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被引量:349
1
作者 华仁民 培荣 +1 位作者 张文兰 陆建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7,共9页
文章在总结大量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了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且都在燕山期。其中,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的180~170Ma,以赣东北和湘东南的Cu、Pb_Zn、(Au)矿化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燕山中期的第二阶段(约15 0~139Ma) ... 文章在总结大量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了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且都在燕山期。其中,第一次发生在燕山早期的180~170Ma,以赣东北和湘东南的Cu、Pb_Zn、(Au)矿化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燕山中期的第二阶段(约15 0~139Ma) ,主要是南岭及相邻地区以W、Sn、Nb_Ta等有色_稀有金属矿化为主的成矿作用。第三次是发生在燕山晚期12 5~98Ma的以南岭地区Sn、U矿化和东南沿海地带的Au_Cu_Pb_Zn_Ag矿化为代表的成矿作用。华南地区中生代这3次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是该地区岩石圈发展演化的产物,它们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壳_幔相互作用、深部热和流体的参与有着成因上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中生代 燕山期 大规模成矿作用 岩石圈演化 华南 综述
下载PDF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37
2
作者 孙涛 周新民 +4 位作者 培荣 李惠民 周红英 王志成 沈渭洲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09-1218,共10页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以含白云母士富铝黑云母±电气石±石榴石等高铝矿物、不含堇青石为显著特征.它们中的代表性岩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Nd同位素和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228~225 Ma和159~15...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以含白云母士富铝黑云母±电气石±石榴石等高铝矿物、不含堇青石为显著特征.它们中的代表性岩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Nd同位素和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228~225 Ma和159~156Ma两个时段,分别属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具有低ε_(Nd)(t)值(-10.6~11.1),高 A/CNK,Rb/Sr比值和t_(DM)值(1887~1817 Ma),以及明显的稀土元素(REE)四分组效应(TE_(1.3)=1.13~1.34)等特点.结合邻区相关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学与年代学资料,说明南岭东段印支期强过铝花岗岩形成于印支主碰撞运动(258~243 Ma,发生在中南半岛)之后约20Ma的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而燕山早期的则形成于由古太平洋构造域制约的弧后伸展环境;两个时期强过铝花岗岩形成的间歇期J_1,是华南从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过渡时期;两个时期强过铝花岗岩具有类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因为它们都是当时被加厚的南岭地壳(约≤50 km)在减薄、降压、导水条件下,由早元古代沉积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结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中生代 强过铝花岗岩 大地构造 锆石U-PB 同位素定年
原文传递
南岭燕山早期后造山花岗岩类:岩石学制约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09
3
作者 培荣 华仁民 +2 位作者 章邦桐 陆建军 范春方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9-289,共11页
在南岭花岗岩带中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花岗岩类占绝对优势,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在岩带的东段赣南和闽西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A型花岗岩类(176~178 Ma)和双峰式火山岩(158~179 Ma)组合,在岩带中部湘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 在南岭花岗岩带中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花岗岩类占绝对优势,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在岩带的东段赣南和闽西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A型花岗岩类(176~178 Ma)和双峰式火山岩(158~179 Ma)组合,在岩带中部湘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的玄武岩类(177~178Ma).赣南地区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中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类同具有板内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性端员玄武岩为板内拉斑玄武岩,湘南地区的玄武质岩石不仅为板内拉斑玄武岩而且发育有板内碱性玄武岩.鉴此,南岭地区燕山早期的岩浆岩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后造山(Post-orogenic)岩石组合.后造山岩套是后碰撞(Post-collision or Late orogenic)事件结束和泛大陆开始裂解的标志,预示着一个新的造山的威尔逊旋回即将来临.因此可以认为南岭地区燕山早期应是继印支造山运动以后的一种后造山的大陆裂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并非自白圣纪以来才开始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早期 后造山 花岗岩类 岩石学 地球动力学
原文传递
南岭与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作用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210
4
作者 华仁民 培荣 +4 位作者 张文兰 姚军明 林锦富 张展适 顾晟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304,共14页
由于受到来自印支半岛的挤压,在华南内部发生了以碰撞-挤压-推覆-隆升为主的印支造山运动.南岭地区印支期花岗岩(240~205 Ma)主要形成于碰撞及'后碰撞'(post-collision)的动力学环境,但没有造成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南岭地区... 由于受到来自印支半岛的挤压,在华南内部发生了以碰撞-挤压-推覆-隆升为主的印支造山运动.南岭地区印支期花岗岩(240~205 Ma)主要形成于碰撞及'后碰撞'(post-collision)的动力学环境,但没有造成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南岭地区从燕山期进入后造山(post-orogeny)地球动力学环境.从花岗岩类的成矿学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出发,尝试把燕山期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南岭地区燕山早期(185~170 Ma)出现了玄武质岩浆活动、双峰式岩浆活动、A型花岗岩及板内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反映了岩石圈的局部'伸展-裂解'和地幔物质的上涌,伴随Pb,Zn,Cu,Au成矿作用.燕山中期南岭地区岩石圈全面拉张-减薄,地幔上涌-玄武质岩浆底侵引发大规模的地壳熔融,导致大范围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的生成.该期的第一阶段(170~150 Ma)以大规模花岗岩类侵位为主,第二阶段(150~140 Ma)花岗岩类活动很少,却发生了W,Sn及其他稀有金属的大规模成矿作用.燕山晚期虽然是华南地区岩石圈全面发生裂解的时期,但由于受太平洋构造体系的影响,在南岭东端至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燕山晚期(140~65 Ma)出现了先挤压、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在100 Ma前形成的钙碱性和橄榄安粗两个系列的岩浆活动,伴随Au,Ag,Pb-Zn,Cu,(Mo,Sn)等成矿作用.而在南岭地区,该时期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及基性岩脉等广泛发育,有关的成矿作用以火山岩型U矿、斑岩型Sn矿,以及印支期花岗岩中的铀活化成矿作用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花岗岩类 成矿作用 燕山期 南岭
下载PDF
A型岩套的分类、判别标志和成因 被引量:194
5
作者 刘昌实 小明 +2 位作者 培荣 王汝成 胡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73-591,共19页
以新近在粤北开展A型岩套研究所获得的新数据,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已发表的数据(17个岩体,124件样品),讨论了A型岩套亚类型划分的必要性和亚类型之间的判别方法。将A型岩套分为两亚类型三组。A_1亚类型主要以似长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和响... 以新近在粤北开展A型岩套研究所获得的新数据,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已发表的数据(17个岩体,124件样品),讨论了A型岩套亚类型划分的必要性和亚类型之间的判别方法。将A型岩套分为两亚类型三组。A_1亚类型主要以似长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和响岩为主(AS组),SiO_2不饱和、准铝、过碱-碱性岩石,通常含似长石,如方钠石、霞石、白榴石和钠沸石等为特征。A_2亚类型为SiO_2过饱和、碱质—亚碱质岩石。该亚类型又包括铝质A型花岗岩(ALAG组)(弱过铝质、亚碱质岩石)和碱性花岗岩(AAG组)(准铝质、碱质—亚碱质岩石);后者通常含少量钠钙质和钠质辉石和角闪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A_1亚型具低SiO_2,高ALK和NK/A值,相对富氯低氟,低R1和高R2,低Y/Nb比(具OIB源区特征),高Nb/Ta,Zr/Hf,Eu/Eu,LREE/HREE和锆石饱和温度等。A_2亚型中,以AAG组为例,其许多地球化学特征与A_1亚型相悖,如高SiO_2,较低ALK,相对贫氯富氟,高R1和低R2,高10~4Ga/Al和Y/Nb(具IAB源区特征),低Nb/Ta,Eu/Eu和LREE/HREE,以及高的锆石饱和温度等。A_2亚型中ALAG组除铝过饱和外,其他地球化学特征很相似于AAG组。利用R1-R2,Yb/Nb-Yb/Ta,Nb-Y-Ce,Nb/Ta-Nb等图解可有效地区分和判别A型岩套中A_1和A_2两种亚型。利用A_1和A_2亚型Sr,Nd同位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岩套鉴别和分类 Sr Nd同位素 元素比值 南岭地区
下载PDF
华南中、新生代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系统 被引量:157
6
作者 华仁民 培荣 +7 位作者 张文兰 刘晓东 陆建军 林锦富 姚军明 戚华文 张展适 顾晟彦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5-343,共9页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类活动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而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又是该地区岩石圈演化过程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产物。本文把华南地区与中、新生代花岗... 华南地区中、新生代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类活动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而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又是该地区岩石圈演化过程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产物。本文把华南地区与中、新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系统,即:(i)与钙碱性火山-侵入(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浅成热液金-铜成矿系统”;(ii)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铌钽稀有金属成矿系统;(iii)与富钾花岗岩类有关的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以及(iV)与A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金铜及稀土成矿系统;并简要地讨论了它们的基本特征。从根本上来说,华南地区中、新生代不同来源的花岗岩类及与其有关的成矿作用都是在伸展-拉张环境下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花岗岩类 成矿系统 中生代 新生代 成矿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149
7
作者 培荣 章邦桐 +3 位作者 孔兴功 蔡笔聪 凌洪飞 倪琦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赣南寨背岩体主要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结晶晚于长石和石英,锆石群型地温测量标尺显示其结晶温度为800℃~900℃,表明寨背岩体形成于一种高温贫水的花岗质岩浆。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准铝质(Al2O3为12.21%~... 赣南寨背岩体主要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结晶晚于长石和石英,锆石群型地温测量标尺显示其结晶温度为800℃~900℃,表明寨背岩体形成于一种高温贫水的花岗质岩浆。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准铝质(Al2O3为12.21%~12.62%),富硅(SiO2为75.66%~76.74%),偏碱(Na2O+K2O为7.93%~8.90%),FeOT/MgO值高(59~148),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10%~0.65%和0.01%~0.02%),富含REE(Eu除外,ΣREE平均为500μg/g),Y、Ga、Nb等高场强元素(HFSE)以及F,Sr和Ba较低。这些特点与本区的I型和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是一种典型的A2型花岗岩。寨背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与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表明赣南地区在燕山早期即进入拉张裂解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A型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 构造地质意义
下载PDF
华南钨和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差异及其原因初探 被引量:153
8
作者 华仁民 李光来 +4 位作者 张文兰 胡东泉 培荣 卫锋 王旭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3,共15页
钨和锡都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南尤其是南岭及其邻近地区,关系密切、相互共生,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钨西锡:南岭东段,钨矿密集产出;中段,钨锡并重,但锡矿化明显增强;西段则为大规模锡... 钨和锡都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南尤其是南岭及其邻近地区,关系密切、相互共生,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钨西锡:南岭东段,钨矿密集产出;中段,钨锡并重,但锡矿化明显增强;西段则为大规模锡成矿作用。在成矿时代上,钨和锡都以160~150Ma为成矿高峰期,但锡还有雪峰期、印支期成矿作用,以及燕山晚期的又一个成矿高峰期。锡的成矿作用及与其相关的花岗岩类显示出与地幔物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锡的大规模成矿作用或发生在有地幔物质参与的"十-杭带"附近,或发生在地壳强烈拉张的燕山晚期。钨与锡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以及华南东、西两部分在构造背景、沉积物特征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华南钨与锡大规模成矿作用差异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规模成矿作用 差异 华南
下载PDF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的Rb-Sr同位素定年及意义 被引量:105
9
作者 培荣 孔兴功 +3 位作者 王银喜 倪琦生 章邦桐 凌洪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78-383,共6页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 -Sr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70~ 180Ma ,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 -Sr等时...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 -Sr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70~ 180Ma ,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60~ 180Ma ,表明它们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由此提出东南大陆中生代时最早的裂解作用应该始于燕山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成岩 等时线年龄 铷-锶 火山-侵入杂岩
下载PDF
赣南陂头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90
10
作者 范春方 培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8-366,共9页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 (ANKC=0.94~1.07,平均0.98) ,富硅 (SiO2:71.06 %~76.28 % ) ,富碱 (Na2O +K2O:8.1 %~9.8 % ) ,FeOT/MgO( %)较高 (9.60~22.00) ,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 %~1.16 %和0.07 %~0.2...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由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 (ANKC=0.94~1.07,平均0.98) ,富硅 (SiO2:71.06 %~76.28 % ) ,富碱 (Na2O +K2O:8.1 %~9.8 % ) ,FeOT/MgO( %)较高 (9.60~22.00) ,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 %~1.16 %和0.07 %~0.25 % ) ,富含稀土元素(ΣREE=271.36~717.75μg/g)和高场强元素(Y、Zr、Nb等)。这些特点与本区I、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异。通过花岗岩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与国内外已知的A型花岗岩对比 ,认为陂头岩体属A型花岗岩类。陂头岩体为燕山早期侵入岩 ,与辉长岩、双峰式火山岩有密切的时空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燕山早期 构造环境
下载PDF
湖南白马山岩体花岗岩及其包体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99
11
作者 卫锋 培荣 +2 位作者 黄宏业 丁兴 孙涛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3-893,共21页
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白马山岩体主要由印支晚期((209.2±3.8)^(204.5±2.8)Ma)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简称LIGs)和燕山早期((176.7±1.7)Ma)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简称EYGs)构成,前者常含同时代的暗色... 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白马山岩体主要由印支晚期((209.2±3.8)^(204.5±2.8)Ma)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简称LIGs)和燕山早期((176.7±1.7)Ma)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简称EYGs)构成,前者常含同时代的暗色微粒包体((205.1±3.9)^(203.2±4.5)Ma,简称MMEs);在LIGs和MMEs中还测得一组年龄值为(221.4±4.0)^(226.5±4.1)Ma的锆石(核部)年龄,为本区存在多期次的印支期花岗质岩浆的侵入活动提供了证据;测得一个残留锆石的年龄为(3010±20.6)Ma,暗示本区可能存在太古代再循环地壳物质.LIGs和EYGs都为富钾、亚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富集Rb,K,Th,U,Ta,Zr,Hf和轻稀土元素,贫Sr,Ba,Nb,P,Ti和Eu,具低εNd(t),高(87Sr/86Sr)i和较老的T2DM(约1.9~2.0Ga)的特征;它们的不相容元素和REE特征主要受斜长石、钾长石、钛铁矿、磷灰石等分异结晶作用控制,Sr同位素特征主要受EC-AFC成岩模式控制;它们的源岩主要为早元古代变质杂砂质地壳,熔融反应主要受控于黑云母的脱水熔融作用.LIGs形成于印支晚期后碰撞或碰撞晚期(post-collision)、挤压加厚的地壳发生局部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而EYGs可能是由印支晚期后碰撞或碰撞后期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经历了EC-AFC作用后,于燕山早期在后造山的、地壳拉张裂解的背景下上升侵位形成的.MMEs与其寄主花岗岩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表明它们是同源包体,可能是寄主岩浆发生熔离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暗色包体 锆石LA-ICP-MS定年 岩石成因 EC-AFC作用
原文传递
赣南大吉山花岗岩成岩与钨矿成矿年龄的研究 被引量:94
12
作者 张文兰 华仁民 +2 位作者 王汝成 培荣 李惠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6-962,共7页
大吉山是赣南著名的钨—铌钽矿床,多年以来,由于受测试技术的限制,对该矿床的成矿年龄以及与成矿有关的大吉山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缺乏系统和精确的研究。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方法对大吉山补体花岗岩(铌—钽矿体的母岩)进行了成... 大吉山是赣南著名的钨—铌钽矿床,多年以来,由于受测试技术的限制,对该矿床的成矿年龄以及与成矿有关的大吉山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缺乏系统和精确的研究。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方法对大吉山补体花岗岩(铌—钽矿体的母岩)进行了成岩年龄测定,获得其侵位年龄为151.7±1.6Ma;利用快中子活化法对大吉山钨矿主矿脉中的云母进行了40Ar/39Ar地质年龄测定,获得了大吉山钨矿主矿脉的成矿年龄为144Ma和147Ma。根据这套数据,结合钨矿主矿脉、铌钽矿化和大吉山主体、补体花岗岩的空间产状,对它们的形成顺序进行了讨论。大吉山的花岗岩成岩与钨矿成矿年龄数据表明,它们是华南燕山中期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及相关的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吉山钨矿 补体花岗岩 成矿年龄 成岩年龄
下载PDF
TiO_2薄膜晶相组成对苯胺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53
13
作者 何建波 张鑫 +1 位作者 魏凤玉 培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60,共4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并结合热处理在导电玻璃表面制备含锐钛矿和金红石2 种晶型的TiO2薄膜,测试了不同晶相组成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半导体空间电荷电容. 结果表明:2 种晶相的质量比取决于热处理温度;当锐钛矿与金红石的质量比为7... 采用电化学方法并结合热处理在导电玻璃表面制备含锐钛矿和金红石2 种晶型的TiO2薄膜,测试了不同晶相组成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半导体空间电荷电容. 结果表明:2 种晶相的质量比取决于热处理温度;当锐钛矿与金红石的质量比为7 3 时,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同时具有比单一晶相更高的掺杂浓度. 这种混晶经PbS敏化后光催化降解苯胺,1 h 的降解率可达9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苯胺 降解 光催化剂 二氧化钛
下载PDF
初论华南加里东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97
14
作者 华仁民 张文兰 +2 位作者 培荣 翟伟 李光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华南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类在强度和广度上仅次于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前人对于加里东期花岗岩类与成矿关系的报道较少,早期的研究甚至认为加里东期花岗岩一般不成矿。本文根据对近年来在某些地区和矿床出现... 华南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类在强度和广度上仅次于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前人对于加里东期花岗岩类与成矿关系的报道较少,早期的研究甚至认为加里东期花岗岩一般不成矿。本文根据对近年来在某些地区和矿床出现的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及相关矿化现象的初步研究成果,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调研,提出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类与该地区钨锡等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某些加里东期花岗岩、尤其是那些演化比较充分的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可能在晚阶段直接形成矿床,如湘东南的彭公庙、桂北的牛塘界、桂东北的桂岭、右江地区的钦甲等花岗岩体,但是其重要性相对较小;(2)某些加里东期花岗岩可能为该地区较晚期的成矿作用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来源,如在赣南的石雷、粤北的梅子窝等钨矿床可能有这种情况,在湘南的益将,加里东期的石英闪长岩为风化壳型稀土-钪矿化直接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3)更为重要的是华南地区正是从加里东期开始进入了陆内演化的阶段,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开启了以地壳物质重熔为主的华南大花岗岩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幕,标志着华南陆壳进入不断成熟、亲石成矿元素不断向陆壳富集的阶段,多旋回花岗岩浆活动及其演化使钨锡等金属元素在燕山期花岗岩中高度富集,并最终导致了华南地区举世瞩目的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期 花岗岩 大规模成矿 华南
下载PDF
湖南沩山花岗岩中锆石LA-ICPMSU-Pb定年:成岩启示和意义 被引量:89
15
作者 丁兴 培荣 +2 位作者 卫锋 黄宏业 周新民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6-616,共11页
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湖南沩山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沩山花岗岩体是一个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多次岩浆侵入的复式岩体,其中印支期花岗岩(2... 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湖南沩山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沩山花岗岩体是一个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多次岩浆侵入的复式岩体,其中印支期花岗岩(2个样品)形成时间为211.0±1.6和215.7±1.9Ma;燕山期花岗岩(2个样品)形成时间为187.4±3.5和184.5±5.1Ma.华南(尤其湖南)印支晚期花岗岩,是秦岭-大别和松马两条印支期缝合带碰撞、挤压导致地壳叠置加厚后,到了应力松弛阶段的产物;而燕山早期花岗岩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物质无直接关系,是伸展体制下板内中下地壳减压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定年 湖南 同位素年龄测定 成岩 阴极发光技术 锆石U-Pb 燕山早期 形成时间 太平洋板块 结构分析 定年技术 复式岩体 岩浆侵入 花岗岩体 应力松弛 中下地壳 伸展体制 印支期 燕山期 缝合带 晚期 样品 产物
原文传递
华南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78
16
作者 培荣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66-270,共5页
中国东南大陆在中生代岩浆作用十分强烈 ,形成了大批稀有和有色金属矿床。发生在早中生代 (T)的印支运动和晚中生代 (J K)的燕山运动是发动该区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动力条件。印支运动在区域挤压框架下导致华南大陆发生板内伸展作用 ,... 中国东南大陆在中生代岩浆作用十分强烈 ,形成了大批稀有和有色金属矿床。发生在早中生代 (T)的印支运动和晚中生代 (J K)的燕山运动是发动该区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动力条件。印支运动在区域挤压框架下导致华南大陆发生板内伸展作用 ,形成印支期花岗岩。燕山运动是相对于印支运动的后造山地质事件 ,以岩石圈发生强烈裂解为特征 ,诱发了大规模岩浆活动 ,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受燕山期构造 岩浆热事件叠加的印支期花岗岩与铀成矿关系密切 ,可能是铀源体。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岩浆作用 地球动力学背景 印支期花岗岩 铀源
下载PDF
南岭东段燕山早期正长岩-花岗岩杂岩的成因和意义 被引量:74
17
作者 培荣 周新民 +5 位作者 张文兰 李惠民 范春方 孙涛 卫锋 张敏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3-503,共11页
在南岭东段赣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正长岩-花岗岩组合,陂头-塔背杂岩体是其典型实例.该杂岩体由塔背正长岩和陂头钾长花岗岩构成,它们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6±2.2)Ma和(186.3±1.1)Ma.塔背正长岩的SiO2为62.4... 在南岭东段赣南地区存在燕山早期正长岩-花岗岩组合,陂头-塔背杂岩体是其典型实例.该杂岩体由塔背正长岩和陂头钾长花岗岩构成,它们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8.6±2.2)Ma和(186.3±1.1)Ma.塔背正长岩的SiO2为62.40%~68.75%,富碱(K2O+Na2O=10.56%~11.96%),钠大于钾(K2O/Na2O=0.56~0.93),准铝(A/CNK=0.80~1.00),富集LILE(Rb,Ba和K)和HFSE(Th,U,Nb,Ta和Zr等),Eu亏损较弱或出现正异常(δEu=0.63~1.82),(^87Sr/^86Sr)i较低和εNd(t)较高(分别为0.70412~0.70543和3.14~3.52).陂头钾长花岗岩富硅(SiO2=71.06%~76.28%),偏碱(K2O+Na2O=8.10%~80%),钾大于钠(K2O/Na2O=1.22~1.94),准铝(A/CNK=0.94~1.07),富含Rb,Th(U),K和亏损Ba,Nb,Ta,Sr,P,Zr,Ti,稀土总量(ΣREE)高(平均451.03μg/g),Eu亏损强烈(δEu=0.27~0.33),(^87Sr/^86Sr)i较高和εNd(t)较低(分别为0.70805~0.70912和-5.35~-6.29).塔背正长岩和陂头钾长花岗岩都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前者源自软流圈地幔,后者是壳-幔混合的产物,形成于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岩-花岗岩组合 单颗粒锆石u-Pb定年 裂谷环境 南岭 成因 湿化学
原文传递
南岭中段大东山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73
18
作者 张敏 培荣 +3 位作者 张文兰 卫锋 李惠民 张孟群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9-539,共11页
大东山岩体位于广东、湖南交界处,是南岭中段一个大岩基,出露面积约2250km2,由两阶段侵入体构成,主侵入阶段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55.9±1.1)Ma,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ISr值为0.71143~0.71575,εNd(t)... 大东山岩体位于广东、湖南交界处,是南岭中段一个大岩基,出露面积约2250km2,由两阶段侵入体构成,主侵入阶段岩体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55.9±1.1)Ma,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ISr值为0.71143~0.71575,εNd(t)值为-10.98~-10.50,t2DM为1.80Ga和1.84Ga,成岩物质源自古-中元古代地壳。岩体富K和Si,其氧化物平均值分别为4.97%和76.35%;贫Ti、Mg、Fe和Ca,氧化物平均值分别为0.16%、0.13%,1.18%和0.63%,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主体和补体岩石在化学成分上具有分离结晶演化关系。产出于岩石圈伸展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高钾钙碱性 壳源花岗岩
下载PDF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厘定和意义 被引量:81
19
作者 培荣 孔兴功 +2 位作者 倪琦生 章邦桐 刘昌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734-741,共8页
研究表明分布在赣南寻邬县的白面石—菖蒲火山—沉积盆地和龙南县的东坑—临江火山—沉积盆地火山岩系下部的玄武岩与流纹岩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是一套中侏罗世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和流纹岩的不相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板... 研究表明分布在赣南寻邬县的白面石—菖蒲火山—沉积盆地和龙南县的东坑—临江火山—沉积盆地火山岩系下部的玄武岩与流纹岩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是一套中侏罗世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和流纹岩的不相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板内玄武岩一致,表明中国东南大陆存在燕山早期的裂谷作用或碰撞后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大陆裂解 燕山早期 赣南
下载PDF
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构造环境和成矿流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20
作者 华仁民 李晓峰 +3 位作者 陆建军 培荣 邱德同 王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25-533,共9页
江西德兴地区是我国东部成矿带中的大型矿集区之一 ,集中了铜厂斑岩铜矿、银山多金属矿和金山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它又处在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的关键部位 ,因此 ,对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研究始终与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及演化相伴随。... 江西德兴地区是我国东部成矿带中的大型矿集区之一 ,集中了铜厂斑岩铜矿、银山多金属矿和金山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它又处在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的关键部位 ,因此 ,对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研究始终与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及演化相伴随。目前对该地区构造格局的认识以 NW侧的九岭地体与 SE侧的怀玉地体沿赣东北深大断裂带的碰撞拼贴为主流 ;在这两个地体于晚元古代碰撞拼贴之后 ,该地区所经历的主要是板内 (陆内 )的构造活动。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 ,而德兴地区的中元古界地层成矿元素含量较高 ,不同程度地为本区铜厂、金山、银山等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研究成果已表明不同的矿床有不同的流体过程 :铜厂斑岩铜矿成矿早阶段以岩浆派生流体为主、而晚阶段 (主要成矿阶段 )有大气降水的大量参与 ;银山多金属矿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来源 ;金山金矿的成矿流体则以变质水为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演化 成矿流体 矿集区 金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