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刍家畜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毛宏祥 陆相 +5 位作者 金宜全 杨光 王文丹 吴天佑 李倩倩 苏衍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5-40,共6页
反刍家畜的瘤胃微生物可降解饲料生成挥发性脂肪酸(VFA)、甲烷、氢气和水,其中VFA为机体提供主要的能量,VFA的产量及各组分比例与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反刍家畜瘤胃VFA的生成机制和国内外预测模型研究现状,分... 反刍家畜的瘤胃微生物可降解饲料生成挥发性脂肪酸(VFA)、甲烷、氢气和水,其中VFA为机体提供主要的能量,VFA的产量及各组分比例与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反刍家畜瘤胃VFA的生成机制和国内外预测模型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模型估算精度的因素,旨在为进一步研究VFA模型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脂肪酸 生成机制 预测模型 反刍家畜
下载PDF
防除甜高粱田杂草的除草剂筛选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春宏 陆相 +7 位作者 张培通 苏衍菁 王仪明 郭文琦 殷剑美 韩晓勇 王立 火恩杰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8-161,共4页
大田甜高粱种植过程中往往杂草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且国内外关于甜高粱田化学除草的研究报道也很少。以苏科甜1号为材料,选用二甲戊灵、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二氯喹啉酸、乙草胺、使它隆、二氯喹啉草酮的单剂或者混剂,采用甜... 大田甜高粱种植过程中往往杂草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且国内外关于甜高粱田化学除草的研究报道也很少。以苏科甜1号为材料,选用二甲戊灵、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二氯喹啉酸、乙草胺、使它隆、二氯喹啉草酮的单剂或者混剂,采用甜高粱播后苗前、苗后除草剂处理方式,以期筛选出对甜高粱安全且对杂草具有高效防除的除草剂。结果显示:在甜高粱播后苗前用33%二甲戊灵2 250mL/hm^2+38%莠去津2 250mL/hm^2防除杂草效果最好,总杂草株防效达99.7%,对甜高粱没有药害;在甜高粱出苗后4~5叶期,用20%二氯喹啉草酮2 000mL/hm^2+38%莠去津5 000mL/hm^2防除杂草效果最优,总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9.2%、99.5%,对甜高粱也没有药害。以上2种药剂处理可作为甜高粱田杂草防除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除草剂 筛选 防效
原文传递
规模化奶牛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龚诣 吴洁 +2 位作者 苏衍菁 陆相 朱荣 《中国奶牛》 2018年第8期64-67,共4页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高,但随之增多的奶牛场废水量却给环境带来了压力。本文针对奶牛场废水的特征,对国内外废水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简述了还田利用、自然处理和工业化处理方式等处理工艺,为奶牛场废水的处理和...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高,但随之增多的奶牛场废水量却给环境带来了压力。本文针对奶牛场废水的特征,对国内外废水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简述了还田利用、自然处理和工业化处理方式等处理工艺,为奶牛场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场废水 水质特点 处理工艺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生理特点、营养需要与精细化综合管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叶耿坪 刘光磊 +3 位作者 张春刚 刘祯 杨光 陆相 《中国奶牛》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奶牛在围产期(分娩前后3周)经历妊娠、分娩、开始泌乳和日粮结构由高粗向高精转变等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变化过程,从而遭受一系列应激,同时机体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致使此阶段是奶牛疾病的高发阶段,因此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 奶牛在围产期(分娩前后3周)经历妊娠、分娩、开始泌乳和日粮结构由高粗向高精转变等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变化过程,从而遭受一系列应激,同时机体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致使此阶段是奶牛疾病的高发阶段,因此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牧场的养殖效益。本文从内分泌、瘤胃功能、能量代谢、血钙和免疫力变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代谢变化特点,并讨论了围产前期和后期的营养需要,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围产期奶牛在饲养、分娩、兽医和繁殖管理方面应注意和执行的举措,以期改善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从而促进奶牛的健康养殖和提高牧场的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生理特点 营养需要 饲养管理
下载PDF
梯牧草和燕麦草的营养价值及其奶牛瘤胃降解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明 陆相 +3 位作者 毛宏祥 张春刚 方热军 张佩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5-341,共7页
选择3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头茬、二茬梯牧草和燕麦草体内试验,比较3种饲草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率和降解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梯牧草的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燕麦草的,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相对饲... 选择3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头茬、二茬梯牧草和燕麦草体内试验,比较3种饲草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率和降解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梯牧草的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燕麦草的,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相对饲喂价值则显著低于燕麦草的,梯牧草头茬和二茬间的营养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燕麦草、二茬和头茬梯牧草的瘤胃内干物质有效降解率依次为48.22%、41.76%和36.54%,且三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茬梯牧草和燕麦草的瘤胃内CP有效降解率相近,分别为53.09%和53.20%,且显著高于头茬梯牧草的(36.67%);二茬梯牧草和燕麦草的瘤胃内中性洗涤纤维有效降解率分别为36.61%和35.10%,且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头茬梯牧草的(28.62%)。可见,二茬梯牧草具有作为奶牛常规粗饲料资源的潜力,可用于替代燕麦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梯牧草 燕麦草 营养成分 瘤胃降解率
下载PDF
物联网在奶牛养殖及生鲜乳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叶耿坪 刘光磊 +3 位作者 张春刚 刘祯 杨光 陆相 《中国奶牛》 2015年第21期43-47,共5页
本文简述了物联网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并介绍了物联网在奶牛养殖(身份识别与信息化管理、精细饲喂与养殖管理和跟踪溯源防控疫病)和生鲜乳质量监控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目前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奶业发展... 本文简述了物联网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并介绍了物联网在奶牛养殖(身份识别与信息化管理、精细饲喂与养殖管理和跟踪溯源防控疫病)和生鲜乳质量监控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目前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奶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奶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奶牛养殖 生鲜乳质量监控
下载PDF
弱光逆境下活性氧的损伤对葡萄叶片叶绿素降解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慧 陆相 《潍坊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6-88,共3页
不同程度弱光处理下,叶绿素(Chl)降解加剧,活性氧O2-.、MDA含量明显增加,细胞质膜相对透性(PMP)明显增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Chl含量的降低和O2-.、MDA含量明显增加以及PMP升高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弱光逆境下葡萄叶片叶绿素... 不同程度弱光处理下,叶绿素(Chl)降解加剧,活性氧O2-.、MDA含量明显增加,细胞质膜相对透性(PMP)明显增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Chl含量的降低和O2-.、MDA含量明显增加以及PMP升高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弱光逆境下葡萄叶片叶绿素降解与活性氧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 叶绿素 活性氧
下载PDF
犊牛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陆相 苏衍菁 +1 位作者 杨志强 杨光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35期88-89,共2页
每年犊牛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最近实施的自动饲喂技术能促进新饲喂方案的开发,这些新的饲喂方案可提高犊牛的生产力和健康状况、牧场管理效率。该文介绍了围产牛管理、营养管理以及围喂管理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对犊牛管理提供理... 每年犊牛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最近实施的自动饲喂技术能促进新饲喂方案的开发,这些新的饲喂方案可提高犊牛的生产力和健康状况、牧场管理效率。该文介绍了围产牛管理、营养管理以及围喂管理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对犊牛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围产牛 产前编程 营养管理 饲喂管理
下载PDF
黑洞吸积的随机扩散模型研究
9
作者 董典桥 王俊义 +3 位作者 仇洪冰 安涛 符杰林 陆相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黑洞吸积构建了一个线性扩散模型,为了简化模型,假设粘滞系数ν与面密度Σ是独立的。对吸积黑洞光变建立了一个随机模型(OU过程),并证明得到这个多维OU过程是存在扰动场的扩散模型的解。将OU过程应用于光变曲线拟合,... 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对黑洞吸积构建了一个线性扩散模型,为了简化模型,假设粘滞系数ν与面密度Σ是独立的。对吸积黑洞光变建立了一个随机模型(OU过程),并证明得到这个多维OU过程是存在扰动场的扩散模型的解。将OU过程应用于光变曲线拟合,结果表明:OU过程能很好地拟合光变曲线,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吸积系统中心结构以及研究光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吸积盘 线性扩散 OU过程
下载PDF
辣椒秸秆辣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陆相 董青 +5 位作者 邵涛 王亚琴 赵鑫 郑会超 姚宏霏 周卫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4-27,共4页
测定分析了超越馨香和福椒六号辣椒品种秸秆不同采收时间(初期、中期和末期)、部位(叶片、侧枝和主秆)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辣椒品种对秸秆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O.01),超越馨香秸秆... 测定分析了超越馨香和福椒六号辣椒品种秸秆不同采收时间(初期、中期和末期)、部位(叶片、侧枝和主秆)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辣椒品种对秸秆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O.01),超越馨香秸秆辣椒素和中期采收的秸秆二氢辣椒素含量显著高于福椒六号,但末期采收的秸秆二氢辣椒素含量显著低于福椒六号(P〈0.05);秸秆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明显低于果实,超越馨香秸秆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平均含量约为果实的11.2%和10.7%,福椒六号约为8.0%和12.0%;全株辣椒秸秆粗蛋白14.79%~16.72%,粗灰分11.20%~11.48%,粗纤维28.55%~33.82%,与苜蓿对应成分含量接近。由此可见,辣椒秸秆含有一定量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营养成分,其含量与品种、采收时间和部位有关,可以作为草食动物的粗饲料来源或提取辣椒素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秸秆 采收时间 部位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营养成分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辣椒秸秆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卫东 陆相 +4 位作者 邵涛 王亚琴 姚宏霏 赵鑫 郑会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检测分析超越馨香和福椒六号辣椒品种秸秆不同时期叶片、侧枝、主杆部位的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含量,为有效利用辣椒秸秆提供依据。方法:辣椒秸秆分成叶片、侧枝、主杆,60℃烘干粉碎,与甲醇溶液充分混合,采用HPLC法测定辣椒素和二氢... 目的:检测分析超越馨香和福椒六号辣椒品种秸秆不同时期叶片、侧枝、主杆部位的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含量,为有效利用辣椒秸秆提供依据。方法:辣椒秸秆分成叶片、侧枝、主杆,60℃烘干粉碎,与甲醇溶液充分混合,采用HPLC法测定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并用精确度、浓缩、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检验测定方法的可靠性。HPLC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超纯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7℃。结果: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的标准和浓缩曲线呈显著的线性变化;连续5次进样,RSD分别为0.13%和0.08%;重复性试验,样品辣椒素和二氢辣椒含量的RSD分别为1.7%和2.7%;稳定性试验,12 h内供试品溶液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浓度的RSD分别为2.3%和1.7%;回收率分别为95.8%和94.3%。除超越馨香,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在不同收获时间和部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存在时间和部位的交互效应,叶片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显著高于侧枝和主杆(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HPLC法检测辣椒秸秆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辣椒秸秆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其含量与品种、部位和采收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秸秆 品种 部位 采收时间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天文光变周期提取算法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涛 王俊义 +5 位作者 陆相 劳保强 魏延恒 董典桥 陆扬 伍筱聪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93,共20页
随着大量巡天项目的开展和完成,天文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光变数据。这些数据中蕴含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物理参数,如光变周期,它对研究光变的物理机制、爆发预测和天体质量估算等有很大的帮助。但受到天体自身动力学过程、观测条件和仪器状... 随着大量巡天项目的开展和完成,天文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光变数据。这些数据中蕴含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物理参数,如光变周期,它对研究光变的物理机制、爆发预测和天体质量估算等有很大的帮助。但受到天体自身动力学过程、观测条件和仪器状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光变数据往往是非均匀采样的,并且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噪声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基于非均匀采样信号的光变周期提取算法。综述了基于频域、时域和时-频域分析的三大类光变周期提取算法,主要包括Lomb-Scargle周期图法、Jurkevich算法和加权小波Z变换算法等,着重分析和比较了这些算法的性能,同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与展望了光变周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采样时间序列 周期 频域 时域 时一频域
下载PDF
SS 433的周期性X射线光变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俊义 陆相 +6 位作者 赵秋雯 董典桥 劳保强 陆扬 魏延恒 伍筱聪 安涛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55,共17页
SS 433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被同时检测到轨道周期、超轨道周期和章动周期且存在双向螺旋状喷流的X射线双星系统,通过研究它的X射线光变将有助于理解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及与其他波段的相关性.利用Lomb-Scargle周期图法(简称LS周期图)和加权... SS 433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被同时检测到轨道周期、超轨道周期和章动周期且存在双向螺旋状喷流的X射线双星系统,通过研究它的X射线光变将有助于理解系统的动力学过程及与其他波段的相关性.利用Lomb-Scargle周期图法(简称LS周期图)和加权小波Z变换法(Weighted Wavelet Z-transform,WWZ)对SS 433的Swift/BAT(Burst Alert Telescope)(15–50 ke V)和RXTE/ASM(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All-Sky Monitor)(1.5–3,3–5和5–12 ke V)光变曲线进行周期提取,并对得到的周期成分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其中15–50 ke V能段:检测到5个较强的周期成分P_1(~6.29 d)、P_2(~6.54 d)、P_3(~13.08 d)、P_4(~81.50 d)和P_5(~162.30 d);3–5和5–12 ke V能段:都检测到P_3(~13d)和P_5(~162 d)的周期成分;1.5–3 ke V能段:未检测到任何明显的周期存在.3–5、5–12和15–50 ke V能段的功率谱上最强的周期信号均为P_5,且P_5与之前对光学光变曲线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结合SS 433的螺旋形射电喷流,推测周期为~162 d的X射线和光学波段光变与相对论性喷流的进动有关,X射线与光学光变周期的一致性也表明两个波段的辐射机制有内秉联系.P_3与之前研究中检测到的系统轨道周期(~13.07 d)一致,P_2和P_4则分别为P_3和P_5的一个高频谐波成分.P_1成分仅在15–50 ke V能段的功率谱中被检测到,且它与系统的章动周期一致.随着能段能量的降低(硬X射线到软X射线),所检测到的周期成分却越来越少,这一结果很好地印证了高能段(硬X射线)辐射主要来自于喷流,低能段(软X射线)辐射则可能是由双星系统周围的介质主导.通过分析得到的多个X射线光变周期,为今后SS 433的多波数据分析、系统的动力学机制等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 双星 周期 方法 小波变换 Lomb-Scargle周期图法 自回归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