了旱涝灾害程度与频率,应当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倾向率 倾斜度 旱涝灾害
下载PDF
三峡库区复杂地形下的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49
11
作者 张强 万素琴 +2 位作者 毛以伟 正洪 廖要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164-167,共4页
根据三峡水库坝区周边气候考察气象站1992-2004年和宜昌站1952-2004年的逐日气温资料,先用差值法将短期考察资料延长,再通过对比、回归等方法,客观分析了气温随时间和地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三峡坝区具有冬暖、夏热等特点,是... 根据三峡水库坝区周边气候考察气象站1992-2004年和宜昌站1952-2004年的逐日气温资料,先用差值法将短期考察资料延长,再通过对比、回归等方法,客观分析了气温随时间和地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三峡坝区具有冬暖、夏热等特点,是湖北的夏热和冬暖中心之一,不同高度气温年或日变化具有相同位相。2)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等指标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极端最低气温日数随高度升高而递增。3)水体对库周气温具有白天降温、夜间增温的效应,增温幅度比降温幅度大,增温幅度夏季大于冬季,降温幅度夏季小于冬季。4)三峡坝区20世纪90年代之前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变化,之后有显著上升趋势;水库蓄水以后对水域周围地区有降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气温变化 地形作用 水体效应
下载PDF
湖北省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刘可群 正洪 夏智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8-893,共6页
利用武汉、宜昌等7个站点1961-2004年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湖北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参数,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结合日照时数、晴天日数、阴天日数等指标,对湖北省... 利用武汉、宜昌等7个站点1961-2004年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湖北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参数,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结合日照时数、晴天日数、阴天日数等指标,对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为基础,制定了湖北省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开展了湖北省太阳能区划工作。结果表明:湖北太阳能资源北多南少,同纬度相比,平原多,山区少;太阳能资源夏季最丰富,尤其是8月,总辐射、日照时数、晴天日数均为全年最高,湖北东部秋季大气层结稳定,太阳能资源仅次于夏季;冬季虽然晴天较多,但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夜长昼短,总辐射全年最低。将全省太阳能资源分为3个区,鄂东北7-12月每月有近一半或以上的晴天,为1级可利用区,也是湖北太阳能资源最佳区域;江汉平原、鄂东南、鄂北岗地部分地区等地为2级可利用区,是光电与光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的最佳区域;鄂西南、长江河谷地区为太阳能贫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日照时数 晴天日数 阴天日数 区划
下载PDF
湖北省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及其降雨因子的时空分布、相关性浅析 被引量:40
13
作者 正洪 孟斌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5年第3期62-69,共8页
从几十个典型事例出发,分析了我省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降雨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较好地揭示了二者间的对应关系。并对10项降雨气候因子与逐月滑坡泥石流次数作逐步回归,筛选出日降雨量≥50mm(... 从几十个典型事例出发,分析了我省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降雨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规律,较好地揭示了二者间的对应关系。并对10项降雨气候因子与逐月滑坡泥石流次数作逐步回归,筛选出日降雨量≥50mm(暴雨)天数为最紧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滑坡 泥石流 时空分布 降水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杨宏青 正洪 +1 位作者 肖劲松 曾红莉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武汉市 4家大医院 1994~ 1998年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逐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气温、气压、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同一个因子对不同疾病甚至同一类不同种病的作用不尽... 对武汉市 4家大医院 1994~ 1998年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逐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气温、气压、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同一个因子对不同疾病甚至同一类不同种病的作用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个因子对同一种病在不同季节其影响也不完全相同。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夏秋冬 8种疾病的逐日预报模型 ,并进行了合理的等级划分 ,经回代和预报检验 ,预报模式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模型 呼吸道疾病 脑血管疾病 气象条件 相关分析 气温 气压 湿度
下载PDF
森林火灾气象环境要素和重大林火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张尚印 祝昌汉 正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利用1970~1994年25年间的森林火灾资料,分析研究了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森林火灾的火源,火环境条件,林火发生、发展、蔓延和熄灭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及重大林火燃烧期的某些要素特征,对指导森林防火灭火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气候条件 神农架林区 气象环境要素
下载PDF
武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性变化 被引量:34
16
作者 正洪 王海军 任国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5期282-286,共5页
利用武汉市区气象站及其周边4个县气象站1960-2005年的气温资料,计算了46a及分时段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倾向率,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46a来,城区和郊区的平均气温均以上升趋势为主,最低气温增幅最... 利用武汉市区气象站及其周边4个县气象站1960-2005年的气温资料,计算了46a及分时段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倾向率,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46a来,城区和郊区的平均气温均以上升趋势为主,最低气温增幅最大,最高气温增幅最小,甚至下降;冬季增幅最快,夏季增幅最慢,甚至下降,这是第一类非对称性。城市热岛效应也存在增强趋势,以年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表示的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分别为0.235℃/10a、0.425℃/10a和0.034℃/10a,热岛效应贡献率分别达到60.4%、67.7%和21.8%,这是第二类非对称性。46a来的增温和城市热岛强度加强主要是最近23a快速增温所致,进入本世纪增温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强度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非对称性变化
下载PDF
日气温数据缺测的插补方法试验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王海军 涂诗玉 正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91,共9页
对缺测气象观测记录进行插补是建立连续气象数据集的基础。将孤立1日或数日缺测资料进行插补的线性回归模型法应用于连续缺测数月的逐日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的插补,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包括:(1)用滑动选优法确定邻近参考气象站站数和... 对缺测气象观测记录进行插补是建立连续气象数据集的基础。将孤立1日或数日缺测资料进行插补的线性回归模型法应用于连续缺测数月的逐日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的插补,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包括:(1)用滑动选优法确定邻近参考气象站站数和数据样本时间窗的最佳值;(2)在记录缺测站与邻近参考站之间建立逐日气温的线性回归模型,并选取以最小绝对误差(Least Absolute Deviation,LAD)为目标函数求取模型参数的方法,取代以最小均方根误差为目标函数的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Esti mate,LAD)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可提高计算效率和参数的稳定性;(3)进一步提出将LAD法与DeGaetano标准化序列法插补结果平均的综合插补方法,以减少极端误差。通过对湖北蔡甸气象站1961-2006年插补试验表明:(1)以4个邻近站和年数为8年、日数为15天时间窗的样本资料建模进行插补误差达到最小;(2)逐日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32℃、0.45℃、0.28℃,误差在±0.8℃以内的频次分别占总数的94.1%、84.8%、96.1%,观测值与插补值月相关系数在0.886以上。插补与观测资料平均值和相关系数分别通过了显著水平为0.05和0.01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缺测 逐日气温 插补 线性回归模型 最小绝对误差
下载PDF
近56a武汉市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18
作者 张意林 覃军 正洪 《暴雨灾害》 2008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以武汉市1951—2006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累积距平、线性趋势、移动T检验、5%分位数、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6 a来武汉市降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6年来,武汉市年降水量、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2... 以武汉市1951—2006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累积距平、线性趋势、移动T检验、5%分位数、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6 a来武汉市降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6年来,武汉市年降水量、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2)除春季外,其它季节以及汛期、梅雨期、伏旱期等时段的降水量均有所增加;降水日数在春、秋季、汛期呈下降趋势,其余时段则为增加趋势;降水强度在夏季、伏旱期呈减小趋势,其余时段均为增大趋势;(3)梅雨期、年的降水量变化较为一致,其周期性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10 a年代际周期,突变点约在1979年;(4)1960、1970年代暴雨日数较少,在1979年前后突变增多后,进入多暴雨阶段;(5)历年最大日降水量、5%分位数极端降水强度、暴雨平均强度变化略有减少趋势但不显著,而大暴雨平均强度减弱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降水 气候变化 趋势 极端值 突变
下载PDF
武汉市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气象预报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正洪 杨宏青 +2 位作者 张鸿雁 王祖承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5-17,共3页
以武汉市四家大医院1994~1998年间,因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入院的42005个病例为基础,分析疾病发病的季、月、旬分布特征;再分四季建立各病种日发病率的气象预报模型,分冬、夏半年建立了各病种周发病率的气象预报模型... 以武汉市四家大医院1994~1998年间,因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入院的42005个病例为基础,分析疾病发病的季、月、旬分布特征;再分四季建立各病种日发病率的气象预报模型,分冬、夏半年建立了各病种周发病率的气象预报模型,并确定了发病率的一套等级划分指标;分析了冷锋天气过程演变对疾病发病的不同影响;最后在微机上开发出了“医疗气象预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气象预报 模型
下载PDF
湖北省旅游景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8
20
作者 谭静 正洪 +3 位作者 罗学荣 阳威 舒斯 徐金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4-323,共10页
通过利用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在全省27个旅游景区内建设的30个大气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站数据,对湖北省旅游景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气象条件对负氧离子浓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旅游景区的大气负氧离子资源十分丰富,... 通过利用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在全省27个旅游景区内建设的30个大气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站数据,对湖北省旅游景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气象条件对负氧离子浓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旅游景区的大气负氧离子资源十分丰富,西部山区高于东部平原地区,整体呈现从东向西、从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鄂西南地区为全省大气负氧离子最为丰富的地区,负氧离子浓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秋季略大于春季。从3月开始,负氧离子浓度逐月增加,至8月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凌晨和上午的负氧离子浓度要大于下午和晚上,夜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大气负氧离子浓度晴天最大,阴天小于晴天,而雾霾天和小雨天负氧离子浓度均较小;中雨以上降水、闪电活动与负氧离子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负氧离子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