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340
1
作者 陈可冀 +4 位作者 吴宗贵 朱明军 毛静远 徐浩 罗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年第5期340-347,共8页
本共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专家经验制订,主要涉及成人慢性心衰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力争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供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使用。本共识并非医疗行为... 本共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专家经验制订,主要涉及成人慢性心衰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力争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供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使用。本共识并非医疗行为标准或规范,仅根据现有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随着临床实践发展以及新的证据不断出现,将会不断更新和完善。推荐本共识的目的是帮助医师进行临床实践,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且就共识本身而言,并不包括所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不排斥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具体治疗措施需医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经验及患者意愿做出决定。关键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维持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2)慢性心衰中医学认为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益气、活血、利水为心衰的治疗大法。(3)慢性心衰A、B阶段中医主要针对原发病辨证论治,B阶段尚可酌情选用具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的中药。(4)慢性心衰C、D阶段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最多见,其次为阳虚、阴虚、水饮、痰浊。各证候要素常以复合证型兼夹出现。(5)慢性心衰C、D阶段常见中医复合证型有气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处方选用桂枝甘草汤或保元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芪参益气滴丸(推荐用于冠心病)等;阳气亏虚血瘀证处方选用参附汤或四逆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芪苈强心胶囊、参附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等;气阴两虚血瘀证处方选用生脉散加味,中成药可选用生脉胶囊、生脉饮口服液、生脉注射液等。(6)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注意潜在的中西药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血瘀证 慢性心力衰竭 生脉饮口服液 中医证候要素 芪苈强心胶囊 阳气亏虚 气阴两虚 专家经验 逆转心室重构
下载PDF
黄芪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64
2
作者 韩玲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关键词 黄芪 心血管系统作用 实验研究 心肌缺血
下载PDF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被引量:240
3
作者 陈可冀 李连达 翁维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血瘀证 活血化瘀方药 冠心病 诊断 传统中医药 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研究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 再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66
4
作者 陈可冀 +3 位作者 吴宗贵 朱明军 毛静远 徐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25-232,共8页
要点说明 本共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专家经验制订,主要涉及成人慢性心衰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力争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供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使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诊疗 慢性心力衰竭 专家经验 临床研究证据 慢性心衰 药物治疗 优势互补 执业医师
下载PDF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血府逐瘀浓缩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0
5
作者 张群豪 钟蓓 +3 位作者 陈可冀 史大卓 毛节明 陈明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6-159,共4页
采用两种离体实验方法对比观察血府逐瘀浓缩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第一种采用给家兔灌服血府逐瘀浓缩丸后取其血清加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即血清药理学方法;第二种直接加血府逐瘀煎剂浓... 采用两种离体实验方法对比观察血府逐瘀浓缩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第一种采用给家兔灌服血府逐瘀浓缩丸后取其血清加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即血清药理学方法;第二种直接加血府逐瘀煎剂浓缩液至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含血府逐瘀浓缩丸血清和血府逐瘀煎剂浓缩液均对SMC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且煎剂浓缩液作用强于含药血清。表明血府逐瘀浓缩丸在体内外确均有抑制SMC增殖作用,血府逐瘀浓缩丸确含抗SMC增殖的有效成分,并且此成分口服有效。血府逐瘀煎剂浓缩液的抑制作用比含药血清强,可能与某些有效成分未能从消化道吸收或经体内代谢失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浓缩丸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芎芍胶囊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9
6
作者 徐浩 史大卓 +4 位作者 陈可冀 马晓昌 毛节明 吕树铮 陈明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4-497,共4页
目的:观察芎芍胶囊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及)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7例和西药常规加芍芍胶囊治疗(加中药)组28... 目的:观察芎芍胶囊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及)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7例和西药常规加芍芍胶囊治疗(加中药)组28例。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绞痛复发、血瘀证积分值变化、冠脉造影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加中药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共有26例复查冠脉造影,其中加中药组10例中,再狭窄4例;对照组16例中,再狭窄13例,两组比较再狭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瘀证积分值(分)加中药组(16.89±5.45)与对照组(21.41±4.9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加用中药及术前血瘀证积分值是再狭窄发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血瘀证积分值>25较血瘀证积分值≤25的患者再狭窄发生的比数比为6.5。结论:芎芍胶囊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冠脉造影随访再狭窄的发生,减少心绞痛复发并改善患者的血瘀状态;血瘀证的轻重程度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芍胶囊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冠心病 预防
下载PDF
活血中药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6
7
作者 文川 徐浩 +1 位作者 黄启福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观察6种常用活血中药(赤芍、丹参、川芎、三七、桃仁和酒大黄) ,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和血脂的影响。方法90只6~8周龄小鼠随机分成8组:赤芍组、丹参组、川芎组、三七组、桃仁组、酒大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6种常用活血中药(赤芍、丹参、川芎、三七、桃仁和酒大黄) ,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和血脂的影响。方法90只6~8周龄小鼠随机分成8组:赤芍组、丹参组、川芎组、三七组、桃仁组、酒大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辛伐他汀)。予西方类型膳食喂养13周,待其形成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给予药物治疗13周。检测小鼠血脂,处死动物并取出心脏及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CD6 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表达。结果中药各组均有一定的调脂作用;模型组CD6 8表达最为活跃,而丹参组、川芎组、三七组和对照组的CD6 8阳性表达细胞较少(P <0. 0 5 ) ;酒大黄组和对照组AS斑块内炎症因子MCP- 1、TNF -α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 <0 . 0 5 )。结论上述活血中药能够干预ApoE基因缺陷小鼠成熟斑块的进展,有一定稳定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不同活血药在常规剂量下其作用环节和强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E基因缺陷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脂 中药对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CD68 抑制炎症反应 主动脉根部 MCP-1 酒大黄 对照组 活血中药 辛伐他汀 膳食喂养 药物治疗 调脂作用 表达细胞
下载PDF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相关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98
8
作者 马晓昌 尹太英 +4 位作者 陈可冀 史大卓 徐凤芹 毛节明 陈明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54-656,共3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所反映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 73例患者采用 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单支病变 ... 目的 :了解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所反映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 73例患者采用 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单支病变 2 9例 (39 73% ) ,双支病变 9例 (12 33% ) ,三支病变 35例(4 7 95 % )。冠状动脉窄狭程度 :轻度 5 4支 ,中度 38支 ,重度 31支 ,完全阻塞 2 9支 ,总计病变血管数为 15 2支 (69 4 1% ) ,无病变血管数 67支 (30 5 9% )。中医辨证分型表明 :具标实征象者 73例 (10 0 % ) ,其中血瘀征象者 73例 (10 0 % ) ;兼痰浊者 39例 (5 3 4 % ) ;兼气滞者 16例 (2 1 0 % ) ;兼寒凝者 7例 (9 6% )。具有明显本虚征象者 63例 (86 3% ) ,其中气虚者 5 7例 (78 1% ) ;阳虚者 18例 (2 4 7% ) ;阴虚者 2 8例 (38 4 % ) ;阳脱者5例 (6 8% )。 73例冠心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 ,其中以舌质的血瘀表现较为突出。 80 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 ,74 0 %的患者存在口唇、齿龈颜色暗红、紫暗或淡暗现象。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瘀证候积分的相互比较 ,表明寒凝血瘀和阳脱血瘀为血瘀重症 ,气滞血瘀和阴虚血瘀为血瘀轻症 ,阳虚血瘀、痰浊血瘀和气虚血瘀的血瘀程度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中医证型 辨证分型
下载PDF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43例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3
9
作者 于蓓 陈可冀 +2 位作者 毛节明 郭静萱 吕树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85-58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4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血府逐瘀浓缩丸组 (治疗组 ,43例 )和西药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41例 ) ,疗程均为 6个...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4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血府逐瘀浓缩丸组 (治疗组 ,43例 )和西药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41例 ) ,疗程均为 6个月。追踪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复发 ,以及患者的血瘀症状和血瘀证候积分的变化 ,并通过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 -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追踪、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评价再狭窄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随访中各项血瘀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 ,6个月后血瘀证候积分值明显下降 (P <0 0 1 ) ,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84例患者总冠脉造影复查率为 61 9% ,治疗组再狭窄率为 2 5 8% ,对照组再狭窄率为3 2 1 % (P >0 0 5 )。结论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作用 ,值得进一步扩大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内 支架植入 再狭窄 血腐逐瘀浓缩丸
下载PDF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23
10
作者 陈可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11期10-12,共3页
1血瘀证的临床诊断 血瘀证诊断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诊断,涉及病种多,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久病多瘀,慢病多瘀,温热病重症及创伤也多有瘀证.瘀血证具有多样性,有潜瘀血证或前瘀血证.不少国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临床和实... 1血瘀证的临床诊断 血瘀证诊断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诊断,涉及病种多,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久病多瘀,慢病多瘀,温热病重症及创伤也多有瘀证.瘀血证具有多样性,有潜瘀血证或前瘀血证.不少国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美国医生所熟识的ABC药(Activating BloodCirculation Herbs),即活血化瘀药;日本医生称之为Oketsu Syndrome,即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活血化瘀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1
11
作者 马晓娟 殷惠军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9-672,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血瘀证与C反应蛋白、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黏附分子等存在密切相关性;发现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血瘀证动物模型中... 通过对近年来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血瘀证与C反应蛋白、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黏附分子等存在密切相关性;发现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存在一定介导作用;总结了炎症反应在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炎症 活血化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 被引量:124
12
作者 陈可冀 宋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作者认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中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巨...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作者认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中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是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病证结合 模式
下载PDF
黄芪、当归及其组方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2
13
作者 雷燕 高倩 +1 位作者 李悦山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53-756,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当归及其组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 ,HUVEC)为模型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SABC法检测血... 目的 :探讨黄芪、当归及其组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 ,HUVEC)为模型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SABC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 ,对黄芪、当归及其组方的促HUVEC增殖作用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 :黄芪、当归单用或合用均可促进内皮细胞生长 ,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的数目 ,尤以复方作用明显 (P <0 0 5或P <0 0 0 1)。同时 ,各给药组均能上调VEGF的表达 ,而对照组VEGF仅有微弱表达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黄芪、当归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作用 ,两药配伍应用时具有协同效应 ,提示在缺血心肌新生血管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当归 组方 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 研究
下载PDF
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 被引量:118
14
作者 陈可冀 史大卓 +2 位作者 徐浩 殷惠军 张京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现代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主要病机,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所表现的临床表征和病理变化,似非单一"血瘀"病因病机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学因毒致病特点的认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当存在因毒... 现代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主要病机,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所表现的临床表征和病理变化,似非单一"血瘀"病因病机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学因毒致病特点的认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当存在因毒致病或"瘀"、"毒"从化互结致病的病因病机。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对早期识别冠心病高危人群,促进中医在冠心病防治领域发挥既病防变相关干预措施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因毒致病 病因病机 辨证标准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血管通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B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9
15
作者 李静 陈可冀 +1 位作者 张靖溥 丁大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3-35,共3页
本实验采用斑点印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探讨血管通对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组家兔血管壁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A的mRNA呈高表达,杂交阳性颗粒主要分布在动脉粥... 本实验采用斑点印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探讨血管通对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组家兔血管壁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A的mRNA呈高表达,杂交阳性颗粒主要分布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边缘区及新生斑块区的SMC胞浆内,而血管通组家兔血管壁PDGF-A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脂组;高脂组血管斑块组织c-myc的mRNA表达水平亦比正常组高,血管通组血管壁c-mycmRNA表达水平下降。上述结果初步说明血管通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壁PDGF-A、c-myc的mRNA表达水平,以抑制VSMC增生,阻止AS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衍化 生长因子
下载PDF
“瘀”、“毒”从化——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病机 被引量:110
16
作者 史大卓 徐浩 +2 位作者 殷惠军 张京春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传统中医药学多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血脉瘀阻"的范畴;但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远非单一"血瘀"病因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传统中医药学多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血脉瘀阻"的范畴;但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远非单一"血瘀"病因所能概括。根据传统中医"毒"邪病因的认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当存在"毒"邪致病或"瘀"、"毒"从化互结致病的病因病机。注重"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兼夹、相互从化,探索中医治法方药,对丰富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 血瘀
下载PDF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 被引量:107
17
作者 付长庚 高铸烨 +4 位作者 王培利 王承龙 徐浩 史大卓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5-1286,共2页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86年建立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具有较好普适性。但冠心病血瘀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对进一步深...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1986年建立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得到了临床广泛应用,具有较好普适性。但冠心病血瘀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对进一步深化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说的科学证据、要素、意义及前景 被引量:74
18
作者 黄熙 陈可冀 任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说的科学证据、要素、意义及前景黄熙陈可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任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编者按:中药复方药效学的研究是当今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说的科学证据、要素、意义及前景黄熙陈可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任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编者按:中药复方药效学的研究是当今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说是否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方效应成分 动力学 科学依据
下载PDF
319例冠心病患者证候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87
19
作者 吴焕林 阮新民 +3 位作者 杨小波 罗文杰 陈可冀 邓铁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胸痹心痛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2004年1—1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31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胸痹心痛患者进行病例调查,分析了证候分布规律,对证型、证候要素、常见症状、舌脉象与冠脉造影结果间的关系、...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胸痹心痛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2004年1—1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31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胸痹心痛患者进行病例调查,分析了证候分布规律,对证型、证候要素、常见症状、舌脉象与冠脉造影结果间的关系、中医证型与血脂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胸痹心痛患者证候中气虚占比例最大,占87.1%,其次为血瘀和痰浊,分别为79.9%和78.7%。分析显示冠脉不同病变支数间舌象、脉象,均以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为主。不同的证候组间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气虚为核心,以痰浊和血瘀为重要病理产物的病机为冠心病的病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瘀毒病机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88
20
作者 张京春 陈可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6-368,共3页
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发生具有代表性的心血管血栓性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原因。考虑到现代医学对于易损斑块炎性反应及血栓形成的病因学认识与中医学"毒"、"瘀"之病因病机和临... 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发生具有代表性的心血管血栓性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原因。考虑到现代医学对于易损斑块炎性反应及血栓形成的病因学认识与中医学"毒"、"瘀"之病因病机和临证特点的相似性,加之临床表征方面的毒瘀特点,讨论中医学以"瘀血"为ACS的主要病因病机的传统认识似应扩展为"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破裂从而发生ACS。认为符合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以证实相关疾病的临床表征并形成"瘀毒"病因病机的临床诊疗规范,对于易损斑块及其作为病理基础的ACS这一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毒 病因病机 易损斑块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血管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