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和解初探 被引量:451
1
作者 陈光中 葛琳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4,共12页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中西和谐文化传统的交融、被告人与被害人主体地位的回归、罪刑法定和罪刑相当原则从绝对到相对的理论转变,为刑事和解在中...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刑事案件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中西和谐文化传统的交融、被告人与被害人主体地位的回归、罪刑法定和罪刑相当原则从绝对到相对的理论转变,为刑事和解在中国的适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一种重要的诉讼理念,刑事和解应贯穿刑事诉讼的整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和谐 恢复性司法 相对罪刑法定和罪刑相当原则
原文传递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被引量:348
2
作者 陈光中 马康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11,共9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宽一面的体现。该制度虽然已实行于现有刑事司法中,但需要进一步制度化、体系化。详言之,该制度原则上适用于包括可能判处死刑在内的所有案件,贯穿于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宽一面的体现。该制度虽然已实行于现有刑事司法中,但需要进一步制度化、体系化。详言之,该制度原则上适用于包括可能判处死刑在内的所有案件,贯穿于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其证明标准应坚持"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证据规则可以适度从简。在具体适用的设计上,建议认罪认罚从宽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载入《刑事诉讼法》总则,应当建立公安司法机关同被追诉人协商的制度,从宽处理不受被害人意见的约束;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认罪认罚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可考虑设立认罪认罚案件的上诉审查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案件范围 程序阶段 证据问题 具体适用设计
原文传递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 被引量:226
3
作者 陈光中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X期5-7,共3页
4月11日至13日,第七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秉承开放的精神,立足自身,加强与法学理论界的联系,邀请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卢建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吴玉章研究... 4月11日至13日,第七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秉承开放的精神,立足自身,加强与法学理论界的联系,邀请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卢建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吴玉章研究员等四位专家就刑事和解、证据运用、刑事政策与检察工作等话题作了十分精彩的学术报告,为年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征得四位专家同意并经整理订正, 本刊特此刊发四位专家的报告发言,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司法适用 科学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检察理论 刑事法律 中国社会 证据运用 学术报告
原文传递
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 被引量:205
4
作者 陈光中 陈海光 魏晓娜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52,共16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文章反驳了否认认识论对证据制度起指导作用的“误区论”。认为刑事诉讼证明的目的是达到诉讼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统一。文章不赞同用法律真实或相对真实代替客...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文章反驳了否认认识论对证据制度起指导作用的“误区论”。认为刑事诉讼证明的目的是达到诉讼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统一。文章不赞同用法律真实或相对真实代替客观真实的观点 ,认为相对真实论的要害是不承认能够证实犯罪人是谁 ,这必然会导致错判。文章坚持我国法定的“犯罪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的排他性证明标准 ,不赞成采用英美的“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指出“排除合理怀疑”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文章分析了设立刑事证据规则的目的、功能 ,认为其目的和功能是多元的 ,而发现客观事实是其首要目标 ,并指出 :认为认识论会导致刑讯逼供的观点是错误的。民事诉讼证明、行政诉讼证明不同于刑事诉讼证明 ,但也应当以认识论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客观真实 证明标准 排他性 刑事证据规则 刑事诉讼
原文传递
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190
5
作者 陈光中 邵俊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36,共14页
目前正在进行的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旨在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制。此项改革立足于中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既传承了中国古代监察治吏的传统,又借鉴了域外有益经验。改革内容具有四大特点:监察... 目前正在进行的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旨在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制。此项改革立足于中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既传承了中国古代监察治吏的传统,又借鉴了域外有益经验。改革内容具有四大特点:监察权成为与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国家权力;监察全覆盖;监察职权扩展到职务犯罪调查和处置;领导体制以垂直为主。这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秉持惩治腐败与保障人权相平衡的理念,对职务犯罪的监察调查问题,以及监察权与司法权的衔接问题表明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国家治理现代化 监察权 司法权
原文传递
关于深化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80
6
作者 陈光中 龙宗智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4,共10页
深化司法改革,必须坚持法治理念,遵循司法规律。应当完善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的机制,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方式,理顺纪委与检察机关的关系,理顺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要改革司法机关人事、财政过度受制于同级党政组织的... 深化司法改革,必须坚持法治理念,遵循司法规律。应当完善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的机制,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方式,理顺纪委与检察机关的关系,理顺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要改革司法机关人事、财政过度受制于同级党政组织的制度。法检公分工配合制约的原则存在缺陷,应采取措施加以弥补。规范大要案的办理,保证"打黑"活动依法定程序进行。遏制司法行政化倾向,进一步规范审委会、院庭长与合议庭的关系,规范上下级法院关系。司法绩效考评制度应当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改革。应继续推动司法官职业化,提高司法官待遇。对司法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遴选应当更加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司法规律 司法行政化
原文传递
论刑事诉讼的“中立”理念──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96
7
作者 陈光中 汪海燕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9,共12页
“中立”是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和体现,它贯穿于诸多诉讼原则和制度之中。但是,人们对其理解过于偏狭,而我国现有诉讼制度对“中立"的保障或体现也有些不足,其直接后果就是阻碍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实现。从中立性的理念出发,在... “中立”是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和体现,它贯穿于诸多诉讼原则和制度之中。但是,人们对其理解过于偏狭,而我国现有诉讼制度对“中立"的保障或体现也有些不足,其直接后果就是阻碍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实现。从中立性的理念出发,在制度上完善或保障法官中立、检察机关在审前程序中保持中立、鉴定机构中立、看守所在侦查机关与被羁押人之间保持中立,是诉讼改革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性 刑事诉讼制度 看守所 实体公正 侦查机关 保障法 审前程序 改革 理念 中国
原文传递
附条件不起诉:检察裁量权的新发展 被引量:99
8
作者 陈光中 张建伟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4S期5-9,共5页
暂缓起诉起源于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其理论基础是起诉便宜主义、诉讼经济、公共利益的考量等等。近年来,面对着犯罪总量的激增和诉讼负担过重,我国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曾经进行了暂缓起诉的试点工作。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刑事诉讼... 暂缓起诉起源于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其理论基础是起诉便宜主义、诉讼经济、公共利益的考量等等。近年来,面对着犯罪总量的激增和诉讼负担过重,我国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曾经进行了暂缓起诉的试点工作。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研究国外的相关规定和总结在本土试点探索中取得的经验,有利于深化我们对暂缓起诉制度的认识,也将为今后的立法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刊组织暂缓起诉专题,邀请专家、学者和实务界的人士就暂缓起诉制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暂缓起诉制度 裁量权 不起诉 附条件 起诉便宜主义 诉讼经济 刑事诉讼法 公共利益 负担过重
原文传递
论我国酌定不起诉制度 被引量:89
9
作者 陈光中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年第1期74-81,共8页
在提起公诉问题上,我国采取起诉法定原则兼起诉便宜原则,这两项原则都有其深厚的法理基础。起诉法定原则是由公平和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和控审分离原则所决定的;而起诉便宜原则则体现着非犯罪化与轻刑化的刑事政策、刑罪个别化的... 在提起公诉问题上,我国采取起诉法定原则兼起诉便宜原则,这两项原则都有其深厚的法理基础。起诉法定原则是由公平和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和控审分离原则所决定的;而起诉便宜原则则体现着非犯罪化与轻刑化的刑事政策、刑罪个别化的刑事政策、公益利益的考虑和诉讼效率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酌定不起诉制度的作用,针对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四项改革建议,即适当放宽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简化酌定不起诉的运作程序、试行听证程序,加强酌定不起诉程序的透明度和完善酌定不起诉的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酌定不起诉制度 法理基础 刑事诉讼 公诉 起诉法定原则 起诉便宜原则
原文传递
刑事证据制度改革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探讨--以两院三部《两个证据规定》之公布为视角 被引量:101
10
作者 陈光中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6,共12页
《两个证据规定》的公布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中的一件大事。确立证据裁判原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司法人员应当努力做到根据证据认定的法律事实与案件客观事实相统一。规定刑事证明标准的"结论唯一"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达到。... 《两个证据规定》的公布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中的一件大事。确立证据裁判原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司法人员应当努力做到根据证据认定的法律事实与案件客观事实相统一。规定刑事证明标准的"结论唯一"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达到。"唯一性"与"排除合理怀疑"在证明程度上有差别,不能结合使用。"留有余地"的做法能避免错杀,但不能避免错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有利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在非法言词证据排除条件上用刑讯逼供"等"字样,范围模糊,有待修改。要求被告人应当提出被非法取证的线索和证据属于举证的初步责任。公诉人对合法取证的证明要求达到"确实充分",难以实现,建议改为"较大证据优势"。检察机关负有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极具中国特色。实物证据排除的条件规定过高,建议加以修改,以减少排除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证据规定 证据裁判原则 “结论唯一”的证明标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原文传递
刑事和解再探 被引量:91
11
作者 陈光中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共7页
刑事和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不仅可以适用于轻罪案件,也可以有条件地适用于重罪乃至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并且应当贯穿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为刑事和解的实行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由于罪刑法定原则与罪... 刑事和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不仅可以适用于轻罪案件,也可以有条件地适用于重罪乃至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并且应当贯穿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为刑事和解的实行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由于罪刑法定原则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开始从绝对走向相对,因此刑事和解与此两项原则并不矛盾;刑事和解以加害人认罪并真诚悔罪为前提条件,不是花钱买命;附带民事赔偿与刑事处罚是两种不同的责任,但两者有一定关联,没有犯罪行为就不会产生附带民事赔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罪刑法定 罪责刑相适应 附带民事赔偿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02
12
作者 陈光中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下文简称《试点决定》),标志着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此次改革是反腐败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下文简称《试点决定》),标志着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此次改革是反腐败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改革既创造性地传承了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优良传统,又借鉴了海外反腐败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监察体制 改革试点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反腐败体制 古代监察制度 政治体制 有益经验
原文传递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 被引量:67
13
作者 陈光中 张建伟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8-108,共11页
全文分三部分,首先介绍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贯彻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其次探讨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问题;进而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参考这一国际公约,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全文分三部分,首先介绍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贯彻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其次探讨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问题;进而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参考这一国际公约,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问题。即:(1)加强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2)认同无罪推定原则;(3)确立有中国特色的人身保护令制度;(4)认真推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5)赋予犯罪嫌疑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6)禁止双重危险;(7)改革劳动教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约 刑事诉讼 适用 改革
原文传递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 被引量:59
14
作者 陈光中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2,共3页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17日顺利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决定》(199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发... 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17日顺利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决定》(1997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新里程碑。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障 刑事诉讼法 被害人 被告人 法律援助 犯罪嫌疑 监视居住 免予起诉制度 诉讼权利保障 辩护权
原文传递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问题研究——兼论修订后的《律师法》实施问题 被引量:78
15
作者 陈光中 汪海燕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律师辩护从审判阶段延伸到侦查阶段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身份应定位为辩护人,辩护内容包括实体性辩护和程序性辩护两个方面。其诉讼权利的配置应当考量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冲突和平衡... 律师辩护从审判阶段延伸到侦查阶段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身份应定位为辩护人,辩护内容包括实体性辩护和程序性辩护两个方面。其诉讼权利的配置应当考量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冲突和平衡。我国当前不仅应明确修订后《律师法》的效力,而且还要对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通信权、调查取证权、申请调查取证权、讯问时在场权等规定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 辩护人 程序性辩护 律师法 诉讼权利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基本理念——兼及若干基本原则之修改 被引量:61
16
作者 陈光中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共7页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其目标应力求将刑事诉讼法修改成为一部符合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要求、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相衔接、符合中国国情、形式完备的法典。为此必须更新理念 :应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实体公正与...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其目标应力求将刑事诉讼法修改成为一部符合现代民主法治国家要求、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相衔接、符合中国国情、形式完备的法典。为此必须更新理念 :应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司法程序 司法公正 人权保障体制 实体公正 法律事实 诉讼效率
原文传递
论我国司法体制的现代化改革 被引量:79
17
作者 陈光中 魏晓娜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16,共16页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是在传承革命根据地司法制度传统的基础上,在苏联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司法体制面临着进一步现代化改革的课题。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改革和完善我国司法体制,应当...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是在传承革命根据地司法制度传统的基础上,在苏联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司法体制面临着进一步现代化改革的课题。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改革和完善我国司法体制,应当正确处理党委、纪委和司法机关的关系;以审判为中心,理顺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关系;推进司法体制去地方化影响的改革;探索法官、检察官依法独立办案;法官、检察官分类管理;统一刑罚执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 审判权检察权独立 刑罚执行体制
原文传递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被引量:55
18
作者 陈光中 张小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是保障人权、维护法治尊严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促进发现案件实体真实。我国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虽然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作了一些规定,但是与刑事诉讼的现代化、民主化潮流不尽相符,也是滋生非法取证的根源之一。在...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是保障人权、维护法治尊严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促进发现案件实体真实。我国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虽然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作了一些规定,但是与刑事诉讼的现代化、民主化潮流不尽相符,也是滋生非法取证的根源之一。在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宜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建立具体的排除程序,明确相应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是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保障人权 非法取证 实体真实 适用 刑事诉讼法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中国 法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被引量:75
19
作者 陈光中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3,共5页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改革部署,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即将正式迈入试点阶段。本文根据《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范围、从宽幅度、证据问题、办理程序、法律援助...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改革部署,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即将正式迈入试点阶段。本文根据《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范围、从宽幅度、证据问题、办理程序、法律援助和被害人意见等基本问题作了简要诠释。本文着重指出,对于赋予侦查机关在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情况下直接撤销案件的权力,需要作进一步研判,应当慎之又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适用范围 法律援助案件撤销权
原文传递
司法、司法机关的中国式解读 被引量:70
20
作者 陈光中 崔洁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4,共9页
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深化司法改革的新时期,清晰界定何为"司法"和"司法机关",意义重大。比较外国和联合国的法律文件,洞察中国国情,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式"司法应为国家的诉讼职能活动,司法机关... 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深化司法改革的新时期,清晰界定何为"司法"和"司法机关",意义重大。比较外国和联合国的法律文件,洞察中国国情,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式"司法应为国家的诉讼职能活动,司法机关应为法院、检察院。这种解读既有理论根据,又符合我国政治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 诉讼 司法机关 法院 检察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