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格日勒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77-3382,共6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主要在非洲大陆流行,它通过偶然机会侵入到欧洲和美洲,之后进一步侵袭到了东欧和高加索地区,且到目前也未完全控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可通过软蜱传播,感染野猪和家猪,其...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主要在非洲大陆流行,它通过偶然机会侵入到欧洲和美洲,之后进一步侵袭到了东欧和高加索地区,且到目前也未完全控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可通过软蜱传播,感染野猪和家猪,其在特定生态系统中的生存能力由它所在的野生宿主种群和畜牧生产系统来界定。ASF是可导致家猪和野猪死亡率极高的病毒性疾病,且因缺少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除了预防和扑杀,暂无其他更好的应对方法,所以需要很好地了解ASF流行病学,预防和控制其传播,以便实施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流行病学 软蜱 宿主 传播
下载PDF
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波 +3 位作者 单春乔 冯柳柳 王业华 刘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88-2095,共8页
抗生素耐药性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细菌已经进化出多种机制得以在诸多抗生素中存活。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药物研发途径,理想的药物靶标与代谢和压力相关,而由信号核苷酸(p)pp Gpp调节的严谨反应是有效的靶标之一,抑制该途... 抗生素耐药性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细菌已经进化出多种机制得以在诸多抗生素中存活。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药物研发途径,理想的药物靶标与代谢和压力相关,而由信号核苷酸(p)pp Gpp调节的严谨反应是有效的靶标之一,抑制该途径会降低致病细菌存活率。最近设计的(p)pp Gpp小分子类似物,在抑制细菌生长和生物膜产生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此外,抗菌肽、小RNA和核糖开关以及抗生素佐剂等在耐药性细菌感染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目前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加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 严谨反应抑制剂 抗菌肽 小RNA和核糖开关 细菌代谢 抗生素佐剂
原文传递
卵黄抗体在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业华 单春乔 +3 位作者 冯柳柳 李娟 刘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0-124,共5页
病毒性传染病一直以来对动物与人的危害极大,而常见抗病毒药物对细胞有较大毒性,且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给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增加了难度。卵黄抗体因其获取方便、获得量大、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可进行规模化生产、性质稳定,因此广泛应用... 病毒性传染病一直以来对动物与人的危害极大,而常见抗病毒药物对细胞有较大毒性,且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给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增加了难度。卵黄抗体因其获取方便、获得量大、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可进行规模化生产、性质稳定,因此广泛应用于动物与人的病毒性疫病防治中。论文阐述了卵黄抗体的产生、结构、优势、作用机理等内容,并对卵黄抗体在动物与人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和已商品化的产品现状进行了综述,汇总研究之不足,若卵黄抗体能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克服不足,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抗体 病毒性疾病 应用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优势蜱种的鉴定及其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天鹏 张金宝 +3 位作者 吴咪 贺海燕 格日勒图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08-2113,共6页
为掌握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硬蜱的优势蜱种类,对该地区15个调查点的蜱进行考查和采集蜱虫1 349只样本,在形态学鉴定方法初步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设计1对简并引物,从蜱虫基因组DNA样品中,采用PCR扩增得到蜱虫16SrRNA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基... 为掌握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硬蜱的优势蜱种类,对该地区15个调查点的蜱进行考查和采集蜱虫1 349只样本,在形态学鉴定方法初步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设计1对简并引物,从蜱虫基因组DNA样品中,采用PCR扩增得到蜱虫16SrRNA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用Mega 6.06软件绘出系统进化树,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蜱虫16SrRNA进行聚类。结果显示:15个考察点蜱虫种类均为草原革蜱,属于呼伦贝尔地区常见优势蜱虫之一。但是,不同地区的蜱虫之间也存在基因序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革蜱 形态学鉴定 16S RRNA 同源性分析
原文传递
多型FMDV VP1表位融合蛋白SLP-MultiVP1的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特尼格尔 赵慧 +3 位作者 小琴 黄天鹏 格日勒图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2-1625,1655,共5页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主要感染偶蹄兽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本研究对已构建的含有VP1表位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SLP-MultiVP1进行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试验在菌体...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主要感染偶蹄兽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本研究对已构建的含有VP1表位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SLP-MultiVP1进行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试验在菌体裂解物中证明了80 000融合蛋白的存在。通过Pierce?GST Spin Purification Kit亲和层析和切胶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纯化出融合蛋白GST-SLP-MultiVP1,并用Prescission Protease将该融合蛋白中的GST标签切掉,获得大小为54 000的目的蛋白SLP-MultiVP1,并用Western Blot试验证明了该蛋白与牛A、O、AsiaⅠ型疫苗株阳性血清均有特异性的结合。本试验进一步为口蹄疫VP1表位肽的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融合蛋白 纯化 VP1基因表位肽 鉴定
原文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对肉鸡十二指肠形态结构、消化酶活性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单春乔 刘秋晨 +3 位作者 李娟 刘恩 刘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18-322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十二指肠形态结构、消化酶活性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十二指肠形态结构、消化酶活性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K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盐酸金霉素,EGF组(E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 EGF,EGF+抗生素组(E+K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 EGF+250 mg/kg盐酸金霉素。试验期为42 d。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双抗体夹心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了十二指肠黏膜形态,碱性蛋白酶、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以及EGFR的表达。结果表明:1)28、35、42日龄时,各组十二指肠碱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E组十二指肠碱性蛋白酶活性均为最高。21、28、35、42日龄时,各组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E组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均为最高。35日龄时,E组十二指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K组和E+K组(P<0.05);42日龄时,E组十二指肠α-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K组和E+K组(P<0.01)。2)21日龄时,E组十二指肠EGFR基因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CK组(P<0.05);42日龄时,E组和K组十二指肠EGFR基因平均光密度值极显著高于CK组和E+K组(P<0.01)。3)21日龄时,K组和E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CK组(P<0.05)。28、35和42日龄时,各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21、35和42日龄时,E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为最高。综上所述,饲粮添加500 mg/kg EGF能促进21、28、35、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黏膜形态的发育,增强十二指肠中碱性蛋白酶、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提高十二指肠EGF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肉鸡 十二指肠 形态结构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干肉制品中霉菌PCR鉴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敖特根巴雅尔 乌兰其其格 +1 位作者 特尼格尔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第3期49-51,54,共4页
为了早期预防传统牛肉干发生霉变,建立了牛肉干中真菌PCR的鉴定方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对所建立的PCR方法进行了验证。其中特异性试验以霉变的鲜牛肉、酵母菌、乳酸球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验证;敏感性试验以霉变的鲜牛... 为了早期预防传统牛肉干发生霉变,建立了牛肉干中真菌PCR的鉴定方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对所建立的PCR方法进行了验证。其中特异性试验以霉变的鲜牛肉、酵母菌、乳酸球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验证;敏感性试验以霉变的鲜牛肉为材料,提取其DNA并将其稀释成不同的浓度进行PCR验证。结果显示:特异性试验中仅霉菌样品在约300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而其他样品在该处无特异性条带出现,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中,霉菌DNA原液、10倍稀释、100倍稀释、1 000倍稀释时均出现了约300 bp的特异性条带,即霉菌DNA模板稀释度为1 000倍(2 ng/μL)时仍对引物有敏感性。该试验为市场传统牛肉干真菌PCR检测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牛肉干 真菌 PCR鉴定方法 特异性 敏感性
下载PDF
不同颉颃方法验证丁酸梭菌抑制魏氏梭菌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秋晨 +5 位作者 刘恩 陈玲 郭斌 林洋 杨乔乔 刘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5-97,共3页
为了探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含丁酸梭菌的替抗素产品对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的颉颃作用,试验对活化的丁酸梭菌和魏氏梭菌进行培养,得到密度大于1.0×10^9cfu/mL的菌液。以单独添加1.5×10^9cfu/mL魏氏... 为了探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含丁酸梭菌的替抗素产品对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的颉颃作用,试验对活化的丁酸梭菌和魏氏梭菌进行培养,得到密度大于1.0×10^9cfu/mL的菌液。以单独添加1.5×10^9cfu/mL魏氏梭菌为对照组,以添加0.03 g替抗素+1.5×10^9cfu/mL魏氏梭菌、0.03 g替抗素+3.0×10^9cfu/mL魏氏梭菌、1.5×10^9cfu/mL魏氏梭菌+8.3×10^9cfu/mL丁酸梭菌分别为试验1组、2组、3组,采用混合培养法研究各组魏氏梭菌的活菌数变化情况。以1.5×10^9cfu/mL魏氏梭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研究8.3×10^9cfu/mL丁酸梭菌发酵液及其上清液、0.03 g替抗素、无菌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对魏氏梭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混合培养24 h后,试验1组、2组、3组中魏氏梭菌的活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2组中的替抗素对魏氏梭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7.82%(P<0.05)和96.44%(P<0.05),试验3组中的丁酸梭菌对魏氏梭菌的抑制率达到96.44%(P<0.05);牛津杯法的4种处理方式均未出现抑菌圈。说明丁酸梭菌及替抗素对魏氏梭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混合培养法比牛津杯法更适合评价丁酸梭菌对魏氏梭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替抗素 颉颃作用 魏氏梭菌 混合培养 牛津杯法
原文传递
酶菌复合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细胞数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单春乔 林洋 +5 位作者 冯柳柳 刘艳 武杰 李国爱 江国托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2-1659,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细胞数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泌乳天数及生理性状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40头,随机为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细胞数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泌乳天数及生理性状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40头,随机为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 kg/t的酶菌复合制剂,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分别于试验第10、20、30、40天采集牛粪便,利用粪便分析筛对牛粪便组成进行分析。分别在试验第1、20、40天采集乳样,采用乳汁分析仪测定各组乳样中乳脂率、乳蛋白率、非脂固形物和奶中体细胞数(SCC),试验期间记录每头牛平均日产奶量(ADMY)及平均日采食量(ADFI)。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菌复合制剂能够显著增加奶牛平均日产奶量(P<0.05),提高牛乳中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P<0.05),降低体细胞数(P<0.05),改善粪便结构。综合试验结果,酶菌复合制剂应用于奶牛养殖的最优添加量为1.0 kg/t,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牛体细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菌复合制剂 奶牛 生产性能 体细胞数
下载PDF
多型FMDV VP1表位嵌入型载体pMG-SLPMultiVP1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天鹏 +2 位作者 吴咪 贺海燕 格日勒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0,共5页
构建出表达载体pMG-SLPMultiVP1,并对其进行双酶切鉴定及PCR鉴定。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入到发酵乳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IFAT鉴定。多型FMDV VP1表位嵌入的SLPMultiVP1融合基因成功克隆入穿梭质粒pMG36e... 构建出表达载体pMG-SLPMultiVP1,并对其进行双酶切鉴定及PCR鉴定。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入到发酵乳杆菌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IFAT鉴定。多型FMDV VP1表位嵌入的SLPMultiVP1融合基因成功克隆入穿梭质粒pMG36e中,其表达产物大小约为35ku,部分表达产物位于发酵乳杆菌表面。成功构建了一个乳杆菌嵌入型表达载体pMG-SLPMultiVP1,为以发酵乳杆菌为活菌载体的表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型口蹄疫病毒 VP1表位 S-层蛋白 发酵乳杆菌 表位疫苗
下载PDF
各型FMDV VP1基因表位嵌入型蛋白SLP-MultiVP1对免疫不同小鼠血清IgG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慧 特尼格尔 +3 位作者 黄天鹏 小琴 格日勒图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265,共4页
利用通过Swiss-Model在线软件分析所得的乳杆菌S-层蛋白高级结构3D模拟图,应用Swiss-Pbd Viewer软件对嵌入型蛋白SLP-MultiVP1中的3型口蹄疫病毒(FMDV)不同表位位点进行标注,并用嵌入型蛋白SLP-MultiVP1和重组蛋白SLP分别免疫6周龄的BAL... 利用通过Swiss-Model在线软件分析所得的乳杆菌S-层蛋白高级结构3D模拟图,应用Swiss-Pbd Viewer软件对嵌入型蛋白SLP-MultiVP1中的3型口蹄疫病毒(FMDV)不同表位位点进行标注,并用嵌入型蛋白SLP-MultiVP1和重组蛋白SLP分别免疫6周龄的BALB/c和昆明小鼠,分离3次免疫后的血清,用Mouse IgG1Ready-SET-Go和Mouse IgG2aReady-SET-Go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gG抗体亚型IgG1和IgG2a。通过SPSS统计学分析发现:嵌入型蛋白SLP-MultiVP1组IgG1和IgG2a水平显著高于SLP组(P<0.05),其中嵌入型蛋白SLP-MultiVP1免疫组的IgG2a显著高于IgG1(P<0.05),但是BALB/c和昆明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提示,嵌入型蛋白SLP-MultiVP1可能倾向于激发Th1类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而且无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抗体亚型 表位疫苗 高级结构
原文传递
双酶梭菌在肉仔鸡的急性毒性试验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秋晨 张英雪 +4 位作者 刘恩 李娟 杨乔乔 刘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2,共4页
对分离到的双酶梭菌进行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试验,评定双酶梭菌制剂在肉鸡生产上的安全性,为其作为饲用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给1日龄肉仔鸡一次性灌服1×1010 CFU的双酶梭菌,7 d后无病死现象,剖检各器官无明显病变。与灌服同剂量生理... 对分离到的双酶梭菌进行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试验,评定双酶梭菌制剂在肉鸡生产上的安全性,为其作为饲用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给1日龄肉仔鸡一次性灌服1×1010 CFU的双酶梭菌,7 d后无病死现象,剖检各器官无明显病变。与灌服同剂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试验组脏器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每天灌服5×108 CFU/mL的有效剂量组和5×109 CFU/mL的多倍剂量组,在饲喂35 d后存活率为100%,剖检各器官无明显病变,内脏及免疫器官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效剂量组空回肠指数、直肠指数、盲肠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倍剂量组盲肠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酶梭菌对肉仔鸡无毒性致死作用,对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无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肠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酶梭菌 急性毒性试验 安全性试验 器官指数 肠道发育
下载PDF
一株双酶梭菌的鉴定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13
作者 刘秋晨 单春乔 +5 位作者 王效禹 张英雪 林洋 杨乔乔 刘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67,共3页
采用微生物分离技术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益生菌Lxiao,通过菌落和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Lxiao鉴定为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在大分子水解试验中,双酶梭菌能够水解蛋白质。在药敏试验中,Lxia... 采用微生物分离技术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益生菌Lxiao,通过菌落和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Lxiao鉴定为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在大分子水解试验中,双酶梭菌能够水解蛋白质。在药敏试验中,Lxiao对头孢他啶、链霉素和黏杆菌素具有耐受性。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试验中,Lxiao在3 h后存活率分别为74.6%和78.2%。在胆盐耐受试验中,双酶梭菌能够在胆盐浓度为0.4%的培养基上生长。该研究可为双酶梭菌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酶梭菌 生理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拮抗谱 耐受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