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1
作者 胡雄丽 李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72例寒热错杂证功能性...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72例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清MTL、血浆GAS、血浆CCK水平变化,统计2组患者治疗3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痞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脘痞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GAS和CCK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AS和CCK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34/36)和72.2%(26/36),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肯定、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背俞指针疗法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 胃动素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下载PDF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罗诗雨 税典奎 +5 位作者 叶剑 蒋应玲 梁谊深 宁庆云 覃凌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对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炎性因子水平,并统计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分别对有效患者进行半年内复发情况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17.2%,对照组为65.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疗效确切且安全,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并能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附子理中汤 四神丸 TNF-Α IL-6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研究的进展概况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悦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447-451,共5页
体质辨识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类型的特性出发,把握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和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养生、预防、康复等方法,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理论之一。然就目前关... 体质辨识是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类型的特性出发,把握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和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养生、预防、康复等方法,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理论之一。然就目前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中医体质辨识研究仍较为局限,临床指导意义有限,体质分类仍然不够全面,缺乏客观性;现就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历程、现代研究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体质辨识 中医学
下载PDF
中医体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4
作者 龙斯玥 周晓玲 +4 位作者 周娅妮 梁谊深 刘静 张丹璇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中医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键,是预防、治疗、用药和摄生的靶点。现基于中医体质理论,探讨该理论与疾病的流行性、疾病与证型、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辨体诊病、治病、防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体质 研究现状 综述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改善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苏倩奕 吴海新 +1 位作者 邢建菲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1期185-188,共4页
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中医在治疗该病上有独特的优势,近些年来,有多篇文献研究报道表明将中医外治法应用于临床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且其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费用低廉、副... 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中医在治疗该病上有独特的优势,近些年来,有多篇文献研究报道表明将中医外治法应用于临床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且其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费用低廉、副作用少,易于患者接受。现将近5年来的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做一综述,为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胃肠功能障碍 中医外治法 综述
下载PDF
经络红外成像技术在厥阴寒化症患者中的运用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晓玲 谢胜 +7 位作者 张丹璇 杨薇 梁谊深 李灿 覃婧 韦金秀 刘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03-2705,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厥阴寒化症患者疗效,并结合红外热像成像仪经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60例正常人红外皮温数据并采用Excel 2003分析得出正常人群各经皮温的平均值;收集60例厥阴寒化症患者,予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厥阴寒化症患者疗效,并结合红外热像成像仪经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60例正常人红外皮温数据并采用Excel 2003分析得出正常人群各经皮温的平均值;收集60例厥阴寒化症患者,予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一个疗程,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督脉、肝经、心包经、太冲穴、大陵穴的温度,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广西柳州市内结果:厥阴寒化症患者的督脉、肝经、心包经及其原穴的平均温度均低于正常人群,经过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后,上述经络及穴位的温度均有所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改善。且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后,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外热像成像技术能有效记录患者前后经络温度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起到重要指导意义;且再一次证实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厥阴寒化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寒化症 红外热像技术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原文传递
麻黄升麻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灿 周晓玲 +6 位作者 李泽鹏 刘莹 张丹璇 周娅妮 刘静 黄文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105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黄升麻汤治疗,安慰剂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105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黄升麻汤治疗,安慰剂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安慰剂治疗。比较三组退热效果、临床疗效、肝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患者退热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1.42%,显著优于对照组74.29%及安慰剂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及安慰剂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肝功能均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升麻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退热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者栓塞后综合征,减少肝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主要与降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 麻黄升麻汤 栓塞后综合征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经络红外热像成像变化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晓玲 谢胜 +7 位作者 张丹璇 杨薇 梁谊深 李灿 覃婧 韦金秀 刘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58-2960,共3页
目的采用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60例,并结合红外热像成像仪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60例正常人红外皮温数据并采用Excel 2003分析得出正常人群各经皮温的平均值;收集60例厥阴血瘀证患者,予温经汤治疗一个疗程,使用红外热像仪观... 目的采用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60例,并结合红外热像成像仪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60例正常人红外皮温数据并采用Excel 2003分析得出正常人群各经皮温的平均值;收集60例厥阴血瘀证患者,予温经汤治疗一个疗程,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督脉、肝经、心包经、太冲穴、大陵穴的温度,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厥阴阳虚血瘀患者的督脉、肝经、心包经及其原穴的平均温度均低于正常人群,经过温经汤治疗后,上述经络及穴位的温度均有所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改善。且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后,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外热像成像技术能有效记录患者前后经络温度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起到重要指导意义;且再一次证实使用经方-温经汤治疗厥阴阳虚血瘀证的临床有效率非常之高,对中药汤剂治疗厥阴阳虚血瘀证这一理论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病 阳虚血瘀病 红外热像技术 温经汤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税典奎 罗诗雨 +4 位作者 叶剑 蒋应玲 张丹璇 梁谊深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7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中脘、关元...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中脘、关元、任督二脉皮温,血浆生长抑素(SS)、P物质(SP)含量的变化。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6.7%)高于西药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穴位埋线组症状积分低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和中药对照组中脘、关元、任脉及督脉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西药组各穴位皮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各穴位皮温均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血浆SS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浆SP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穴位埋线组血浆SS含量均低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血浆SP含量均高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FD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SS及S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肝郁脾虚型 穴位埋线 生长抑素(SS) P物质(SP)
原文传递
麻黄升麻汤治疗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余静芳 周晓玲 +6 位作者 刘莹 李灿 李泽鹏 覃凤传 张悦 韦宛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中药安慰剂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 目的:观察麻黄升麻汤治疗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中药安慰剂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黄升麻汤口服治疗,中药安慰剂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慰剂治疗,观察7 d;观察3组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血液分析、C-反应蛋白、肝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7 d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分析、C-反应蛋白、肝功能均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中药安慰剂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液分析、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升麻汤治疗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效果显著,其可能与改善肿瘤患者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升麻汤 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 TACE术 栓塞综合征
下载PDF
药物罐疗法对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税典奎 侯秋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53-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罐疗法对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大体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药物罐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并与40例中药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比较,3组总疗程均为3周。[结果]①药物罐疗法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 [目的]观察药物罐疗法对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大体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药物罐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并与40例中药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比较,3组总疗程均为3周。[结果]①药物罐疗法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平均疗效指数分别为96.5%、92.5%、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3组早饱、脘腹痞满、纳呆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经餐后胃电观察结果显示:药物罐疗法可以明显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胃肠激素的检测显示:a.药物罐疗法可以同西药一样调节FD患者血液中的胃泌素(GAS)水平;b.药物罐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浆MTL水平,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同时,该疗法能降低患者的血浆VIP、CCK水平,降低程度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药物罐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痰湿 药物罐疗法
原文传递
理中汤对肝硬化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晓玲 唐农 +5 位作者 余静芳 刘莹 覃凤传 张悦 韦宛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521-1525,I0006,共6页
目的:观察理中汤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血清内毒素、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联合橄榄油的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对健康SPF级SD大鼠进行肝硬化大鼠模型制备。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 目的:观察理中汤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血清内毒素、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联合橄榄油的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对健康SPF级SD大鼠进行肝硬化大鼠模型制备。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组、Vehicle组、理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模型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全部处死,空白组和Vehicle组给予等体积(2 mL·kg^-1·d^-1)蒸馏水灌服,1次/d;理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5×8.75 g/(kg·d)、1.0×8.75 g/(kg·d)、0.5×8.75 g/(kg·d)中药灌服,1次/d,均观察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6组大鼠干预后肝脏病理组织肝纤维化、肝功能、血清内毒素、炎性因子、肠道菌群改变情况。结果:6组大鼠肝脏HE染色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Vehicle组的肝纤维化程度最重,理中汤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随着剂量升高,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理中汤低剂量组则改善不明显。经理中汤治疗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肝功能指标(ALT、AST)、血清内毒素(ET)、炎性因子(TGF-β、IL-17、IL-23)及肠道目的菌群,均较模型组、Vehicle组改善,且高剂量组效果更优(P〈0.05),但低剂量组与模型组、Vehicl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药物剂量依赖有关。结论:肝硬化大鼠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表现,理中汤可能通过调节大鼠肠道菌群,降低血清内毒素及炎性因子水平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 肝硬化大鼠 内毒素 炎性因子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从太阴病论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晓玲 余静芳 +5 位作者 刘莹 覃凤传 韦金秀 李灿 李泽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30-2332,共3页
目的:观察理中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48对照组例,治疗组给予理中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 目的:观察理中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48对照组例,治疗组给予理中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肠道菌群变化、症状积分及血清内毒、HBV-DNA转阴、HBe-Ag转阴,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经过理中汤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症状积分及血清内毒素均比对照组患者有所改善(P<0.05),但在肝功能的改善及HBV-DNA转阴、HBe-Ag转阴方面没有明显区别。结论:理中汤可显著改善太阴病脾阳虚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道症状及内毒素水平,其可能通过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病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理中汤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消化道内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胜 +1 位作者 周晓玲 韦金秀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59-2962,I0045,I004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消化道内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该疗法对Cajal间质细胞的调控效应机制,揭示其改善胃肠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 目的:通过观察"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大鼠消化道内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该疗法对Cajal间质细胞的调控效应机制,揭示其改善胃肠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各30只,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每日固定22 min,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固定22 min,不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4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及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空白对照组、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在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2)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相比较,其胃内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率显著降低(P<0.01);(3)空白对照组、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3组大鼠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未见有明显差异性;(4)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相比较,其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对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表达的调控效应可能是"以俞调枢"法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障碍 “以俞调枢”法 CAJAL间质细胞 细胞超微结构 内质网自噬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邢建菲 苏倩奕 +4 位作者 吴海新 梁诗露 杨清 宋梓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被认为是胃癌癌前病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有效促进胃黏膜的修复、抑制腺体的萎缩、阻断癌变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外治法在...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被认为是胃癌癌前病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有效促进胃黏膜的修复、抑制腺体的萎缩、阻断癌变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CAG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且具有简、便、效、廉等优势,深受患者青睐。现查阅近年来包括针刺法、灸法及贴敷法等在内的常用中医外治法治疗CAG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外治法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针刺法 灸法 贴敷法
下载PDF
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秋科 税典奎 +3 位作者 谢胜 周晓玲 蒋应玲 《河南中医》 2014年第8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指针疗法,中药组给予枳术丸,西药组予以莫沙必利分散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中药组有效率为95...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指针疗法,中药组给予枳术丸,西药组予以莫沙必利分散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中药组有效率为95.0%,西药组有效率为92.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3组早饱、脘腹痞满、纳呆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餐后胃电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胃电主频率、增高电幅值、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虽然治疗后其主频率、增高电幅值的提高程度不及西药对照组,但其可以明显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各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证 背俞指针疗法 枳术丸 莫沙必利分散片
下载PDF
大肠息肉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文革 +1 位作者 张志杰 税典奎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2期133-136,共4页
大肠息肉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西医治疗以内镜下电凝电切、黏膜切除及黏膜剥离等配合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为主,但易复发。本文简述了大肠息肉的病因病机,探讨大肠息肉的内镜下分型、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并综述中医药对大肠... 大肠息肉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西医治疗以内镜下电凝电切、黏膜切除及黏膜剥离等配合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为主,但易复发。本文简述了大肠息肉的病因病机,探讨大肠息肉的内镜下分型、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并综述中医药对大肠息肉的防治进展,具体包括大肠息肉辨证分型及体质辨识和大肠息肉中医治疗及预防等,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辨证论治 体质辨识 综述
下载PDF
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声生 吴咏冬 +18 位作者 冯培民 黄建伟 沈晨 杨小军 胡运莲 金宇 金小晶 赵詹东 林海 赵琦 郑亮 肖惠珍 郭永泽 李旭成 刘爱民 赵志英 易琼 张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64-970,共7页
目的评价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将全国20个中心确诊为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安慰剂组,每组80例。高... 目的评价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将全国20个中心确诊为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安慰剂组,每组80例。高剂量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低剂量组口服藿香正口服气液10ml/次+藿香正气口服液模拟剂10ml/次,每日2次;安慰剂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模拟剂,每次20ml,每日2次。各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主要疗效指标(第3天痊愈率及疾病痊愈时间)、次要疗效指标(胃肠型感冒症状总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证候有效率、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高、低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第3天痊愈率分别为72.00%、37.33%、1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检验比较,组间痊愈率率差的95%CI下限均大于0,优效成立。各组中位疾病痊愈时间分别为2.0天、4.0天、5.0天;治疗3天后胃肠型感冒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04±1.70)分、(2.70±2.50)分、(3.69±2.65)分;治疗5天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分别为(0.45±0.96)分、(0.69±1.46)分、(1.39±2.15)分;治疗5天后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90.91%,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中医单项症状恶心或/和呕吐、肢体困重消失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可改善胃肠型感冒暑湿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口服液 胃肠型感冒 暑湿证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从六经之厥阴病论治阳虚血瘀型乙肝后肝硬化55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晓玲 刘莹 +4 位作者 余静芳 覃凤传 李泽鹏 李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870-873,共4页
目的从六经厥阴病阳虚血瘀角度出发,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六经辨证诊疗思路及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仲景六经辨证体系,纳入符合厥阴病之阳虚血瘀的11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 目的从六经厥阴病阳虚血瘀角度出发,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六经辨证诊疗思路及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仲景六经辨证体系,纳入符合厥阴病之阳虚血瘀的11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继续予核苷类药物为主的既有抗病毒方案,治疗组在核苷类药物为主的既有抗病毒方案上加用温经汤。观察疗程均为六个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乙型肝炎病毒DNA病毒载量、B型超声及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高达92.72%,显著优于对照组76.36%(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4项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型超声(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e抗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仲景六经辨证之厥阴病理论出发,验证了温经汤治疗阳虚血瘀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厥阴病 阳虚血瘀 六经辨证 温经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药联合背俞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患者40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初良 谢胜 +2 位作者 周晓玲 侯秋科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7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同的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对其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并计算减分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及SDS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背俞指针疗法可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症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抑郁 中医药疗法 背俞指针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