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术根茎及根际土水提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被引量:79
1
作者 郭兰萍 黄璐琦 +5 位作者 蒋有绪 朱永官 曾燕 付桂芳 付梅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8-535,共8页
设置水(CK)、苍术根茎水提液10、50、200mgml及根际土水提液50、200、500mgml共7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用作苍术自毒作用的生物学实验。在第5、7天和第14天分别测量苍术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及胚芽长后,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结合多重比较分... 设置水(CK)、苍术根茎水提液10、50、200mgml及根际土水提液50、200、500mgml共7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用作苍术自毒作用的生物学实验。在第5、7天和第14天分别测量苍术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及胚芽长后,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结合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生物活性的差异;采用GCMS鉴定苍术根茎及根际土水提液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并对根茎中含量较大的倍半萜类成分β桉叶醇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①500mgml根际土水提液对苍术种子发芽率无影响,虽然能稍稍抑制苍术胚根和胚芽的伸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②随根茎提取液浓度的增大,其对苍术种子发芽率、胚根和胚芽伸长的抑制作用增大,200mgml根茎提取液显著抑制了苍术种子发芽率及胚根和胚芽的伸长(p<0.05);③在根茎和根际土水提液中分别鉴定到20和27个化合物;④β桉叶醇对苍术种子发芽率、胚根伸长没有明显影响,但100mgl和250mgl的β桉叶醇能强烈抑制苍术胚芽伸长。提示栽培苍术连作障碍可能主要与自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化感作用 自毒 连作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7
2
作者 朱永官 +2 位作者 林爱军 叶志鸿 黄铭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75-1579,共5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动态,同时考虑国家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今后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点,以及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土壤污染 重金属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75
3
作者 永亮 +3 位作者 刘蕾 胡亚军 徐天乐 张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807-4815,共9页
作为植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氮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丛枝菌根真菌能与地球上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帮助宿主植物吸收土壤中的P、N等矿质养分。目前,丛枝菌根真菌与氮素循环相关研究侧重于真菌对氮... 作为植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氮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丛枝菌根真菌能与地球上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帮助宿主植物吸收土壤中的P、N等矿质养分。目前,丛枝菌根真菌与氮素循环相关研究侧重于真菌对氮素的吸收形态以及共生体中氮的传输代谢机制,却忽略了丛枝菌根真菌在固氮过程、矿化与吸收过程、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以及氮素淋洗过程等土壤氮素循环过程中所起到的潜在作用,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丛枝菌根真菌是影响土壤氮素循环过程的重要因子。总结了丛枝菌根真菌可利用的氮素形态及真菌的氮代谢转运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调控土壤氮素循环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学意义,同时提出了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氮素循环过程中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氮素吸收 土壤氮素循环 土壤氮库 生态学意义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体吸附重金属的潜力及特征 被引量:68
4
作者 李晓林 朱永官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应用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获得丛枝菌根真菌材料,研究了离体真菌菌丝体对pH缓冲体系中Zn、Cd和Mn等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真菌菌丝体对各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差异显著,对Cd最强,Zn次之,Mn最弱。试验条件下,菌体可分别吸附相当于... 应用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获得丛枝菌根真菌材料,研究了离体真菌菌丝体对pH缓冲体系中Zn、Cd和Mn等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真菌菌丝体对各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差异显著,对Cd最强,Zn次之,Mn最弱。试验条件下,菌体可分别吸附相当于自身干物重1.6%的Mn、2.8%的Zn和13.3%的Cdo吸附于菌丝体的Cd2+绝大部分可以被Ca2+交换吸附。另外研究了宿主植物根系对Cd的吸附作用,证实菌根真菌侵染改变了根系的吸附特性,相对于非菌根根系,菌根的CEC较高,对Cd的吸附能力较强。试验结果为重金属污染条件下丛枝菌根强化根系的屏障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菌丝体 潜力 丛枝菌根真菌 金属离子 试验结果 吸附能力 CA^2+ CD^2+ 重金属污染 培养系统 缓冲体系 吸附特征 差异显著 试验条件 交换吸附 吸附作用 植物根系 吸附特性 真菌侵染 屏障作用 玻璃珠 Zn Mn 干物重 吸附相
下载PDF
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研究前沿与展望 被引量:67
5
作者 赵方杰 +4 位作者 张莘 伍松林 乔敏 欧阳纬莹 朱永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604-6613,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越来越广泛深刻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危及生态系统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有机污染化合物、病原菌及抗性基因等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越来越广泛深刻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危及生态系统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有机污染化合物、病原菌及抗性基因等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物系统造成毒害作用,影响到土壤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土壤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动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土壤污染,深刻影响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在土壤污染修复中具有潜在重要作用。从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土壤生物对土壤污染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等三方面综述了土壤生物与土壤污染相关研究前沿,展望了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土壤生物 生态毒理效应 适应机制 生物修复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4
6
作者 梅梅 +2 位作者 王新军 朱永官 王幼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80-1986,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三叶草(Clover)和黑麦草(Ryegrass)生长、P浓度及N∶P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lomus mosseae显著提高了三叶草中P浓度和生物量,降低了植株N∶P比,对黑麦草植株P含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三叶草(Clover)和黑麦草(Ryegrass)生长、P浓度及N∶P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lomus mosseae显著提高了三叶草中P浓度和生物量,降低了植株N∶P比,对黑麦草植株P含量、生物量及N∶P比没有显著影响;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中,接种处理对单种时三叶草中P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以中磷和高磷水平下的影响较显著,这表明Glomus mosseae对三叶草的菌根效应在不同磷水平下并不相同;另外,两种植物混合种植情况下,黑麦草的竞争能力高于三叶草,使得其P浓度和生物量都显著高于三叶草,而接种Glomus mosseae增加了混种中三叶草的生物量和P浓度,降低了黑麦草的生物量,表明Glomus mosseae能提高混种中三叶草的竞争能力,从而改变群落中物种的竞争关系。此外,在一定磷水平下,菌根真菌的存在降低了三叶草中N∶P比,这会改变三叶草的受限制方式,由受P元素限制变为受N元素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 三叶草 黑麦草 N∶P比
下载PDF
农业土壤微生物基因与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孔维栋 朱永官 +2 位作者 傅伯杰 童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894-2900,共7页
介绍了群落基因组多样性、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 ,重点论述了近年来农业土壤微生物群落遗传、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耕作措施和养分管理对农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提出微生物序列分析。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群落 多样性 功能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中矿物风化与元素循环 被引量:54
8
作者 朱永官 段桂兰 +3 位作者 彭新华 孙国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7-1116,共10页
土壤是地球关键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植物系统是连接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纽带.土壤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之一,在地球表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担负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土壤生物在地球表... 土壤是地球关键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植物系统是连接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纽带.土壤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之一,在地球表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担负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土壤生物在地球表层(风化壳)岩石矿物风化、物质转化与运输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包括土壤微生物对岩石矿物的风化,以及土壤-根系的相互作用和土壤-微生物-根系相互作用对岩石矿物风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物 微生物 地球生物学
原文传递
干旱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45
9
作者 叶佳舒 李涛 +4 位作者 胡亚军 郝志鹏 高彦征 王幼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0-1090,共11页
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模拟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两种环境条件,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试验条件下,Glomus intraradices对苜蓿根系的侵染率均... 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模拟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两种环境条件,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试验条件下,Glomus intraradices对苜蓿根系的侵染率均显著高于Acaulospora scrobiculata和Diversispora spurcum接种处理。正常水分条件下,供试AM真菌均能显著提高植株生物量及磷浓度。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植株生长和菌根共生体发育,总体上菌根共生体对植株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接种D.spurcum甚至趋于降低植株生物量;同时,仅有G.intraradices显著提高了植株磷浓度。AM真菌主要影响到>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以G.intraradices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在菌丝室中,G.intraradices显著提高了总球囊霉素含量。研究表明AM真菌对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菌根效应因土壤水分条件和不同菌种而异,干旱胁迫下仅有G.intraradices对土壤结构和植物生长表现出显著积极作用。在应用菌根技术治理退化土壤时,需要选用抗逆性强共生效率高的菌株,对于不同AM真菌抗逆性差异的生物学与遗传学基础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干旱 土壤结构 水稳定性团聚体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铜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杨秀梅 +2 位作者 朱永官 王幼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2-1058,共7页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施Cu水平(0、50、200mg/kg)下,接种不同来源的两个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菌株对玉米生长、Cu、P以及微量元素Fe、Mn、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增加了玉米植株P...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施Cu水平(0、50、200mg/kg)下,接种不同来源的两个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菌株对玉米生长、Cu、P以及微量元素Fe、Mn、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增加了玉米植株P浓度和吸收量;随着施Cu水平提高,各处理根系Cu浓度显著增加。各施Cu水平下玉米根系Cu浓度远远高于地上部分Cu浓度,同一施Cu水平下接种处理根系Cu浓度要显著高于对照;尤其在200mg/kg施Cu水平下,接种处理根系Cu浓度大约是地上部分的45-58倍,对照根系Cu浓度大约是地上部分的12倍。总体上,试验条件下两个菌株对玉米的接种效应没有明显差异。试验表明丛枝菌根对重金属Cu有较强的固持作用,这可能是菌根减轻宿主植物Cu毒害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 玉米
下载PDF
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郭兰萍 汪洪钢 +7 位作者 黄璐琦 蒋有绪 朱永官 孔维栋 美兰 林淑芳 方志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491-1496,共6页
目的:观察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以及产生该影响的土壤环境变化。方法:通过含5个重复的盆栽对照实验,比较施加AM真菌Glomus mosseae(GM)后,苍术生物量、挥发油成分及根际区土壤养分、有机质及微... 目的:观察泡囊丛枝菌根(AM)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以及产生该影响的土壤环境变化。方法:通过含5个重复的盆栽对照实验,比较施加AM真菌Glomus mosseae(GM)后,苍术生物量、挥发油成分及根际区土壤养分、有机质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①苍术对AM依赖性达到245%。t检验表明,VA组苍术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根茎挥发油的GC—MS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AM组与CK组苍术挥发油中归一化百分含量相对较大的主要组分基本没有差别;③土壤养分检测表明,AM组根际土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效钾的含量均低于CK组;④GC—MS分析发现,AM组和CK组土壤有机质变化不完全相同,表现为AM组的组分5,6比CK组高,而CK组的组分9~11比AM组高;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iolog检测发现,AM组的AWCD值在整个温育过程中始终高于CK组,在反应192h后,AM和CK2组土壤的AWCD值分别达到0.66和0.46。t检验表明,72h和168h时AM组和CK组的微生物shannon及McIntosh's均匀度基本一致,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McIntosh’s多样性指数在72h差异不明显,而168hAM组均高于CK组(P〈0.05)。结论:接种AM真菌,能促进了苍术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提高苍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及代谢活性,影响苍术根际区有机质组成,从而显著促进苍术的营养生长,但在实验期间未造成苍术挥发油质量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AM真菌 挥发油 微生物群落 土壤质量
下载PDF
三七根腐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碳源利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吴照祥 郝志鹏 +5 位作者 永亮 曾燕 郭兰萍 黄璐琦 王勇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4,共10页
根腐病是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多发性病害,而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根腐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利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Biolog技术研究了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园健康和发病三七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碳源利... 根腐病是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多发性病害,而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根腐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利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Biolog技术研究了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园健康和发病三七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碳源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健康和发病植株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代谢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是真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健康和发病植株根际土壤都以小茎点霉Phoma exigua及镰孢菌属Fusarium真菌为主要种群,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火丝菌属Pyronem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真菌类群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和刺座霉属的Volutella colletotrichoides的相对丰度则显著低于发病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腐病 真菌群落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 Biolog技术
原文传递
丛枝菌根真菌对铜尾矿上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肖雪毅 朱永官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2-317,共6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Linn.)和黑麦草(LoliumperenneL.)在单独和混合种植情况下单独或混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铜尾矿砂中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接种处...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Linn.)和黑麦草(LoliumperenneL.)在单独和混合种植情况下单独或混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铜尾矿砂中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接种处理下均以单独种植白三叶草菌根侵染率较高,平均为25%.在单种和混种情况下,接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白三叶草地上部的干物重,但对黑麦草生长影响不明显.同时,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三叶草植株中的磷含量,同时降低了植株铜含量,但对黑麦草植株体内元素含量影响不明显.两种植物混合种植情况下黑麦草显示了相对竞争优势,而菌根共生体能够提高三叶草的竞争能力.试验初步证明丛枝菌根真菌对于豆科植物适应铜尾矿复合逆境(养分贫瘠和重金属污染),以及在尾矿上重建具有物种多样性的植被具有潜在作用,但有必要进一步筛选耐性菌株,并验证自然条件下菌根真菌的作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白三叶草 黑麦草 植被重建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晓英 +2 位作者 黄益宗 王幼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56-1462,共7页
不同施肥处理影响AMF(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群体结构,然而不同AMF群体结构对植物的生长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试验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7种不同来源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和N、P、K以及微量元素Cu、Zn... 不同施肥处理影响AMF(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群体结构,然而不同AMF群体结构对植物的生长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试验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7种不同来源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和N、P、K以及微量元素Cu、Zn、Mn的吸收的影响。7种AMF群落分离自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地,分别为NPK、OM、CK、1/2OM、NP、NK和PK。每年施肥量是300kg N/hm2,135kg P2O5/hm2,300kg K2O/hm2。有机肥处理的N、P、K养分量与试验地NPK处理含量相同,原料以粉碎的麦秆为主,加上适量的大豆饼和棉仁饼,有机肥经堆制发酵后施用。试验土壤采用封丘试验地土壤,经灭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F群落均能促进三叶草的生长,对养分吸收则表现不同。分离自CK试验地的AMF群落对三叶草侵染率显著低于其它6种AMF群落。分离自1/2OM和OM试验地的AMF群落较分离自NPK、CK、NP和NK的AMF群落显著促进了三叶草对P的吸收;各种AMF群落都促进了对N和K的吸收;分离自OM、CK、1/2OM、NP、NK试验地的降低了三叶草植株N含量;分离自NPK试验地的AMF群落提高了三叶草植物K含量;对于Cu、Zn、Mn元素的吸收,不同处理存在较大的差异。AMF群落对三叶草生长以及养分吸收贡献不同,这与不同施肥管理下不同AMF群落的优势种属的侵染率、养分转化以及菌丝发育及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群落 施肥 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 生长效应
下载PDF
丛枝菌根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伍松林 张莘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7-856,共10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类在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并能与多数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土壤真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吸收累积重金属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具有潜...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类在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并能与多数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土壤真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吸收累积重金属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以重金属从根际土壤进入植物并在植物体内再分配过程为主线,介绍丛枝菌根在这一过程中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特别是根际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最后,对丛枝菌根影响植物重金属耐性机制研究前沿和菌根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重金属 植物 迁移转化
下载PDF
菌根真菌重金属耐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6
作者 孙玉青 +1 位作者 张莘 伍松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3-1132,共10页
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菌根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各种逆境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通常也能发现菌根真菌,某些菌根真菌对重金属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显示出应用潜力.... 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菌根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各种逆境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通常也能发现菌根真菌,某些菌根真菌对重金属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显示出应用潜力.本文从生境选择、生理适应、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等层面综述了菌根真菌重金属耐性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推进相关机制研究及菌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菌根真菌 耐性 功能基因 生物修复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处理对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旭红 朱永官 +3 位作者 王幼珊 林爱军 张美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81-3087,共7页
研究了在东北海伦实验站长期定位培肥实验地不同施肥处理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生长发育状况(包括侵染率、菌丝量和孢子数),同时还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AM真菌群落生态分布和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尤其是磷肥(NP... 研究了在东北海伦实验站长期定位培肥实验地不同施肥处理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生长发育状况(包括侵染率、菌丝量和孢子数),同时还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AM真菌群落生态分布和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尤其是磷肥(NP2K)处理显著降低AM真菌侵染玉米根系,而根外菌丝长度和孢子数并无显著变化,这和施肥处理下AM真菌的种群结构发生变化有关。随着土壤肥力的增高,土壤中AM真菌种的丰度和密度都有增加的趋势,而当肥力增高到一定程度后(磷肥和钾肥继续增加到NP2K和NPK2处理后),土壤中AM真菌种的丰度和密度都有下降的趋势;从AM真菌属在不同肥力处理下出现的频度来看,Glomus属在7个处理中出现的频度最高,在每一个肥力处理中都有分布,Acaullospora属次之,Entrohospora属则只是出现在NK处理下;而Glomus属中出现频度最高的种是Glomus mosseae,其次是Glomus caledonium;再次是Glomus diaphanium,这说明施肥处理会影响到AM真菌种属的分布,进而影响到AM真菌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力 AM真菌群落 丰度 频度 密度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通过上调根系及自身水孔蛋白基因表达提高玉米抗旱性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3-981,共9页
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玉米(Zea mays)根部13种质膜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观测了AM真菌自身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除Zm PIP1;3、Zm PIP1;4、ZmPIP1;5和Zm PIP... 在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玉米(Zea mays)根部13种质膜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观测了AM真菌自身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除Zm PIP1;3、Zm PIP1;4、ZmPIP1;5和Zm PIP2;2之外的接种处理能显著提高根部其他8种质膜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Zm PIP2;7表达量未检测出),并且AM真菌菌丝中水孔蛋白基因GintAQP1表达也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接种处理明显改善了植物水分状况,提高了叶片水势。AM真菌增强宿主植物根部及自身的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对于提高植物抗旱性具有潜在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孔蛋白 AM真菌 抗旱性 叶片水势 玉米
原文传递
环境生态因子对药用植物皂苷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曾燕 郭兰萍 +3 位作者 杨光 王继永 黄璐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13-318,共6页
分析药用植物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皂苷成分的影响。分别从药材产地、药材采收期、光照和温度、栽培措施几个方面举例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皂苷成分的影响,分析其中的机制,寻找相关因子对药用植物皂苷成分影响的理... 分析药用植物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皂苷成分的影响。分别从药材产地、药材采收期、光照和温度、栽培措施几个方面举例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皂苷成分的影响,分析其中的机制,寻找相关因子对药用植物皂苷成分影响的理论依据。药用植物产地、采收季节、生长年限、生长过程中的光照和温度及其栽培中的水肥管理等因素对药用植物皂苷成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优质药材的生产需考虑其栽培适宜区,确定合理的采收时间,同时在栽培过程中科学的栽培措施是提高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有效手段。对药用植物采取适当的短期胁迫是优化栽培条件,提高药材质量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药用植物 皂苷 环境胁迫
原文传递
外加不同铁源和丛枝菌根对砷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及磷、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夏运生 +3 位作者 朱永官 吴亚洵 王幼珊 李晓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6-524,共9页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铁源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高砷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及其吸收磷、砷、铁、锰、铜和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硫酸亚铁并接种AMF显著地提高了土壤有效铁、...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铁源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高砷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及其吸收磷、砷、铁、锰、铜和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硫酸亚铁并接种AMF显著地提高了土壤有效铁、锰含量,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性砷、磷含量以及玉米地上部砷的含量,并极大地增加了植株对磷的吸收,提高了植株体内磷砷吸收量之比,从而明显地改善了植株的菌根建成和生长状况.在不接种情况下,硫酸亚铁和石灰混合处理显著地降低了土壤水溶性砷、磷含量及根系砷含量,并明显增加了磷的吸收以及磷、砷吸收量的比值,使玉米植株生物量和根长增加的幅度较其它铁源处理时更大.尽管添加铁尾矿砂增加了土壤水溶性磷的含量以及植株磷的吸收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玉米的生长,但这种效果以不接种时更为明显,因而有必要根据土壤的污染程度调整铁尾矿砂的添加量和接种抗性菌株,以强化植物的抗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玉米(Zea mays 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