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合金生产用铌铝合金制备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李建兵 李晓东 +1 位作者 陈彦 杨海涛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5期73-75,110,共4页
文章以铝热还原法制备铌铝合金,研究了不同渣系配比的可行性,单位反应热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不同原材料对产品中Fe、Si的影响,合金中存在“高铌相”的原因及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Al_(2)O_(3)-CaO渣系,当mole Al_(2)O_(3)/(Al_(2)O_(3... 文章以铝热还原法制备铌铝合金,研究了不同渣系配比的可行性,单位反应热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不同原材料对产品中Fe、Si的影响,合金中存在“高铌相”的原因及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采用Al_(2)O_(3)-CaO渣系,当mole Al_(2)O_(3)/(Al_(2)O_(3)+CaO)=0.703时,实践可行;单位反应热量控制在3200~3400 kJ/kg,产品的收率在95%左右;铝粒中的Si含量控制在0.05%,铝粒中的Fe含量控制在0.10%,CaO中的Si含量控制在0.40%以内,就可制备出Si、Fe含量合格的铌铝合金产品;采用铝热还原+真空感应熔炼,可制备出成分均匀、无夹杂的高端铌铝合金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铝合金 钛合金 制备工艺 控制 研究
下载PDF
铝热法制备钒铝合金过程中Fe、Si、O、C等杂质的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兵 陈彦 +1 位作者 李晓东 麻建军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3年第4期68-71,共4页
试验研究了铝热法生产钒铝合金过程中Fe、Si、O、C等杂质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五氧化二钒中的Fe、Si含量控制在0.06%以下,将铝粉中的Fe含量降至0.07%以下,铝粉中的Si含量控制在0.05%以下,冷却料经磁选除铁后使用,控制氧化钙中S... 试验研究了铝热法生产钒铝合金过程中Fe、Si、O、C等杂质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五氧化二钒中的Fe、Si含量控制在0.06%以下,将铝粉中的Fe含量降至0.07%以下,铝粉中的Si含量控制在0.05%以下,冷却料经磁选除铁后使用,控制氧化钙中SiO_(2)≤0.20%,氟化钙中SiO_(2)≤0.10%,产品中的Fe、Si含量小于0.18%。产品中的O含量随着单位反应热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单位反应热量在3200 kJ/kg时,产品中的O含量在0.02%左右。当单位反应热量超过3200 kJ/kg时,产品中的O含量变化不明显。在石墨炉体内壁涂刷一层氧化钙保护层,不仅可以降低产品中的C含量,还可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法 钒铝合金 反应热量 杂质 控制
下载PDF
钒氮合金成分样品制备对分析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陈彦 袁琪丽 马刘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第12期310-311,共2页
以大量数据论述钒氮合金分析试样制备过程中各个环节对ICP光谱分析准确性的影响规律,并制定钒氮合金试样制备方法。
关键词 钒氮合金 样品制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金属铬中杂质元素的含量
4
作者 马刘林 陈彦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35期38-38,共1页
本研究使用ICP-AES方法确定金属铬中铝,铜,铁,硅和磷的含量,并确定最佳工作条件。该方法的检出限小于0.0025%。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测试,回收率为96.0%至105.0%,相对标准偏差(n=10)小于1.977%。
关键词 ICP-AES 金属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