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辐射平衡分量特征 被引量:77
1
作者 卞林根 陆龙 +5 位作者 逯昌贵 陈彦杰 高志球 刘辉志 张宏升 陈家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7-588,共12页
利用1998年夏季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TIPEX)获得的改则、当雄和昌都三个热源观测站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统计和分析了高原夏季辐射平衡分量和热源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地面总辐射平均强度以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利用1998年夏季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TIPEX)获得的改则、当雄和昌都三个热源观测站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统计和分析了高原夏季辐射平衡分量和热源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地面总辐射平均强度以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小。6月中旬后随着雨季到来,地表反射率均有所降低,中部和东部的辐射强度明显减弱,西部雨季降水和云量都比较少,辐射强度变化不明显。高原中部和东部的净辐射在6月中旬有明显的突变现象,西部突变期出现在7月上旬.以中部的辐射加热强度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湿期随着地面长波辐射的减少,热源强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总辐射 反射率 长波辐射 热源强度 土壤热通量
下载PDF
北京大气边界层中风和温度廓线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卞林根 程彦杰 +3 位作者 王欣 高志球 汪瑛 陆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U01期13-25,共13页
为了研究冬季北京城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特征 ,分别在城区和郊区 4个观测点利用系留气艇在 2 0 0 1年 1月 5~ 1 3日和 2月 2 1~ 2 8日进行了大气廓线探测 ,并分析了温度和风廓线垂直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结果显示 :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 为了研究冬季北京城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特征 ,分别在城区和郊区 4个观测点利用系留气艇在 2 0 0 1年 1月 5~ 1 3日和 2月 2 1~ 2 8日进行了大气廓线探测 ,并分析了温度和风廓线垂直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结果显示 :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 ,热岛强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近地层热岛强度在晴天最大可达到 4℃左右。除了近地层郊区的风速大于城区外 ,城区和郊区风速的垂直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在 1 0 0~ 2 0 0m高度以下 ,城区和郊区风速和风向随高度分布都出现了明显的拐点 ,3 0 0m以上高度风向和风速基本趋于一致 ,表明城区和郊区的风廓线均受到城市覆盖层的影响。随着北京市区的规模不断扩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留气艇探测 风温廓线 城市热岛 垂直结构 北京地区 大气边界层 观测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卞林根 陆龙 +4 位作者 程彦杰 逯昌贵 姚展予 徐祥德 陈联寿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3,共13页
利用我国 1 998年第 2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 (TIPEX)昌都的湍流观测资料 ,初步分析了三维风速、温度和湿度湍流谱、归一化方差与稳定度的关系、湍流通量和整体输送系数 .结果表明 ,白天标准化的湍流谱大多数满足 2 /3次方定律 .风速... 利用我国 1 998年第 2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 (TIPEX)昌都的湍流观测资料 ,初步分析了三维风速、温度和湿度湍流谱、归一化方差与稳定度的关系、湍流通量和整体输送系数 .结果表明 ,白天标准化的湍流谱大多数满足 2 /3次方定律 .风速方差与稳定度的关系在不稳定条件下基本服从 1 /3次方定律 ,但水平风速方差比垂直速度方差与稳定度的关系离散 .中性层结下的 A、B值比平原地区大 ,与起伏地形的值接近 ,C值与平原地区和起伏地区的差异不大 .温度和湿度方差与不稳定层结的关系基本满足 1 /3次方定律 ,而在稳定层结下的关系均无明显规律 .湍流通量在干湿期转换中有突变现象 ,干期的动量和热量通量均大于湿期 ,热源强度以感热为主 ,占 80 % .湿期热源强度明显增大 ,其中以潜热为主 ,占热源强度的 60 % .整体输送系数与稳定度的关系明显 ,拟合得到的中性层结条件下的 CDN和 CH N分别为 4.40× 1 0 - 3和 4.70×1 0 - 3,其结果大于高原中、西部的同期观测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象科学试验 涡旋相关法 湍流结构 整体输送系数
下载PDF
城市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估算 被引量:58
4
作者 高志球 卞林根 +3 位作者 逯昌贵 陆龙 王金星 汪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U01期26-33,共8页
为了定量描述北京城市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特征 ,为模式提供准确的下垫面参数。利用气象塔大气湍流观测资料 ,结合Martano(2 0 0 0 )由单层超声风速、温度资料估算非均匀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计算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 为了定量描述北京城市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特征 ,为模式提供准确的下垫面参数。利用气象塔大气湍流观测资料 ,结合Martano(2 0 0 0 )由单层超声风速、温度资料估算非均匀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计算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塔附近的下垫面空气动力粗糙度z0 和零平面位移d ,即z0 为 1 .75m和d为 40 .1 2m。该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结果表明 :最近的 8年内 ,该处的零平面位移和空气动力粗糙度明显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观测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零平面位移 北京 城市下垫面
下载PDF
1992年夏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 被引量:37
5
作者 陆龙 周国贤 张正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用1992年夏季珠穆朗玛峰地区考察的多通道有线遥测辐射观测资料,对珠峰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珠峰地区夏季中午前后的大气透明度状况与1959年没有明显差异。夏季在珠峰绒布寺地区最... 用1992年夏季珠穆朗玛峰地区考察的多通道有线遥测辐射观测资料,对珠峰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珠峰地区夏季中午前后的大气透明度状况与1959年没有明显差异。夏季在珠峰绒布寺地区最大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现象的出现十分频繁。本次考察时,在有完整资料的16天中,14天观测到了瞬时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的现象;这种现象从地方时9时到14时都可出现,有时竟连续出现5个时欢。瞬时总辐射的最大值为1688Wm-2,超出了太阳常数23%。考察期间记录到的总辐射时累计值的最大值为4.71MJm-2,平均强度1308Wm-2,达太阳常数的95.7%。青藏高原地区持续出现总辐射大于太阳常数的现象对近地面辐射平衡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 太阳直接辐射 总辐射 太阳辐射
下载PDF
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6
作者 马丽娟 陆龙 卞林根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9-37,共9页
依据Hadley中心提供的全球海冰密集度格点资料 ,利用诊断分析方法 ,对近 35年来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在南极地区 ,海冰平均北界和海冰总面积的变化基本一致 ,可以用海冰北界来研究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南... 依据Hadley中心提供的全球海冰密集度格点资料 ,利用诊断分析方法 ,对近 35年来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在南极地区 ,海冰平均北界和海冰总面积的变化基本一致 ,可以用海冰北界来研究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南极海冰最多和最少期分别出现在 9月和 2月 ;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地区海冰最多、变化最大 ,南极半岛地区海冰最少 ,变化也小 ;近 35年来环南极地区的海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南极海冰变化的时空多样性十分明显 ,存在着 5个变化不同的区域 ,其中有两个区域近 35年来海冰范围扩大 ,面积增加 ,而另三个区域则海冰范围缩小 ,面积减少。不同区域的海冰都存在着较明显的 2— 3年和 5— 7年主振荡周期。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极地区海 冰 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冰 时空变化 诊断分析法
下载PDF
拉斯曼丘陵的短期气候特征 被引量:34
7
作者 卞林根 薛正夫 +2 位作者 逯昌贵 陆龙 贾朋群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7-46,共10页
利用中山站1989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对拉斯曼丘陵的短期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拉斯曼丘陵的气候特点与东南极沿岸其它绿洲区相似,共同受大尺度气候过程的影响,同时还具有许多局地气候特征。
关键词 拉斯曼丘陵 中山站 气候特征 短期气候 南极
下载PDF
冬季北京城市近地层的气象特征 被引量:26
8
作者 陆龙 卞林根 +2 位作者 程彦杰 高志球 汪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U01期34-42,共9页
运用 2 0 0 1年 1~ 3月北京大气边界层和大气化学综合试验期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上所获得的 8~ 3 2 0m 1 5层风、温度和湿度梯度资料 ,对冬季北京城市边界层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在冬季北京城市边界层中 ,平... 运用 2 0 0 1年 1~ 3月北京大气边界层和大气化学综合试验期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上所获得的 8~ 3 2 0m 1 5层风、温度和湿度梯度资料 ,对冬季北京城市边界层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在冬季北京城市边界层中 ,平均而言地表粗糙度为 1 .3 4、零平均位移约为 2 0m ;温度基本上随高度呈线性变化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并不总遵循对数关系 ,尤其是在午前和夜间 ,风速与高度之间对数关系的不显著率可达 3 0 %~ 40 %。不能简单套用在Monin Obuhov相似理论中由Businger Dye风廓线层结订正获得的近地面层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市边界层 对数拟合 零平均位移 粗糙度 冬季 气象特征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1985—2008)和中山站(1989—2008)地面温度变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卞林根 马永锋 +1 位作者 逯昌贵 陆龙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长城站1985—2008年和中山站1989—2008年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两站短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评估了两站地面温度观测资料的代表性。结果表明,长城站和别林斯高晋站同期的年平均温度均为-2.1℃,温度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27℃/10a.和... 利用长城站1985—2008年和中山站1989—2008年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两站短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评估了两站地面温度观测资料的代表性。结果表明,长城站和别林斯高晋站同期的年平均温度均为-2.1℃,温度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27℃/10a.和0.33℃/10a,呈现出南极半岛具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中山站和戴维斯站的同期温度变化速率分别为0.12℃/10a.和0.07℃/10a,显示的气候变暖趋势不明显。两站温度变化趋势与邻近站相比基本相似,表明两站观测的温度资料具有南极乔治王岛和东南极沿岸区的代表性。长城站四季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且秋季增温速率最大,冬季次之,其它季节不明显。中山站春季和冬季具有降温趋势,秋季和夏季具有升温倾向,其中以秋季升温趋势和冬季降温趋势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中山站 地面气温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长期稻田能量收支、CO_2通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高志球 卞林根 +1 位作者 陆龙 丁国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资料 ,将 1 999年常熟稻田水稻四个不同生长期 (插秧、拔节、抽穗和成熟 )的太阳辐射、水汽压、气温和水平风速及降水作为简化生物圈 (SiB... 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资料 ,将 1 999年常熟稻田水稻四个不同生长期 (插秧、拔节、抽穗和成熟 )的太阳辐射、水汽压、气温和水平风速及降水作为简化生物圈 (SiB2 )模式的 5个强迫变量 ,在合理设计模式参数的前提下 ,分别模拟了上述四个阶段的能量收支、CO2 通量。模拟结果表明 :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感热、潜热和下垫面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不同 ;CO2 通量的模拟结果与 1 996年国际稻田试验结果相似。该研究为利用自动气象站网的资料估计各站能量收支、CO2 通量、土壤水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SiB2模式 能量收支 C02通量
下载PDF
北冰洋夏季开阔洋面和浮冰近地层热量平衡参数的观测估算 被引量:27
11
作者 卞林根 高志球 +3 位作者 陆龙 张雅宾 C.Roger X.D.Zhang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利用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浮冰站和“雪龙号”考察船获得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采用涡旋相关法和廓线法对1999年8月19~24日北冰洋浮冰和开阔水面近地层的热量平衡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冰面的净辐射仅为开阔海面的8%,主要消... 利用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浮冰站和“雪龙号”考察船获得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采用涡旋相关法和廓线法对1999年8月19~24日北冰洋浮冰和开阔水面近地层的热量平衡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冰面的净辐射仅为开阔海面的8%,主要消耗于感热输送和融化,冰面损失的热量超过了吸收的净辐射,并由冰的深层热传导来补偿,潜热通量对冰面热平衡的贡献较小.开阔海面吸收的净辐射主要以潜热和感热向大气输送,分别占52%和25%,剩余部分向深层水体传导.观测事实说明北冰洋夏季开阔海面/大气和冰面/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有显著差异,开阔洋面有大量的水汽向大气输送,这对研究北冰洋地区海/冰/气相互作用对气候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通量 热量收支 海洋观测 热量交换 北冰洋 夏季 开阔洋面 浮冰近地层 热量平衡参数
原文传递
南极海冰涛动与ENSO的关系 被引量:24
12
作者 程彦杰 卞林根 陆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1-717,共7页
对近 30年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的EOF和SVD分析 ,发现南极地区在罗斯海外围和别林斯高晋海的海冰密集度场存在着“翘翘板”的变化特征 ,并与ENSO有密切联系。由此定义两个海冰关键区的差值为南极海冰涛动指数 (ASOI) ,ASOI超前SOI和Nino3... 对近 30年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的EOF和SVD分析 ,发现南极地区在罗斯海外围和别林斯高晋海的海冰密集度场存在着“翘翘板”的变化特征 ,并与ENSO有密切联系。由此定义两个海冰关键区的差值为南极海冰涛动指数 (ASOI) ,ASOI超前SOI和Nino3指数 2个月时 ,其正、负相关系数达到最大 ,并通过α =0 .0 0 1的信度检验。ASOI高、低指数阶段对应的南半球海平面气温、气压场和风场的合成分析表明 ,海冰关键区的异常变化可能引起温度、气压、风场的响应而影响南太平洋的洋流 ,进而对ENSO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冰 涛动 SVD分析 厄尔尼诺 海平面气温 气压场 风场 合成分析
下载PDF
历史极端雨涝事件研究——1823年我国东部大范围雨涝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德二 陆龙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5,共7页
1823年(清道光三年)我国发生大范围、多流域的严重雨涝,这是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文章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1823年的气候实况并绘图显示,指出该年我国华北夏季雨期长、多大雨,北京6~8月雨日53天、... 1823年(清道光三年)我国发生大范围、多流域的严重雨涝,这是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文章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1823年的气候实况并绘图显示,指出该年我国华北夏季雨期长、多大雨,北京6~8月雨日53天、降水量663mm超过现代(1971~2000年)平均值5成;长江中下游全年多雨,梅雨期长、低地积涝4个多月,比1804年的水灾更严重;华南夏秋多雨。各地主要降雨时段由南向北的递次推迟,显示我国雨带的季节性移动特点。海河、黄河、长江、珠江诸流域发生雨涝灾害、粮棉减产甚至失收,还有疫疾流行,政府实施赈济。该年的天气气候特点与大范围持续多雨的1954年极为相似,且二者都发生在太阳活动周的极小值年和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结束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雨涝 气候灾害 1823年 历史气候
下载PDF
1993年中山站南极“臭氧洞”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郑向东 周秀骥 +1 位作者 陆龙 郭松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33-535,共3页
1985年英国科学家Farman根据地面观测资料发现南极“臭氧洞”后,卫星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结果.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他们各自的南极站都加强了臭氧的观测研究.在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1992~1993年)期间,我们在南极中山站(69°... 1985年英国科学家Farman根据地面观测资料发现南极“臭氧洞”后,卫星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结果.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他们各自的南极站都加强了臭氧的观测研究.在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1992~1993年)期间,我们在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用Brewer臭氧分光光谱仪建立了地面臭氧观测,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采用国际标准仪器开展臭氧研究工作.本文利用1993年中山站观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洞 南极 中山站 DUV-B 卫星观测
原文传递
中国南极气象考察与全球变化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陆龙 卞林根 程彦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55-262,共8页
利用中国南极长城气象站和中山气象台常规气象观测及与气象有关的科学考察资料 ,对中国南极气象台站的气候和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南极和邻近地区气候变化存在着时间、空间上的多样性。中国南极... 利用中国南极长城气象站和中山气象台常规气象观测及与气象有关的科学考察资料 ,对中国南极气象台站的气候和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南极和邻近地区气候变化存在着时间、空间上的多样性。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正好处于南极半岛和东南极两个不同的气候区。近 10余年来 ,当位于南极半岛地区的长城站显著增温时 ,位于东南极的中山站恰有较明显的降温趋势。南极地区的温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变化有较大差异。这种变化和差异很难简单地用全球温室效应来解释。近 7年来 ,中山站地区的大气臭氧总量有减少趋势 ,与全球大气臭氧总量变化趋势相同。在南极地区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继续监测包括近地面温度在内的大气要素的变化 ,积极获取代用资料 ,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气象观测 温室效应 变化趋势 全球变化 中国
下载PDF
南极和邻近地区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陆龙 卞林根 贾朋群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7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对南极和邻近地区1957~1993年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趋势及多年振荡特征的研究表明,南极地区的短期气候变化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多样的,南极不是对全球温室效应响应最强烈的地区,其温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变化有较大差异.这种变... 对南极和邻近地区1957~1993年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趋势及多年振荡特征的研究表明,南极地区的短期气候变化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多样的,南极不是对全球温室效应响应最强烈的地区,其温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变化有较大差异.这种变化和差异很难简单地用全球温室效应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温度 温室效应 变化趋势 振荡特征
原文传递
近20年来中国极地大气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陆龙 卞林根 +2 位作者 效存德 武炳义 逯昌贵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2-691,F003,共21页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的 3大气候敏感地区 ,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中国的南极和北极实地考察研究 ,分别始于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 ,起步较晚 ,但近 2 0余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的 3大气候敏感地区 ,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中国的南极和北极实地考察研究 ,分别始于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 ,起步较晚 ,但近 2 0余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讫今为止 ,中国已组织了 2 0次南极考察和 3次北极考察 ,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等 3个常年科学考察站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高层大气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科学第一手资料 ;开展了有关极地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取得了新的进展。南极地区大气温度、臭氧和海冰的气候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多样的。南极地区的增暖主要发生在南极半岛地区 ,在南极大陆主体并不明显 ,近 10余年来还有降温趋势。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 ,还揭示了南极半岛西侧和罗斯海外围的海冰变化具有“翘翘板”特征 ,由此定义的南极涛动指数可用来讨论南极海冰状况和海冰关键区的活动 ;用实地考察资料研究了极地不同下垫面的近地面物理和海 -冰 -气相互作用特征 ,给出了边界层特征参数 ;讨论了极地天气气候和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大气科学 南极 海冰 中山站 北极 大气化学 气候 半岛地区 鹅种
下载PDF
南极长城站(1985—2008)和中山站(1989—2008)风和降水等要素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23
18
作者 卞林根 马永锋 +1 位作者 逯昌贵 陆龙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1-333,共13页
利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降水、风、湿度、气压和云量等高质量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两站基本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城站年降水量为503mm,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27mm/10a。长城站和中山站年降水日数均呈... 利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降水、风、湿度、气压和云量等高质量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两站基本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城站年降水量为503mm,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27mm/10a。长城站和中山站年降水日数均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2.9d/10a和-12.1d/10a。长城站和中山站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8%和58%。长城站年平均湿度总体上呈不明显下降趋势,中山站没有趋势。长城站盛行风向为西北风,中山站为偏东风,年平均风速分别为7.3m/s和7.1m/s。两站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09m/s/10a和-0.23m/s/10a。长城站平均大风日数为137d,记录的极大风速为37.2m/s。中山站平均大风日159d,记录的极大风速为50.3m/s。长城站和中山站年平均气压分别为990hPa和985hPa,变化速率分别为0.65hPa/10a和-0.80hPa/10a。其变化趋势相反,并与两站风速和大风日数及降水日数的变化倾向基本相同。长城站和中山站月平均云量分别为8.8和6.2,其差异显示了两站所处气候带的特点,即长城站地区全年阴天多、云量大,中山站则与此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中山站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南极半岛地区气温与南极海冰涛动、ENSO的联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程彦杰 陆龙 +1 位作者 卞林根 汪瑛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使用南极半岛Orcadas等台站的气温多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南极半岛气温和周围海冰以及ENSO的初步联系。结果表明 ,南极半岛地区的气温变化可以反映南极海冰涛动的变化特征 :气温距平和南极半岛附近海冰距平存在密切的负相关 ,和罗斯海外... 使用南极半岛Orcadas等台站的气温多年观测资料 ,分析了南极半岛气温和周围海冰以及ENSO的初步联系。结果表明 ,南极半岛地区的气温变化可以反映南极海冰涛动的变化特征 :气温距平和南极半岛附近海冰距平存在密切的负相关 ,和罗斯海外围区域的海冰距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南极半岛气温与南极海冰涛动以及ENSO之间的紧密联系。当南极半岛地区气温偏低 (高 )时 ,南极半岛周围海冰偏多 (少 ) ,罗斯海外围海冰偏少 (多 )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 (低 ) ,可能出现ElNino(LaNina)。另外 ,南极半岛当年 1 0月的气温距平对预测次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半岛地区 气温 海冰 ENSO
下载PDF
南极地区温度和海冰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7
20
作者 卞林根 陆龙 贾朋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64-572,共9页
对南极地区温度和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近30余年来南极地区有显著的变暖趋势,时空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以南极半岛地区的变暖趋势最大,为整个东南极沿岸增温率的2~3倍。近20年来,整个平均的南... 对南极地区温度和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近30余年来南极地区有显著的变暖趋势,时空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以南极半岛地区的变暖趋势最大,为整个东南极沿岸增温率的2~3倍。近20年来,整个平均的南极海冰和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年际变化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经过聚类分析划分出不同的气候区,能清楚地显示出某些区两者的关系。海冰与同区沿岸温度距平相关信号最强区在南大西洋至西南太平洋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地区 温度 海冰 时空特征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