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以唐县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方红
李丹丹
+4 位作者
陈媛
瑶
马超
魏爱华
鹿帅
徐玉杰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唐县生态质量较低,构建基于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的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优化其国土生态空间、保障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根据“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提取-生态网络构建”的框架构建唐县生态安全格局,本次构建的生态网络是由...
唐县生态质量较低,构建基于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的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优化其国土生态空间、保障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根据“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提取-生态网络构建”的框架构建唐县生态安全格局,本次构建的生态网络是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面-线-点”结构,其中生态源地11处,生态廊道24条,生态节点和断裂点共23处。为唐县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层次分析法
生态廊道
生态网络
唐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均质多孔介质超临界CO_(2)非混相驱替特征及机理研究
2
作者
赵海军
魏爱华
+2 位作者
彭昊
张凯
陈媛
瑶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5-1837,共13页
为深入理解超临界CO_(2)在非均质储层中的非混相驱替过程,探索其流动特性及对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影响,为CO_(2)增强油气采收率和地质碳储存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与Cahn-Hilliard方程耦合的微观两相流模型,结合V...
为深入理解超临界CO_(2)在非均质储层中的非混相驱替过程,探索其流动特性及对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影响,为CO_(2)增强油气采收率和地质碳储存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与Cahn-Hilliard方程耦合的微观两相流模型,结合Voronoi多边形构造技术建立了具有真实孔隙结构特征的非均质多孔介质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详细描述了不同条件下CO_(2)驱替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和界面特征,研究了流体界面形态的演变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注入后,不同模型内均出现了指进特征和复杂的非混相界面;孔道结构特征决定了毛细力大小,影响CO_(2)驱替前缘的稳定性,大孔道易形成指进现象,而狭窄孔道受毛细阻力与黏滞力影响,促使CO_(2)渗流路径转向或分叉,并导致孔隙压力不均匀分布;孔道内的黏滞力阻碍CO_(2)推进,适度调节CO_(2)的黏度和密度有助于提高驱替效率;高毛管数条件下,驱替压力导致流体相界面变得不稳定,CO_(2)优势渗流通道数量增多,指进渗流通道宽度拓宽,在黏滞力作用下出现了非连续的卡断现象;长时间的驱替过程显著提高CO_(2)饱和度,但伴随高能耗损失,驱替效率在CO_(2)突破后期逐渐下降。因此,调控超临界CO_(2)的物理性质、优化控制注入速率,能有效改善CO_(2)在地层中的分布和驱替路径,是提高CO_(2)驱替效率和优化地层开发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非混相驱替
相场法
非均质模型
孔隙尺度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彭梅林
何超
+5 位作者
彭景
陈媛
瑶
欧子暄
章慧平
商学军
赵凯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2年第6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为孕早期预防和干预G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选取孕周≤16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567例孕妇进行分析,根据...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为孕早期预防和干预G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选取孕周≤16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567例孕妇进行分析,根据是否诊断为GDM进行分组,其中GDM病例组为727例,正常对照组为2840例。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65,95%CI:1.26~2.16)、孕前BMI≥24 kg/m^(2)(OR=2.02,95%CI:1.63~2.49)、糖尿病家族史(OR=1.86,95%CI:1.43~2.42)和GDM史(OR=4.84,95%CI:2.71~8.64)均为GDM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和GDM史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有望降低孕妇GDM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以唐县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方红
李丹丹
陈媛
瑶
马超
魏爱华
鹿帅
徐玉杰
机构
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
出处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7100)
河北省科技厅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9454209D)。
文摘
唐县生态质量较低,构建基于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的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优化其国土生态空间、保障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根据“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提取-生态网络构建”的框架构建唐县生态安全格局,本次构建的生态网络是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面-线-点”结构,其中生态源地11处,生态廊道24条,生态节点和断裂点共23处。为唐县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层次分析法
生态廊道
生态网络
唐县
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AHP
ecological corridor
ecological network
Tang County
分类号
Q148 [生物学—生态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均质多孔介质超临界CO_(2)非混相驱替特征及机理研究
2
作者
赵海军
魏爱华
彭昊
张凯
陈媛
瑶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5-183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2141009,42372315)。
文摘
为深入理解超临界CO_(2)在非均质储层中的非混相驱替过程,探索其流动特性及对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影响,为CO_(2)增强油气采收率和地质碳储存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与Cahn-Hilliard方程耦合的微观两相流模型,结合Voronoi多边形构造技术建立了具有真实孔隙结构特征的非均质多孔介质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详细描述了不同条件下CO_(2)驱替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和界面特征,研究了流体界面形态的演变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注入后,不同模型内均出现了指进特征和复杂的非混相界面;孔道结构特征决定了毛细力大小,影响CO_(2)驱替前缘的稳定性,大孔道易形成指进现象,而狭窄孔道受毛细阻力与黏滞力影响,促使CO_(2)渗流路径转向或分叉,并导致孔隙压力不均匀分布;孔道内的黏滞力阻碍CO_(2)推进,适度调节CO_(2)的黏度和密度有助于提高驱替效率;高毛管数条件下,驱替压力导致流体相界面变得不稳定,CO_(2)优势渗流通道数量增多,指进渗流通道宽度拓宽,在黏滞力作用下出现了非连续的卡断现象;长时间的驱替过程显著提高CO_(2)饱和度,但伴随高能耗损失,驱替效率在CO_(2)突破后期逐渐下降。因此,调控超临界CO_(2)的物理性质、优化控制注入速率,能有效改善CO_(2)在地层中的分布和驱替路径,是提高CO_(2)驱替效率和优化地层开发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非混相驱替
相场法
非均质模型
孔隙尺度模拟
Keywords
Supercritical CO_(2)
Immiscible displacement
Phase-field modeling
Heterogeneous physical model
Pore-scale simulation
分类号
TE3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彭梅林
何超
彭景
陈媛
瑶
欧子暄
章慧平
商学军
赵凯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健康研究所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出处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2年第6期345-34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004304)。
文摘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为孕早期预防和干预G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选取孕周≤16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567例孕妇进行分析,根据是否诊断为GDM进行分组,其中GDM病例组为727例,正常对照组为2840例。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65,95%CI:1.26~2.16)、孕前BMI≥24 kg/m^(2)(OR=2.02,95%CI:1.63~2.49)、糖尿病家族史(OR=1.86,95%CI:1.43~2.42)和GDM史(OR=4.84,95%CI:2.71~8.64)均为GDM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和GDM史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有望降低孕妇GDM的发病率。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Key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Risk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R714.25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态廊道及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研究——以唐县为例
李方红
李丹丹
陈媛
瑶
马超
魏爱华
鹿帅
徐玉杰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均质多孔介质超临界CO_(2)非混相驱替特征及机理研究
赵海军
魏爱华
彭昊
张凯
陈媛
瑶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彭梅林
何超
彭景
陈媛
瑶
欧子暄
章慧平
商学军
赵凯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