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的抗性及遗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克平 林昌麒 姚勤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60-164,共5页
试验研究了家蚕对NPV病的抵抗性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家蚕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幼虫期的攻毒发病率与全龄虫蛹率成极显著的负相关,抗性对感性呈不完全显性,是由两对以上基因控制的,至少有一对为主效基因,再一次证明有偏父遗... 试验研究了家蚕对NPV病的抵抗性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家蚕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幼虫期的攻毒发病率与全龄虫蛹率成极显著的负相关,抗性对感性呈不完全显性,是由两对以上基因控制的,至少有一对为主效基因,再一次证明有偏父遗传现象,其狭义遗传力为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NPV 抵抗性 遗传 核型多角体病 育种
下载PDF
家蚕保存种对核型多角体病的抗性 被引量:44
2
作者 克平 林昌麒 +2 位作者 吴冬秀 姚琴 方琴琴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45-46,共2页
家蚕对核型多角体(NPV)病的抵抗性,鲇泽千寻、荒武义信分别采用皮下和经口感染试验,认为家蚕对NPV病抵抗性,因品种有很大差异。我国学者吕鸿声首先对NPV病品种抵抗性差异作了研究,张远能对33个品种进行了抗NPV病鉴定,发现了抗性品种与... 家蚕对核型多角体(NPV)病的抵抗性,鲇泽千寻、荒武义信分别采用皮下和经口感染试验,认为家蚕对NPV病抵抗性,因品种有很大差异。我国学者吕鸿声首先对NPV病品种抵抗性差异作了研究,张远能对33个品种进行了抗NPV病鉴定,发现了抗性品种与感性品种差异近千倍。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所保存的品种进行抗NPV病鉴定,力图挖掘抗病基因或直接筛选出抗病品种,并对不同地理品种间、化性进行了分类分析。现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保存种 核型多角体病 抗性
下载PDF
bHLH转录因子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勇江 克平 姚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1-830,共10页
bHLH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组成了转录因子的一个大家族。已经有20种生物基因组中bHLH家族的成员得到鉴定,其中动物17种、植物2种、酵母1种。动物bHLH因其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不同而被分成45个家族;此外,根... bHLH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组成了转录因子的一个大家族。已经有20种生物基因组中bHLH家族的成员得到鉴定,其中动物17种、植物2种、酵母1种。动物bHLH因其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不同而被分成45个家族;此外,根据它们所作用DNA元件和自身结构特点又被分成6个组。A组包含22个家族,主要调控神经细胞生成、肌细胞生成和中胚层形成;B组包含12个家族,主要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固醇代谢与脂肪细胞形成以及葡萄糖响应基因的表达;C组包含7个家族,主要负责调控中线与气管发育和昼夜节律、激活环境毒素响应基因的转录;D组只有1个家族,它与A组bHLH蛋白形成无活性的异源二聚体;E组有2个家族,调控胚胎分节、体节形成与器官发生等;F组也只有1个家族,调控头部发育、嗅觉神经元生成等。文章综述了bHLH转录因子家族分类、起源、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LH 转录因子 家族
下载PDF
基于GIS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地形因子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克平 宁大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81-284,共4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D支持下,构造了土壤侵蚀及搬运的非点源污染分布式参数模型.以广东省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模型参数(地形因子T)作灵敏度分析,计算T时考虑了各种不规则地形的影响.根据50,100,200m栅格大小计...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D支持下,构造了土壤侵蚀及搬运的非点源污染分布式参数模型.以广东省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模型参数(地形因子T)作灵敏度分析,计算T时考虑了各种不规则地形的影响.根据50,100,200m栅格大小计算的T分布差异较大.结合野外实验,最后确定50m栅格大小为最优,能表征精确的T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非点源污染 地形因子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被引量:25
5
作者 姚勤 刘晓勇 +1 位作者 唐旭东 克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37-542,共6页
利用我国家蚕种质资源中发现的高抗NPV的材料NB和敏感材料306,组配近等基因系。采用RAPD技术获得分子标记,将标记转换成SCAR(sequencecharacterizedamplifiedregion)标记,利用SCAR标记开展了家蚕抗NPV新品种辅助育种选择,获得了家蚕抗NP... 利用我国家蚕种质资源中发现的高抗NPV的材料NB和敏感材料306,组配近等基因系。采用RAPD技术获得分子标记,将标记转换成SCAR(sequencecharacterizedamplifiedregion)标记,利用SCAR标记开展了家蚕抗NPV新品种辅助育种选择,获得了家蚕抗NPV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核型多角体病毒病 家蚕 抗NPV RAPD技术 SCAR标记 近等基因系 敏感材料 种质资源 育种选择 新品种 组配
下载PDF
利用RAPD技术筛选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分子标记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晓勇 姚勤 克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含有抗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病主效基因的家蚕品种NB和高敏感品种306及其近等基因系BC9中,采用500个RAPD随机引物分别在各个品系的DNA混合物中进行扩增以筛选分子标记,获得与家蚕抗NPV病有关的3个分子标记:OPF 072023、OPJ 131300、OPM... 在含有抗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病主效基因的家蚕品种NB和高敏感品种306及其近等基因系BC9中,采用500个RAPD随机引物分别在各个品系的DNA混合物中进行扩增以筛选分子标记,获得与家蚕抗NPV病有关的3个分子标记:OPF 072023、OPJ 131300、OPM 161200 其中OPF 072023标记通过各回交代检测,证明获得的标记真实、可靠 又对该分子标记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 通过该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近等基因系 核型多角体 分子标记 逆转位子
下载PDF
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媛媛 杨艳华 克平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47-454,共8页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水稻、玉米和家蚕中已广泛应用,成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目前对杂种优势理论的探索却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应用。为此,通过杂种优势利用简史、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水稻、玉米和家蚕中已广泛应用,成为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目前对杂种优势理论的探索却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应用。为此,通过杂种优势利用简史、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的概述,提出将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共同用于杂种优势的研究,以期为杂种优势利用和遗传机理的研究提供借鉴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利用 遗传机理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家蚕抗BmNPV品系与感性品系血淋巴液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蔡克亚 克平 +2 位作者 刘晓勇 姚勤 李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利用遗传学的原理,通过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建立家蚕抗BmNPV、感BmNPV以及近等基因系模型,利用2-D电泳和MALDI TOF/TOF MS质谱技术,从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家蚕对BmNPV抵抗性。其结果是获得家蚕高抗NB,高感306,近等基因系BC_8五龄起蚕血淋... 利用遗传学的原理,通过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建立家蚕抗BmNPV、感BmNPV以及近等基因系模型,利用2-D电泳和MALDI TOF/TOF MS质谱技术,从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家蚕对BmNPV抵抗性。其结果是获得家蚕高抗NB,高感306,近等基因系BC_8五龄起蚕血淋巴液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分别获得180、190、187个蛋白点,其中80%的蛋白点集中在等电点5~9范围之内。从三块凝胶上共获得明显差异蛋白点12个,由质谱鉴定出5种蛋白,其中氨基酰化酶(Aminoacylase)仅出现在抗性品系NB、近等基因系图谱中,感性品系没有出现,初步推测是家蚕抗BmNPV特有蛋白,这是首次报道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电泳 MALDI TOF/TOF MS 蛋白质组 抗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其宿主体内的增殖动态 被引量:15
9
作者 姚勤 高路 +1 位作者 克平 胡志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1-875,共5页
为了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在其宿主幼虫体内不同组织中的增殖动态,对敏感性家蚕品种306幼虫进行经口定量滴注病毒。在接种后9个时间点,对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进行取样。以BmNPVDNA聚... 为了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在其宿主幼虫体内不同组织中的增殖动态,对敏感性家蚕品种306幼虫进行经口定量滴注病毒。在接种后9个时间点,对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进行取样。以BmNPVDNA聚合酶基因(dnapol)指示病毒拷贝数,同时以家蚕细胞质肌动蛋白A3(actin A3)基因作为参比基因,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各个时间点的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中病毒的拷贝数。结果表明经口感染2h,病毒进入中肠;12h,病毒已经到达血淋巴和脂肪体;再经过约12h的潜伏期,病毒在各组织中开始快速增殖,到84h各组织中病毒增殖达到平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DNA聚合酶基因 肌动蛋白基因 增殖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对氟化物耐受性调查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林昌麒 姚勤 +2 位作者 吴冬秀 克平 方琴琴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53-255,共3页
家蚕品种资源对氟化物耐受性调查及相关分析林昌麒,姚勤,吴冬秀,陈克平,方琴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随着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氟化物对蚕业的危害日益严重,不少学者就氟化物对蚕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张远能等[1]、王红林... 家蚕品种资源对氟化物耐受性调查及相关分析林昌麒,姚勤,吴冬秀,陈克平,方琴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随着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氟化物对蚕业的危害日益严重,不少学者就氟化物对蚕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张远能等[1]、王红林等[2]、谈焕成等[3]对家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氟化物耐受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分子标记筛选的遗传基础 被引量:16
11
作者 克平 鲁成 +3 位作者 向仲怀 姚勤 李木旺 侯成香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6-198,204,共4页
家蚕对NPV抵抗性主要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 ,又为不完全显性 ,Z染色体上有微效修饰基因 ,有偏父遗传现象存在。根据其遗传规律的特殊性 ,提出常染色体上NN主基因和性染色体上Z+Z+修饰基因控制假设 ,并得到试验验证。利用近... 家蚕对NPV抵抗性主要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 ,又为不完全显性 ,Z染色体上有微效修饰基因 ,有偏父遗传现象存在。根据其遗传规律的特殊性 ,提出常染色体上NN主基因和性染色体上Z+Z+修饰基因控制假设 ,并得到试验验证。利用近等基因系寻找抗性分子标记 ,其交配方式不同 ,分别可构建NN ,Z+Z+,NNZ+Z+3种近等基因系。同时提出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NPV 分子标记 交配设计 抗病性
下载PDF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及抗病育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木旺 侯成香 +3 位作者 姚勤 徐安英 张月华 克平 《江苏蚕业》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发现、性状、复制机制以及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材料研究了家蚕对NPV的抵抗性及其遗传规律,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了高抗NPV的家蚕特优种质,探明了家蚕对B... 本文介绍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发现、性状、复制机制以及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材料研究了家蚕对NPV的抵抗性及其遗传规律,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了高抗NPV的家蚕特优种质,探明了家蚕对BmNPV抗性的遗传规律。以306和NB为亲本,组配了近等基因系,筛选了与常染色体上抗NPV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并以NB为素材,育成了一批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抗病种育 遗传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动物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及其功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勇 姚勤 克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7-330,共24页
bHLH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动物bHLH转录因子包含45个家族,分别参与调控神经元发生、肌细胞生成、肠组织发育以及环境毒素响应等生物学过程。过去20年里,研究人员对动物bHLH家族成员鉴定及其生物学功能开... bHLH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动物bHLH转录因子包含45个家族,分别参与调控神经元发生、肌细胞生成、肠组织发育以及环境毒素响应等生物学过程。过去20年里,研究人员对动物bHLH家族成员鉴定及其生物学功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文章在介绍动物45个bHLH家族名称来源的基础上,综述了小鼠、果蝇和线虫3种模式动物bHLH家族成员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小鼠、果蝇和线虫中分别有114、59和42种bHLH蛋白。其中,小鼠108种、果蝇47种和线虫20种bHLH蛋白的功能已比较明确,功能未知的22种线虫bHLH蛋白中还有15种尚未归入相应家族。文章也对部分被误用的bHLH家族成员名称做了说明,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深入开展bHLH转录因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和系统的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LH 转录因子 家族成员 调控功能 生长发育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主要毒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艳华 吕鹏 克平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6期471-478,487,共9页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食源性病原菌,可造成腹泻和呕吐两种类型的食物中毒和其他类型的疾病。根据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状,其毒素可分为致腹泻型肠毒素和致呕吐型肠毒素,其中溶血性肠毒素BL、非溶血性...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食源性病原菌,可造成腹泻和呕吐两种类型的食物中毒和其他类型的疾病。根据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状,其毒素可分为致腹泻型肠毒素和致呕吐型肠毒素,其中溶血性肠毒素BL、非溶血性肠毒素和细胞毒素K是引起腹泻型食物中毒的3种主要毒素,cereulide为致呕吐型肠毒素。当前,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了解蜡样芽孢杆菌及其毒素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将有助于预防芽孢杆菌感染;与此同时,快速、准确地检测蜡样芽孢杆菌对有效控制食品污染和感染后治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蜡样芽孢杆菌主要毒素的基本情况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毒素基因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提取与性能改善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国平 孙春凤 +3 位作者 慧卿 李国辉 张志燕 克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98-404,共7页
大豆分离蛋白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原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产品性能改善三个方面综述了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原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产品性能改善三个方面综述了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工艺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碱溶酸沉法 性能改善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春凤 黄国平 克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2,F0003,共4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明胶酶,能够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在动物和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本文就近年来MMP-2在蛋白结构、生理和病理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指出MMP-2作为疾病预后指标和治疗靶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明胶酶,能够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在动物和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本文就近年来MMP-2在蛋白结构、生理和病理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指出MMP-2作为疾病预后指标和治疗靶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蛋白结构 生理功能 病理功能
下载PDF
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姚勤 刘晓勇 +1 位作者 克平 李木旺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2-325,共4页
对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以不同的杂交方式,构建3种近等基因系,用RAPD技术筛选出抗病主基因连锁分子标记OPA 18700和感病连锁分子标记OPY 11400.同时在F2群体中验证了抗性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关键词 家蚕 抗核型多角体病 分子标记 筛选 抗NPV
下载PDF
利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分离的家蚕抗NPV相关基因s3a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家萍 克平 +3 位作者 姚勤 徐庆刚 刘晓勇 高贵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7-352,共6页
通过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家蚕Bombyxmori对BmNPV抗性品系NB、感性品系306和近等基因系306NNZZ添毒和未添毒处理区的基因表达的差异。根据差异显示的结果克隆了一条702bp长度的cDNA片段,并用Northernblot进行了验证。该序列经过NCBI... 通过荧光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家蚕Bombyxmori对BmNPV抗性品系NB、感性品系306和近等基因系306NNZZ添毒和未添毒处理区的基因表达的差异。根据差异显示的结果克隆了一条702bp长度的cDNA片段,并用Northernblot进行了验证。该序列经过NCBIEST库的同源性比较获得了电子延伸。延伸后的序列用特异引物进行RT_PCR扩增获得了一条782bp的序列,拼接后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827bp,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3A同源性最高达97.7%;其次是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S3A,同源性为94.0%;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S3A同源性为75.3%。比较结果显示这是一个新的家蚕基因,定名为家蚕s3a基因。本实验获得的s3a基因在家蚕感性和抗性品系以及添毒处理和未添毒处理中都具有差异表达,其中在抗性品系和近等基因系中的表达高于感性品系,在添毒处理中的表达高于未添毒组。因此推测它是一个与家蚕抗BmNPV相关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NPV 基因 s3a 抗性 荧光差异显示
下载PDF
家蚕羧酸酯酶基因克隆及差异表达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贵田 克平 +2 位作者 姚勤 王林玲 慧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0-937,共8页
家蚕浓核病毒(Bombyx moridensonucleosis virus,BmDNV)是蚕业生产上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病毒。用完全抗浓核病中国镇江株(BmDNV-Z)的家蚕品系秋丰、感性品系华八及以华八为轮回亲本回交8代和自交8代构建的近等基因系BC8为材料,采用mRNA... 家蚕浓核病毒(Bombyx moridensonucleosis virus,BmDNV)是蚕业生产上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病毒。用完全抗浓核病中国镇江株(BmDNV-Z)的家蚕品系秋丰、感性品系华八及以华八为轮回亲本回交8代和自交8代构建的近等基因系BC8为材料,采用mRNA荧光差显技术首次分离克隆了家蚕羧酸酯酶(B.moricarboxylesterase,BmCarE)基因全长cD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添毒后12h、36h、72h BmCarE在感、抗BmDNV-Z家蚕品系中肠内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添毒后12h不同品系家蚕中肠BmCarE表达差异最大,抗性品系BC8和秋丰分别是感性品系华八的17.714倍和3.602倍,三者彼此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同一品系添毒后12h与添清水后12hBmCarE表达也有较大差异,BC8添毒是BC8添清水的15.08倍,秋丰添毒是秋丰添清水的3.39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华八添毒和添清水的BmCarE表达量均低,二者差异不显著;(3)同一品系添毒后不同时间BmCarE表达也有较大差异,BC8和秋丰添毒后12h BmCarE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各自添毒后36h和72h表达水平,而添毒后36h与72h表达无显著差异;华八添毒后12h、36h和72h,BmCarE表达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羧酸酯酶基因可能与家蚕抗浓核病毒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羧酸酯酶基因 表达差异 近等基因系 RT-PCR
下载PDF
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克平 昭烈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3期417-421,共5页
Vero细胞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生物制品规程认可的疫苗生产细胞系。随着对疫苗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用无血清培养基取代含血清培养基培养Vero细胞已成为病毒疫苗生产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的技术关键是研发或... Vero细胞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生物制品规程认可的疫苗生产细胞系。随着对疫苗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用无血清培养基取代含血清培养基培养Vero细胞已成为病毒疫苗生产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的技术关键是研发或选择能支持细胞以贴附培养方式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微载体培养是贴附依赖性细胞系规模化培养和病毒疫苗生产的有效技术途径。我们对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发、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及病毒疫苗生产工艺做了讨论,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细胞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微载体 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