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磁致发光曲线研究Rubrene器件中激子分裂和湮没过程 被引量:8
1
作者 秋松 袁德 +6 位作者 贾伟尧 历相 邹越 向杰 颖冰 张巧明 熊祖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34-341,共8页
为了研究Rubrene分子中激发态的能量共振和分子间π-π共轭的特性对有机磁效应的影响,本文制备了基于不同浓度和厚度的Rubrene有机发光器件,并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发光层... 为了研究Rubrene分子中激发态的能量共振和分子间π-π共轭的特性对有机磁效应的影响,本文制备了基于不同浓度和厚度的Rubrene有机发光器件,并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发光层中Rubrene的厚度和浓度均可以对器件中的MEL产生较大的影响,室温下MEL的高场值随Rubrene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30 nm之后逐步趋于饱和;随着Rubrene分子的浓度和测量温度的降低,MEL高场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甚至在低温时出现高场下降.通过对实验曲线进行数值拟合,认为Rubrene分子之间形成的π-π共轭结构有助于双分子相互作用的发生,单重态激子分裂、三重态激子之间的湮没和单一三重态极化子对的系间窜越三种过程在器件中相互竞争导致了所得MEL的变化.本工作有助于加深对有机光电子器件内部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重态分裂 三重态湮没 系间窜越 电致发光磁效应
下载PDF
热活化延迟荧光器件中的发光磁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军权 贾伟尧 +3 位作者 颖冰 历相 向杰 熊祖洪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59,共8页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器件中,三线态激子可以吸收环境热量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ISC)转化为单线态激子从而发出延迟荧光,可望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为揭示TADF器件中电致发光的微观机制,本文选取4CzTPN-Ph,2CzPN,PIC-TRZ2三种不同带隙的高...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器件中,三线态激子可以吸收环境热量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ISC)转化为单线态激子从而发出延迟荧光,可望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为揭示TADF器件中电致发光的微观机制,本文选取4CzTPN-Ph,2CzPN,PIC-TRZ2三种不同带隙的高效TADF材料制成有机发光器件,测量并分析器件的电致发光磁效应(MEL).研究发现,尽管这几种TADF器件具有增强发光的RISC过程,但它们的MEL曲线却表现出与不具有RISC过程的普通荧光器件相似的线型,这是由于外加磁场只影响极化子对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而并不影响激子间的系间窜越与RISC过程.但是,这些TADF器件的磁效应幅度却会随注入电流的增加而变强,表现出与普通荧光器件相反的结果,电流对三线态激子的形成速率kt和单线态激子的形成速率ks的相对影响(kt/ks)被用来解释了这一反常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活化延迟荧光 电致发光 反向系间窜越 磁效应
原文传递
三重态激子浓度对激子-电荷反应中散射和解离过程的调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冬玉 历相 +4 位作者 向杰 颖冰 邓军权 胡叶倩 熊祖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3885-3893,共9页
制备了4-(dicyanomethylene)-2-methyl-6-(4-dimethylaminostyryl)-4H-pyran(DCM)掺杂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并利用有机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作为一种灵敏的探测工具,研究了器件的载流... 制备了4-(dicyanomethylene)-2-methyl-6-(4-dimethylaminostyryl)-4H-pyran(DCM)掺杂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并利用有机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作为一种灵敏的探测工具,研究了器件的载流子传输特性.发现器件的MC随注入电流、温度和掺杂浓度的变化呈现出正、负磁电导效应,正磁电导和负磁电导分别由三重激发态与电荷反应(triplet-charge interaction,TQI)中的散射过程与解离过程所引起.研究表明,器件中TQI的散射和解离过程共存时,注入电流、工作温度和掺杂浓度都是通过改变三重态(triplet,T)激子的浓度来调节磁电导使其发生正负转变,即T激子浓度对TQI中的散射过程和解离过程有不同的作用:T激子浓度越大,TQI中载流子的散射通道越易占主导作用,此时器件呈现出正磁电导效应;反之,T激子浓度越小,TQI中三重态激子的解离通道越易占主导作用,此时器件表现出负磁电导效应.本工作为有机磁电导效应的有效调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也加深了对有机光电器件中电荷与激发态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磁电导 三重态激子 散射通道 解离通道
原文传递
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的竞争对有机磁电导正负效应的调控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德 秋松 +5 位作者 历相 邹越 张巧明 贾伟尧 熊祖洪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3,共9页
利用具有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Charge-Transfer States,CTS)共存特性的PFOPV材料,本文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FOPV/Cs F/Al的聚合物发光器件,并测量了器件在不同偏压和温度下电流的磁场效应(又称磁电导效应(Magnetoconductance,MC)... 利用具有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Charge-Transfer States,CTS)共存特性的PFOPV材料,本文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FOPV/Cs F/Al的聚合物发光器件,并测量了器件在不同偏压和温度下电流的磁场效应(又称磁电导效应(Magnetoconductance,MC))和电致发光光谱.实验发现,通过改变器件中激子态和CTS的相对比例,可以达到对MC低场(<40 m T)和高场(>40 m T)正负效应的有效调控.即当器件中CTS的相对比例较高时,MC的低场和高场均表现出明显的负磁电导效应,反之,则表现出正磁电导效应.采用经验公式对实验曲线进行定量分析表明,MC低场的正负效应可用系间窜越和反系间窜越过程来进行解释,而MC高场的正负转变则可归结为不同三重态与电荷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工作证明了三重态-电荷的反应方式对三重态中电子-空穴的间隔距离有强烈的依赖关系,同时为有机磁电导效应的有效调控提供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导 聚合物发光器件 三重态-电荷反应 电荷转移态
原文传递
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共存的聚合物发光器件中单重态与三重态之间的自旋混合过程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德 +5 位作者 张巧明 贾伟尧 历相 秋松 邹越 熊祖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3125-3132,共8页
在poly[{9,9-dioctyl-2,7-divinylenefluorenylene)-alto-co-(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PFOPV)发光材料中同时存在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的辐射退激过程.本文制备了基于PFOPV的发光器件,并以发光和电流的磁场效应为... 在poly[{9,9-dioctyl-2,7-divinylenefluorenylene)-alto-co-(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PFOPV)发光材料中同时存在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的辐射退激过程.本文制备了基于PFOPV的发光器件,并以发光和电流的磁场效应为手段研究了这2种发光过程的微观差异.实验发现,在室温下,载流子注入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表现为负效应,而非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表现正效应;低温下,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会随着注入电流的增加出现由负到正的转变,但磁电导却始终呈现为负值.磁效应与载流子注入情况、温度和注入电流的这些依赖关系可归结为两发光过程在器件中相互竞争的结果.分析表明两过程磁效应的差异是由超精细相互作用诱导的系间窜越和反系间窜越作用共同引起的.本研究工作证明了电荷转移态对提高荧光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电荷转移态 系间窜越 磁效应
原文传递
反向系间窜越和三重态激子湮灭共存体系的有机发光磁效应
6
作者 邹越 贾伟尧 +6 位作者 秋松 袁德 历相 向杰 颖冰 张巧明 熊祖洪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利用具有反向系间窜越(RISC)特性的荧光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in-4-yl-vinyl)-4H-pyran(DCJTB)制备了掺杂型有机发光器件,并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器件的磁致发光曲线(即m... 利用具有反向系间窜越(RISC)特性的荧光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in-4-yl-vinyl)-4H-pyran(DCJTB)制备了掺杂型有机发光器件,并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器件的磁致发光曲线(即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这些MEL曲线表现出奇特的线型:先在低场部分(〈10 m T)小幅度地快速下降,再随着磁场的增加大幅度地缓慢下降,最终低场和高场都表现为负的MEL,这与具有系间窜越的激子型器件的MEL明显不同.另外,MEL曲线在低场和高场的下降幅度都受注入电流和工作温度的调控.通过分析三重态激子参与的自旋相关过程,认为这些负的MEL是由RISC与三重态激子湮灭(TTA)过程共同引起的,并且三重态激子的寿命是影响RISC过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磁效应 反向系间窜越 三重态激子湮灭
原文传递
掺杂浓度和温度对有机延迟荧光磁效应的影响
7
作者 邹越 贾伟尧 +5 位作者 秋松 袁德 历相 向杰 颖冰 熊祖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679-1686,共8页
在基于电荷转移(charge transfer,CT)态的发光器件中,CT态的演化及其相互作用对器件发光有重要影响.将分子内CT态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in-4-yl-vinyl)-4H-pyran(DCJTB)以不同浓度掺杂... 在基于电荷转移(charge transfer,CT)态的发光器件中,CT态的演化及其相互作用对器件发光有重要影响.将分子内CT态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in-4-yl-vinyl)-4H-pyran(DCJTB)以不同浓度掺杂于磷光主体材料1,3-bis(9-carbazolyl)benzene(m CP)中,通过测量器件电致发光的磁场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来研究器件中CT态及其相互作用.在±500 m T的磁场范围内,MEL曲线展示出奇特的变化:当掺杂浓度从高浓度(20%)降至低浓度(5%)时,低场部分从正转变为负;而高场部分没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均表现为缓慢下降.另外,在不同温度下MEL高低场部分的幅度都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器件中存在CT态的系间窜越、反向系间窜越过程,以及CT态间的湮灭过程,且这些过程受到掺杂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导致延迟发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系间窜越 三重态激子湮灭 掺杂浓度 温度 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磁效应
原文传递
氧化锌纳米颗粒增强的窄带隙聚合物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
8
作者 谭发 唐宇 +5 位作者 彭金雷 廖英杰 历相 谭兴文 张巧明 雷衍连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3984-3992,共9页
近红外有机光响应晶体管因在热成像、夜视以及人体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目前,近红外有机光响应晶体管的性能还不够高,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本研究选用窄带隙共轭聚合物半导体(DPP-DTT)作为光响应媒介,通... 近红外有机光响应晶体管因在热成像、夜视以及人体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目前,近红外有机光响应晶体管的性能还不够高,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本研究选用窄带隙共轭聚合物半导体(DPP-DTT)作为光响应媒介,通过溶液加工方法,将聚合物制备成纳米网格,并将其应用于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中.研究了基于DPP-DTT聚合物纳米网格的光响应晶体管的电学性质和近红外光响应性能,获得了336 A/W的光响应值R.在此基础上,在DPP-DTT纳米网格上引入电子受体材料——氧化锌(ZnO)纳米颗粒,增加了激子的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的器件性能,使得最高光响应值R提高到721 A/W,达到甚至超过了传统无机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的性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响应晶体管 聚合物半导体 氧化锌纳米颗粒 光响应值
原文传递
例谈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在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运用
9
作者 历相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0年第4期77-79,共3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仿真模拟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仿真模拟实验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如何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下运用仿真模拟实验的进行教学,把抽象的原子物理知识进行具体化、直观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仿真模拟实验 教学原则 教学方式
下载PDF
基于掺杂空穴注入层的高性能全溶液加工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10
作者 林旺 吴嘉琳 +2 位作者 张巧明 雷衍连 历相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4,共8页
全溶液加工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s)在未来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空穴注入困难导致的空穴和电子注入不平衡仍是阻碍高效全溶液加工QLEDs实现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降低空穴注入... 全溶液加工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s)在未来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空穴注入困难导致的空穴和电子注入不平衡仍是阻碍高效全溶液加工QLEDs实现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降低空穴注入势垒,提高空穴注入效率是制备高效全溶液加工QLEDs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利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掺杂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体积比为1:2)作为空穴注入层,通过提高空穴注入层的功函数及其在下层薄膜上的浸润性,制备了高效的全溶液加工倒置型QLEDs:ITO/ZnMgO/QDs/PVK/PEDOT:PSS-GO/Al.其最大的发光强度高达51392 cd/m2,最大的电流效率为7.60 cd/A.相比未掺杂的参考器件,均实现了近1.3倍的增长.同时,我们还利用该方法制备了正置结构器件:ITO/PEDOT:PSS-GO/PVK/QDs/ZnMgO/Al,并与未掺杂的正置结构器件进行了比较,发现掺杂空穴注入层PEDOT:PSS-GO的引入同样可以使全溶液加工的正置QLEDs的性能增强,使其最大发光强度实现了0.29倍的增长.以上结果表明,掺杂空穴注入层PEDOT:PSS-GO的引入可以提高正置和倒置两种结构QLEDs的性能.相比而言,其对全溶液加工倒置QLEDs的影响更为突出.表明这是实现高效倒置结构全溶液加工QLEDs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溶液加工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掺杂空穴注入层 浸润性
原文传递
利用热致延迟荧光材料提高InP/ZnS无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旺 历相 +3 位作者 唐宇 戈伟杰 周林箭 雷衍连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87,共8页
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是提高发光器件效率的重要途径.磷光材料和热致延迟荧光材料(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均可以实现对三重态激子的利用.然而,目前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采用TADF材料来实现对三重态激子的利用... 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是提高发光器件效率的重要途径.磷光材料和热致延迟荧光材料(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均可以实现对三重态激子的利用.然而,目前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采用TADF材料来实现对三重态激子的利用进而提高发光效率的工作还很少.本文采用了TADF材料4,5-二(9-咔唑基)-邻苯二腈(2CzPN)掺杂聚(9-乙烯基咔唑)(PVK)(1:5)作为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ing layer, HTL),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VK:2CzPN/InP/ZnS QDs/ZnO/Al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结果表明, 2CzPN的引入可以提升器件的空穴传输效率,使注入的电子和空穴趋于平衡;同时,通过2CzPN中的反系间窜越过程实现了对三重态激子的利用,并通过HTL和量子点InP/ZnS之间的F?rster能量转移过程提高了InP/ZnS无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效率,使其最大发光亮度达到513 cd/m2.相比未掺杂控制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407 cd/m2),实现了26%的增长.同时,使得最大电流效率较未掺杂控制器件提高了4倍,增加到1.6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InP/ZnS量子点 热致延迟荧光
原文传递
GO-induced effective interconnection layer for all solution-processed tandem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12
作者 JIANG Hao-hong SU Hang +1 位作者 CHEN Li-xiang TAN Xing-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37-3746,共10页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tandem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TQLEDs)possess higher device efficiency and more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flat panel display and solid-state ligh...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tandem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TQLEDs)possess higher device efficiency and more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flat panel display and solid-state lighting in the future.The TQLED is a multilayer structure device which connects two or more light-emitting units by using an interconnection layer(ICL),which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QLED.Therefore,realizing an effective ICL is the key to obtain high-efficiency TQLEDs.In this work,the p-type materials polys(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sulfonate)(PEDOT:PSS)and the n-type material zinc magnesium oxide(ZnMgO),were used,and an effective hybrid ICL,the PEDOT:PSS-GO/ZnMgO,was obtained by doping graphene oxide(GO)into PEDOT:PSS.The effect of GO additive on the ICL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It exhibits that the GO additive brought the fine charge carrier generation and injection capacity simultaneously.Thus,the all solutionprocessed red TQLED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first time.The maximum luminance of 40877 cd/m^(2) and the highest current efficiency of 19.6 cd/A were achieved,respectively,showing a 21%growth and a 51%increase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reference device without GO.The encourag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our investigation paves the way for efficient all solution-processed TQL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dem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all solution-processed interconnection layer graphene oxide current efficiency
下载PDF
Clustering Structure of 10Be Studied with the Deformed RMF+BCS Method
13
作者 钟明飞 李加兴 +3 位作者 张登高 韩瑞 姬娟霞 历相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1-64,共4页
We investigate the nucleus 10Be using the deformed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RMF) model and BCS theory. The calculated density distribution suggests two α clusters in the nucleus 10Be. According to BCS theory, the t... We investigate the nucleus 10Be using the deformed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RMF) model and BCS theory. The calculated density distribution suggests two α clusters in the nucleus 10Be. According to BCS theory, the two valence neutrons transit to the first excited state 02+ in a pair and form a 2-n cluster. By comparing the two neutron separation energy (S2n) with the single neutron separation energy (Sn),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eutron and proton rms radii (Rn-Rp) calculated by the deformed RMF, we suggest that 10Be is the best candidate for a two-neutron skin. The two-neutron skin clings to the 2α clusters closely and makes the two α clusters have cross and chain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 phys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