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NLR与BMD、骨代谢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宏 梁荣珍 +3 位作者 林德文 王灵纳 殷雪娇 柳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密度(BMD)、骨代谢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6例T2DM患者,根据BMD进行分组,其中骨质疏松组72例,骨量减少组84例,骨量正常组90例。检测各组血糖、...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骨密度(BMD)、骨代谢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6例T2DM患者,根据BMD进行分组,其中骨质疏松组72例,骨量减少组84例,骨量正常组90例。检测各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b、NLR与骨代谢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女性绝经年限更长,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NLR水平更高,25羟基维生素D[25(OH)D]、股骨颈BMD、腰椎BMD、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Hb水平更低(均P<0.05)。与骨量减少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女性绝经年限更长,FPG及HbA1c值更高,25(OH)D、股骨颈BMD、腰椎BMD、Hb、CTX及P1NP水平更低(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与股骨颈BMD、腰椎BMD呈正相关(P<0.001),NLR与股骨颈BMD、腰椎BMD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绝经年限、FPG、HbA1c、P1NP、Hb、NLR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b、NLR与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红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血清骨膜蛋白和骨硬化蛋白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殷雪娇 徐阳星 +4 位作者 徐秀容 王灵纳 陈宏 柳雯 梁荣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膜蛋白(PN)和骨硬化蛋白(SOST)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2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 目的探讨血清骨膜蛋白(PN)和骨硬化蛋白(SOST)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2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骨密度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每组64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PN、SOST、25羟维生素D3[25(OH)D_(3)]、骨钙素(OST)及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PN、SOST及两者联合对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结果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HbA1c、HDL-C、PN、SOST、25(OH)D_(3)、OST及PI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HbA1c、PN、SOST、OST及PINP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骨质疏松组HDL-C、25(OH)D_(3)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骨量减少组PN、SOST、OST及PINP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25(OH)D_(3)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OR=3.068(95%CI:1.084,4.157)]、PN[OR=4.023(95%CI:2.768,10.432)]、SOST[OR=3.629(95%CI:2.015,8.439)]、OST[OR=3.089(95%CI:1.139,5.846)]及PINP[OR=3.274(95%CI:1.632,7.184)]均为影响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N、SOST及两者联合对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44%(95%CI:0.607,0.833)、78.12%(95%CI:0.657,0.871)、71.88%(95%CI:0.591,0.821),特异性分别为80.47%(95%CI:0.723,0.867)、71.09%(95%CI:0.623,0.786)、98.44%(95%CI:0.940,0.997),AUC分别为0.769(95%CI:0.703,0.827)、0.782(95%CI:0.717,0.839)、0.905(95%CI:0.855,0.943)。结论血清PN、SOST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相关,且血清PN、SOST两者联合对老年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 骨膜蛋白 骨硬化蛋白 骨密度
下载PDF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宏 李慧 +4 位作者 柳雯 殷雪娇 林德文 王灵纳 梁荣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未达标的101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匹伐他汀组(50例)和联合治疗组(51例,采用匹伐他汀联合阿... 目的:探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未达标的101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匹伐他汀组(50例)和联合治疗组(51例,采用匹伐他汀联合阿利西尤单抗治疗),疗程12周,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脂代谢情况,评估斑块稳定性,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匹伐他汀组(90.20%比74.00%,P=0.033);治疗后,与匹伐他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TC、TG、LDL-C、载脂蛋白A1(ApoA1)、ApoB、脂蛋白(a)[Lp(a)]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靶病变最小管腔面积[(2.61±0.23)mm^(2)比(2.70±0.23)mm^(2)]、最小纤维帽厚度[(129.63±9.63)μm比(135.14±10.02)μm]均显著增加,最大脂质弧度[(93.41±5.17)°比(90.01±6.73)°]显著减小(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1)。结论: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降脂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匹伐他汀,同时可提升靶病变斑块稳定性,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阿利西尤单抗 匹伐他汀
下载PDF
靶向uPAR的CAR-NK细胞通过清除衰老细胞减轻老年小鼠衰老相关表型
4
作者 王灵纳 柳雯 +2 位作者 殷雪娇 陈宏 梁荣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65-2969,共5页
目的探索靶向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自然杀伤(NK)细胞(CAR-NK细胞)是否可以特异性清除老年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方法辐照法诱导脂肪前体细胞衰老;流式细胞术检测uPAR表达、NK细胞纯度及uPAR-CAR-NK细胞... 目的探索靶向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自然杀伤(NK)细胞(CAR-NK细胞)是否可以特异性清除老年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方法辐照法诱导脂肪前体细胞衰老;流式细胞术检测uPAR表达、NK细胞纯度及uPAR-CAR-NK细胞阳性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衰老细胞的数目;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uPAR-CAR-NK细胞对衰老细胞的细胞毒性;活体成像检测uPAR-CAR-NK细胞对衰老细胞的体内清除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衰老标志物P16表达。结果辐照可诱导脂肪前体细胞产生显著的细胞衰老,且衰老细胞显著上调uPAR的表达;利用慢病毒感染法成功获得uPAR-CAR-NK细胞;uPAR-CAR-NK细胞可以在体外及体内显著杀伤衰老的脂肪前体细胞(P<0.05);uPAR-CAR-NK细胞显著清除老年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显著降低组织中衰老标志物P16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uPAR-CAR-NK细胞可以在体内外有效清除衰老细胞,是一种潜在的抗衰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嵌合抗原受体 自然杀伤(NK)细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
原文传递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在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柳雯 殷雪娇 +3 位作者 王灵纳 陈宏 林德文 梁荣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14-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在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7例老年DOP患者纳入DOP组,另选取同期157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比较两组腰椎与股骨...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在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7例老年DOP患者纳入DOP组,另选取同期157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比较两组腰椎与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AMPK、骨保护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PBMCs中AMPK、OPG、BMP-2、RANKL的mRNA表达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DOP组股骨颈骨密度、腰椎骨密度低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P组BALP、OC、PINP低于健康组,血清β-CTX高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P组PBMCs中AMPK mRNA、OPG mRNA、BMP-2 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RANKL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密度与PBMCs中AMPK mRNA、OPG mRNA、BMP-2 mRN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6、0.271、0.304,P<0.05),与RANKL mRNA呈负相关(r值为-0.322,P<0.05)。腰椎骨密度与PBMCs中AMPK mRNA、OPG mRNA、BMP-2 mRN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9、0.277、0.313,P<0.05),与RANKL mRNA呈负相关(r值为-0.331,P<0.05)。结论DOP患者的AMPK表达明显下调,并可通过AMPK/OPG/RANKL及AMPK/BMP-2通路对患者骨代谢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调控机制 骨代谢
下载PDF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及左心室球形指数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德文 梁荣珍 +3 位作者 陈宏 王灵纳 殷雪娇 林莉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1期1619-162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蛋白及左心室球形指数(LVSI)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5例老年DCM患者(DCM组),根据是... 目的 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蛋白及左心室球形指数(LVSI)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5例老年DCM患者(DCM组),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2例)和无MACE组(103例),另选取同期53名体检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血浆TSG-6蛋白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LVS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DCM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TSG-6蛋白和LVSI对老年DCM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DCM组血浆TSG-6蛋白水平和LVSI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比值比=0.810,95%置信区间:0.716~0.917)、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比值比=0.801,95%置信区间:0.659~0.974)为老年DCM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比值比=1.031,95%置信区间:1.018~1.044)、TSG-6蛋白(比值比=1.043,95%置信区间:1.020~1.066)、LVSI(比值比=1.445,95%置信区间:1.182~1.768)为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SG-6蛋白、LVSI单独与联合预测老年DCM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16、0.917,敏感度分别为75.00%、84.37%、90.62%,特异度分别为84.47%、66.02%、80.58%。血浆TSG-6蛋白联合LVSI预测老年DCM患者发生MACE的AUC大于二者单独评估(均P<0.05)。结论 老年DCM患者血浆TSG-6蛋白、LVSI升高,是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蛋白 左心室球形指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MicroRNAs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7
作者 陈宏 董少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期194-195,共2页
心肌梗死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导致的心力衰竭是患者发生不良预后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纤维化是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最重要的病理过程之一,其发生机制可能涉及到细胞凋亡及细胞信号调节等,Mi... 心肌梗死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导致的心力衰竭是患者发生不良预后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纤维化是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最重要的病理过程之一,其发生机制可能涉及到细胞凋亡及细胞信号调节等,MicroRNAs(miRNAs)可通过调控多种与心肌纤维相关的信号通路和抑制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表达参与心肌纤维化过程,本文对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相关的几种主要miRNAs的表达、调控及其心脏修复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