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8
1
作者 王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5%(A组)、0.075%(B组)、0.1%(C组)、0.125%(D组)、0.15%(E组)的罗哌卡因+0.5μ...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5%(A组)、0.075%(B组)、0.1%(C组)、0.125%(D组)、0.15%(E组)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VAS评分≤3分认为镇痛有效。记录各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运动阻滞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B、C、D、E组产妇镇痛有效率分别为47%、70%、83%、87%,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5),E组有1例发生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为1分)。结论 0.1%和0.12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能够为产妇提供安全可靠的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硬膜外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下载PDF
无创助产技术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罗晓菊 晓琴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助产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52例拟行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无创助产法)和对照组(传统助产法),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会阴裂... 目的:探讨无创助产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52例拟行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无创助产法)和对照组(传统助产法),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会阴裂伤的程度、会阴水肿发生率、产后伤口恢复情况、对助产士劳动强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17.10%)低于对照组(3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伤口疼痛时间最多7天低于对照组的最多15天(P<0.05);两组会阴裂伤情况、产时出血、产后2 h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助产更符合分娩的自然原理,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产道损伤,降低助产士工作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无创助产 传统助产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曾勇 李强 《西部医学》 2011年第5期916-917,919,共3页
目的评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75%(A组)、0.1%(B组)、0.125%(C组)、0.15%(D组)的左旋布比卡因+0.4μg/ml舒... 目的评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75%(A组)、0.1%(B组)、0.125%(C组)、0.15%(D组)的左旋布比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VAS评分≤30 mm认为镇痛有效。记录各组病人的镇痛有效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运动阻滞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B、C、D组病人镇痛有效率分别为77%(23/30)、87%(26/30)、90%(27/30)和93%(28/30)。D组有1例运动阻滞发生。结论 0.1%和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能够为产妇提供安全可靠的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硬膜外 左旋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下载PDF
环泊酚用于妇科日间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殷歆瑜 刘锦辉 +3 位作者 袁碧英 石艳艳 刘彤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环泊酚用于妇科日间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4月至11月连续招募的妇科日间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各60例。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环泊酚组患者给予环泊酚静脉注射,丙泊酚组患者... 目的探讨环泊酚用于妇科日间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4月至11月连续招募的妇科日间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各60例。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环泊酚组患者给予环泊酚静脉注射,丙泊酚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静脉注射。结果给药后10 min内,环泊酚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均略小于丙泊酚组,心率变化与丙泊酚组无显著差异,脑电双频指数(BIS)略低于丙泊酚组;环泊酚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成功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与丙泊酚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成功率均为100.00%,均未追加依托咪酯。环泊酚组患者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丙泊酚组的48.33%(P<0.05);环泊酚组给药时明显注射痛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丙泊酚组的58.33%(P<0.001)。结论环泊酚在妇科日间手术全身麻醉诱导中的效果与丙泊酚相当,但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全身麻醉 妇科 日间手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盆腔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和(或)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石艳艳 罗红权 +6 位作者 龙方懿 梁开如 谢成彬 李宁 成春岚 朱巧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探究连接酶链反应法(ligase chain reaction,LCR)、实时恒温扩增RNA技术(RNA real-time fluorescent constant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detection,SAT)和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目的探究连接酶链反应法(ligase chain reaction,LCR)、实时恒温扩增RNA技术(RNA real-time fluorescent constant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detection,SAT)和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LAMP)对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或)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PID患者186例,采集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LCR、SAT和LAMP方法检测CT、UU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186例PID患者中,CT感染率为20.43%,UU感染率为40.32%,CT+UU感染率为16.13%。不同年龄段PID患者CT、UU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感染率在20~35岁患者中最高,UU感染率在36~40岁患者中最高(P<0.05)。SAT检测CT的准确率明显高于LCR和LAMP(P<0.05),LCR和LAMP检测CT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和LAMP检测UU、CT+UU的准确率明显高于LCR(P<0.059),SAT和LAMP检测UU、CT+UU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D患者中,20~35岁患者CT感染率较高,36~40岁患者中UU感染率较高;SAT在检测PID患者宫颈CT感染方面效果优于LCR和LAMP,检测UU感染方面效果与LAMP相当,且优于L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连接酶链反应法 实时恒温扩增RNA技术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麻醉护士角色压力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舒宁 张安平 +2 位作者 王晶 凌陶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12期2124-2127,2144,共5页
麻醉护士作为特殊的专科护士群体,其发展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麻醉护士因人员配比不足、工作特性及职责岗位差异化明显等问题,角色压力较大。加之文献调研发现,麻醉护士角色压力的相关因素研究多为单因变量或单模型解释,多变... 麻醉护士作为特殊的专科护士群体,其发展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麻醉护士因人员配比不足、工作特性及职责岗位差异化明显等问题,角色压力较大。加之文献调研发现,麻醉护士角色压力的相关因素研究多为单因变量或单模型解释,多变量因果关系的检验性研究缺乏,实证性应对策略少见,以至于角色压力对麻醉护士工作与自身造成的影响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麻醉护士具有独立执业权和高权威性,教育体系与实践标准均已规范。研究显示,麻醉护士的低专业技术与权威性导致了高水平角色压力的产生。在我国,麻醉护士虽然实践范围跨度大,但大都不具备管理及技术权限,工作多为术前宣教、麻醉药品器械准备、跟踪随访等助手性质工作,技术与权威性低,虽已有医院做了麻醉护士全身麻醉技术使用的探索实施,但也明确表示了对麻醉护士的执业限制。本文总结了导致麻醉护士角色压力的相关因素,包括麻醉护士情绪智力、职业倦怠、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等,并从麻醉护士的角色压力现状、评估工具、相关因素和干预策略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麻醉护士角色压力的研究进展,对现有角色压力的干预方法进行了展望,为探寻适合国内麻醉护士的压力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士 角色压力 发展现状 干预策略
原文传递
不同充气容积对小儿经典喉罩密闭性与套囊内压力的影响
7
作者 马韵 李芳 +1 位作者 谭玲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 观察小儿喉罩全麻下不同充气容积对喉罩密闭性与套囊内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的患儿,根据患儿体重分为A、B、C、D组,其中A组15例,B组36例,C组38例,D组31例,分别采用1号、1.5号、2号、2.5号喉罩,套囊充气至... 目的 观察小儿喉罩全麻下不同充气容积对喉罩密闭性与套囊内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的患儿,根据患儿体重分为A、B、C、D组,其中A组15例,B组36例,C组38例,D组31例,分别采用1号、1.5号、2号、2.5号喉罩,套囊充气至喉罩有轻微移位,记录初始压力及初始充气容积,调整套囊内压力至60 cmH_(2)O,记录此时的充气容积。同时记录喉罩的漏气量(M1),如果套囊内压力>60 cmH_(2)O,调整套囊内压力至60 cmH_(2)O,记录此刻的漏气量(M2),若喉罩在套囊内压力为60 cmH_(2)O时仍具有较好的密闭性,则尝试将喉罩套囊内压力调整到50 cmH_(2)O,记录此刻的漏气量(M3)。结果 1号、1.5号、2号及2.5号喉罩初始容积分别为(3.80±0.41)、(5.63±0.65)、(8.33±0.94)、(11.93±1.58)ml,套囊内压力保持在60cmH_(2)O所需要的充气容积分别为(2.75±0.26)、(4.95±0.54)、(6.93±0.63)和(10.21±1.45) ml,所有型号喉罩的初始充气容积与最终充气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在不同套囊内压力下对应的漏气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喉罩全麻时全凭经验进行套囊内充气后,套囊内压力远远高于临床最大推荐套囊内压力值,咽喉部漏气量也最多。在小儿喉罩全麻时应常规监测套囊内压力,以免过度充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喉罩 套囊充气容积 小儿 压力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预测模型的建立
8
作者 凌亮 刘波 +3 位作者 魏大源 肖洪权 张健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0-785,共6页
目的建立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期间发生发热(腋温≥38℃)的产妇纳入建模组,选择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 目的建立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期间发生发热(腋温≥38℃)的产妇纳入建模组,选择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10月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期间发生发热的产妇纳入为验证组。建模组根据胎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期≥Ⅱ期组(HCA≥Ⅱ期组)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期<Ⅱ期(HCA<Ⅱ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验证模型的区分度,通过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一致性,通过决策曲线确定模型的临床有效性;采用验证组数据进一步评估模型。结果最终建模组纳入产妇308例,验证组9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羊水粪染、C反应蛋白浓度和最高体温是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此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44(0.744~0.944)、0.812(0.674~0.95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诊断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的阈值概率分别为10%~98%和10%~78%。结论基于孕周、CRP浓度、羊水粪染和最高体温成功建立了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疼痛 镇痛 硬膜外 发热 绒毛膜羊膜炎 预测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行经腹横平面腹壁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腔镜手术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燮 谭玲 +4 位作者 姚玉笙 乔芊芊 尚玉超 蒋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相同容量的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横平面腹壁神经(TAP)阻滞患儿腹腔镜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儿童外科择期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相同容量的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横平面腹壁神经(TAP)阻滞患儿腹腔镜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儿童外科择期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SPSS软件随机分为1组(n=30,采用0.062 5%罗哌卡因),2组(n=30,采用0.125%罗哌卡因),3组(n=30,采用0.25%罗哌卡因)和空白对照组(n=30,采用生理盐水)(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4组患儿年龄、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均接受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记录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后不同观察时刻FALCC评分、Ramsay评分、追加镇痛药物情况、不良反应及家长满意情况。结果①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方面,1,2,3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组分别与2,3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2,3组术后0.5h、1h、2h、4hFLACC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h3组FLACC评分明显低于1,2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4组间术后24h 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1,2,3组术后0.5h、1hRamsay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术后2h、4hRamsay评分与1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岁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应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选用罗哌卡因为局部麻醉药物,其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明确。相同容量下,高浓度局部麻醉药物较低浓度镇痛效果更完善、持续时间更长。适当降低罗哌卡因浓度而增加其药物容量,可能会获得更完善和安全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腹壁神经阻滞 儿童
原文传递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彤 林威威 +5 位作者 东文 阳旭 高洪光 周龑 鄢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117-121,共5页
目的 分析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宫颈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4月收治宫颈癌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者122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全身麻醉)60例和B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 目的 分析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宫颈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4月收治宫颈癌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者122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全身麻醉)60例和B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62例。对比2组麻醉效果、麻醉相关时间、疼痛情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B组恢复自主呼吸、拔管、苏醒时间均短于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A组(P<0.01)。2组气腹后MAP、心率、NE、E水平均较麻醉前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P<0.01);术毕时,B组MAP、心率、NE、E水平低于A组(P<0.0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4%,3/62)低于A组(16.67%,10/60)(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宫颈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麻醉 硬膜外 全身麻醉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疼痛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下载PDF
麻醉专科护士认证与再认证条件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春 张安平 +3 位作者 王晶 杨简阳 凌陶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6-1140,共5页
综述国内外麻醉专科护士的认证与再认证条件,并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国际麻醉专科护士认证与再认证条件发展对我国麻醉专科护士认证工作的参考借鉴作用,提出设置麻醉专科护士认证与再认证条件的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 麻醉手术护士 综述 专科护士 认证 再认证条件
下载PDF
四川省自然分娩服务方式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晓菊 吴方银 +4 位作者 肖兵 吕行 李远萍 张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2期331-334,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然分娩助产服务现状,为改善助产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产科服务机构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其目前的临床服务方式,以世界卫生组织正常分娩实践指南为标准进行对比。结果目前临床助产服务机构在A类临床实...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然分娩助产服务现状,为改善助产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产科服务机构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其目前的临床服务方式,以世界卫生组织正常分娩实践指南为标准进行对比。结果目前临床助产服务机构在A类临床实践行为(应予鼓励和有益的方式)使用率不足50%,二甲以上医院较下级医院执行程度好。在A类方法中,"有温馨一体化产房""有分娩支持的工具分娩球步行车""有淋浴设施"在不同级别的机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666、8.337、16.132,均P<0.05),而"有饮食支持""医院提供饮食""产房有产妇专用座椅""允许家属陪伴及全程陪护"在不同级别的机构中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83、3.820、2.234、1.483,均P>0.05);B类临床实践行为(应该淘汰的明显有害或无效的方法 )仍在惯性沿用达50%~100%,90%以上的医院采取仰卧位接生体位(x^2=1.105,P>0.05),大多数医院仍然沿用传统的直肠检查宫口、常规剔除阴毛、常规静脉输液等产程方法 ,各级医院间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553、6.999、1.560、5.120,均P>0.05);C类是建议应谨慎使用,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法 ,除二甲以上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执行较合理(x^2=16.868,P<0.05),而产程中的人为干预措施高"第一产程常规早期人工破膜""第二产程宫底加腹压""产后常规使用缩宫素"等各级别医院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69、3.476、6.132均P>0.05);在D类(常用的但不适当的)方法中,除外有"有温馨一体化产房"设备的医院,其它医院均是将产妇不断转移至不同的房间待产、分娩、产后观察;级别高的医院会阴侧切率,胎膜早破者常规平卧位使用率均低于级别低的医院,而临产后全程胎心监测在级别高的医院使用率高于级别低的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29;x^2值分别为13.666、37.425,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助产 服务现状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小儿喉罩全身麻醉下套囊压力与咽喉部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璐 谭玲 《新医学》 201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小儿喉罩全身麻醉下套囊压力与咽喉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3~12岁)20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根据患儿实际体质量插入相应的食管引流型喉罩,术中套囊内压分别维持在A组40mmHg(54.38cmH2O)... 目的:研究小儿喉罩全身麻醉下套囊压力与咽喉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3~12岁)20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根据患儿实际体质量插入相应的食管引流型喉罩,术中套囊内压分别维持在A组40mmHg(54.38cmH2O)、B组50mmHg(67.97cmH2O)、C组60mmHg(81.57cmH2O)、D组70mmHg(95.17cmH2O)水平,记录持续压力的时间,观察术后48h内小儿咽喉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00例患儿术后咽喉部相关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2.5%(25/200)。其中D组发生率最高,为26%(13/50),C组发生率为14%(7/50),B组发生率为8%(4/50),A组发生率最低,为2%(1/50),明显低于D组(P<0.01),C组(P<0.05)和B组(P<0.05)。另外B组与D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患者喉罩全身麻醉下套囊内压维持在40mmHg,可降低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引流型喉罩 囊内压 小儿 咽喉 并发症
下载PDF
骶管阻滞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早期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尚玉超 +2 位作者 姚玉笙 蒋璐 谭玲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对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尿道下裂修复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录入顺序将其随机纳入研究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n=20...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对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尿道下裂修复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录入顺序将其随机纳入研究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n=20)及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n=18)。两组患儿于常规诱导下行气管插管术,采用2%~3%七氟醚(吸入)复合异丙酚[3mg/(kg.h)静脉泵入维持麻醉。研究组采取单次骶管阻滞(局部麻醉药总剂量为0.8mL/kg,包含1/31%利多卡因+2/30.2%罗哌卡因,分开配制,先后注入骶管);对照组加用瑞芬太尼[0.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所有患者采用曲马多自控性镇痛法(PCA)。记录两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48h内不同观察时间点的FLACC镇痛评分、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术中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CC评分<4分患儿所占比例及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比较,在麻醉复苏室(PACU)内,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可为接受尿道下裂修复术患儿术中、术后早期提供满意镇痛效果,并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需要量,降低疼痛造成的术后烦躁发生率。本祯);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姚玉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全身麻醉 曲马多 术后镇痛 尿道下裂 儿童
原文传递
婴幼儿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玲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922-923,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神经阻滞 硬膜外 传导麻醉 术后镇痛 阿片类药物 苏芬太尼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玉笙 谭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990-2992,共3页
目的确定1~3岁小儿单次骶管阻滞时左旋布比卡因的量效关系。方法纳入行腹股沟区择期手术小儿60例,ASAⅠ级,年龄1~3岁,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七氟烷和50%氧化亚氮吸入诱导下进行骶管穿刺,骶管腔内用药分别为0.08%、0.10%、0.12%、0.14... 目的确定1~3岁小儿单次骶管阻滞时左旋布比卡因的量效关系。方法纳入行腹股沟区择期手术小儿60例,ASAⅠ级,年龄1~3岁,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例。七氟烷和50%氧化亚氮吸入诱导下进行骶管穿刺,骶管腔内用药分别为0.08%、0.10%、0.12%、0.14%、0.16%和0.18%的左旋布比卡因1mL/kg。骶管阻滞完成后停止七氟烷和氧化亚氮吸入,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维持小儿镇静。骶管腔给药20min后于下腹壁横纹处行外科切皮,观察切皮反应。切皮过程,小儿没有体动而且血压、心率升高<20%,认为骶管阻滞有效。Probit检验计算50%和95%小儿骶管阻滞有效的左旋布比卡因浓度(EC50和EC95)及95%可信区间,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有效概率反应曲线。结果左旋布比卡因浓度为0.08%、0.10%、0.12%、0.14%、0.16%和0.18%时,骶管阻滞有效率分别为10%、30%、60%、90%、100%和100%。结论在0.1mg/kg咪达唑仑镇静下,1~3岁小儿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50%有效浓度(EC50)为0.109%(95%的可信区间为0.098%~0.120%),95%有效浓度(EC95)为0.151%(95%的可信区间为0.135%~0.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骶管阻滞 局麻药 左旋布比卡因 量效关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实习项目表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伍玉华 张安平 +1 位作者 邹雪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79-179,18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项目表在手术室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的51名护生为对照组,2016年的34名护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试...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项目表在手术室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的51名护生为对照组,2016年的34名护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教学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实习项目表进行护理带教,比较2组护生的实习效果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3.192,10.494,P<0.01),试验组护生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4.618,P<0.05)。结论护理实习项目表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可明显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和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教学 临床实习 学生 护理
下载PDF
即刻剖宫产新生儿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思颖 魏大源 +4 位作者 张丹 张海萍 高岩 张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自决定手术到新生儿剖出时间(DDI)<15 min的即刻剖宫产新生儿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行即刻剖宫产的产妇130例,ASAⅠ—Ⅲ级。根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两组:新生儿入NICU(N组)和新生... 目的探讨自决定手术到新生儿剖出时间(DDI)<15 min的即刻剖宫产新生儿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行即刻剖宫产的产妇130例,ASAⅠ—Ⅲ级。根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两组:新生儿入NICU(N组)和新生儿未入NICU(C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DI<15 min的即刻剖宫产新生儿入NICU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效能。结果术后转入NICU的新生儿28例(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合并症增加(OR=1.59,95%CI 1.04~2.43,P=0.03)、新生儿早产(OR=37.38,95%CI 10.26~139.05,P<0.01)、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8分(OR=11.90,95%CI 2.81~50.47,P<0.01)是DDI<15 min的即刻剖宫产新生儿进入NICU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5%CI 0.77~0.97),敏感性82.1%,特异性93.1%。结论在DDI<15 min的即刻剖宫产中,产妇合并症数量增加,新生儿早产、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8分是新生儿进入NICU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剖宫产 新生儿结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生大鼠七氟烷暴露对发育期大脑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9
作者 江利华 +1 位作者 李惠玲 张明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七氟烷暴露对发育期大脑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新生期SD雄性大鼠(出生后7天内)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SEV组),七氟烷+布美他尼组(SEV+BUM组)和对照组各12只,SEV组和SEV+BUM组在出生后第5、6、7天连续...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七氟烷暴露对发育期大脑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新生期SD雄性大鼠(出生后7天内)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SEV组),七氟烷+布美他尼组(SEV+BUM组)和对照组各12只,SEV组和SEV+BUM组在出生后第5、6、7天连续行2.1%七氟烷暴露2小时。对照组大鼠在出生后24、25和26天连续行七氟烷暴露2小时,暴露完成后各取一批次大鼠立即通过RT-PCR分析大脑前额叶皮质中NKCC1和KCC2的mRNA水平,其余批次在生后31~34天(青春期)建立经足电休克创伤应激障碍模型,测试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结果SEV组大脑前额叶皮层NKCC1/KCC2 mRNA表达比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SEV组大鼠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中血清皮质酮的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恐惧消退训练和重现测试中的僵直比例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大鼠七氟烷重复暴露会加重大鼠青春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新生儿脑去极化GABAAR活动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期 七氟烷 创伤后应激障碍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下载PDF
呼吸回路中过滤器对小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气道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骆丽慧 姚玉笙 +1 位作者 谭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4-745,75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下,循环紧闭式呼吸回路中过滤器使用前后及其不同位置安放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压力(Pmax)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小儿患者,按年龄分为Ⅰ组(6月~),Ⅱ组(1岁~),Ⅲ组(3岁~),Ⅳ组(7~14...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下,循环紧闭式呼吸回路中过滤器使用前后及其不同位置安放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压力(Pmax)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小儿患者,按年龄分为Ⅰ组(6月~),Ⅱ组(1岁~),Ⅲ组(3岁~),Ⅳ组(7~14岁),每组各30例。所有患儿行气管插管后,行机控定容呼吸,呼吸回路中先不使用过滤器(记为A位置),设定潮气量(VT)10mL/kg,调节呼吸频率(RR),使PETCO2稳定为40mmHg(1mmHg=0.1333kPa)持续10min,将此时的PETCO2和Pmax定为基础值。随后将过滤器先后连接于螺纹管进气端与麻醉机之间(B位置)、螺纹管排气端与麻醉机之间(C位置)和螺纹管"Y"形接头处(D位置),分别在平衡10min后记录各个位置的PETCO2、Pmax。连接过滤器位置的先后顺序根据随机表决定。结果4组患儿D位置的PETCO2高于A、B、C位置(P<0.05);A、B、C位置之间PETC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Ⅳ组D位置PETCO2分别为(56.40±4.21)mmHg、(50.30±4.06)mmHg、(46.37±2.48)mmHg、(42.70±1.29)mmHg,以小婴儿组(Ⅰ组)最高(P<0.001),A、B、C位置PETCO2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儿D位置的Pmax均高于A、B、C位置(P<0.001);Ⅰ、Ⅱ组患儿C位置的Pmax高于A、B位置(P<0.01),而Ⅲ、Ⅳ组A、B、C位置间P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气管插管全麻下,呼吸回路中过滤器连接于螺纹管"Y"形接头处可引起PETCO2、Pmax明显升高,尤以<1岁的小婴儿明显;连接于螺纹管进气端与麻醉机之间或排气端与麻醉机之间,对PETCO2影响不大,可引起Pmax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器 解剖死腔量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气道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