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在术...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在术毕实施静脉镇痛,B组在麻醉诱导时采用罗哌卡因TAP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围术期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应激反应指标[血糖(Glu)、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以及术后各时点疼痛程度。结果 B组麻醉唤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1)。A组和B组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1.26±6.35)和(21.18±2.54)μg,七氟醚用量分别为(35.63±7.65)和(25.33±5.06) mL,两组麻醉药物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和7.53,均P<0.01)。B组切皮前(T_(1))、切皮后5 min (T_(2))、切皮后10 min (T_(3)) HR和MAP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T_(1)、T_(2)、T_(3)和T_(4)时点血浆Glu、NE和Cor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术后2、4和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A组(P<0.01)。A组和B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和1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25)。结论罗哌卡因TAP阻滞能够减轻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效果,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在术毕实施静脉镇痛,B组在麻醉诱导时采用罗哌卡因TAP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围术期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应激反应指标[血糖(Glu)、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以及术后各时点疼痛程度。结果 B组麻醉唤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1)。A组和B组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1.26±6.35)和(21.18±2.54)μg,七氟醚用量分别为(35.63±7.65)和(25.33±5.06) mL,两组麻醉药物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和7.53,均P<0.01)。B组切皮前(T_(1))、切皮后5 min (T_(2))、切皮后10 min (T_(3)) HR和MAP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T_(1)、T_(2)、T_(3)和T_(4)时点血浆Glu、NE和Cor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术后2、4和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A组(P<0.01)。A组和B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和1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25)。结论罗哌卡因TAP阻滞能够减轻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效果,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文摘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衰弱的发病率,并确定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门诊COPD患者363例,采集患者年龄、性别、诊断等一般信息数据,并采用FRAIL量表(the fatigue,resistance,ambulation,illnesses,and loss of weight scale)作为衰弱诊断及评估工具,统计COPD患者衰弱、衰弱前期发生比例,并明确相应危险因素。结果:经FRAIL量表评估诊断衰弱患者共计30人,发病率为8.3%;衰弱前期101例,发病率为27.8%。发现年龄大于70岁(OR=5.50,95%CI=2.45~12.34)、肺功能GOLD分级过高(GOLD III级及IV级)(OR=2.59,95%CI=1.22~5.5)、近1年内至少2次住院(OR=7.45,95%CI=3.35~16.55)、不规律吸入激素(OR=2.76,95%CI=1.22~6.25)是COPD患者发生衰弱的高危因素。结论:COPD患者中衰弱发病率较高,且与1年内至少2次住院、合并恶性肿瘤、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