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重要不定积分的显式表达公式 被引量:1
1
作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本文给出了直接求职与的新公式。)式代入上式,整理即得(C为任意常数,m∈N)于是公式(3)得证。同样的方法可证公式(4),这里从略。定理3当m∈N时,有证明:注意到由定理1,作变量替换,立即可证得公式(6)、(7)。... 本文给出了直接求职与的新公式。)式代入上式,整理即得(C为任意常数,m∈N)于是公式(3)得证。同样的方法可证公式(4),这里从略。定理3当m∈N时,有证明:注意到由定理1,作变量替换,立即可证得公式(6)、(7)。下面,略举数例说明上述定理的一些应用。例1证明证明:由公式(4),有。由公式(3),有于是问题得证。倒2求解:由公式(4),视m=3,直接可得:例3求解:由公式(6),视m=4,直接可得:例4求解:由公式(4),视m=100,直接可得例5证明函数(1)当n为奇数时为以2π为周期的函数;(2)当n为偶数时,是线性函数与周期函数的和。证明:(1)当n=1时,F(x)=-Cosx+1,G(x)=Sinx,显然都是以2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一般地,当n=2 ̄m+1,m∈N时,分别由公式(3)、(7)可知,有因此,F(x+2πt)=F(x)G(x+2π)=G(x)所以,当n为奇数时,F(x),G(x)都是以2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2)当n为偶数时,令n=2 ̄m,m∈N,分别由公式(4)、(6),可知:因此,它们都是线性函数与周期函数的和,问题得证。通过以上例子可见,本文中的定理1、定理2所述公式,它作为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定积分 显示表达公式 积分
下载PDF
一类求积分的直接公式 被引量:1
2
作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81-82,共2页
这类递推公式,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其原函数的全体,而且对较大的n,将遇到繁复的迭代运算,在应用上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便性.本文通过解决递归方程a_(n+2)=f(n)a_n+g(n)的求解问题,然后将探求直接公式的问题归结为上述递归方程的求解问题,从... 这类递推公式,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其原函数的全体,而且对较大的n,将遇到繁复的迭代运算,在应用上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便性.本文通过解决递归方程a_(n+2)=f(n)a_n+g(n)的求解问题,然后将探求直接公式的问题归结为上述递归方程的求解问题,从而一举推导出了公式(1)~(4)的相应的直接求积分的新公式.1 递归方程a_(n+2)=f(n)a_n+g(n)的解递推关系有广泛的应用,但很多递推关系至今仍未研究出解法,下面的定理是笔者用数列变换法求得的,为节省篇幅,我们略去探索过程,仅给出数学归纳法的严格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公式 不定积分 递推公式
下载PDF
求不定积分∫(dx/(x^2+a^2)~n)的直接公式
3
作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92-95,共4页
本文给出了直接求的新公式
关键词 不定积分 递推 变换通项
下载PDF
平均值不等式的各种初等证法及评析
4
作者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1989年第6期2-4,共3页
关键词 平均值不等式 初等证法
全文增补中
复数在求超越曲线与高次曲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数学教学通讯》 1986年第6期23-25,共3页
利用复数推求许多取角作为参数的超越曲线、高次曲线的参数方程,有明确的规律可循,且辅助线可以少作或不作。因此,方法较为简便,易于学生掌握。笔者认为,用复数推求上述曲线的参数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并设曲线... 利用复数推求许多取角作为参数的超越曲线、高次曲线的参数方程,有明确的规律可循,且辅助线可以少作或不作。因此,方法较为简便,易于学生掌握。笔者认为,用复数推求上述曲线的参数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并设曲线上的任一点为M(x,y),参数角为φ; 2.利用已知条件,适当写出向量满足的某一等式,并把这个等式转化为复平面xoy上对应的复数满足的等式:x+iy=f(φ)+ig(φ); 3.利用复数相等条件,得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曲线 参数方程 出向量 蔓叶线 星形线 心脏线 平面直角坐标系 复平面 辅助线 已知条件
下载PDF
谈因式分解的教学
6
作者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7年第S3期20-23,共4页
因式分解是中学时代数的重要内容,是初中代数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虽然只有初中代数第七章专门讲授因式分解,但是,因式分解的内容和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时代数教学之中。例如,分式的约简,解方程、求极限、二次... 因式分解是中学时代数的重要内容,是初中代数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虽然只有初中代数第七章专门讲授因式分解,但是,因式分解的内容和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时代数教学之中。例如,分式的约简,解方程、求极限、二次不等式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某些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某些二元二次方程是什么图形的判断等等,共关键步骤常常就是进行因式分解。因此,在中学代数教学中,教好这部分内容有重要意义,应使学生切实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数教学 二元二次方程 二次不等式 数学教材 不等式组 分组分解法 十字相乘法 函数式 解方程 提公因式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