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廓形特征的机器人异型盘磨削接触力建模
1
作者 郭万金 吴广 +6 位作者 朱恒 詹子立 曹雏清 赵立军 郭磊 朱文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80,共14页
目的为表征具有尖端小、比压大廓形特征的机器人异型盘磨削接触力,针对异型盘薄板与橡胶板双层结构形式,提出一种考虑廓形特征影响的包含薄板挠曲形变和橡胶板弹性形变的机器人异型盘磨削接触力建模方法。方法首先,基于弹性薄板弯曲理论... 目的为表征具有尖端小、比压大廓形特征的机器人异型盘磨削接触力,针对异型盘薄板与橡胶板双层结构形式,提出一种考虑廓形特征影响的包含薄板挠曲形变和橡胶板弹性形变的机器人异型盘磨削接触力建模方法。方法首先,基于弹性薄板弯曲理论,分析薄板挠曲形变与接触力关系。其次,依据静态弹性理论,建立橡胶板在弹性形变区域内弹性形变与接触力模型。再次,开展有限元数值模拟实验求解橡胶板弹性形变参数和薄板挠曲形变参数,并通过变量替换建立接触力与异型盘法向进给位移数值形式反函数模型。最后,搭建机器人异型盘磨削实验平台,分别开展1种平面与3种曲率曲面工件的机器人异型盘接触力模型验证实验和1种侧曲面圆台铸铁工件的机器人异型盘磨削一致性验证实验。结果机器人异型盘接触力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盘倾角较大时,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接触力。机器人异型盘磨削一致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磨削参数条件下,3条磨削路径(路径1、2、3)的磨削深度平均值分别为0.0663、0.0632、0.0645 mm,最大偏差分别为0.0139、0.0090、0.0108 mm,变异系数分别为11.2%、6.4%和9.6%。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论所提方法考虑了异型盘廓形特征,将工件表面曲率、盘倾角、廓形参数和异型盘尺寸等参数包含在磨削接触力模型中,并描述了磨削接触力与异型盘法向进给位移的数值形式反函数关系,能够度量异型盘磨削作业接触区域和解释磨削接触力影响因素,可为机器人异型盘的高效率、高质量恒定接触力磨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力建模 异型盘磨削 挠曲形变 弹性形变 机器人磨削
下载PDF
单一改良腹直肌旁切口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合并对侧前环损伤的解剖研究
2
作者 李严兵 +2 位作者 黄华军 林羲疆 曾参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3-639,共7页
目的解剖实验验证单一改良腹直肌旁切口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合并对侧前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大体标本3具,采用改良入路单切口显露同侧前后环并延伸至对侧前环,观察显露范围及对侧死亡冠、髂血管,收集相关数据,模拟复位固定,评... 目的解剖实验验证单一改良腹直肌旁切口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合并对侧前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大体标本3具,采用改良入路单切口显露同侧前后环并延伸至对侧前环,观察显露范围及对侧死亡冠、髂血管,收集相关数据,模拟复位固定,评价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露范围:同侧内侧可至腹中线,后内侧可至S_(1)椎体对侧缘,头侧延伸至L_(5)椎体,真骨盆内可达S_(1)孔,外侧显露同经典入路;对侧外侧可至对侧髂耻隆起,头侧可至对侧四方体上前方,深部达闭孔外上1/2。改良入路可显露同侧骶髂关节及对侧耻骨上支,直视下处理后环及对侧前环损伤。切口总长(7.84±0.18)cm,对侧死亡冠、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的距离分别为(57.07±1.04)、(67.43±0.87)cm。结论单一改良腹直肌旁切口治疗同侧骨盆后环损伤合并对侧前环损伤安全、有效,有显著的微创及视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腹直肌旁切口 解剖学 局部 耻骨上支 前方入路
下载PDF
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前路钢板固定骶骨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羲疆 李严兵 +6 位作者 黄华军 郭浩 温志深 博韬 周奇 曾参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9-974,共6页
目的探讨经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前路钢板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男3具,女2具),采用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对同一尸体骨盆一侧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的解剖结构。另一侧骨盆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骶... 目的探讨经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前路钢板固定治疗骶骨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男3具,女2具),采用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对同一尸体骨盆一侧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的解剖结构。另一侧骨盆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骶骨前方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观察入路能显露的解剖范围及腰骶干神经、髂血管所在位置及走行,测量、记录相关解剖数据。结果①显露范围:向内侧可显露至S1椎体对侧缘,切口向头侧延伸可显露L5椎体,向真骨盆内可显露至S1孔,外侧显露同传统腹直肌旁入路。②采用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可直视下对腰骶丛神经(L4至S1)探查和减压(包括S1孔扩大成形术),解除来自前方卡压骨折块、骨折断端及增生骨痂对神经的压迫。③L5、S1前方存在一安全手术操作区,可将钢板安全地固定于S1椎体上。④从骨膜下将腰骶干神经提起,距骶骨翼的最大距离平均1.4 cm(1.2~1.5 cm),可安全地将钢板从骨膜下放置至S1椎体上固定骨折。结论改良腹直肌旁切口入路对于骶前区腰骶丛神经(L4至S1)探查、减压具有显著的视野及操作优势,其方法安全、有效,是行腰骶神经探查减压的可行入路。同时,可以对骶骨骨折的移位进行直视下复位,将钢板固定于S1椎体,沿骶骨翼跨骶髂关节至髂骨,拓宽了骶前钢板向内固定的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 解剖学 局部 骶骨 前路入路
原文传递
格斗的艺术
4
作者 李照山 《少林与太极》 2015年第6期21-23,1,共3页
大家熟知的擂台散打或搏击赛虽然亦属于格斗,但又不同于真正的格斗。在擂台赛的过程中,双方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前提下来发挥技艺水平,当一方有生命之虞时,裁判会终止比赛。因此擂台赛只能是特殊的竞技体育项目。真正意义上的格斗毫无道义... 大家熟知的擂台散打或搏击赛虽然亦属于格斗,但又不同于真正的格斗。在擂台赛的过程中,双方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前提下来发挥技艺水平,当一方有生命之虞时,裁判会终止比赛。因此擂台赛只能是特殊的竞技体育项目。真正意义上的格斗毫无道义可言。要想在格斗中战胜敌手,除了应具有多种必备素质外,还必须科学地善用自身功力和武技,这就是格斗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斗 艺术 竞技体育项目 技艺水平 擂台赛 搏击 散打 比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