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
被引量:
27
1
作者
陈
和
华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9,共6页
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是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存在着司法行政机关参与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以及社区矫正机构多头管理等问题。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建立由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是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存在着司法行政机关参与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以及社区矫正机构多头管理等问题。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建立由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官制度非常必要。应该在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内设置社区矫正官一职,专司社区矫正的管理和执行工作,并赋予其执法主体的资格。同时,公安机关应该退出社区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组织制度
社区矫正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社区矫正的经验和问题
被引量:
23
2
作者
陈
和
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关键词
社区矫正
西方发达国家
技术化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罪犯
犯罪倾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情犯罪不宜从轻处罚的心理学依据——从“药家鑫杀人案”导入
被引量:
30
3
作者
陈
和
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常有对激情犯罪从轻处罚的判例;我国刑法学界也多有对激情犯罪从轻处罚的观点。但是,从致罪因素看,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并非激情犯罪的必然诱因;从心理状态看,激情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并无减弱;从人格特征看,高激惹...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常有对激情犯罪从轻处罚的判例;我国刑法学界也多有对激情犯罪从轻处罚的观点。但是,从致罪因素看,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并非激情犯罪的必然诱因;从心理状态看,激情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并无减弱;从人格特征看,高激惹性和暴力倾向决定了激情犯罪行为人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因此,激情犯罪缺乏从轻处罚的心理学依据,不宜笼统地倡导从轻处罚,更无必要为此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情犯罪
从轻处罚
必然诱因
责任能力
高激惹性暴力倾向
原文传递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被引量:
18
4
作者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05年第1期30-36,共7页
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 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素对反社...
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 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素对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反社会人格者的犯罪行为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预防和矫正反社会人格对犯罪的预防有重要意义。对轻度的反社会人格者采取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成效,而对反社会人格的罪犯更多地应该通过行为疗法进行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
重大
家庭因素
认知理论
形成原因
行为主义
倾向
违法犯罪人
罪行
罪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害性与被害预防
被引量:
20
5
作者
陈
和
华
《政法论丛》
2009年第2期17-22,共6页
被害预防是犯罪预防的重要一环,被害预防应该从被害性分析着手。被害性即指人身上所存在的足以导致犯罪侵害的一切特性,它与犯罪心理紧密相关。从犯罪人犯罪前的心理状态分析,犯罪人选择作案对象有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了被害性。被害...
被害预防是犯罪预防的重要一环,被害预防应该从被害性分析着手。被害性即指人身上所存在的足以导致犯罪侵害的一切特性,它与犯罪心理紧密相关。从犯罪人犯罪前的心理状态分析,犯罪人选择作案对象有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了被害性。被害人就其有无过错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被害性,被害预防应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性
动机斗争
自我辩解
被害人
被害预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
被引量:
18
6
作者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10年第1期39-47,共9页
社区矫正的进行及其效果需要有制度保障。在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中,制度建设极为重要。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社区矫正官为...
社区矫正的进行及其效果需要有制度保障。在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中,制度建设极为重要。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官制度和严格规范的社区矫正操作规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制度建设
社区矫正官
操作规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动机的本源、性质和形成
被引量:
18
7
作者
陈
和
华
《政法论丛》
2010年第2期21-27,共7页
犯罪动机的本源是人的需要,需要与动机的区别在于动机具有需要中所没有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手段与方式。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意向就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主观恶性和有意识性的特点,不存在所谓中性的或善的犯罪动...
犯罪动机的本源是人的需要,需要与动机的区别在于动机具有需要中所没有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手段与方式。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意向就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主观恶性和有意识性的特点,不存在所谓中性的或善的犯罪动机,也不存在所谓的无意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经历从需要不能满足、缺乏调节能力、采用犯罪手段三个阶段。犯罪动机可以独立于犯罪行为而存在,犯罪动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犯罪行为的必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动机需要主观恶性
意识程度
诱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
被引量:
14
8
作者
陈
和
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137,共8页
从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看,犯罪原因的分析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调节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源性因素分析。诱因激发需要和动机的产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表现为自私心态和自...
从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看,犯罪原因的分析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调节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源性因素分析。诱因激发需要和动机的产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表现为自私心态和自毁情结的人格缺陷是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前提,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遗传和成长过程是这种人格缺陷得以形成的基础,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终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原因
诱因性因素
调节性因素
根源性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建立我国社区矫正官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10
9
作者
陈
和
华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我国的司法行政部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监禁刑执行的主管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参与领导和管理社区矫正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是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广泛动员其他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既保证了社...
我国的司法行政部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监禁刑执行的主管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参与领导和管理社区矫正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是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广泛动员其他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既保证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以及刑事司法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又解决了社区矫正地域相对分散、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官
社区矫正官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区矫正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4
10
作者
陈
和
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
2006年第4期29-35,40,共8页
社区矫正是一种在社区中对罪犯执行刑罚的制裁措施,具有非监禁性、社区参与性、对象特定性、目的与手段的特殊性等特点。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制度,社区矫正有着不同于监狱矫正的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意义可从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刑...
社区矫正是一种在社区中对罪犯执行刑罚的制裁措施,具有非监禁性、社区参与性、对象特定性、目的与手段的特殊性等特点。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制度,社区矫正有着不同于监狱矫正的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意义可从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刑罚学的角度得到证实;同时,司法实践也证实了社区矫正所具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理论依据
实践依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细胞凋亡及抗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7
11
作者
陈
和
华
宋建国
《生命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12-17,共6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生物发育、组织形成与更新、伤口的愈合、细胞增殖、迁移与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TGF-β既能诱导某些类型细胞的凋亡反应,又能增强某些类型细胞的生存力,具有一定的抗细胞凋亡作用。TGF-β生物效应...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生物发育、组织形成与更新、伤口的愈合、细胞增殖、迁移与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TGF-β既能诱导某些类型细胞的凋亡反应,又能增强某些类型细胞的生存力,具有一定的抗细胞凋亡作用。TGF-β生物效应的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性质并不仅仅存在于细胞的生死和存活的调节过程中,还可见于TGF-β介导的其他细胞效应中。因此,TGF-β介导的广泛和对立的生物效应的机制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最近几年人们已开始逐渐认识和了解对TGF-β诱导细胞凋亡和抗细胞凋亡的机制。在此,我们仅就某些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凋亡
抗凋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环境诱因与人格缺陷的结合——杨佳案件心理分析
被引量:
8
12
作者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09年第2期28-34,共7页
近十几年来,中国发生过不少起恶性的暴力杀人案。这些案犯的作案动机和理由不外乎恶意报复,或心理变态,或黑社会的亡命之徒恣意妄为。唯独杨佳案,因其作案对象、作案地点、作案手段等众多的特殊性,而令其作案动机蒙上一层迷雾。那么,究...
近十几年来,中国发生过不少起恶性的暴力杀人案。这些案犯的作案动机和理由不外乎恶意报复,或心理变态,或黑社会的亡命之徒恣意妄为。唯独杨佳案,因其作案对象、作案地点、作案手段等众多的特殊性,而令其作案动机蒙上一层迷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杨佳的残暴的犯罪行为?对于了解杨佳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如果从环境诱因和人格缺陷的结合的角度来探讨,可能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并为预防此类恶性案件的再次发生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杀人案件
犯罪动机
环境诱因
人格缺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监禁的困境与改善
被引量:
4
13
作者
陈
和
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8,共7页
监禁通常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惩罚和矫正 ,但研究表明 ,在许多情况下 ,监禁并不能实现这些价值取向。这是因为监禁先天性地存在着缺陷。监禁使罪犯与社会隔绝 ,从而导致他们与社会的心理疏远 ,难以达到改造、矫正的目的。因此 ,应该...
监禁通常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惩罚和矫正 ,但研究表明 ,在许多情况下 ,监禁并不能实现这些价值取向。这是因为监禁先天性地存在着缺陷。监禁使罪犯与社会隔绝 ,从而导致他们与社会的心理疏远 ,难以达到改造、矫正的目的。因此 ,应该从加强社会化的角度来考虑减少监禁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禁
价值取向
先天性
社会化
矫正
缺陷
罪犯
原文传递
冲动犯罪: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
被引量:
8
14
作者
陈
和
华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87-95,共9页
冲动犯罪也被称为激情犯罪。冲动犯罪的发生总是基于特定诱因的刺激,因此常常显示出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的背后潜藏着必然性。冲动犯罪人的高激惹性、缺乏敬畏意识以及暴力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遇到特定刺激时实施暴力犯...
冲动犯罪也被称为激情犯罪。冲动犯罪的发生总是基于特定诱因的刺激,因此常常显示出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的背后潜藏着必然性。冲动犯罪人的高激惹性、缺乏敬畏意识以及暴力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遇到特定刺激时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的必然性。因此,引导思辨理性、培养敬畏意识、矫正暴力倾向是预防冲动犯罪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犯罪
高激惹性
敬畏意识
暴力倾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心理”的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
8
15
作者
陈
和
华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5年第5期35-44,共10页
犯罪心理总是相对于犯罪行为而言,是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和支配力量,是最终表现为犯罪动力的由知情意三者所构成的心理过程;犯罪心理表现为一种决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意向,依存于犯罪行为,因此不具有稳定性;犯罪心理不同于犯罪人心理,后者...
犯罪心理总是相对于犯罪行为而言,是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和支配力量,是最终表现为犯罪动力的由知情意三者所构成的心理过程;犯罪心理表现为一种决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意向,依存于犯罪行为,因此不具有稳定性;犯罪心理不同于犯罪人心理,后者主要体现为区别于守法者的心理特征,亦称犯罪倾向,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
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
犯罪人心理
犯罪倾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研究
被引量:
8
16
作者
陈
和
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
2007年第4期26-35,19,共11页
操作规程是决定社区矫正工作成败的重要条件。我国(上海)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招募和社区矫正工作规程方面已经构建了一套基本制度和办法,但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执法资格和社会定位、社区矫正的风险评估、行政奖惩与...
操作规程是决定社区矫正工作成败的重要条件。我国(上海)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招募和社区矫正工作规程方面已经构建了一套基本制度和办法,但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执法资格和社会定位、社区矫正的风险评估、行政奖惩与司法奖惩协调、社会资源利用、地区差异对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的差别要求、流动人口的社区矫正以及如何进行分类教育、区别管理和心理矫治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社区矫正风险评估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操作规程
规范化
不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
被引量:
7
17
作者
陈
和
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41,共9页
学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实际上,犯罪人的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犯罪意向实际上都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恶性的,不存在所谓中性或善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意识性,不存在所谓无意识犯罪动机。犯罪调节能...
学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实际上,犯罪人的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犯罪意向实际上都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恶性的,不存在所谓中性或善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意识性,不存在所谓无意识犯罪动机。犯罪调节能力是犯罪动机形成的核心;犯罪动机可以独立于犯罪行为而存在,犯罪动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犯罪行为的必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动机
需要
主观恶性
意识性
调节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人的适应性非理性及其防控
被引量:
7
18
作者
陈
和
华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4期54-63,共10页
犯罪人在本质上可以认定为非理性的。界定理性和非理性的标准,从犯罪心理学意义上说,就是看行为人能否考虑和愿否考虑行为的后果。犯罪人在神智正常的情况下,不能考虑犯罪行为的后果,或者不愿考虑犯罪行为的后果,说明了其是非理性的,这...
犯罪人在本质上可以认定为非理性的。界定理性和非理性的标准,从犯罪心理学意义上说,就是看行为人能否考虑和愿否考虑行为的后果。犯罪人在神智正常的情况下,不能考虑犯罪行为的后果,或者不愿考虑犯罪行为的后果,说明了其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主要表现为低自控和低自珍。犯罪人的非理性的生成是环境适应的结果,可以把犯罪人的非理性看作为适应性的非理性。犯罪人非理性的防控是犯罪预防的根本环节,应该从加强司法惩处和教育宣传等方面出发,引导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
低自控
低自珍
适应性非理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认知不协调与犯罪心理
被引量:
3
19
作者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03年第4期52-57,共6页
认知不协调指人同时持有不一致认知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犯罪人在犯罪前、犯罪时、犯罪后都会经受认知不协调。本文论述了认知不协调与不良行为演变为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关系,与反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犯罪人的自我辩解原理,最后...
认知不协调指人同时持有不一致认知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犯罪人在犯罪前、犯罪时、犯罪后都会经受认知不协调。本文论述了认知不协调与不良行为演变为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关系,与反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犯罪人的自我辩解原理,最后论述了如何利用认知不协调原理进行有效的审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
认知不协调行为
反社会意识
审讯工作
不良行为
犯罪预防
审讯人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人格障碍与犯罪——马加爵案件心理分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04年第3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人格障碍
马加爵案件
犯罪心理
激情犯罪
心理特征
犯罪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
被引量:
27
1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9,共6页
文摘
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是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存在着司法行政机关参与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以及社区矫正机构多头管理等问题。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建立由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官制度非常必要。应该在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内设置社区矫正官一职,专司社区矫正的管理和执行工作,并赋予其执法主体的资格。同时,公安机关应该退出社区矫正。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组织制度
社区矫正官
Keywords
community rectification
organizing system
community rectification official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社区矫正的经验和问题
被引量:
23
2
作者
陈
和
华
叶利芳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关键词
社区矫正
西方发达国家
技术化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罪犯
犯罪倾向
分类号
D916.8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情犯罪不宜从轻处罚的心理学依据——从“药家鑫杀人案”导入
被引量:
30
3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文摘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常有对激情犯罪从轻处罚的判例;我国刑法学界也多有对激情犯罪从轻处罚的观点。但是,从致罪因素看,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并非激情犯罪的必然诱因;从心理状态看,激情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并无减弱;从人格特征看,高激惹性和暴力倾向决定了激情犯罪行为人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因此,激情犯罪缺乏从轻处罚的心理学依据,不宜笼统地倡导从轻处罚,更无必要为此立法。
关键词
激情犯罪
从轻处罚
必然诱因
责任能力
高激惹性暴力倾向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被引量:
18
4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05年第1期30-36,共7页
文摘
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 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素对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反社会人格者的犯罪行为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预防和矫正反社会人格对犯罪的预防有重要意义。对轻度的反社会人格者采取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成效,而对反社会人格的罪犯更多地应该通过行为疗法进行矫治。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
重大
家庭因素
认知理论
形成原因
行为主义
倾向
违法犯罪人
罪行
罪犯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害性与被害预防
被引量:
20
5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2009年第2期17-22,共6页
文摘
被害预防是犯罪预防的重要一环,被害预防应该从被害性分析着手。被害性即指人身上所存在的足以导致犯罪侵害的一切特性,它与犯罪心理紧密相关。从犯罪人犯罪前的心理状态分析,犯罪人选择作案对象有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了被害性。被害人就其有无过错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被害性,被害预防应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进行。
关键词
被害性
动机斗争
自我辩解
被害人
被害预防
Keywords
vulnerability of the victims
the motive conflict
self-allegation
victim
victimization prevention
分类号
D917.6 [政治法律—法学]
C913.68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
被引量:
18
6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犯罪研究》
2010年第1期39-47,共9页
文摘
社区矫正的进行及其效果需要有制度保障。在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中,制度建设极为重要。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官制度和严格规范的社区矫正操作规程制度。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制度建设
社区矫正官
操作规程
Keywords
community corr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community correction officer, operation system
分类号
D926.8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动机的本源、性质和形成
被引量:
18
7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2010年第2期21-27,共7页
文摘
犯罪动机的本源是人的需要,需要与动机的区别在于动机具有需要中所没有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手段与方式。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意向就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主观恶性和有意识性的特点,不存在所谓中性的或善的犯罪动机,也不存在所谓的无意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经历从需要不能满足、缺乏调节能力、采用犯罪手段三个阶段。犯罪动机可以独立于犯罪行为而存在,犯罪动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犯罪行为的必然发生。
关键词
犯罪动机需要主观恶性
意识程度
诱因
Keywords
criminal motivation
require
malignant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degree
a reason of induce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
被引量:
14
8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137,共8页
文摘
从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看,犯罪原因的分析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调节性因素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源性因素分析。诱因激发需要和动机的产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表现为自私心态和自毁情结的人格缺陷是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前提,也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间接原因;遗传和成长过程是这种人格缺陷得以形成的基础,构成犯罪行为发生的终极原因。
关键词
犯罪原因
诱因性因素
调节性因素
根源性因素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建立我国社区矫正官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10
9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我国的司法行政部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监禁刑执行的主管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参与领导和管理社区矫正无法律依据,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无执法主体资格。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是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广泛动员其他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既保证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以及刑事司法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又解决了社区矫正地域相对分散、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困难。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官
社区矫正官制度
Keywords
community correction
community correction official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official system
分类号
D926.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区矫正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4
10
作者
陈
和
华
叶利芳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06年第4期29-35,40,共8页
文摘
社区矫正是一种在社区中对罪犯执行刑罚的制裁措施,具有非监禁性、社区参与性、对象特定性、目的与手段的特殊性等特点。作为一种非监禁性刑罚制度,社区矫正有着不同于监狱矫正的特殊意义。这种特殊意义可从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刑罚学的角度得到证实;同时,司法实践也证实了社区矫正所具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理论依据
实践依据
分类号
D916.8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细胞凋亡及抗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7
11
作者
陈
和
华
宋建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生命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12-17,共6页
文摘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生物发育、组织形成与更新、伤口的愈合、细胞增殖、迁移与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TGF-β既能诱导某些类型细胞的凋亡反应,又能增强某些类型细胞的生存力,具有一定的抗细胞凋亡作用。TGF-β生物效应的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性质并不仅仅存在于细胞的生死和存活的调节过程中,还可见于TGF-β介导的其他细胞效应中。因此,TGF-β介导的广泛和对立的生物效应的机制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最近几年人们已开始逐渐认识和了解对TGF-β诱导细胞凋亡和抗细胞凋亡的机制。在此,我们仅就某些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凋亡
抗凋亡
Keyword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cell apoptosis
anti-apoptosis
分类号
Q25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Q49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环境诱因与人格缺陷的结合——杨佳案件心理分析
被引量:
8
12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犯罪研究》
2009年第2期28-34,共7页
文摘
近十几年来,中国发生过不少起恶性的暴力杀人案。这些案犯的作案动机和理由不外乎恶意报复,或心理变态,或黑社会的亡命之徒恣意妄为。唯独杨佳案,因其作案对象、作案地点、作案手段等众多的特殊性,而令其作案动机蒙上一层迷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杨佳的残暴的犯罪行为?对于了解杨佳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如果从环境诱因和人格缺陷的结合的角度来探讨,可能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并为预防此类恶性案件的再次发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恶性杀人案件
犯罪动机
环境诱因
人格缺陷
Keywords
violence homicide criminals
criminal motiv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personality defects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监禁的困境与改善
被引量:
4
13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8,共7页
文摘
监禁通常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惩罚和矫正 ,但研究表明 ,在许多情况下 ,监禁并不能实现这些价值取向。这是因为监禁先天性地存在着缺陷。监禁使罪犯与社会隔绝 ,从而导致他们与社会的心理疏远 ,难以达到改造、矫正的目的。因此 ,应该从加强社会化的角度来考虑减少监禁缺陷。
关键词
监禁
价值取向
先天性
社会化
矫正
缺陷
罪犯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冲动犯罪: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
被引量:
8
14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87-95,共9页
文摘
冲动犯罪也被称为激情犯罪。冲动犯罪的发生总是基于特定诱因的刺激,因此常常显示出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的背后潜藏着必然性。冲动犯罪人的高激惹性、缺乏敬畏意识以及暴力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遇到特定刺激时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的必然性。因此,引导思辨理性、培养敬畏意识、矫正暴力倾向是预防冲动犯罪的根本。
关键词
冲动犯罪
高激惹性
敬畏意识
暴力倾向
Keywords
Impulse crime
High Irritable
Consciousness of Awe
Tendency of Violence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心理”的心理学解读
被引量:
8
15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5年第5期35-44,共10页
文摘
犯罪心理总是相对于犯罪行为而言,是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和支配力量,是最终表现为犯罪动力的由知情意三者所构成的心理过程;犯罪心理表现为一种决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意向,依存于犯罪行为,因此不具有稳定性;犯罪心理不同于犯罪人心理,后者主要体现为区别于守法者的心理特征,亦称犯罪倾向,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
关键词
犯罪心理
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
犯罪人心理
犯罪倾向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研究
被引量:
8
16
作者
陈
和
华
叶利芳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法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07年第4期26-35,19,共11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4年科研项目<社区矫正系统研究>之一部分
文摘
操作规程是决定社区矫正工作成败的重要条件。我国(上海)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招募和社区矫正工作规程方面已经构建了一套基本制度和办法,但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执法资格和社会定位、社区矫正的风险评估、行政奖惩与司法奖惩协调、社会资源利用、地区差异对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的差别要求、流动人口的社区矫正以及如何进行分类教育、区别管理和心理矫治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社区矫正风险评估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操作规程
规范化
不足
分类号
D926.8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
被引量:
7
17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41,共9页
文摘
学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实际上,犯罪人的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犯罪意向实际上都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恶性的,不存在所谓中性或善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意识性,不存在所谓无意识犯罪动机。犯罪调节能力是犯罪动机形成的核心;犯罪动机可以独立于犯罪行为而存在,犯罪动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犯罪行为的必然发生。
关键词
犯罪动机
需要
主观恶性
意识性
调节能力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人的适应性非理性及其防控
被引量:
7
18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4期54-63,共10页
文摘
犯罪人在本质上可以认定为非理性的。界定理性和非理性的标准,从犯罪心理学意义上说,就是看行为人能否考虑和愿否考虑行为的后果。犯罪人在神智正常的情况下,不能考虑犯罪行为的后果,或者不愿考虑犯罪行为的后果,说明了其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主要表现为低自控和低自珍。犯罪人的非理性的生成是环境适应的结果,可以把犯罪人的非理性看作为适应性的非理性。犯罪人非理性的防控是犯罪预防的根本环节,应该从加强司法惩处和教育宣传等方面出发,引导理性。
关键词
非理性
低自控
低自珍
适应性非理性
Keywords
non-rationality
low self-control
low self-respect
adaptive non-rationality
分类号
DF792.6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认知不协调与犯罪心理
被引量:
3
19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03年第4期52-57,共6页
文摘
认知不协调指人同时持有不一致认知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犯罪人在犯罪前、犯罪时、犯罪后都会经受认知不协调。本文论述了认知不协调与不良行为演变为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关系,与反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犯罪人的自我辩解原理,最后论述了如何利用认知不协调原理进行有效的审讯。
关键词
犯罪心理
认知不协调行为
反社会意识
审讯工作
不良行为
犯罪预防
审讯人员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格障碍与犯罪——马加爵案件心理分析
被引量:
4
20
作者
陈
和
华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04年第3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人格障碍
马加爵案件
犯罪心理
激情犯罪
心理特征
犯罪行为
分类号
D917.2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组织制度
陈
和
华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6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外社区矫正的经验和问题
陈
和
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
2006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激情犯罪不宜从轻处罚的心理学依据——从“药家鑫杀人案”导入
陈
和
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0
原文传递
4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05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被害性与被害预防
陈
和
华
《政法论丛》
2009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10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犯罪动机的本源、性质和形成
陈
和
华
《政法论丛》
2010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
陈
和
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4
原文传递
9
关于建立我国社区矫正官制度的思考
陈
和
华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社区矫正的理论分析
陈
和
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细胞凋亡及抗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陈
和
华
宋建国
《生命科学》
CSCD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犯罪:环境诱因与人格缺陷的结合——杨佳案件心理分析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0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监禁的困境与改善
陈
和
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原文传递
14
冲动犯罪: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
陈
和
华
《政法论丛》
CSSCI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犯罪心理”的心理学解读
陈
和
华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我国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研究
陈
和
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
200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犯罪动机理论问题之再思考
陈
和
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犯罪人的适应性非理性及其防控
陈
和
华
《政法论丛》
CSSCI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认知不协调与犯罪心理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人格障碍与犯罪——马加爵案件心理分析
陈
和
华
《犯罪研究》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