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的比较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黎映琼 蔡庆群 +1 位作者 苏志强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4种异黄酮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为该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芪中4种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异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4种异黄酮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为该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芪中4种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异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IBM SPSS 19.0和R语言Pheatmap包对不同产地黄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4种异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基于SPSS和R语言的聚类分析均支持20批次不同产地样品被分为2类,其中甘肃和陕西样品聚为一类,山西、黑龙江和内蒙古黄芪聚为另一类。结论所建立黄芪4种异黄酮成分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方法可为黄芪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也可为黄芪各个部位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不同产地 根茎叶 异黄酮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粒径丹参超微粉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庆群 +1 位作者 木水 冯时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5期43-47,共5页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粒径丹参超微粉理化性质差异,为超微粉碎技术在院内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制作三种不同粒度的丹参超微粉,并比较粒径、休止角、堆密度及6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结果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粒径丹参超微粉理化性质差异,为超微粉碎技术在院内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制作三种不同粒度的丹参超微粉,并比较粒径、休止角、堆密度及6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结果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粒径的减小,丹参粉体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流动性稍有降低,水溶性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及隐丹参酮有显著增加;粒径为30μm时各项性质均能满足生产需求。结论 超微粉化能促进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溶出,可为院内中药制剂筛选丹参最佳粉碎粒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超微粉 不同粒径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丹金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建立丹金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金银花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丹酚酸B、原儿茶醛以及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丹... [目的]建立丹金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金银花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丹酚酸B、原儿茶醛以及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分别在进样量在0.76~22.80、0.68~20.40、0.66~19.80μg/mL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4、0.9997、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8%、99%,RSD分别为1.98%、1.70%、1.9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丹金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金胶囊 丹参 金银花 当归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不同产地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及聚类分析
4
作者 黎映琼 蔡庆群 +1 位作者 苏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203-205,209,共4页
[目的]建立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荭草苷、牡荆苷、木犀草素、染料木素、球松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 [目的]建立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荭草苷、牡荆苷、木犀草素、染料木素、球松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bax Eclipse XDB-C 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为30℃;通过IBM SPSS 22.0对不同产地木豆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5种对照品在相应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在90%~110%;不同产地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基于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的木豆叶聚类结果表明,木豆叶可分为2组,其中一组5种黄酮总量基本都大于0.5%,另一组则基本小于0.5%,但是并无明显产地聚类特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木豆叶5种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木豆叶中5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根据聚类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木豆叶质量参差不齐,可以优选黄酮含量高的品种进行选育,从而保证药材来源的质量稳定性以及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叶 不同产地 黄酮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