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3
1
作者 罗蔚锋 包仕尧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年第2期98-100,共3页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早期干预有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 ,减轻症状。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八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钱传忠 +1 位作者 恽文伟 施玉兴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2-二氯乙烷 中毒性脑病 临床分析 中毒患者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银艳 吴臣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入选17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8例、稳定斑块组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84例,测定Hcy和UA水平并进行...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入选17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8例、稳定斑块组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84例,测定Hcy和U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的Hcy和UA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P<0.01)。随着Hcy和UA水平的升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升高。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与Hcy和UA水平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同型半胱氨酸 尿酸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4
作者 曹音 恽文伟 +1 位作者 高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CCS)的相关因素。方法比较86例CCS和90例非CCS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心肌酶谱水平、EEG异常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内径(LVEDD),并进...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CCS)的相关因素。方法比较86例CCS和90例非CCS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心肌酶谱水平、EEG异常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内径(LVEDD),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CS组[(1482.93±233.76)pg/ml]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CCS组[(164.53±27.05)pg/ml](P<0.05),而心肌酶谱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CCS组比较,CCS组ECG异常率显著增高(P<0.05),而LVEDD、LVEF和ND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浆BNP水平与乳酸脱氢酶及NDS重型呈正相关(r=0.360,r=0.382;均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是CCS的独立影响因素(r=6.852,P=0.009)。根据ROC曲线,BNP诊断CCS的分界值取219.95 pg/ml时,曲线下面积为0.938(95%CI:0.865~1.010;P<0.01),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80.0%。结论血浆BNP水平是CCS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脑心综合征 相关因素 诊断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病人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志琴 杨海燕 +2 位作者 丁钟琴 曹音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12期3308-3310,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PD)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长期影响。[方法]将在神经内科住院的PD病人筛选出52例,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PD)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长期影响。[方法]将在神经内科住院的PD病人筛选出52例,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评估病人。[结果]两组SDS、SAS均分在入院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SDS均分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下降明显,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均分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下降明显,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均分在各个时段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D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连续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帕金森病 抑郁 焦虑 影响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恽文伟 +2 位作者 治国 张志翔 赵进委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1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71例TIA患者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15例)、中危组(32例)、高危组(24例)3组,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将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71例TIA患者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15例)、中危组(32例)、高危组(24例)3组,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将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狭窄50%~69%);重度狭窄(狭窄70%~100%)。分析3组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动脉狭窄范围的关系。结果高危组患者重度脑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中危组(P<0.01);出现多支脑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ABCD2评分≥6分时重度脑动脉狭窄和多支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增高,可能是高危TIA患者短期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2评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运良 包仕尧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仪对收住入院的 2 2 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有无分为 2组 :颈动脉斑块组和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组根据其超声...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谱勒仪对收住入院的 2 2 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有无分为 2组 :颈动脉斑块组和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组根据其超声波回声分为低回声组、中回声组、强回声组 3组。记录每例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 ,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低回声斑块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 (HDL)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收缩压增高与中高回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回声强度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舒降之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包仕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舒降之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研究 药物疗法 血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恽文伟 张志翔 +3 位作者 徐龙宝 钱传忠 董贯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对脑皮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18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脑皮质血流灌注量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术后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对脑皮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18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脑皮质血流灌注量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术后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皮质血流灌注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同时支架置入侧术后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皮质血流灌注量比值较术前增加更明显(均P<0.05),但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可使狭窄侧及对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增加,而狭窄侧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增加幅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量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后循环缺血12例报告 被引量:9
10
作者 恽文伟 赵进委 +3 位作者 刘向远 张志翔 钱传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支架 椎-基底动脉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苹 钱传忠 +3 位作者 刘向远 周亚新 张志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25例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同时对不同病期、不同伴随症状及L多巴治疗...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25例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同时对不同病期、不同伴随症状及L多巴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D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K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病情重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NK水平升高(P<0.01);伴有抑郁和痴呆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较非抑郁和痴呆患者下降(P<0.05);L多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PD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NK细胞免疫平衡失调,病情重,伴有抑郁和痴呆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更低。这对于进一步研究P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恽文伟 +4 位作者 赵进委 向红兵 张志翔 钱传忠 丁新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资料,探讨颅内外动脉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特点。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207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116例)和非老年组(<60岁,91例),患者均进行主动脉弓+全脑DSA,分析血管...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资料,探讨颅内外动脉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特点。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207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116例)和非老年组(<60岁,91例),患者均进行主动脉弓+全脑DSA,分析血管狭窄的程度和部位及年龄变化的规律。结果 DSA显示148例(71.5%)患者共413处血管狭窄,其中颅外动脉狭窄211处(51.1%),颅内动脉狭窄202处(48.9%),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多见,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多见。老年组患者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的比例46.7%,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能显示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的规律,有助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以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颈动脉狭窄 脑动脉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全脑血管造影及其相关因素和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恽文伟 +5 位作者 赵进委 向红兵 张志翔 董贯忠 钱传忠 丁新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采用血管造影(DSA)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43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主动脉弓+全脑DSA,并按年龄分为老年组320例和非老年组112例,研究分析两组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及分jffi情况,及其与相关危险... 目的采用血管造影(DSA)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43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主动脉弓+全脑DSA,并按年龄分为老年组320例和非老年组112例,研究分析两组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及分jffi情况,及其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和预后。结果老年组有270例(84.3%)存在脑动脉狭窄,其中单纯颅外动脉狭窄98例(30.6%),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132例(41.3%),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5.0%)(P〈O.05,P〈0.01);老年组中重度动脉狭窄224处(52.1%),也高于非老年组的51处(40.8%)(P〈O.05)。老年组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其预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再发脑卒中和病死率]也较非老年组差(P〈0.05~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多支病变的比例增高,预后较差,应尽早积极治疗,并做好二级预防和康复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动脉 狭窄
原文传递
不典型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贯忠 +3 位作者 恽文伟 刘建芳 吴银艳 夏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0-65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脑干梗死患者52例,将28例典型脑干梗死作为典型脑干梗死组,24例不典型脑干梗死患者作为不典型脑干梗死组,对2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头颅影像学表...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脑干梗死患者52例,将28例典型脑干梗死作为典型脑干梗死组,24例不典型脑干梗死患者作为不典型脑干梗死组,对2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头颅影像学表现相对照。结果 52例患者中,脑桥梗死36例,占69.23%;高血压40例,占76.92%。不典型脑干梗死组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典型脑干梗死组患者(62.50%vs 28.57%,P<0.05),病灶位于脑桥比例明显高于典型脑干梗死组(95.83%vs 46.43%,P<0.01)。结论脑干梗死部位多见于脑桥;对于表现为大脑半球病变临床症状,特别是伴有糖尿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考虑到脑桥梗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 糖尿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银艳 吴臣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853-2854,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将7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组(14例)、不稳定斑块组(34例)和稳定斑块组(22例),测定Hcy和Fg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将7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组(14例)、不稳定斑块组(34例)和稳定斑块组(22例),测定Hcy和Fg水平。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cy和Fg为(21.76±9.82)μmol/L、(3.78±0.58)g/L,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的(14.09±3.05)μmol/L、(3.12±0.36)g/L和稳定斑块组的(16.79±3.56)μmol/L、(3.52±0.42)g/L(P<0.05,P<0.01)。随着Hcy和Fg水平的升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升高。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与Hcy和Fg水平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强化iTBS与高频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彬 曹音 +2 位作者 董贯忠 张乔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观察强化间断θ短阵快速脉冲重复经颅磁刺激(iTBS)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 Hz 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iTBS组(31例,2次/d)和10 Hz rTMS组(31例,1次/d)治疗2周,治疗后随访2周。2... 目的观察强化间断θ短阵快速脉冲重复经颅磁刺激(iTBS)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 Hz 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iTBS组(31例,2次/d)和10 Hz rTMS组(31例,1次/d)治疗2周,治疗后随访2周。2组均联合舍曲林(50 mg/d)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末及治疗结束后随访第2周末,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抑郁症状改变及减分率,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HAMA)、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及Stroop色词测验(SCWT)评定焦虑程度及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第1、2周末及随访第2周末,2组间HAMD-24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随访第2周末显效率、治愈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末及随访第2周末2组HAMD-24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01)。整个观察期间,2组间HAMD-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2组HAMA、RBANS总分、即刻记忆、视觉广度、延迟记忆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末,强化iTBS组Stroop卡片C耗时、干扰量Stroop卡片(C-B)耗时、Stroop卡片C耗时/正确数低于10 Hz rTMS组(P<0.05)。结论强化iTBS与10 Hz rTMS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相当,均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均可改善认知功能,强化iTBS对执行功能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前额叶 执行功能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特征及其总体负荷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泽阳 王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2-647,共6页
随着脑小血管病(CSVD)和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相关研究的不断进展,有研究提出将CSVD的MRI影像学表现中的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腔隙及周围血管间隙扩大4项构建视觉评分系统,从而评价CSVD的总体负荷,以进一步定量评估CSVD的严重程度对... 随着脑小血管病(CSVD)和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相关研究的不断进展,有研究提出将CSVD的MRI影像学表现中的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腔隙及周围血管间隙扩大4项构建视觉评分系统,从而评价CSVD的总体负荷,以进一步定量评估CSVD的严重程度对VCI的影响。近年来,CSVD总体负荷视觉评分系统对VCI的评价价值存在争议。作者对VCI的概念、CSVD各影像学特征和总体负荷与VCI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CSVD与VCI关系的认识,并为制定适合的CSVD总体负荷评分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总体负荷 血管性认知障碍 综述
下载PDF
脑梗死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贯忠 恽文伟 +3 位作者 高萍 张志翔 治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将642例急性脑死患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PS)组(94例)和非PS(NPS)组(548例),检测两组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铁蛋白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PS组... 目的探讨脑梗死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将642例急性脑死患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PS)组(94例)和非PS(NPS)组(548例),检测两组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铁蛋白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PS组血清铁蛋白水平[(325.67±98.34)μg/L]显著高于NPS组[(236.19±84.12)μg/L](P<0.01);此两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0.99±65.42)μg/L](均P<0.01)。结论脑梗死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的患者可能为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铁蛋白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病人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志琴 杨海燕 +2 位作者 丁钟琴 曹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12期3224-322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病人生活质量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52例P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病人生活质量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52例P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分别在病人入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SDS、SAS出院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针对影响PD病人生活质量的原因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对生活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联合炎症因子水平对老年脑卒中后肌力下降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燕飞 蔡莹 +1 位作者 冯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110-4113,共4页
目的探究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炎症因子水平对老年脑卒中后肌力下降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卒中合并肌力下降患者102例。收集患者住院时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目的探究预后营养指数(PNI)联合炎症因子水平对老年脑卒中后肌力下降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脑卒中合并肌力下降患者102例。收集患者住院时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病)、住院天数、是否规律用药等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住院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总数(TL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低密度脂蛋白(LDL)、PNI、白细胞介素(IL)-6及C反应蛋白(CRP)。根据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划分为预后良好(GP)组和预后不良(PP)组。对比两组各指标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性别、是否患高血压人数、是否患糖尿病、住院天数及规律用药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是否患高脂血症、是否患慢性肾病等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PP组TLC、Hb、ALB及TP水平显著低于GP组(P<0.05),而WBC及LDL无显著差异(P>0.05)。PP组PNI显著低于GP组,而血清IL-6和CRP水平显著高于GP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PNI与患者预后不良负相关,血清IL-6、CRP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PNI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IL-6及CRP水平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因素单独及联合对预后预测价值,PNI、IL-6及CRP单独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742及0.710,PNI联合IL-6、PNI联合CRP、PNI联合IL-6、CRP的AUC分别为0.818、0.862及0.877。结论PNI及炎症因子是评估老年脑卒中后肌力下降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且PNI联合IL-6、CRP对于预后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炎症因子 脑卒中后肌力下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