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味道与记忆的共生--闽南海洋文化的延续
- 1
-
-
作者
陈亦婧
-
机构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包装世界》
2022年第6期22-24,共3页
-
文摘
味觉和嗅觉是构成记忆索引的因素,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一间储藏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抽屉,关于故乡的记忆储存于其中一个抽屉,那么味觉和嗅觉就是开启这个抽屉的钥匙。人类的味觉十分复杂且难以用语言描摹,这为记忆的连接又增加了一层抽象的难度。所谓的“海腥味”,不只是来自一般认知中的“酸、甜、苦、辣、咸”,而是味觉和嗅觉错综组合形成的独特记忆点。鼻子和舌头接收了“味道”的信息,从而开启了某段记忆的“抽屉”,即是食物的“质感”带来心理和生理相互交织的体验。由此可见,饮食上的通感体验与我们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所以,饮食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被动的客观刺激,而是复杂的生命体验,甚至对于异乡人来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构建乡愁的因素。
-
关键词
乡愁
食物
海腥味
记忆
闽南海洋文化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场所精神在胶片中的呈现
- 2
-
-
作者
陈亦婧
-
机构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艺术家》
2022年第6期131-133,共3页
-
文摘
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格提出了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一理论。存在空间的观念可以分为两个互补的观点“空间”和“特性”,配合基本的精神上的功能“方向感”和“认同感”。
-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建筑学家
建筑现象学
古罗马时代
方向感
认同感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