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指再植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9
1
作者 张键 陈中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断指再植 历史回顾 展望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三枚加压松质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7
2
作者 费琴明 洪水棕 +1 位作者 陈统一 陈中伟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6期859-861,共3页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股骨颈骨折三枚加压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 ,进行体外力学稳定性测试。方法 :采用一具青年男性正常新鲜股骨作为试验标本 ,与股骨颈长轴垂直锯断 ,作成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然后用三枚AO松质骨空心螺钉进行固定。骨折前...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股骨颈骨折三枚加压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 ,进行体外力学稳定性测试。方法 :采用一具青年男性正常新鲜股骨作为试验标本 ,与股骨颈长轴垂直锯断 ,作成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然后用三枚AO松质骨空心螺钉进行固定。骨折前后均在生物力学测试装置上测定其股骨头垂直位移和转角位移 ,以及股骨上端的应变变化 ,并进行归一化系数分析。结果 :股骨头垂直位移随着负荷增大而增加 ,骨折态股骨头垂直位移约为正常态的 2倍。骨折态的应变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股骨张力侧所受应变下降 ,而压力侧增加 ,说明股骨颈骨折三枚AO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后应力传导移向股骨上端内侧。无论正常态和骨折态 ,股骨头的扭转角均很小 ,但骨折态的最大扭转角为正常态的 11.9倍。结论 :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经三枚加压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后 ,其力学稳定性仍比正常态差 ,而且力学分布移向整个股骨的受压区域。因此在骨折愈合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松质骨空心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 被引量:51
3
作者 艾合麦提.玉素甫 陈统一 +2 位作者 王晓峰 陈刚 陈中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重建方式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6~55岁,平均28.2岁。胫骨29例,股骨9例,肱骨11例,桡骨7例,尺骨5例。...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重建方式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6~55岁,平均28.2岁。胫骨29例,股骨9例,肱骨11例,桡骨7例,尺骨5例。骨缺损长度4~14cm,平均6.4cm。选择骨缺损4 ̄6cm的30例患者行Ilizarov截骨肢体延长术,骨缺损6 ̄9cm的21例患者行Ilizarov骨节段截骨后传送延长术,骨缺损超过9cm的10例患者行同侧腓骨转移结合Ilizarov架固定术。平均骨延长4.8cm;随访时间10~84个月,平均47个月。结果61例骨缺损最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带架时间9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7.1个月。21例78个针道低度感染和积液,原因为针道骨吸收和针道局部清洁护理差。1例腓骨转移患者带架期间摔伤后再骨折。股骨轴向偏移<3mm、向前外侧成角<10°者5例,其中股骨3例,肱骨2例,经调架后逐步矫正。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原则是彻底切除病灶,其次是考虑功能重建。Ilizarov技术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成功重建肢体长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伊利扎罗夫技术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9
4
作者 陈中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共2页
显微外科技术最早是在耳科(1921)与眼科(1950)中应用,然而那时并未引起临床各科医师广泛的重视与采用。直至1960年 Jacobson 首先成功地应用于显微血管吻合才引起重视。它被应用于实验外科、断肢再植与各种组织的自体移植获得良好的疗... 显微外科技术最早是在耳科(1921)与眼科(1950)中应用,然而那时并未引起临床各科医师广泛的重视与采用。直至1960年 Jacobson 首先成功地应用于显微血管吻合才引起重视。它被应用于实验外科、断肢再植与各种组织的自体移植获得良好的疗效。在过去30余年中,显微外科技术以其组织创伤少,手术精确度高与各种血管及管道吻合重建后的通畅率高等主要优越性而被各临床科室手术医师所采用,并取得以前肉眼外科所不能完成的成效,现在显微外科发展有以下特点。(一)由于显微外科技术在各科广泛、深入应用,现在有可能回顾总结以往工作实践中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周围神经损伤 乳房重建
原文传递
腓骨移植治疗肢体侵袭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峥嵘 陈中伟 张光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比较游离腓骨或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切除四肢侵袭性骨肿瘤或恶性骨肿瘤后引起的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吻合血管移植及4例游离腓骨移植术的病例术后,采用ECT、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X线照片检查及随访,... 目的:比较游离腓骨或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切除四肢侵袭性骨肿瘤或恶性骨肿瘤后引起的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吻合血管移植及4例游离腓骨移植术的病例术后,采用ECT、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X线照片检查及随访,时间为术后2~12年,移植骨最长达26cm。结果:侵袭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18例,肿瘤切除后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缺损,15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作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缺损,结果前者愈合良好,移植骨片与受骨接合牢固,游离腓骨移植则愈合较差。结论: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可一期重建因骨肿瘤或骨恶性肿瘤广泛切除后造成的6cm以上的骨缺损,其优越性远远超过游离腓骨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恶性 骨肿瘤 骨移植
原文传递
大鼠神经端侧缝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统一 赵金忠 陈中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神经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方法:用大鼠进行研究,实验分五组:A组,将切断的腓神经远端与正常胫神经干行端侧缝合,保留缝合部胫神经外膜;B组,同A组,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予以去除(“开窗”);C组,将一神...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神经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方法:用大鼠进行研究,实验分五组:A组,将切断的腓神经远端与正常胫神经干行端侧缝合,保留缝合部胫神经外膜;B组,同A组,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予以去除(“开窗”);C组,将一神经移植段的两端分别与正常胫神经干和切断的腓神经远端神经干行“开窗”的端侧缝合;D组,将胫神经切断,近端与切断的腓神经远端神经干行“开窗”的端侧缝合。E组对照:仅切断腓神经。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行电生理、组织学、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结果:鼠神经端侧缝合后腓神经远端有不同数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端侧缝合 神经外膜
原文传递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生物学安全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文波 陈中伟 +3 位作者 陈统一 叶舜华 宋键 张树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9,共7页
本文报告了自固化磷酸钙 (CPC)人工骨的遗传毒性试验及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结果。体外试验采用CPC的浸出液 ,试验项目包括Ames试验、微核试验及UDS试验 ;体内实验包括骨内植入及肌肉内植入实验。结果表明 ,CPC浸出液对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无... 本文报告了自固化磷酸钙 (CPC)人工骨的遗传毒性试验及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结果。体外试验采用CPC的浸出液 ,试验项目包括Ames试验、微核试验及UDS试验 ;体内实验包括骨内植入及肌肉内植入实验。结果表明 ,CPC浸出液对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无损害作用 ,无致基因突变的作用。植入体内后 ,只出现一过性的炎症反应 ,无异物反应。CPC与骨形成直接的骨性愈合 ,其溶解形成的钙、磷颗粒经髓腔或哈氏管系统运输。结果是CP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固化磷酸钙 人工骨 生物学 安全性 骨性结合机理 骨缺损
下载PDF
建筑物下条带开采煤柱矸石置换开采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吉雄 缪协兴 +1 位作者 茅献彪 陈中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2687-2693,共7页
针对建下条采煤柱回收和井下矸石处理的重大技术难题,提出矸石置换开采。通过阐述矸石充填巷集中与分散布置对地表移动的影响、分析置换开采留设煤柱的合理宽度,最终确定在条采煤柱中央集中布置2条矸石充填巷,充填巷尺寸为4.0 m×5.... 针对建下条采煤柱回收和井下矸石处理的重大技术难题,提出矸石置换开采。通过阐述矸石充填巷集中与分散布置对地表移动的影响、分析置换开采留设煤柱的合理宽度,最终确定在条采煤柱中央集中布置2条矸石充填巷,充填巷尺寸为4.0 m×5.0 m(宽×高)、巷间煤柱宽4.0 m;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置换开采留设煤柱的稳定性、条采与置换开采老顶层面上垂直应力分布,得出置换开采留设煤柱满足煤柱强度设计要求、基本顶岩层结构保持稳定的结论。并运用相关的力学理论,分析置换开采后顶板的运动和变形特征,得出基本顶不会破断,地表变形没有超过建筑物允许变形范围。设计矸石置换开采充填工艺,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条采煤柱回收 矸石井下处理 置换开采 充填巷 地表变形 充填工艺
下载PDF
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9
作者 陈正行 王韧 +3 位作者 王莉 黄星 罗小虎 陈中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综述了国内外碎米、米糠和稻壳等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通过精深加工提高稻米资源的利用率和食用率,增强我国粮食安全性。
关键词 大米蛋白质 大米淀粉 米糠 发芽糙米 稻壳 深加工技术
下载PDF
双后肢大鼠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6
10
作者 吴靖平 陈统一 +2 位作者 陈中伟 叶宣光 沈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 为椎间盘相关研究建立一种经济科学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方法 对 15 2只新生SD大鼠采用截除双前肢和特殊饲养的方法培育双后肢大鼠 ,以 10只正常同龄大鼠作为对照 ,18月龄时处死后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来观察两组大鼠L2~ 3 椎... 目的 为椎间盘相关研究建立一种经济科学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方法 对 15 2只新生SD大鼠采用截除双前肢和特殊饲养的方法培育双后肢大鼠 ,以 10只正常同龄大鼠作为对照 ,18月龄时处死后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来观察两组大鼠L2~ 3 椎间盘的退变情况。结果 截除双前肢后 ,双后肢大鼠生长良好 ,术后 18个月存活 17只。光镜检查证实其椎间盘均发生了严重的髓核和纤维环退变。有 2例还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髓核中脊索细胞出现明显的退变和坏死 ,软骨样细胞中出现大量脂滴。基质中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出现大量板层样结构和团块。而正常大鼠的椎间盘仅发生轻度退变 ,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 本造模方法简单经济、成功率高、重复性好 ,建立的双后肢大鼠模型符合人体椎间盘退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超微结构观 胶原纤维
原文传递
臂丛神经显微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增淦 陈统一 +4 位作者 张键 陈中伟 李华 贾富仓 刘丽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2-466,共5页
目的重建臂丛神经的外轮廓及其内部神经束的精细三维行径,同时探索一种臂丛神经显微结构计算机三维重建的实用方法。方法取健康成年尸体的臂丛神经标本2例(从神经根管出口至正中神经交叉处,平均长20cm),作好标记,以女性头发作为定位线,... 目的重建臂丛神经的外轮廓及其内部神经束的精细三维行径,同时探索一种臂丛神经显微结构计算机三维重建的实用方法。方法取健康成年尸体的臂丛神经标本2例(从神经根管出口至正中神经交叉处,平均长20cm),作好标记,以女性头发作为定位线,采用连续组织切片后胆碱脂酶组织化学染色,高分辨率数码摄像系统获取二维数码信息后对臂丛神经显微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重建真实地再现臂丛神经的三维立体结构及其内部各神经束的三维立体行径,并可显示臂丛神经中神经束的任意断面及其全长的解剖结构与相互关系,形象地展示臂丛神经内部神经束的复杂重组过程。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或搭配显示,还能任意角度显示。在臂丛的五个根中,C6~C8内部神经束数目较C5、T1多。在C6~C8中,又以C7神经根内部神经束数目最多。结论臂丛神经内部神经束结构相当复杂,相互间不断交叉重组,形成独特的神经束网络结构。臂丛神经显微结构三维重建由于采用了较为精确的定位材料和方法,三维图像显示效果较好,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神经束 计算机三维重建 胆碱脂酶 神经根管 发作 酶组织化学 数目 实用方法 解剖结构
原文传递
前臂逆转筋膜蒂岛状皮瓣血供的解剖学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世民 陈中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6-138,187,共3页
对14个新鲜前臂标本的血管灌注与显微解剖,发现桡动脉众多的肌间隙穿动脉在深筋膜的深浅两面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前臂与腕部纵、横轴向的深筋膜血管网在桡骨茎突部相交汇。将蒂部设计在此,逆转皮瓣由腕部血管网、桡动脉远段的肌间隙穿动... 对14个新鲜前臂标本的血管灌注与显微解剖,发现桡动脉众多的肌间隙穿动脉在深筋膜的深浅两面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前臂与腕部纵、横轴向的深筋膜血管网在桡骨茎突部相交汇。将蒂部设计在此,逆转皮瓣由腕部血管网、桡动脉远段的肌间隙穿动脉及掌浅、掌深支的细小返支供血,因轴向与深筋膜血管网轴向一致,长宽比例达5∶1亦能成活。此逆转筋膜皮瓣的最大优点是不损伤前臂的知名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皮瓣 血供 解剖学
下载PDF
大鼠胫骨标准骨折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22
13
作者 费琴明 陈统一 陈中伟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2年第1期10-12,32,共4页
为探讨大鼠标准胫骨骨折模型的制作 ,首先将 62只雌性 SD大鼠的双侧胫骨髓腔插入 9mm直径的医用克氏针 ,然后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骨折造模支架造成胫骨中段闭合骨折 ,术后通过 X线、组织学检查了解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 为探讨大鼠标准胫骨骨折模型的制作 ,首先将 62只雌性 SD大鼠的双侧胫骨髓腔插入 9mm直径的医用克氏针 ,然后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骨折造模支架造成胫骨中段闭合骨折 ,术后通过 X线、组织学检查了解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 X线证实横断或短斜型骨折 ,移位不明显的 92例 ,占总例数的 74.2 %。组织学检查骨折呈典型的二期愈合过程。通过自制骨折造模支架制作的大鼠胫骨横断骨折模型重复性好 ,外在因素对骨折的影响小 ,制作简便 ,符合标准骨折模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胫骨骨折 骨折造模支架 骨折模型
下载PDF
高压巡线机器人电磁传感器导航方法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中伟 肖华 吴功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3-35,39,共4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磁传感器为高压巡线机器人沿输电线路相线进行导航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相对值检测原理,通过合理布局的传感器测头阵列,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传感器的输出,经过特定的算法,即可判断高压导线相对于机器人的空间位... 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磁传感器为高压巡线机器人沿输电线路相线进行导航的方法。该方法根据相对值检测原理,通过合理布局的传感器测头阵列,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传感器的输出,经过特定的算法,即可判断高压导线相对于机器人的空间位姿。实验室及实际线路带电运行实验表明:电磁传感器工作可靠,导航方法切实可行,稳定识别精度为10 mm,满足实际线路带电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传感器 导航 相对值检测 机器人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统筹发展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陈中伟 陈浩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3,127,共8页
文章利用全国13个产粮大省面板数据估算发现,各省劳均土地面积均未达到适度规模经营下最优的土地面积,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均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通过规范分析二者影响因素,并实证检验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存在不... 文章利用全国13个产粮大省面板数据估算发现,各省劳均土地面积均未达到适度规模经营下最优的土地面积,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均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通过规范分析二者影响因素,并实证检验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存在不一致及动力不足;现有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是导致二者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提高家庭非农收入比重有利于二者统筹发展;提高地租和摒弃城乡二元制度能提高土地流转主动性: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生活成本差异分别对劳动力转移造成拉力和推力;城乡二元制度不约束劳动力转移就业,但制约其真正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 统筹发展
原文传递
企业环境责任界定与测评:环境资源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26
16
作者 贺立龙 朱方明 陈中伟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0-181,共2页
从环境是一种经济资源的观点出发,我们将企业环境责任界定为,通过一定经济机制的规范与引导,企业主动或被动按社会福利基准,配置和使用环境资源的行为责任;其评判标准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是否增进社会福利。从福利性社会收益函数出... 从环境是一种经济资源的观点出发,我们将企业环境责任界定为,通过一定经济机制的规范与引导,企业主动或被动按社会福利基准,配置和使用环境资源的行为责任;其评判标准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是否增进社会福利。从福利性社会收益函数出发,我们提出企业环境责任表现指数公式,构建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环境成本内部化率与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是主要的环境责任表现因素及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责任 环境资源配置 界定 评价
原文传递
经单或双侧椎弓根灌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亮 陈统一 陈中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49-552,共4页
目的:比较经单或双侧椎弓根将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autosetting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CPC)灌注入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的成形效果。方法:自7具老年新鲜尸体脊柱上取T10 ̄T12或L1 ̄L3连续三节段椎体共10个标本,分别测定初始中间... 目的:比较经单或双侧椎弓根将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autosetting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CPC)灌注入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的成形效果。方法:自7具老年新鲜尸体脊柱上取T10 ̄T12或L1 ̄L3连续三节段椎体共10个标本,分别测定初始中间椎体和相邻椎间盘非破坏性载荷下标本前屈、后伸、侧屈和扭转运动时的应力、应变值和轴向刚度。然后在前屈压缩下造成中间椎体骨折。标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经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将3ml ACPC注入椎体后再同前测试,并测定中间椎体极限抗压强度和刚度。结果:成形术后中间椎体在非破坏性载荷下标本前屈、后伸和侧屈运动时应力和轴向刚度较初始无明显增加,经单侧和双侧椎弓根灌注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异,但扭转刚度皆有下降。两组抗压极限强度较初始都有显著性提高。两组相邻椎间盘应力和轴向刚度皆无明显变化。结论:经单侧和双侧椎弓根灌注3ml ACPC都能较好恢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对相邻椎间盘的抗压力学性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磷酸钙 骨水泥 生物力学 脊柱骨折
下载PDF
人工合成成骨生长肽促进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费琴明 陈统一 +1 位作者 崔大敷 陈中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的成骨生长肽(sOGP)经静脉应用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5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胫骨中段截骨、髓内钉固定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从术后第1d开始每天注射sOGP0.5μg·kg-1至取材前1d,对照组注射同样剂... 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的成骨生长肽(sOGP)经静脉应用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5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胫骨中段截骨、髓内钉固定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从术后第1d开始每天注射sOGP0.5μg·kg-1至取材前1d,对照组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1、2、3、4、6周每组宰杀3~5只,测定血清ALP、BGP;同时取材测定骨折端骨密度、摄X线片后,再行组织学检查和形态分析,观察骨痂的大小及其组成成分的变化;其中术后6周的标本还进行了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实验组血清AL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X线片显示两组骨折均愈合,第3、4周实验组外骨痂平均面积比对照组大,3周时为265.44mm2、209.95mm2,4周时为233.10mm2、209.21mm2。第3、4、6周的骨密度实验组均大于对照组,其中第4周的骨密度经F检验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形态分析显示第2、3、4周的外骨痂平均面积实验组比对照组大;所有实验组外骨痂中小梁骨占骨痂总面积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2、4周经F检验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6周骨折端平均最大破坏载荷及最大位移实验组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身应用sOGP对不稳定固定的兔胫骨横断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合成 骨生成 骨折愈合 胫骨骨折 人工骨
原文传递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体内植入长期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文波 陈统一 +3 位作者 陈中伟 刘昌胜 马韵 肖平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0-461,共2页
目的 :自固化磷酸钙 (CPC)是新型的非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类人工骨材料。本文观察了CPC植入体内的实验结果。方法 :将术中预制成形的CPC植入兔股骨髁处缺损和肌肉内 ,观察 18个月。结果 :CPC只引起一过性的炎症反应 ,与骨直接愈合。 12个月... 目的 :自固化磷酸钙 (CPC)是新型的非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类人工骨材料。本文观察了CPC植入体内的实验结果。方法 :将术中预制成形的CPC植入兔股骨髁处缺损和肌肉内 ,观察 18个月。结果 :CPC只引起一过性的炎症反应 ,与骨直接愈合。 12个月时CPC降解约 12 % ,18个月时约为 19% ,降解处由骨组织替代。CPC与骨为界面结合 ,CPC的降解为溶解降解 ,是两个重要发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固化磷酸钙 人工骨 骨缺损
下载PDF
无柄解剖形人工髋关节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费琴明 洪水棕 +2 位作者 陈统一 陈中伟 钱本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本实验对一种新型无柄解剖形人工髋关节 (英文名称为 A- Fix TM :Non- stem med Anatomical Total HipProsthesis)仿真临床置换术下的早期 (无骨水泥固定 )和后期 (用骨水泥固定模拟骨组织自然生长 )状态 ,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并对... 本实验对一种新型无柄解剖形人工髋关节 (英文名称为 A- Fix TM :Non- stem med Anatomical Total HipProsthesis)仿真临床置换术下的早期 (无骨水泥固定 )和后期 (用骨水泥固定模拟骨组织自然生长 )状态 ,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并对照正常自然股骨和股骨颈对实验结果进行归一化系数分析比较 .结果显示 ,无柄人工髋置换术后无骨水泥固定态和骨水泥固定态的股骨头垂直位移相似 ,均略大于正常股骨态的位移。置换后无骨水泥固定态和骨水泥固定态的应变分布特征也相同 ,但与正常态相比 ,股骨颈的受拉侧和受压侧的应变值都明显降低 ,并且变化平缓。相对于正常态而言 ,置换后无骨水泥固定态的安全系数在受拉侧提高 13% ,受压侧提高 2 7.6 % ;置换后骨水泥固定态的安全系数在受拉侧提高 2 9.6 % ,受压侧提高 2 2 .1%。置换前后股骨头最大扭转角都小于 0 .3°,无骨水泥固定态的扭转角是正常态的 0 .0 2倍 ,骨水泥固定态的扭转角是正常态的 0 .0 1倍。研究表明新型无柄解剖形人工髋关节具有低应力 ,高强度和小变形 ,抗松动 ,高刚度等一系列优异的力学特性 ,为其临床应用和推广 ,提供可靠的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柄解剖形人工髋关节 生物力学 骨水泥 扭转角 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