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黏膜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帆荣 许婷婷 +4 位作者 胡书娅 李韬 伏阳燕 周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8期2645-2649,共5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与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该院行胃镜活检并行ESD术的23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根据活检病理诊断与ESD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将其分... 目的探讨胃黏膜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与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该院行胃镜活检并行ESD术的23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根据活检病理诊断与ESD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将其分为降级组、一致组、升级组,分析导致不一致的影响因素。结果ESD术后病理诊断升级率为23.3%(54/232),降级率为10.3%(24/232)。3组在性别、年龄、病灶部位、Hp感染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病灶最大径、活检次数、肉眼分型、有无溃疡、病灶数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有溃疡及肉眼分型为浅表凹陷型是ESD术后病理诊断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病灶最大径<1 cm是ESD术后病理诊断降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肉眼分型为浅表凹陷型或伴有溃疡的病灶,需警惕ESD术后病理诊断升级的可能,该类患者需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而对于病灶最大径<1 cm的病灶,则需要警惕ESD术后病理诊断降级的可能,建议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密切随访和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 病理 诊断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Notch1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宁 +2 位作者 许婷婷 蔡晚霞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Notch1受体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选取同期检查确诊的15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Notch1受体... 目的观察Notch1受体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选取同期检查确诊的15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Notch1受体阳性表达率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Notch1受体阳性表达率的差异,随访2年,观察死亡组和存活组胃癌患者Notch1受体阳性表达率。结果胃癌组患者组织中Notch1受体阳性表达率为70.0%,高于萎缩性胃炎组的1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的胃癌患者的Notch1受体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Notch1受体阳性表达率的因素(P<0.05);死亡组患者的Notch1受体阳性表达率为100.0%,明显高于存活组的65.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患者的Notch1受体阳性表达率较高,其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胃癌 病理 临床意义
下载PDF
BD Affirm TM VPⅢ DNA探针法在阴道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韬 伏阳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4期547-549,共3页
目的分析BD Affirm TM VPⅢDNA探针法在阴道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9月收治的357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BD Affirm TM VPⅢDNA探针法,细菌、真菌、滴虫培养法检测,比较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与细菌... 目的分析BD Affirm TM VPⅢDNA探针法在阴道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9月收治的357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BD Affirm TM VPⅢDNA探针法,细菌、真菌、滴虫培养法检测,比较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与细菌、真菌、滴虫培养法的检测结果比较,BD Affirm TM VPⅢDNA探针法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在80%以上。BD Affirm TM VPⅢDNA探针法对加德纳菌、念珠菌、滴虫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5.08%、82.26%、93.10%;特异度分别为87.93%、97.00%、99.7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23%、93.58%、96.4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91.13%、99.40%。结论BD Affirm TM VPⅢDNA探针法在阴道炎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操作简便,能够在1 h内快速有效地检测出病原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法 加德纳菌 念珠菌 滴虫
下载PDF
老年性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宁 许婷婷 +3 位作者 李韬 伏阳燕 龙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60岁男性患者的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和多角形细胞构成,合... 目的探讨老年人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60岁男性患者的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和多角形细胞构成,合并间质黏液变性,细胞异型性显著,核深染,畸形,间质内散在分布深染多核巨细胞。在瘤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小球。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抗平滑肌抗体(SMA)部分(+)、Ki-67阳性率约25%。结论老年人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极为罕见,临床及大体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肉瘤 肝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胃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宁 谭晓姝 +3 位作者 蔡晚霞 龙凤 伏阳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963-964,共2页
血管肉瘤是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2%[1]。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常见于皮肤和浅表的软组织,尤其是老年人头颈部,其次是四肢[2]。消化道血管肉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胃的血管肉瘤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 血管肉瘤是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2%[1]。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常见于皮肤和浅表的软组织,尤其是老年人头颈部,其次是四肢[2]。消化道血管肉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胃的血管肉瘤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腹痛不适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