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及行为调控策略 被引量:142
1
作者 张永军 吴孔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13-5122,共10页
害虫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已带来严重的"3R"问题。为了长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危害,基于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机制的行为调控策略已成为害虫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天然植物资源(如驱避植物、诱集植物与诱... 害虫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已带来严重的"3R"问题。为了长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危害,基于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机制的行为调控策略已成为害虫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天然植物资源(如驱避植物、诱集植物与诱集枝把)、物理模拟材料(如诱集色、驱避色与诱集模型)和人工合成物质(如引诱剂、驱避剂、刺激剂与抑制剂)等研发工作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除单一措施的使用外,多种诱集措施协同利用的"诱集+诱集"策略、诱集措施与趋避措施结合使用的"排斥-诱集"策略也已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食性昆虫 寄主选择 行为 机理 害虫行为调控
下载PDF
利用四季豆饲养盲蝽的方法 被引量:69
2
作者 吴孔明 +1 位作者 蔡晓明 刘仰青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四季豆是多种盲蝽的寄主植物,该研究旨在发展一个利用四季豆豆荚规模化饲养多种盲蝽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若虫最佳饲养密度约为100头/盒(2L),成虫为60~80头/盒。绿盲蝽成虫喜好在切头豆荚的两端伤口处产卵... 四季豆是多种盲蝽的寄主植物,该研究旨在发展一个利用四季豆豆荚规模化饲养多种盲蝽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若虫最佳饲养密度约为100头/盒(2L),成虫为60~80头/盒。绿盲蝽成虫喜好在切头豆荚的两端伤口处产卵,而中黑盲蝽喜欢在完整豆荚的两端产卵。养虫盒内添加一些弯曲的纸条有助于提高若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产卵后的豆荚需晾干后放置在25~28℃、相对湿度60%~70%、光照16:8(L:D)的环境下,以减少豆荚腐烂和提高卵的孵化率。利用这一方法饲养盲蝽的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达60%、40粒和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蝽 四季豆 人工饲养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2
3
作者 吴孔明 王振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1-836,共6页
害虫综合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针对我国害虫防治所存在的技术需求,科技部等部门先后通过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农业行业专项等对重要害虫防治研究立项支持。通过... 害虫综合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针对我国害虫防治所存在的技术需求,科技部等部门先后通过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农业行业专项等对重要害虫防治研究立项支持。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国建成了一支由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和大学组成的专业科研队伍和研究平台,对害虫监测预警技术、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生态调控技术、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抗虫转基因作物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研究建立了棉花、水稻、玉米、小麦和蔬菜等作物重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基因工程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的到来,推动了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发展,为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害虫种群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和水平,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商业化种植等技术的应用显著增强了对害虫种群的区域性调控效率。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害虫新问题,进一步发展IPM新理论与新技术将成为我国农业昆虫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害虫 综合防治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植食性害虫食诱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1
4
作者 蔡晓明 李兆群 +1 位作者 潘洪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5,共28页
植食性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茎叶、果实、花蜜等,并且常对某些食物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植物挥发物在害虫食物偏好选择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害虫偏好食源或其挥发物研制的食诱剂(也称"植物源引诱剂"),是一类重要的害虫绿... 植食性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茎叶、果实、花蜜等,并且常对某些食物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植物挥发物在害虫食物偏好选择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害虫偏好食源或其挥发物研制的食诱剂(也称"植物源引诱剂"),是一类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产品。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利用发酵糖水、糖醋酒液等传统食诱剂进行害虫诱集防治。随着对害虫食源挥发物中信息物质认识的不断深入,通过组配天然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挥发物组分,先后研制出实蝇、夜蛾、蓟马、甲虫等多类害虫的新型食诱剂。这些食诱剂大多对雌、雄害虫均有效,已在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西方玉米根萤叶甲Diabrotica virgifera virgifera、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等重要害虫的监测和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已有食诱剂研发与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对今后食诱剂的发展方向与重点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促进植食性害虫食诱剂及其田间使用技术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植物 挥发物 偏好选择 行为调控 绿色防控
下载PDF
棉花抗蚜性及抗性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5
作者 杨益众 +1 位作者 印毅 余月书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从形态抗蚜性、生化抗蚜性和诱导抗蚜性等 3个方面总结了棉花对棉蚜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其中 ,形态抗性来源于叶片茸毛等一些主要物理性状 ,生化抗性则与单宁类、萜烯类化合物等次生物质以及氨基酸、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有关 ,而诱导抗... 从形态抗蚜性、生化抗蚜性和诱导抗蚜性等 3个方面总结了棉花对棉蚜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其中 ,形态抗性来源于叶片茸毛等一些主要物理性状 ,生化抗性则与单宁类、萜烯类化合物等次生物质以及氨基酸、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有关 ,而诱导抗性主要通过为害胁迫和外源刺激 2种途径诱导产生。文章还对棉花部分形态抗蚜性状遗传机制的研究做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蚜 抗性机制 遗传机制 同翅目 蚜科
下载PDF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6
作者 赵紫华 +6 位作者 蔡晓明 崔丽 张浩男 肖海军 李振宇 张礼生 曾娟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9-363,共15页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是昆虫学的一门应用科学,旨在明确农作物害虫的发生危害与暴发成灾规律,提出害虫监测预警和可持续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在2012-2016年的5年间,我国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多尺度空间管理的害虫生态调控新理论,发展了害...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是昆虫学的一门应用科学,旨在明确农作物害虫的发生危害与暴发成灾规律,提出害虫监测预警和可持续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在2012-2016年的5年间,我国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多尺度空间管理的害虫生态调控新理论,发展了害虫行为调控技术和化学防治新技术,并在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治理对策、稻飞虱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小菜蛾抗药性诊断及治理技术、青藏高原农牧害虫发生规律和分区治理等防治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国际上害虫综合防治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将来还需要在害虫灾变机制研究、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研发以及集成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我国农业害虫可持续治理以及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 生态调控 行为调控 化学防治 抗性治理 集成应用
原文传递
我国棉花主产区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机理 被引量:55
7
作者 崔丽 张靖 +3 位作者 齐浩亮 王芹芹 芮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6-1253,共8页
【目的】由于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棉蚜Aphis gossypii容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本研究旨在明确我国棉花主产区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理。【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北京海淀,河北廊坊和邯郸,山东德州,河南许昌,以及新疆奎屯... 【目的】由于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棉蚜Aphis gossypii容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本研究旨在明确我国棉花主产区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理。【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北京海淀,河北廊坊和邯郸,山东德州,河南许昌,以及新疆奎屯和阿克苏地区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测定了不同种群棉蚜3种解毒酶(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并对靶标基因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β1亚基基因进行了突变检测。【结果】北京海淀、河南许昌和河北邯郸的棉蚜对吡虫啉敏感;河北廊坊、新疆阿克苏、山东德州及新疆奎屯地区的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resistance ratio,RR)分别为22.6,26.3,53.5和61.1倍,为中等水平抗性。酶活力对比研究发现,阿克苏和奎屯地区的棉蚜多功能氧化酶的比活力分别是敏感种群(北京种群)的1.7和1.8倍,羧酸酯酶的比活力分别是敏感种群的1.6和1.7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均是敏感种群的1.5倍,但是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在棉蚜种群间差异不显著。靶标基因突变检测表明,河北廊坊、新疆阿克苏、山东德州及新疆奎屯棉蚜种群n AChRβ1亚基均存在与吡虫啉抗性相关的精氨酸到苏氨酸(R81T)突变。【结论】结果提示,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升高以及n AChRβ1亚基R81T突变与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吡虫啉 抗性 酶活力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
下载PDF
棉盲蝽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8
作者 梁革梅 吴孔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5,共6页
随着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盲蝽已上升成为我国棉花的主要害虫。本文从防治策略、经济阈值与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盲蝽防治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棉盲蝽的防治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BT棉花 盲蝽 综合治理
下载PDF
棉花盲蝽的发生趋势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49
9
作者 吴孔明 +1 位作者 姜玉英 夏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由于Bt棉花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毒农药禁用和气候条件变化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盲蝽在我国棉花种植地区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将呈进一步严重趋势,并对枣、樱桃和葡萄等多种作物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文针对其发生趋势与成灾规律,... 由于Bt棉花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毒农药禁用和气候条件变化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盲蝽在我国棉花种植地区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将呈进一步严重趋势,并对枣、樱桃和葡萄等多种作物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文针对其发生趋势与成灾规律,提出了当前我国棉花盲蝽的预警测报与综合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盲蝽 发生趋势 成灾原因 防控对策
下载PDF
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与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0
作者 潘洪生 姜玉英 +2 位作者 王佩玲 刘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50,共9页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棉花种植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新疆棉花害虫的发生程度整体加重、种群组成和发生规律明显变化。本文系统总结了近30年来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机制、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棉花种植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新疆棉花害虫的发生程度整体加重、种群组成和发生规律明显变化。本文系统总结了近30年来新疆棉花害虫发生演替机制、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为新疆棉花害虫的深入研究和绿色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害虫 种群消长 影响因子 监测预警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棉铃虫的灾变风险 被引量:47
11
作者 姜玉英 +3 位作者 刘杰 曾娟 杨现明 吴孔明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4,共6页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一种重要的多食性害虫,20世纪90年代曾在我国连年大暴发,自2000年左右种群发生逐步减轻,2010年以来危害程度再次加重。本文系统分析了棉铃虫种群地位演变的生态学机制,总结了作物结构调整下...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一种重要的多食性害虫,20世纪90年代曾在我国连年大暴发,自2000年左右种群发生逐步减轻,2010年以来危害程度再次加重。本文系统分析了棉铃虫种群地位演变的生态学机制,总结了作物结构调整下棉铃虫发生现状并预测了发生趋势,提出了今后棉铃虫的监控重点,为棉铃虫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花 种群灾变 监测预警 绿色防控
原文传递
绿盲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9
12
作者 仝亚娟 吴孔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63-867,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绿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盲蝽触角为线形,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个鞭节。触角感器共有4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Bhm氏鬃毛。其中,毛形、刺形、锥形感器各有两种类型。雌... 利用扫描电镜对绿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盲蝽触角为线形,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个鞭节。触角感器共有4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Bhm氏鬃毛。其中,毛形、刺形、锥形感器各有两种类型。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转基因棉花中糖类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对棉蚜泌蜜量及蜜露主要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杨益众 +5 位作者 薛文杰 余月书 李晓慧 王峰 杨海燕 刘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1-497,共7页
以3个转基因棉和2个亲本对照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了这5种棉花植株体内主要糖分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分别用这5个棉花品种的叶片饲养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并测定其蜜露分泌量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国抗2... 以3个转基因棉和2个亲本对照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了这5种棉花植株体内主要糖分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分别用这5个棉花品种的叶片饲养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并测定其蜜露分泌量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国抗22”叶片中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平均含量及可溶性糖总量分别比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减少61.76%、89.05%、77.86%和23.61%,转基因棉花“苏抗103”和“中抗310”叶片中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平均含量及可溶性糖总量分别比亲本对照棉“苏棉12”下降14.15%、32.80%、92.22%、11.46%和46.81%、93.19%、61.11%、43.91%,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各种氨基酸、果糖、鼠李糖、海藻糖的含量在不同转基因棉与亲本对照棉花品种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一些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已经影响到了转基因棉花品种中主要糖分与游离氨基酸的合成。棉蚜取食转基因棉花品种“国抗22”后,蜜露的日平均分泌量比取食对照品种“泗棉3号”减少40.54%,取食其他两个转基因棉花品种“苏抗103”和“中抗310”后蜜露的分泌量也比取食对照棉花品种“苏棉12”降低22.67%和30.0%,但棉蚜取食转基因棉花后蜜露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均高于对照棉花品种,蜜露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在取食转基因棉和常规棉花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转基因棉 游离氨基酸 蜜露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以来棉花害虫治理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31
14
作者 梁革梅 +1 位作者 张永军 杨现明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7-490,共14页
本文对21世纪以来的20年间我国棉花害虫治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从Bt棉花害虫种群地位演替、靶标害虫对Bt棉花抗性演化、棉花-害虫-天敌化学通讯三个方面总结了棉花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进展,从预测预报、棉花抗虫性利用、生态调控、... 本文对21世纪以来的20年间我国棉花害虫治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从Bt棉花害虫种群地位演替、靶标害虫对Bt棉花抗性演化、棉花-害虫-天敌化学通讯三个方面总结了棉花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进展,从预测预报、棉花抗虫性利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梳理棉花害虫防控关键技术研发概况,以棉铃虫、盲蝽两大主要害虫为例介绍了棉花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应用。最后,从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棉花害虫防控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棉花 害虫演替 棉花-害虫-天敌互作 绿色防控
原文传递
我国棉花盲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5
作者 吴孔明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8-584,共7页
近10年来,盲蝽在我国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了主要害虫,在棉花、枣、葡萄等多种作物生产上造成了严重危害。自2008年以来,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的支持下,对盲蝽人工饲养技术、个体发育与繁殖、食性、寄主选择行为、取食行为、... 近10年来,盲蝽在我国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了主要害虫,在棉花、枣、葡萄等多种作物生产上造成了严重危害。自2008年以来,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的支持下,对盲蝽人工饲养技术、个体发育与繁殖、食性、寄主选择行为、取食行为、性信息素通讯行为、交配与产卵行为、飞行与扩散能力、滞育与越冬习性、年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研发盲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蝽 生物学特性 测报 防治
原文传递
转Bt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芳 杨益众 +5 位作者 康晓霞 余月书 陈建 吴洁云 万年峰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77,共3页
2年的研究发现,棉大卷叶螟SyleptaderogataFabricius的种群数量在不同棉花品种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转基因抗虫棉“国抗2 2”的为害程度及百株虫量均小于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该虫的室内饲养结果表明,2个棉... 2年的研究发现,棉大卷叶螟SyleptaderogataFabricius的种群数量在不同棉花品种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转基因抗虫棉“国抗2 2”的为害程度及百株虫量均小于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该虫的室内饲养结果表明,2个棉花品种均有利于棉大卷叶螟的增殖,但“国抗2 2”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明显优于“泗棉3号”,且对棉大卷叶螟成虫存在一定的产卵排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大卷叶螟 转BT基因棉 种群动态 转基因抗虫棉 泗棉3号 上升趋势 种群数量 百株虫量 为害程度 显著水平 室内饲养 棉花品种 亲本 增殖 抗性 产卵 成虫
下载PDF
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25
17
作者 林凤敏 吴敌 +3 位作者 王沫 张永军 吴孔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为明确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于2008—2009年连续两年系统研究了不同供试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测定了棉花中脉和叶片上茸毛的类型、密度和长度。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存... 为明确棉花叶片茸毛性状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于2008—2009年连续两年系统研究了不同供试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测定了棉花中脉和叶片上茸毛的类型、密度和长度。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存在差异;且不同棉花品种(系)叶片各类型茸毛密度和茸毛长度分别表现显著差异(P<0.05);叶片茸毛密度与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呈显著负相关(y=3.5482-0.0007x1-0.0089x2,R2=0.5741,P=0.0007),叶片茸毛类型和茸毛长度与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没有显著相关性。选育叶片无毛或少毛的棉花品种(系)可用于棉花绿盲蝽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绿盲蝽 茸毛 抗虫性
原文传递
棉花主要抗虫次生物质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24
18
作者 林凤敏 吴敌 +3 位作者 张永军 王沫 吴孔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系统研究了不同供试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采用香草醛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缩合单宁、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明确棉花主要抗虫次生物质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在... 系统研究了不同供试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采用香草醛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缩合单宁、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明确棉花主要抗虫次生物质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组织中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苗期顶叶中缩合单宁、总萜烯类化合物和总杀实夜蛾素含量与棉花对绿盲蝽抗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蕾期顶叶和棉蕾中芸香苷含量与棉花对绿盲蝽抗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铃期棉铃中槲皮素、异槲皮苷含量与棉花对绿盲蝽抗性呈现显著负相关性。田间缩合单宁、芸香苷、总萜烯类化合物和总杀实夜蛾素含量高的棉花品种(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抑制绿盲蝽的危害,而另外两种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则有利于绿盲蝽的发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绿盲蝽 次生代谢物质 抗虫性
原文传递
Bt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研究前沿 被引量:23
19
作者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9-819,共11页
自1996年以来,全球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花应用规模迅速增长,目前已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主要种植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大量研究表明,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有效控制了多种靶标害虫的发生危害,... 自1996年以来,全球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花应用规模迅速增长,目前已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主要种植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大量研究表明,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有效控制了多种靶标害虫的发生危害,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化学杀虫剂的减少使用导致一些非靶标害虫的发生危害明显加重。针对Bt棉花生产中呈现出的害虫新问题,各国分别发展了由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不同措施构成的防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棉花 害虫 种群演替 持续治理
原文传递
Bt作物系统害虫发生演替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梁革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自1996年以来的20年间,全球商业化种植Bt作物的国家增加到了25个。目前,种植应用的Bt作物主要是Bt棉花和Bt玉米,年种植面积约0.8亿hm2。Bt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可能会带来害虫发生演替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高度关注。本文围绕这一核心问题... 自1996年以来的20年间,全球商业化种植Bt作物的国家增加到了25个。目前,种植应用的Bt作物主要是Bt棉花和Bt玉米,年种植面积约0.8亿hm2。Bt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可能会带来害虫发生演替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高度关注。本文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介绍了国内和国际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Bt棉花和Bt玉米的持续利用,以及其他Bt作物的推广应用提供经验与借鉴,进一步提升Bt作物在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作物 农田生态系统 害虫 地位演替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