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大鼠肠黏膜IL-6/STAT3信号通路对高迁移率族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胥朵 李建英 +3 位作者 王小众 黄月红 陈林 陈治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 通过脓毒症大鼠模型探讨IL-6/STAT3通路是否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表达起调控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S组(n=40)、模型C组(n=40)和治疗T组(n=40).S组行单纯剖腹术,C组和T组分别用盲肠结扎... 目的 通过脓毒症大鼠模型探讨IL-6/STAT3通路是否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表达起调控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S组(n=40)、模型C组(n=40)和治疗T组(n=40).S组行单纯剖腹术,C组和T组分别用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T组术后1 h腹腔注射抗IL-6单克隆抗体,S组和C组同时腹腔注射等量乳酸钠林格液.分别于术后3 h、12 h、24 h、48 h从三组各取10只大鼠,留取血浆和肠黏膜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并进行病理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IL-6和HMGB1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p-STAT3表达情况.结果 C组和T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肠黏膜损伤,肠黏膜病理评分及DAO、D-乳酸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S组(P<0.05);且与S组相比,C组和T组小肠黏膜的IL-6、HMGBl及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T组与C组相比,肠黏膜损伤有明显改善,病理评分及血浆DAO、D-乳酸含量下降(P<0.05);IL-6、HMGBl及STAT3蛋白表达减低(P<0.05).小肠黏膜病理评分与IL-6和HMGB1蛋白表达在12 h、24 h、48 h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IL-6、HMGBl参与了脓毒症大鼠肠黏膜损伤,IL-6/STAT3信号通路可上调脓毒症大鼠肠黏膜组织HMGBl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黏膜组织 抗IL-6单克隆抗体 HMGB1 P-STAT3
原文传递
239例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晨 邹来玉 +2 位作者 陈林 吴文伟 刘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分析该院2015—2019年发生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预后情况,探讨CRE血流感染的发生特点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239例住院期间发生CRE血... 目的分析该院2015—2019年发生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预后情况,探讨CRE血流感染的发生特点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239例住院期间发生CRE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发生CRE血流感染后30 d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上的差异。根据治疗药物种类不同,采用单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单药治疗组,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敏感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以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存活组在住院天数、此次入院前3个月是否有住院史、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Pitt菌血症评分、血流感染后72 h内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发生血流感染前是否有手术操作、单药还是联合治疗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血流感染后72 h内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为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P<0.05),住院天数长、联合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ICU治疗、血流感染后72 h内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为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耐药 肠杆菌科细菌 血流感染
下载PDF
脂类水平与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林 郑玲玲 +3 位作者 吴文伟 李晨 陈小玲 陈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脂类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细菌性CAP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与血清脂类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T与血清胆固醇(CHOL)和低密... 目的探讨成人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脂类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细菌性CAP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与血清脂类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T与血清胆固醇(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呈负相关(r=-0.166,-0.223,P<0.05);ESR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1(ApoA1)呈负相关(r=-0.437,-0.499,P<0.05);CRP与血清CHOL、HDL、LDL、ApoA1和ApoB呈负相关(r=-0.316,-0.273,-0.327,-0.433,-0.302,P<0.05);外周血WBC与血清ApoA1呈负相关(r=-0.181,P<0.05)。结论细菌性CAP患者炎症水平与血清脂类代谢密切相关,随着炎症水平的加重,血清CHOL、LDL、HDL、ApoA1和ApoB的水平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脂 炎症指标 成年人
下载PDF
15-LOX-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林 李建英 +2 位作者 陈治新 黄月红 王小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15-LOX-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LOX-1蛋白在103例大肠癌组织、56例大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预后情况及大肠癌组织... 目的探讨15-LOX-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LOX-1蛋白在103例大肠癌组织、56例大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预后情况及大肠癌组织中其他与侵袭转移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5-LOX-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大肠癌癌旁正常组织(P<0.05);15-LOX-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其他器官侵袭转移以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病理分化程度低、Dukes分期晚以及有淋巴结或其他器官侵袭转移者肠癌组织中15-LOX-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大肠癌组织中15-LOX-1阳性表达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15-LOX-1阴性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15-LOX-1表达水平、患者年龄及手术时有无淋巴结转移可以作为评估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大肠癌中15-LOX-1与VEGF、MMP-2、MMP-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15-LOX-1对大肠癌具有抑癌作用,对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LOX-1 大肠癌 预后 抑癌作用
下载PDF
国内首例输入性罗德西亚锥虫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5
作者 陈小玲 邹来玉 +6 位作者 刘青 郑华 吴文伟 李晨 陈林 黄倩 余凤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364-365,共2页
非洲人类锥虫病由布氏锥虫经舌蝇叮咬而传播。本例患者在非洲旅行归来后出现高热,经血液涂片及特异性基因测序确诊为我国首例输入性罗德西亚锥虫病。病程中出现黄疸,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喷他脒治疗,未加用退黄药的情况下,胆红素呈下降趋势... 非洲人类锥虫病由布氏锥虫经舌蝇叮咬而传播。本例患者在非洲旅行归来后出现高热,经血液涂片及特异性基因测序确诊为我国首例输入性罗德西亚锥虫病。病程中出现黄疸,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喷他脒治疗,未加用退黄药的情况下,胆红素呈下降趋势,提示特异性抗锥虫病治疗是此类患者保肝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 锥虫病 血液涂片 胆红素 布氏锥虫 基因测序 合并肝功能 喷他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