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障碍的筛查效能
1
作者 牛佳莉 美茵 刘斌 《医学信息》 2023年第3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室化验指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障碍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月初次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40例,根据有无排卵障碍将其分为有排卵障碍组和无排卵障碍组,收集其临床信息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 目的探讨实验室化验指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障碍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2月初次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40例,根据有无排卵障碍将其分为有排卵障碍组和无排卵障碍组,收集其临床信息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抑制素B(INHB)、抗缪勒氏激素、同型半胱氨酸(Hcy)、性激素6项、胰岛素和血糖],分析其相关性。后将上述患者按100∶40分为发现组和验证组,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明确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于排卵障碍的筛查效能。结果有排卵障碍组和无排卵障碍组的INHB与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发现组中INHB诊断排卵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6.07%、52.27%,AUC面积0.587,HOMA-IR诊断排卵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3.57%、63.18%,AUC为0.618,两者合并后的特异度为72.73%,AUC为0.650,同型半胱氨酸(Hcy)筛查PCOS患者排卵障碍的特异度为97.73%;根据得出的临界值(Cut-off)进行验证,验证组结果显示,INHB诊断排卵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5.00%、50.00%,HOMA-IR诊断排卵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5.00%、65.00%,Hcy的特异度为95.00%。结论INHB及HOMA-IR可作为筛查PCOS患者排卵障碍的实验室指标,结合Hcy可提高其准确率,有助于监控重点患者、早期干预,及保护患者的生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障碍 抑制素B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RBP4、PPARγ水平与子宫内膜增生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李晓红 美茵 +1 位作者 张丽燕 李瑾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11期48-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子宫内膜组织的RBP4、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与子宫内膜增生的关系;分析血清RBP4水平和子宫内膜组织的RBP4、PPARγ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2...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子宫内膜组织的RBP4、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与子宫内膜增生的关系;分析血清RBP4水平和子宫内膜组织的RBP4、PPARγ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8例,根据病理分型分为A组(n=24):子宫内膜不伴有不典型的增生(单纯型增生或复杂型增生);B组(n=6):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对照组(n=18)为子宫内膜正常组(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或分泌期),检测患者血清RBP4水平及子宫内膜组织RBP4和PPARγ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不同组别间的差异。结果 A组、B组患者血清RBP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U值分别为-3.355、-3.600,P<0.05);A组、B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RBP4、PPAR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BP4:U值分别为-2.695、-3.201;PPARγ:U值分别为-3.228、-3.267;P<0.05)。患者血清RBP4水平与子宫内膜组织的RBP4、PPARγ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5、0.415,P<0.05)。结论 血清RBP4水平不仅与子宫内膜增生相关,还与子宫内膜组织的生物学指标变化过程相一致。提示血清RBP4有望作为早期预测子宫内膜增生发展、恶变及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CBX4基因rs128525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宫肌瘤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美茵 朱东艳 +1 位作者 光晓燕 李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8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色素框同源蛋白4(CBX4)基因rs128525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宫肌瘤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419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499例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提取全血DNA... 目的探讨色素框同源蛋白4(CBX4)基因rs128525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宫肌瘤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419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499例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提取全血DNA,采用Mass ARRAY技术进行CBX4基因SNP分型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CBX4基因rs1285251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T基因型人群子宫肌瘤发病风险明显升高[OR=2.046,95%CI=(1.268,3.301),P=0.003<0.05],校正年龄后仍有统计学差异[OR=1.951,95%CI=(1.138,3.344),P=0.015<0.05]。隐性模型条件下,TT基因型携带者与TC+CC基因型相比罹患子宫肌瘤的风险更高[OR=2.023,95%CI=(1.273,3.212),P=0.003<0.05],校正年龄后仍有统计学差异[OR=2.018,95%CI=(1.201,3.393),P=0.008<0.05]。分层分析显示,携带TT基因型的<40岁女性子宫肌瘤患病风险明显升高[OR=1.811,95%CI=(1.054,3.110),P=0.031<0.05],校正年龄后仍有统计学差异[OR=1.839,95%CI=(1.036,3.264),P=0.037<0.05]。此外,TT基因型携带者出现多发性肌瘤[OR=2.432,95%CI=(1.406,4.209),P=0.001<0.05]、校正年龄后仍有统计学差异[OR=2.726,95%CI=(1.438,5.167),P=0.002<0.05],肌壁间肌瘤[OR=2.145,95%CI=(1.320,3.485),P=0.002<0.05]、校正年龄后仍有统计学差异[OR=2.025,95%CI=(1.170,3.504),P=0.012<0.05]及大体积肌瘤(最大肌瘤长径≥5 cm)[OR=2.124,95%CI=(1.300,3.470),P=0.003<0.05]、校正年龄后仍有统计学差异[OR=2.138,95%CI=(1.231,3.714),P=0.007<0.05]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CBX4基因rs1285251位点SNP增加了子宫肌瘤患病风险,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单核苷酸多态性 色素框同源蛋白4 基因位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