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最新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陈国 张珂 +1 位作者 陈华富 贺细坤 《华南地震》 1995年第3期16-21,共6页
根据在珠江三角洲及其周围地区测得的热释光年龄和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资料,分析讨论了断裂的最新活动性。自晚更新世以来,陈三角洲外围几条主要的北东向断裂的局部地段以外,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有过明... 根据在珠江三角洲及其周围地区测得的热释光年龄和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资料,分析讨论了断裂的最新活动性。自晚更新世以来,陈三角洲外围几条主要的北东向断裂的局部地段以外,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有过明显活动的断裂有狮子洋东西两侧的北西向断裂,近南北向的崖门断裂和北东向的古劳—广州断裂。近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在全新世亦有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法 断裂构造 沉降运动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古地理 被引量:38
2
作者 陈国 张珂 +2 位作者 贺细坤 陈翻身 念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7-74,共8页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分为前三角洲(约40000—32500aB.P.)、老三角洲(32500—7500aB.P.)和新三角洲(7500aB.P.—现在)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珠江三角洲沉积-古地理的...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分为前三角洲(约40000—32500aB.P.)、老三角洲(32500—7500aB.P.)和新三角洲(7500aB.P.—现在)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珠江三角洲沉积-古地理的变迁。研究结果表明,在前三角洲阶段,珠江三角洲为内陆环境,五条大河在中山三角一带汇合,然后向南东入海。磨刀门西江水道形成于第二阶段的30000—20000。B.P.;狮子洋、珠江和银洲湖等水道则是全新世才发展起来的。三角洲发生过两次海侵。第一次大约开始于32500aB.P.,第二次大约开始于7500aB.P.。两次海侵形成了新、老两套三角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三角洲 沉积 古地理 晚更新世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多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6
3
作者 夏春 周江南 +2 位作者 胡海 陈国 成有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0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ACL重建术。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均取自同侧,其中25例应用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进行重...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0例A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ACL重建术。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均取自同侧,其中25例应用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进行重建;5例单纯应用半腱肌腱。将肌腱反复折叠为长约8.5cm的4~5股,在距两端2.5cm处分别用丝线编织捆绑缝合,用直径为7~8mm,长20~25mm的SoftSilk型挤压螺钉于屈膝20°~40°位固定,等长重建ACL。合并损伤于先期或同期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15.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4周膝关节均达正常活动范围。X线片显示24例内固定物位置良好,5例股骨侧和1例胫骨侧位置明显偏前。12例胫骨隧道和8例股骨隧道轻度扩大,无骨隧道明显扩大的病例。26例术后Lachman试验≤Ⅰ度,27例轴移试验阴性或Ⅰ度,Lysholm评分平均为87.5分,较术前平均54.5分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egner运动评级平均为5.2级,较术前平均2.8级有所增高。结论关节镜下挤压螺钉固定自体多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ACL是治疗急、慢性ACL损伤的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半腱肌腱 股薄肌腱 前十字韧带损伤 Lysholm评分 修复术
原文传递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与内固定选择(2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赵慧毅 梅芳瑞 +2 位作者 叶欣 冯庆烈 陈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指征、减压范围及内固定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9例,平均年龄52.2岁,平均病程4年1个月。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139例,腰椎管内径扩大成形术6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指征、减压范围及内固定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9例,平均年龄52.2岁,平均病程4年1个月。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139例,腰椎管内径扩大成形术6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7例。结果:221例获得平均4年2个月随访。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91.53%、87.50%和85.4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69%、15.87%和20.11%。结论:对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若手术适应证和减压范围掌握恰当,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的神经减压术,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正确选择病例和熟练的外科技术是应用内固定器械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减压术 内固定术 临床表现 手术适应证 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的治疗 被引量:24
5
作者 夏春 周江南 +3 位作者 陈国 叶欣 于万胜 成有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81-382,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的治疗方法与疗效。 方法  37例 (37膝 )盘状半月板 ,33例行关节镜下成形术 ,4例肌腱部自关节囊缘较广泛撕裂因无法成形而行全切术。 1例自R区纵向撕裂在成形后行缝合修补术。 结果 按Ikeuchi氏膝关...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的治疗方法与疗效。 方法  37例 (37膝 )盘状半月板 ,33例行关节镜下成形术 ,4例肌腱部自关节囊缘较广泛撕裂因无法成形而行全切术。 1例自R区纵向撕裂在成形后行缝合修补术。 结果 按Ikeuchi氏膝关节评价等级 :优 19例 (5 1.4% ) ,好 13例(35 1% ) ,良 5例 (13 5 % )。 结论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可获得优良疗效 ,主张尽可能施行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 关节镜 成形术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大陆演化与花岗岩研究的变革 被引量:27
6
作者 翟明国 张旗 +1 位作者 陈国 王汝成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14-1420,共7页
花岗岩是地球岩石圈区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标志之一,也是地球岩石圈中陆壳区别于洋壳的重要标志.洋壳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是玄武岩,大陆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是花岗岩.洋壳的寿命仅2~3亿年,陆壳的寿命长达40~45亿年.大陆花岗岩记录了岩... 花岗岩是地球岩石圈区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标志之一,也是地球岩石圈中陆壳区别于洋壳的重要标志.洋壳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是玄武岩,大陆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是花岗岩.洋壳的寿命仅2~3亿年,陆壳的寿命长达40~45亿年.大陆花岗岩记录了岩石圈形成演化的各种信息,对于人类认知固体地球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最早的陆壳主要由一类富钠的、以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为主的花岗岩类岩石(TTG)组成.TTG不是早期岩浆海洋结晶分异的产物,也不可能来自地幔岩石的直接熔融.查明TTG的起因即能揭开大陆形成之谜.显生宙大陆演化表现为大陆面积增长和大陆克拉通活化两个方面,两者均伴随海量花岗岩的产出,同时伴随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花岗岩所凝聚的科学问题是对板块构造理论的巨大挑战,也是固体地球科学理论创新的重大机遇.花岗岩研究从岩石地球化学层面跃升到陆壳演化层面,是研究思维和理论创新的突破,是21世纪花岗岩研究的重大转折.第540次香山科学会议就如何推动花岗岩研究层面的跃升问题展开讨论,汇集智慧、凝聚共识,对我国未来5年和更长时间的花岗岩研究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花岗岩与大陆演化、大陆流变学、大陆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形成 陆壳演化 克拉通活化 花岗岩 TTG 成矿作用
原文传递
Fischer图解及其沉积响应的计算机模拟──以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受权 陈国 +1 位作者 王英民 童崇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0-75,共6页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包括三个跨时分别为108,140,102Ma的陆相层序,在双河赵凹地区表现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配置。在这三个陆相层序中,共发育13个小层序组,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50多个,其内... 泌阳断陷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包括三个跨时分别为108,140,102Ma的陆相层序,在双河赵凹地区表现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配置。在这三个陆相层序中,共发育13个小层序组,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50多个,其内部沉积微相达10余种。据此,采用Fischer图解法,求取了其可容空间变化速率曲线。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模拟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沉积时期,可容空间变化过程与陆相层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泌阳断陷湖盆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三个陆相层序,均为高匀速物源供给条件下形成的,其中S4层序的水进体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cher图解 陆相 模拟 第三纪 层序地层
下载PDF
花岗岩成因与成矿理论研究进展——原地重熔说与元素地球化学场简介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国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原地重熔说从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组成大陆地壳重要部分的花岗岩以及与花岗岩有关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现象的成因。花岗岩浆形成的原地重熔模型、与原地重熔模型相适应的成矿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元素地球化学场... 原地重熔说从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组成大陆地壳重要部分的花岗岩以及与花岗岩有关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现象的成因。花岗岩浆形成的原地重熔模型、与原地重熔模型相适应的成矿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元素地球化学场,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并对这一体系做了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成矿作用 元素地球化学场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南海西南海盆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邱燕 陈国 +1 位作者 刘方兰 彭卓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04-2107,共4页
在水深2800~4000m、地壳厚度为8~10km的南海西南海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在3个测站拖网获得花岗岩和沉积-变质岩样品。经显微构造分析与鉴定,这3个测站的样品分别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石英变沉积岩和花岗闪... 在水深2800~4000m、地壳厚度为8~10km的南海西南海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在3个测站拖网获得花岗岩和沉积-变质岩样品。经显微构造分析与鉴定,这3个测站的样品分别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石英变沉积岩和花岗闪长岩。全岩Ar-Ar和K-Ar同位素年龄测定1yDG测站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109.7Ma和114.2Ma,离子探针测出其锆石年龄为120Ma,证实该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因而极有可能属于华南东部中生代花岗岩带的组成部分。以往有诸多学者认为南海西南海盆的形成是海底扩张引起的,地壳性质属于洋壳,花岗岩的发现使这种认识受到严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南海西南海盆 地壳结构
下载PDF
南海西南海域曾母盆地新生界沉积充填演化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邱燕 陈国 +3 位作者 解习农 吴庐山 刘晓峰 姜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52,共10页
曾母盆地位于南海西南海域,是一个总面积约17×104km2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在综合研究该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和沉积体系发育状况以及模拟沉积层的沉降速率和沉降史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新生界沉积层的充填演化特征和充填序列。晚始... 曾母盆地位于南海西南海域,是一个总面积约17×104km2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在综合研究该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和沉积体系发育状况以及模拟沉积层的沉降速率和沉降史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新生界沉积层的充填演化特征和充填序列。晚始新世—渐新世时该盆地基本上为东陆西海,位于西部的坳陷为海相沉积,其它地区多为陆相或海岸平原相沉积。中渐新世末至中新世末由于纳土纳等隆起没于水下,该区主物源方向发生改变,致使该盆地早期的沉积环境为南陆北海,而后因古巽他河的作用自南向北逐渐形成三角洲前积复合体。该三角洲沉积复合体随时间由南往北不断推进,形成大范围的三角洲沉积充填序列;与此同时,盆地东部和西部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围区深坳部位为巨厚的滨-浅海和半深海充填沉积。从晚始新世至中新世末,该区的沉降速率和沉降中心不断发生变化。上新世和第四纪主要为浅海陆架及半深海充填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序列 曾母盆地 新生界 南海西南海域
下载PDF
PLIF与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慧毅 陈辉东 +2 位作者 华强 陈国 林劲松 《脊柱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24-328,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6年3月,217例重... 目的对比研究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6年3月,217例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接受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辅以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其中76例经腰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TLIF组),另外141例经腰椎管内(硬脊膜外)椎体间植骨融合(P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217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椎间隙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PLIF组128例患者经6~82个月随访,平均64个月,发生硬脊膜撕裂4例,脑脊液漏1例,马尾神经及神经根一过性牵拉损伤3例。TLIF组67例经4~56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未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TLIF组与PLIF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9.86%和86.7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2.75%和93.7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不但技术操作可行,而且能明显降低因侵入椎管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原地重熔——中国东南地洼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重要形成途径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36-149,共14页
本文通过对东南地洼区部分地区地层和花岗岩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地层的化学组成控制着岩基的化学组成。据此并结合实验岩石学的资料,建立了原地重熔的逻辑体系。这一假说不但较好地解释了已知的地质事实。而且揭示了某些我们过去尚... 本文通过对东南地洼区部分地区地层和花岗岩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地层的化学组成控制着岩基的化学组成。据此并结合实验岩石学的资料,建立了原地重熔的逻辑体系。这一假说不但较好地解释了已知的地质事实。而且揭示了某些我们过去尚未认识到的地质现象。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岩基的钾钠比、锶同位素组成和稀土配分特征等,都不是判别岩基物质来源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重熔 花岗岩 中生代 地洼区 中国 形成机制 物质来源 岩基
下载PDF
原地重熔及其地质效应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国 张珂 +2 位作者 邵荣松 李榴芬 林小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5-99,共5页
传统岩浆侵入模型已无法容纳与花岗岩有关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资料 .与侵入模型不同 ,近年提出的原地重熔说视上陆壳为封闭系统而不是开放系统 .该假说认为 ,花岗岩的形成实质是系统内部的物质随着熵的变化而从有序 (原始岩石 )到无序 ... 传统岩浆侵入模型已无法容纳与花岗岩有关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资料 .与侵入模型不同 ,近年提出的原地重熔说视上陆壳为封闭系统而不是开放系统 .该假说认为 ,花岗岩的形成实质是系统内部的物质随着熵的变化而从有序 (原始岩石 )到无序 (熔浆 ) ,再到新的有序 (花岗岩 )的过程 .文章着重介绍原地重熔的基本原理及重熔过程引起的部分地质效应 ,包括岩基的空间、岩基的大小与形态、捕掳体和暗色包体、岩体与围岩的“侵入接触”关系、“花岗岩背斜”以及花岗岩内的流动构造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原地重熔 熔渣 熔浆 重熔界面 地质效应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17
14
作者 林振宗 赵慧毅 +3 位作者 陈辉东 陈国 于万胜 冯庆烈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 对 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上下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31例经 8~ 31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依据日本JOA评分法 ;优良率87 1%...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 对 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上下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31例经 8~ 31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依据日本JOA评分法 ;优良率87 1%。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钉 内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不稳症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岩石成因与岩石圈演化思考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岩石圈内能变化导致岩石的形成和消亡。组成岩石圈的三种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和消亡过程在岩石圈表面引起不同的大地构造效应。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演化效应存在互补关系:前者内能升高导致岩石形成,反之岩石消亡;后者内能升高导致... 岩石圈内能变化导致岩石的形成和消亡。组成岩石圈的三种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和消亡过程在岩石圈表面引起不同的大地构造效应。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演化效应存在互补关系:前者内能升高导致岩石形成,反之岩石消亡;后者内能升高导致岩石消亡,反之岩石形成;前者造成平、剖面上均自洋中脊向外变老的岩石序列,后者造成平面上自陆核向外变新,剖面上自重熔界面向上和向下变新的岩石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大地构造效应 岩石圈演化 陆壳熔融
下载PDF
元素地球化学场及其地学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6-574,共9页
有关岩浆花岗岩成因的原地重熔说,揭示了各种化学元素在内生过程中的迁移规律。据此并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出了元素地球化学场的概念。元素地球化学场不但总结了元素在原地重熔过程中的聚散趋势,而且揭示了元素自身组构与其... 有关岩浆花岗岩成因的原地重熔说,揭示了各种化学元素在内生过程中的迁移规律。据此并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出了元素地球化学场的概念。元素地球化学场不但总结了元素在原地重熔过程中的聚散趋势,而且揭示了元素自身组构与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关系,展示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地质断面,即花岗岩体上部和顶部盖层断面、大陆地壳断面及地球球体断面。此外,元素地球化学场还揭示了大陆物质的循环过程,并清楚地表明,壳内融熔是大陆地壳形成和演化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场 重熔界面 地球层圈结构
下载PDF
从离子半径变化看元素地球化学场中的成矿分带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小明 陈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94,共4页
元素地球化学场揭示了与门捷列夫周期律相适应的、元素在内生过程中的聚散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在元素地球化学场展示的 3个不同层次的地球化学断面中 ,花岗岩体断面上成矿元素的析出顺序 ,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为... 元素地球化学场揭示了与门捷列夫周期律相适应的、元素在内生过程中的聚散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在元素地球化学场展示的 3个不同层次的地球化学断面中 ,花岗岩体断面上成矿元素的析出顺序 ,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为此 ,从元素自身结构变化的角度 ,探讨这种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成矿元素的析出顺序和分带规律 ,与元素的离子半径和离子电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重熔说 元素地球化学场 成矿元素分带 离子半径 离子电位 空间分布规律
下载PDF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夏春 王少杰 +2 位作者 付日斌 林振忠 陈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治疗51例单侧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其损伤类型:21例前交叉韧带(ACL)+内侧副韧带(MCL),1例ACL+后外侧复合体(PLC),4例后交叉韧带(PCL)+MCL,6例PCL+PLC,6例ACL+PCL+MCL,3例AC... 目的探讨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治疗51例单侧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其损伤类型:21例前交叉韧带(ACL)+内侧副韧带(MCL),1例ACL+后外侧复合体(PLC),4例后交叉韧带(PCL)+MCL,6例PCL+PLC,6例ACL+PCL+MCL,3例ACL+PCL+PLC,8例ACL+PCL,2例PCL+髌腱。14例急性Ⅲ度MCL和3例急性Ⅲ度PLC损伤行切开手术,原位缝合,外固定制动3周,再行关节镜下其他韧带手术。2例Ⅲ度慢性MCL和3例Ⅲ度慢性PLC损伤行切开韧带重建术,并同期行关节镜下ACL或PCL重建术。在总共39条ACL损伤中,20条行关节镜下自体Hamstring腱ACL重建术,17条行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BPB)重建ACL术,2条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在总共29条PCL损伤中,19条行关节镜下自体Hamstring腱PCL重建术,2条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PCL,另8条急性损伤经固定后由Ⅲ度变为<Ⅱ度损伤,故未特别治疗。其中,17例ACL+PCL损伤处理方法为:4例先行PCL重建,二期再行ACL的重建,7例同期自体Hamstring腱重建PCL、自体BPB重建ACL,2例为同种异体肌腱同期重建ACL和PCL,4例仅做ACL重建术。1例髌腱完全性断裂原位修复,另1例部分性髌腱损伤者未治疗。4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均未做特别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4年(9个月~5年)。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为86.3(51~100),Tegner活动评分为5.2(2~8),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01)。1例外翻试验为2+,2例Lachman试验或轴移试验≥2+,6例应力后沉征或后抽屉试验2+,4例内翻试验或反轴移试验2+。其余的对应各种体格检查均为≤1+。4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术后3例自行恢复,1例未恢复。结论在多韧带损伤中,≤Ⅱ度的MCL或者PLC损伤应采用保守治疗,Ⅲ度损伤者应尽早手术原位修复内侧副韧带及其关节囊或PLC,以利于后期进行其他重要韧带的治疗。交叉韧带或关节内重要组织可二期在关节镜下重建或治疗。治疗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多韧带损伤 关节镜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北部晚第四纪构造运动的新证据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珂 陈国 +12 位作者 庄文明 彭卓伦 侯卫生 杨小强 张承博 邱燕 刘延勇 张献河 邱善森 胡文烨 唐煜昆 马占武 张冬仔 《华南地震》 2009年第S1期22-26,共5页
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广州和佛山之间的西淋岗,近来发现了被抬升、掀斜及断裂切割的晚第四纪地层,经初步考察,地层由老到新分A、B、C三层:A层下为白色中细砂,向上过渡为灰黑色粘土,总厚约50 cm,其下花岗岩已深度网纹红土化;B层为灰黑~... 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广州和佛山之间的西淋岗,近来发现了被抬升、掀斜及断裂切割的晚第四纪地层,经初步考察,地层由老到新分A、B、C三层:A层下为白色中细砂,向上过渡为灰黑色粘土,总厚约50 cm,其下花岗岩已深度网纹红土化;B层为灰黑~褐红色砂与粘土互层,总厚约4 m;C层为浅桔红色粗砂~棱角状砾石层,层理不发育。A、B、C三层总厚大于10 m,其中A、B二层均向南倾斜,前者倾角约30°;后者倾角4°左右,B层不整合地覆盖在A层之上,两者沉积间断清楚;C层则嵌入A、B层中。A、B、C三层构成顶面拔河约22 m基座阶堆积。若与区域网纹红土及临近的西、北江阶地对比,B层很可能属于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B层明显被NNE向广从断裂东支断层以正断层方式错断53 cm,错断进入了C层。断层上方的氡气测量值高出背景值近3倍。西淋岗南面的珠江三角洲平原见全新世泥炭层(D层),厚约2 m,含大量水松古木,覆盖在棕红色~灰白色薄层砂层之上,再下为深度网纹红土化风化壳。上述现象不仅包含了珠江三角洲断裂活动的信息,也留下了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和古环境变化的记录,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晚更新世 基座阶地 网纹红土 佛山西淋岗 珠江三角洲北部
下载PDF
大陆地质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国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42-347,共6页
板块说阐明了洋壳的物质循环,而地槽说则阐明了地壳表层的物质循环,两者之间显然尚欠缺一个关于大陆内部的物质演化模型。因此,要建立大陆地质学的系统理论,首先应该查明大陆内部的物质过程;而建立大陆内部物质演化模型的关键,是... 板块说阐明了洋壳的物质循环,而地槽说则阐明了地壳表层的物质循环,两者之间显然尚欠缺一个关于大陆内部的物质演化模型。因此,要建立大陆地质学的系统理论,首先应该查明大陆内部的物质过程;而建立大陆内部物质演化模型的关键,是阐明组成大陆地壳重要部分的花岗岩的成因。传统的岩浆侵入说无法容纳与花岗岩有关的各种资料。在地温场状态上的将今论古是花岗岩成因研究中的思维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物质循环 花岗岩 岩石成因 地质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