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雾区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140
1
作者 王丽萍 董安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9-697,共9页
用中国范围604个台站1961年1月 ̄2000年12月的地面观测雾日资料,分析了雾的地理分布,讨论了不同区域雾的月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主要有6个雾区:长江中游区、海岸区、云贵高原区、陇东-陕西区、淮河流域、天山及其北疆区。大多... 用中国范围604个台站1961年1月 ̄2000年12月的地面观测雾日资料,分析了雾的地理分布,讨论了不同区域雾的月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主要有6个雾区:长江中游区、海岸区、云贵高原区、陇东-陕西区、淮河流域、天山及其北疆区。大多数区域雾日年际变化有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下降趋势更明显,雾日显著趋势区呈西南-东北走向,上升和下降趋势区相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波列结构;中国大多数雾区秋冬季雾日最多,春夏季雾日较少。黄海岸区和北疆月际变化相似,都呈双峰型分布,其他区域为单峰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雾 地理分布 气候 变化 中国地区 季节变化 雾区 20世纪80年代 年变化特征 地面观测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大雾的影响 被引量:55
2
作者 王丽萍 董安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6,共10页
用中国602个台站1961年1月 ̄2003年12月的地面观测大雾、气温、相对湿度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3年来中国地区大雾日数与气温、湿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雾日数偏少(多)与气温偏高(低)、相对湿度偏... 用中国602个台站1961年1月 ̄2003年12月的地面观测大雾、气温、相对湿度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3年来中国地区大雾日数与气温、湿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雾日数偏少(多)与气温偏高(低)、相对湿度偏小(大)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较好的区域是中国的西部、北部、川东、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 大雾
下载PDF
近46年来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高蓉 郭忠祥 +1 位作者 韩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61,共7页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夏季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季风区夏季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46 a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年平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淮河流域出现下降趋势;(2)夏季气温稳定性随纬度增加而减小;(3)季风区夏季气温年均增温率0....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夏季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季风区夏季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46 a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年平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淮河流域出现下降趋势;(2)夏季气温稳定性随纬度增加而减小;(3)季风区夏季气温年均增温率0.104℃/10 a,全区平均状况看,1970年代中期后开始表现明显上升趋势;(4)季风区夏季气温变化首先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变化型,然后为南北反相变化型;(5)根据REOF分析将季风区夏季气温异常分6个气候空间类型,东北、华北、江南及华南均呈现上升增温趋势,西南地区增温缓慢,淮河流域则呈现与全球变暖不一致的降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季风区 夏季气温 变化特征 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总云量的气候变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9
4
作者 董安祥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7-333,共7页
利用青藏高原80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总云量资料,分析40 a来青藏高原总云量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总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云量的稳定性夏季高于冬季,东部高于西部.因此,江河上源区域、藏东高原、川西高原... 利用青藏高原80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总云量资料,分析40 a来青藏高原总云量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总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云量的稳定性夏季高于冬季,东部高于西部.因此,江河上源区域、藏东高原、川西高原、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区是青藏高原总云量多而稳定的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和西部总云量月变化振幅大,夏季云量最多,高原东部祁连山区和中部江河上源区3~9月云量多而起伏变化小,6月出现峰值;总云量具有显著持续性的空间范围较大,但持续时间短,持续时间为7~8月和5~6月;总云量的年际变化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 江河上源区和祁连山区的总云量变化缓慢,20世纪90年代云量有上升的趋势.在季节上表现为冬、春、夏西北上升东南下降,秋季西北下降东南上升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云量 气候变化 稳定性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中国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30
5
作者 董安祥 王丽萍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74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总云量资料,采用EOF、REOF、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总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两头多中间少,云量的稳定性从两头向中...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74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总云量资料,采用EOF、REOF、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西北地区总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总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两头多中间少,云量的稳定性从两头向中间增大.因此,青海高原是西北地区总云量多而稳定的地区;常年,东部和高原3~9月云量多而起伏变化小.总云量具有显著持续性的空间范围较大,但持续时间短.主要的持续时间是7~8月;西北地区总云量的变化在空间上存在5个主要异常区域:即西北地区东部区、河西走廊区、北疆区、青海高原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总云量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季节上表现为冬、春、夏西北上升,东南下降;秋季西北下降东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总云量 变化 特征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鞋柜系统设计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佳权 王皓 +4 位作者 黄启俊 常胜 王豪 何进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87,91,共5页
针对传统鞋柜功能单一、鞋子容易发霉腐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鞋柜系统。在鞋柜中加入杀菌除臭、祛湿防霉功能,使用STM32单片机并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采用分区处理方法对鞋柜结构进行改造,在鞋柜内安装... 针对传统鞋柜功能单一、鞋子容易发霉腐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鞋柜系统。在鞋柜中加入杀菌除臭、祛湿防霉功能,使用STM32单片机并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采用分区处理方法对鞋柜结构进行改造,在鞋柜内安装祛湿装置,并利用安装有传感器和具有杀菌除臭、祛湿防霉功能模块的鞋撑,对鞋柜潮湿空气和鞋子内部臭味进行处理。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云服务器与客户端,实现鞋柜信息实时查看、远程智能控制等功能。实验表明,系统能够有效去除鞋内臭味,防止鞋子发霉,保持鞋柜内空气清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鞋柜 物联网 STM32 云服务器 客户端
下载PDF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气候特征 被引量:28
7
作者 孙秉强 张强 +1 位作者 董安祥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1-1046,共6页
利用甘肃黄土高原42个气象站1961-2000年3~7月降水量和1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逐年3~11月上旬的土壤重量含水率资料,分析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地域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从西南向东北减少,中部有一条从北向... 利用甘肃黄土高原42个气象站1961-2000年3~7月降水量和1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逐年3~11月上旬的土壤重量含水率资料,分析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地域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甘肃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从西南向东北减少,中部有一条从北向南的干舌,干旱中心在陇中北部,受六盘山的影响较大;②甘肃黄土高原分为7个气候区:陇中、陇东土壤严重缺水区,陇中、陇东土壤季节性缺水区,土壤水分适宜区,土壤水分湿润区和甘南高原土壤水分湿润区;③陇中北部和陇东北部土壤严重缺水区浅层土壤严重缺水主要出现在春季和春末夏初,深层土壤也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季节土壤缺水区浅层主要缺水在5、6月份,深层土壤水分陇东高于陇中,适宜区和湿润区无明显土壤缺水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祁连山东、西部夏季降水量时空分布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董安祥 韩通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5-719,共5页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3个测站,1961—2002年历年1—12月平均降水量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42 a来祁连山区降水量与经向风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主体的降水多于周围地区,西部降水集中于5—9月,东部降水集中于4—10月;祁连山东...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3个测站,1961—2002年历年1—12月平均降水量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42 a来祁连山区降水量与经向风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主体的降水多于周围地区,西部降水集中于5—9月,东部降水集中于4—10月;祁连山东部降水比西部稳定;祁连山西部常年以偏北风为主,东部以偏南风为主。700 hPa南、北风的年气候分界线位于37°N以南,基本呈"东—西"走向。从冬到夏,偏南风由南向北发展,11月—次年3月整个祁连山区以偏北风为主,4—9月逐渐向北移动,偏南风最北到达祁连山中部。祁连山干旱年与多雨年矢量风的差异较大。多(少)雨年矢量风辐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东部 西部 降水量 经向风 成因
下载PDF
白银市霜冻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孙秉强 《甘肃科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6-49,共4页
利用1971-2005年甘肃省白银市辖区4个台站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统计分析了早、晚霜冻发生的气候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银市晚霜冻平均结束日期在5月上旬,南晚北早,山区晚于川区,年际变化南北小中部大.早霜冻平均开始... 利用1971-2005年甘肃省白银市辖区4个台站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统计分析了早、晚霜冻发生的气候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银市晚霜冻平均结束日期在5月上旬,南晚北早,山区晚于川区,年际变化南北小中部大.早霜冻平均开始日期在10月上旬,南早北晚,山区早于川区,年际变化从北向南增大.晚霜冻结束日期具有13a和5a左右的周期,受气候变暖影响近35a采晚霜冻提前了17d左右,早霜冻变化不大.并分析了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 霜冻 气候 农业
下载PDF
祁连山总云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被引量:24
10
作者 董安祥 +1 位作者 添宇 安华银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2,共5页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边地区34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1~12月平均总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总云量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云量偏少(多)与气温偏高...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边地区34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1~12月平均总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总云量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云量偏少(多)与气温偏高(低)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春、夏季云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显著,秋、冬季不显著;祁连山云量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纬度纬向环流和太阳活动影响。气候变暖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增大,向北扩展,中纬度纬向环流增强,促使副热带高空锋区北移,冷暖空气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造成祁连山区云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云量 气候变暖 线性回归 合成分析 相关分析 祁连山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3
11
作者 高蓉 董安祥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0-765,共6页
利用青藏高原80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低云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低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云量的稳定性夏季高于冬季,南部高于北部。江河上游区域、藏东谷地、川西高原、甘南高原和祁连山... 利用青藏高原80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低云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低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云量的稳定性夏季高于冬季,南部高于北部。江河上游区域、藏东谷地、川西高原、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区是青藏高原低云量多,且比较稳定的地区;青藏高原西部低云量月变化振幅大,尤以西南部为最,夏季云量最多;高原东南部江河上游区和藏东谷地3-9月低云量多,且起伏变化小,6月和9月出现峰值;高原东南部低云量稳定性较好;低云量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江河上游区和高原东南部的低云量变化缓慢,高原西北部有显著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在季节上表现为冬、春、夏、秋西北上升西南下降,春、秋季中东部持平,夏、冬略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云量 年际变化 稳定性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祁连山区低云量的气候变化与异常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董安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548,共4页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1~12月低云量和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附近低云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OF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季低云量整体异常结构,即主体一...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1~12月低云量和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附近低云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OF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季低云量整体异常结构,即主体一致型、东西变化的“+-+”型、南北变化相反型。REOF的前3个载荷向量场可以较好地代表低云量的3个主要异常敏感区:柴达木盆地区、祁连山区、河西走廊区。柴达木盆地:各个季节低云量皆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85年以后云量显著增加。河西走廊区:春、夏季低云量的变化趋势不显著,但20世纪90年代夏季低云量处于减少时期。祁连山区:春、秋季趋势不显著,但秋季从1991年后显著上升,夏季有显著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低云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云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董安祥 贺红梅 《气象科技》 2007年第1期77-81,共5页
利用祁连山区4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平均总云量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云量与大环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区云量主要受副热带高压、中纬度经(纬)向环流、高原季风和太阳变... 利用祁连山区4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平均总云量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云量与大环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区云量主要受副热带高压、中纬度经(纬)向环流、高原季风和太阳变动影响。当副高面积增大,向北扩展,中纬度纬向环流增强,促使副热带高空锋区北移,冷暖空气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造成祁连山区云量减少,反之云量增多;高原夏季风强(弱),造成祁连山区云量偏多(少);当太阳活动强烈时,高原近地面大气层易出现热低压,祁连山湿润下垫面和热低压结合,促使对流云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云量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白银市干旱气候特征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逢春 +1 位作者 曹治国 滕兴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97,共5页
利用1957~2000年44a的降水资料,计算了"四旱"干旱指数,进一步分析了各旱段干旱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白银全市每年都有干旱发生,即每年至少有一站发生某一干旱;北片发生频率比南片多出约1倍,在4个旱段中,春旱频率最高,春末... 利用1957~2000年44a的降水资料,计算了"四旱"干旱指数,进一步分析了各旱段干旱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白银全市每年都有干旱发生,即每年至少有一站发生某一干旱;北片发生频率比南片多出约1倍,在4个旱段中,春旱频率最高,春末夏初旱次之,干旱频率从南至北增加;南、北片90%的年份降水偏差一致,但南片的降水比北片多1倍且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市 干旱气候 伏旱 秋旱 特征特性 农业气候
下载PDF
气温变暖对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江 +1 位作者 高蓉 郭忠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1,共7页
利用中国西北西风带139个气象站1961—2006年历年冬季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EOF、REOF、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6a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中国西北... 利用中国西北西风带139个气象站1961—2006年历年冬季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EOF、REOF、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6a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中国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近46a增温率为0.55℃/10a.增温显著的地方是陕西西部、甘肃、宁夏、内蒙古大部、青海中北部-塔里木盆地。仅青海的河南州局地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表明除青海高原局部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区域增温显著,同步响应全球变暖。②大部分区域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稳定性差,青海高原相对稳定。③冬季气温的演变在西风带一致性程度较高。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降温-升温转型,1986年有一次显著突变,其后气温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21世纪初略有回落;全区性的前10个偏热年,80%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各分区的异常偏热年,90%也出现在1990年以后;气温异常变化存在5a左右的年际周期,在20a以上的气候变化层次上,气温趋势还处在偏高的位置。④冬季气温演变存在地域差异。一是蒙新区和陕甘宁青区南北变化相反;二是蒙陕甘宁区和青海新疆区东西变化相反。⑤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冬季气温异常细分为蒙陕甘宁区、高原区、北疆区和南疆区4个分区。冬季气温的转折高原区有异于其他区域,高原区单调增温,无明显转折,而其他区基本一致,在70年代初期转为上升,90年代中期转为下降阶段;冬季气温的突变也是高原区有异于其他区域,高原区1997年发生一次突变,而其他区域则一致为1986年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西风带 冬季气温 气候变暖
原文传递
祁连山区夏季总云量的气候变化与异常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董安祥 +1 位作者 王丽萍 孙秉强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7-625,共9页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的1961—2000年6—8月总云量资料,采用EOF、REOF、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 a来祁连山附近夏季总云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OF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78%左右,可以较好地反映夏季...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的1961—2000年6—8月总云量资料,采用EOF、REOF、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 a来祁连山附近夏季总云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OF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78%左右,可以较好地反映夏季总云量整体异常结构,即主体一致型、东南和西北变化相反型、东北和西南变化相反型。REOF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74%左右,前3个载荷向量场可以较好地代表夏季总云量的3个主要异常敏感区:祁连高原区、祁连东南区,河西走廊东部区,其相应的代表站是野牛沟、永登和民勤站。用代表站的资料分析3个异常区总云量的时间变化,其演变具有不同的趋势,但有相同的20 a和10 a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夏季 总云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黄土高原土壤湿度的气候响应 被引量:16
17
作者 董安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72,共7页
利用中国黄土高原59个气象站1961—2002年月降水量和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从建站到2002年逐年4—10月旬土壤重量含水率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土壤湿度的地域和时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壤湿度对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4—10月土壤湿度与... 利用中国黄土高原59个气象站1961—2002年月降水量和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从建站到2002年逐年4—10月旬土壤重量含水率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土壤湿度的地域和时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壤湿度对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4—10月土壤湿度与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都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受六盘山和太行山阻挡东南季风影响,在陇中和晋中黄土高原出现一条南北向的干舌;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和土壤湿度等值线梯度大,气候变化敏感。②采用年降水量和变差系数把中国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划分为5个气候区域:草原化荒漠带土壤严重失墒区,荒漠草原带土壤失墒区;草原带土壤失墒区;森林草原带土壤湿度周期亏缺区;森林带土壤湿度周期亏缺区。前3个气候区位于黄土高原中北部,经雨季之后,土壤水分不能得到有效恢复,土壤经常处于重旱或轻旱状态。后2个气候区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经雨季之后,土壤水分能得到有效恢复,土壤有季节性缺水现象。③影响土壤湿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但气温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20 a来,中国黄土高原降水减少,气温升高,土壤湿度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土高原 土壤湿度 气候响应
下载PDF
祖厉河流域近50a降水变化及典型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韩通 乔立 《干旱气象》 2009年第3期220-226,244,共8页
对祖厉河流域近50a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祖厉河主流域区等降水量线纬向分布特征明显,降水量随纬度增高而减少;在流域南部和东北部高度差大的地方,降水量随高度增高而增加;受地形影响,祖厉河中下游有一条干舌自西北向东南伸到... 对祖厉河流域近50a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祖厉河主流域区等降水量线纬向分布特征明显,降水量随纬度增高而减少;在流域南部和东北部高度差大的地方,降水量随高度增高而增加;受地形影响,祖厉河中下游有一条干舌自西北向东南伸到流域东部边缘,与周边区域相比,干舌区降水偏少90~140mm。近50a祖厉河流域降水显著减少,区域平均减少106.4mm。小波分析表明,25a以上和10a左右的降水变化周期很明显,目前处于偏少期;区域平均降水量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减少,1986年发生了突变,之后迅速减少。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季降水最多,占年降水的55%,春、秋季均占年降水的21%,冬季占年降水的3%;春、夏季降水减少不显著,秋季降水减少显著,但进入本世纪,秋雨开始增多,冬季降水有不显著的增多趋势。中下游过度垦殖及河流源头过多的小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造成地表状况变化,降水有加剧减少的迹象;流域外大量调水虽然对降水不足有相当的补偿作用,但地表调水显然没有使流域内的天然降水量增加;地表植被增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较小的区域降水减少比较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厉河流域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事件 响应
下载PDF
祁连山低云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13
19
作者 董安祥 +1 位作者 添宇 安华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1—12月平均低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低云量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平均气温升高1℃的...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1961—2000年历年1—12月平均低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年来祁连山区低云量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平均气温升高1℃的情况下,祁连山区年平均低云量减少1%—6%,其中祁连山东南部减少最多达22%,而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增加10%—40%。低云量对气温响应较好的区域秋、冬季是柴达木盆地,春季是祁连山区,夏季是河西走廊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低云量 气候响应
下载PDF
广西3~5岁儿童患龋情况与口腔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恺燕 刘秋林 +6 位作者 柏霖 吴敏琼 于雪婷 吴珊珊 文霞 曾晓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8-871,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3~5岁儿童患龋情况,分析口腔健康行为和患龋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3~5岁幼儿园儿童1949名,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家长则接受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口腔健康... 目的:了解广西3~5岁儿童患龋情况,分析口腔健康行为和患龋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3~5岁幼儿园儿童1949名,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家长则接受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口腔健康行为和患龋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广西3~5岁儿童患龋率为72.3%,龋均为4.52,城市患龋率和龋均高于农村(P<0.05)。调整年龄、性别、家长学历、居住地后,甜点心、甜饮料摄入频率高及睡前吃甜食的儿童患龋风险更高(P<0.05)。调整口腔健康行为因素后,城市儿童患龋风险仍然高于农村(P<0.05)。结论:广西3~5岁儿童患龋情况严重,甜点心及甜饮料摄入频率、睡前吃甜食频率与儿童患龋有关,口腔健康行为因素不能解释城乡儿童间的患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儿童 广西 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