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3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氧氟沙星的抗结核作用研究 被引量:146
1
作者 朱莉贞 +5 位作者 段连山 严碧涯 马丽萍 梁桂芳 赵伟杰 李惠文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以氧氟沙星 (OFLX)为对照 ,通过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三方面评价左氧氟沙星 (LVLX)的抗结核作用。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以半数动物存活时间为指标比较药物对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高效液... 目的 以氧氟沙星 (OFLX)为对照 ,通过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三方面评价左氧氟沙星 (LVLX)的抗结核作用。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以半数动物存活时间为指标比较药物对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 3 0 0mgLVLX或 60 0mgOFLX的血药浓度 ,求两药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t检验。将 13 8例初、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入LVLX治疗组或OFLX对照组按各自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LVLX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和MBC均是OFLX的 1/ 2 ;LVLX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呈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疗效 ,优于同剂量OFLX。LVLX和OFLX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 ,二者的Tmax、T1/ 2 及LVLX的Cmax与OFLX的1/ 2Cmax ,LVLX的AUC与OFLX的 1/ 2AUC均无统计学差异。肺结核患者治满疗程时痰菌阴转率初治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 97%、97% ,复治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 82 %、84 % ,X线病灶有效率依次为97%、94 %、88%、88% ,初治治疗组与对照组、复治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LVLX在体外、内均呈较强的抗结核活性 ,是OFLX活性的 2倍。LVLX和OFLX具有相似的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LVLX按OFLX一半的每日剂量治疗肺结核可取得同样的良好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LVLX 肺结核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结核作用 被引量:132
2
作者 朱莉贞 段连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93-696,共4页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 抗结核作用
原文传递
抗结核药不良反应概述 被引量:56
3
作者 端木宏谨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245-249,共5页
中国结核病患者数居世界第2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影响结核病的防治。抗结核药不良反应主要由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引起,发生时间多在1周-3个月。抗结核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序为胃... 中国结核病患者数居世界第2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影响结核病的防治。抗结核药不良反应主要由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引起,发生时间多在1周-3个月。抗结核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排序为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关节损害、神经系统反应、变态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肾损害等,其中以胃肠道反应所占比例较大,肝损害最为重要,其他不良反应极少见。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是复杂的,大体可分为药品方面的因素和患者方面的因素。患者因素包括患者的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以及患者的外在因素如环境、医师等。药品因素包括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毒性作用),以及药物制剂中主药以外的其他成分的作用。这些成分如药物降解产物、附加剂、溶剂、稳定剂、色素、赋形剂等也都能诱发不良反应。要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就要充分了解每一种药品的性质;做好监测工作,包括给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了解患者的一般和全身状况,是否存在产生不良反应的易患因素;还要重视药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SWOT分析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4
作者 薛彩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0年第1期66-67,共2页
:SWOT分析法是一种对外部环境的威胁 T(Threats)、机会 O(Opportunities)进行分析辨别 ;同时 ,估量组织内部的劣势 W(Weakness)与优势 S(Strengths) ,制定有效战略计划的方法 ,已在企业界应用 30余年。本文简述了这种方法在医院管理中... :SWOT分析法是一种对外部环境的威胁 T(Threats)、机会 O(Opportunities)进行分析辨别 ;同时 ,估量组织内部的劣势 W(Weakness)与优势 S(Strengths) ,制定有效战略计划的方法 ,已在企业界应用 30余年。本文简述了这种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医院 管理 劣势-机会战略 优势-机会战略
下载PDF
应用Alamar Blue和MTT测定抗结核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王彬 +2 位作者 郑梅琴 赵伟杰 李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微孔板Alamar Blue和MTT试验方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方法应用Alamar Blue和MTT显色法对12种抗结核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测定,并与传统的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比较。结果Alamar ... 目的建立并评价微孔板Alamar Blue和MTT试验方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方法应用Alamar Blue和MTT显色法对12种抗结核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测定,并与传统的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比较。结果Alamar Blue和MTT试验分别在6和8 d报告结果,Alamar blue法与试管法相比较,一致率是91.7%(11/12);MTT法与试管法相比较一致率是75%(9/12),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Alamar Blue和MTT方法测定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MIC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新抗结核化合物的大量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细胞分裂 四唑(鎓)盐类 比色法
下载PDF
国产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赵伟杰 李惠文 +3 位作者 段连山 梁桂芳 张彤群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 研究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 ,评价其抗结核作用及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 ,以半数动物存活时间为指标比较药物对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同剂量国... 目的 研究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剂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 ,评价其抗结核作用及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 ,以半数动物存活时间为指标比较药物对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同剂量国产及进口三药复方片剂 (卫非特 )的血药浓度 ,求出各组分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并用双单侧t检验分析药物等效性。结果 复方制剂各成分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均低于单独应用时各自的MIC ;对小鼠试验性结核病均显著优于三者相应剂量单独应用的效果 ,与国外相应产品卫非特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国产与进口片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 2 、Cmax、AUC、tmax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对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检验合格。结论 三药复方的抗结核作用具有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
原文传递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伟杰 李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MXF)与左氧氟沙星(LVF)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和73株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临床分离株以及5株对左氟沙星敏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MXF)与左氧氟沙星(LVF)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交叉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和73株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临床分离株以及5株对左氟沙星敏感的MDR-TB临床分离株,以试管二倍稀释法采用7H9培养基,测定以上菌株对MXF和LVF的MIC;通过直接测序法测定gyrA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320 bp的基因突变位点。结果MXF的MIC比LVF低4~8倍;H37Rv未发生gyrA基因突变;78株MDR-TB临床分离株均有Ser95Thr突变;73株LVF耐药的MDR-TB菌株中,35株(47.94%)对LVF低耐药(MIC为1~8μg/ml)的菌株和31株(42.46%)对LVF高耐药株中,除4株只有Ser95Thr突变外,其他菌株同时有Ala90Val、Asp94His、Asp94Asn、Asp94Gly、Asp94Ala、Asp94Tyr突变。结论莫西沙星较左氧氟沙星的抗结核活性强4~8倍,为不完全交叉耐药;gyrA基因90位和94位突变与MDR-TB菌株对LVF、MXF耐药有关,低耐药与高耐药的突变氨基酸种类有差别,有望将测序作为临床左氟沙星分子药敏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莫西沙星 氧氟沙星
下载PDF
基于YOLO v3的输电线路鸟类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陈咏秋 孙凌卿 +4 位作者 张永泽 傅启明 李渊博 孙建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4-300,共7页
输电线路安全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但是鸟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直接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解决传统驱鸟器启停策略的弊端,提出基于YOLO v3算法的输电线路鸟类检测模型.通过输电线路监控装置获取图像数据,使用残差模块提取... 输电线路安全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但是鸟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直接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解决传统驱鸟器启停策略的弊端,提出基于YOLO v3算法的输电线路鸟类检测模型.通过输电线路监控装置获取图像数据,使用残差模块提取图像的深层次特征,采用多尺度目标检测策略来保证鸟类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输电线路鸟类检测任务中,该模型准确率可以达到86.75%,检测速度达到47 frame/s,可以精确实时地检测出输电线路周围的鸟类数目,并验证了该模型在雨天、雾天、抖动情况下具有较强鲁棒性,可以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 v3算法 输电线路 鸟类检测 多尺度目标 实时检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1年)(第二部分 结核病临床治疗) 被引量:24
9
作者 唐神结 胡忠义 +18 位作者 张青 范琳 崔振玲 刘一典 张宗德 谢汝明 白连启 杜凤娇 张延安 侯代伦 金锋 张广 陈志 胡族琼 闫世明 赵云虹 邢勇 孙炳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63-471,共9页
一、抗结核新药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遴选出了20余种化合物,其中10余种已进入了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一)硝基咪唑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是对Mtb有较高活性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其中,PA-824和OPC-6768... 一、抗结核新药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遴选出了20余种化合物,其中10余种已进入了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一)硝基咪唑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是对Mtb有较高活性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其中,PA-824和OPC-67683已在进行治疗结核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治疗 结核病 年度报告 临床诊治 硝基咪唑类药物 抗结核药物 Ⅱ期临床试验 PA-824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gp55)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鹏程 +2 位作者 陈建国 翟中和 丁明孝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3-251,共9页
用RT PCR方法从中国标准强毒株石门毒的细胞培养物中扩增获得了其结构蛋白E2基因cDNA ,将之克隆到 pGEM 5ZT载体 ,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核苷酸序列 ,并推导出其对应氨基酸序列 ,与几个代表毒株Alfort株、Brescia株和C株相应序列进行比... 用RT PCR方法从中国标准强毒株石门毒的细胞培养物中扩增获得了其结构蛋白E2基因cDNA ,将之克隆到 pGEM 5ZT载体 ,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核苷酸序列 ,并推导出其对应氨基酸序列 ,与几个代表毒株Alfort株、Brescia株和C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 ,所测核苷酸序列与各株的同源性分别为 84 7%、92 6%和 95 2 %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 4% ,92 6%和 94 6% ;将此E2片段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 ,构建表达CSFVE2蛋白的重组质粒 pcE2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 pcE2导入cos 7细胞进行瞬时表达 ,用针对E2蛋白的特异性单抗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结果E2蛋白在cos 7细胞中获得了正确表达 ,随之将pcE2质粒DNA进行小鼠肌内接种免疫 ,ELISA法检测证实在免疫后 2周和 4周的小鼠体内可诱导出较为明显的阳性血清 ,并高于E2单抗的阳性对照 ,病毒中和试验也表明DNA免疫后小鼠体内可诱导产生CSFV中和抗体 ;同时构建了能在昆虫细胞Sf9中表达GST E2和GST GFP E2融合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 ;上述研究结果为研制针对CSFV的DNA疫苗 ,亚单位疫苗及其诊断试剂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DNA疫苗 E2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防制
下载PDF
氯法齐明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内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郑梅琴 +4 位作者 王彬 赵伟杰 李芃 初乃惠 梁博文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2-755,共4页
目的评价氯法齐明(clofazimine,CLF)在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孔板指示剂法,测定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 Rv及临床分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30株)的MIC;建立小鼠静脉感染H37 R... 目的评价氯法齐明(clofazimine,CLF)在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孔板指示剂法,测定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 Rv及临床分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30株)的MIC;建立小鼠静脉感染H37 Rv的结核病模型(10^5CFU/只),根据氯法齐明的不同剂量,分为3个治疗组:20mg/kg,每周给药5次(CLF-1组);10mg/kg,每周给药5次(CLF-2组);20mg/kg,每周给药2次(CLF-3组);治疗30d后进行肺、脾组织活菌计数,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氯法齐明在小鼠体内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结果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H37 Rv的MIC为0.12~0.24μg/ml;对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为0.12~1.92μg/ml。在小鼠结核病治疗模型中,3个治疗组的小鼠肺活菌计数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2.92、1.78和1.39lg CFU,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4.09,P〈0.01)。结论氯法齐明具有较好的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氯法齐明 体内外活性
原文传递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2
作者 段连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结核病是除AIDS外引起死亡最高的感染性疾病,严峻的结核病回升形势要求加速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开发。缩短疗程,提高MDR-TB疗效及对结核潜伏感染(LTBI)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是开发新抗结核药物要实现的目标。口恶唑烷酮类、硝基咪唑并吡喃... 结核病是除AIDS外引起死亡最高的感染性疾病,严峻的结核病回升形势要求加速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开发。缩短疗程,提高MDR-TB疗效及对结核潜伏感染(LTBI)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是开发新抗结核药物要实现的目标。口恶唑烷酮类、硝基咪唑并吡喃类等药物是近年发现的新药,利用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加速药物筛选、有效传递药物至靶位的药物载体、联合抗结核药物的免疫辅助治疗剂等也是抗结核病药物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物 药物筛选 载体
下载PDF
抗结核药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13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1 位作者 朱慧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67-873,共7页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通过测定患者体内的药物暴露、药理标志物或药效指标,利用定量药理模型,以药物治疗窗为基准,指导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存在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通过测定患者体内的药物暴露、药理标志物或药效指标,利用定量药理模型,以药物治疗窗为基准,指导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存在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多等问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耐药和复发。进行抗结核药物TDM,可以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为推进中国结核病TDM规范化,保证TDM的科学性、伦理性、合法性,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经有关结核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就抗结核药物TDM的意义、适应证、检测方法、实施流程及TDM的质量控制等,制订了《抗结核药治疗药物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监测 治疗应用 指南
下载PDF
香砂平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体表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筠 李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香砂平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FD患者37例,记录服药前后的体表胃电图。结果治疗前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较低,胃动过缓率及主频不稳定系数(DFIC)较高;治疗后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提... 目的研究香砂平胃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FD患者37例,记录服药前后的体表胃电图。结果治疗前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较低,胃动过缓率及主频不稳定系数(DFIC)较高;治疗后餐前及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提高,胃动过缓率及DFIC降低,上述差异均于餐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香砂平胃散可使FD患者胃电规律性及稳定性增加,能改善胃排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香砂平胃散 胃电图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猪瘟病毒在PK细胞和MPK细胞中繁殖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镇 +2 位作者 周鹏程 翟中和 丁明孝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9-195,共7页
以猪瘟病毒疫苗Thiverval株(T株)为实验材料,研究该病毒株在PK15细胞中增殖的基本特性与规律。在PK15细胞中,猪瘟病毒T株在感染后12h即可检测到子代病毒粒子。接毒后48h,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病毒感染... 以猪瘟病毒疫苗Thiverval株(T株)为实验材料,研究该病毒株在PK15细胞中增殖的基本特性与规律。在PK15细胞中,猪瘟病毒T株在感染后12h即可检测到子代病毒粒子。接毒后48h,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病毒感染;到60h,释放到培养液中有活性的病毒粒子达到最高峰,为107TCID50/mL。培养液中的病毒粒子在37℃半寿期只有3个小时。同时,建立了MPK细胞CSFVT株的感染模式,其CSFV的滴度可达108TCID50/mL。在此基础上,用抗CSFV包膜蛋白E2和非结构蛋白p120的单克隆抗体显示了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SFV 免疫荧光 形态结构
下载PDF
mRNA作为结核分支杆菌活菌检测标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莉贞 +2 位作者 段连山 梁桂芳 田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9-423,共5页
目的 探讨mRNA作为结核分支杆菌活菌检测标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测定结核分支杆菌H3 7RV 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处理后 2 4、 4 8、 72h 85B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并与活菌计数方... 目的 探讨mRNA作为结核分支杆菌活菌检测标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测定结核分支杆菌H3 7RV 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处理后 2 4、 4 8、 72h 85B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并与活菌计数方法对比。结果 在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处理 2 4h时 ,结核分支杆菌H3 7RV 活菌数下降明显 ;在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及氧氟沙星各药各浓度处理 72h时 ,活菌数相似 ,但利福平处理后活菌数较它们低。利福平处理 2 4h后 85BmRNA下降到无药对照的 0 0 2 % ,其他药物处理分别下降到无药对照的 1 %~ 1 0 % ;各药处理 72h后85BmRNA均下降到 1 %以下。结论 mRNA表达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用药与无药的区别 ,并与菌落形成单位 (cfu)几乎呈平行关系。mRNA是检测和判定结核分支杆菌“死”“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结核分支杆菌 活菌 检测标志 可行性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猪瘟病毒中国兔化弱毒疫苗株在原代牛睾丸细胞中增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镇 丁明孝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以猪瘟病毒中国兔化弱毒疫苗株 (CSFVC株 )为实验材料 ,研究该病毒株在原代牛睾丸细胞中增殖的基本特性与规律。找到了一株能够使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测的C株猪瘟病毒 ,并对病毒滴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 ,发展完善了荧光斑技术 (F PFU... 以猪瘟病毒中国兔化弱毒疫苗株 (CSFVC株 )为实验材料 ,研究该病毒株在原代牛睾丸细胞中增殖的基本特性与规律。找到了一株能够使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测的C株猪瘟病毒 ,并对病毒滴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 ,发展完善了荧光斑技术 (F PFU)。使用改进的病毒滴度测定方法 ,对接毒后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的变化趋势进行检测。在原代牛睾丸细胞中 ,接毒后 5d ,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被病毒感染 ;释放到培养液中有活性的病毒粒子达到 10 5F PFU/mL以上 ,后维持在该水平。对原代细胞中细胞种类随代次增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观察 ,并对CSFV的增殖特点及生产中出现的一收毒价不稳定、多次收获病毒等现象的机制进行探讨。并对影响猪瘟病毒增殖的因素进行了实验 ,不仅加深了对猪瘟病毒C株在原代牛睾丸细胞中增殖规律的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弱毒疫苗 C株 病毒增殖 原代细胞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活菌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莉贞 段连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3-426,共4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活菌检测 结核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 致病机制 耐药机制
原文传递
909例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郭少晨 朱慧 +6 位作者 郭超 王彬 刘忠泉 徐建 付雷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44-749,共6页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测定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9例;其中,服用INH者909例,服用EMB者783例,服用PZA者...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测定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9例;其中,服用INH者909例,服用EMB者783例,服用PZA者587例,服用RFP者503例。患者服药剂量:INH300mg/d、RFP450mg/d或600mg/d、PZA1500mg/d、EMB750mg/d。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并发糖尿病情况,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服用INH、EMB、PZA和RFP(450mg/d和600mg/d)2h后,患者血药浓度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分别占57.3%(521/909)、82.2%(644/783)、29.8%(175/587)、51.6%(190/368)和36.3%(49/135)。其中,男性患者中INH、EMB、PZA、RFP(450mg/d)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67.2%(396/589)、85.9%(451/525)、39.9%(153/383)、60.0%(135/225),均高于女性患者[39.1%(125/320)、74.8%(193/258)、10.8%(22/204)、38.5%(55/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26、14.59、54.10、16.24,P值均〈0.01)。体质量≥50kg的患者,INH、EMB、PZA、RFP(450mg/d)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61.7%(428/694)、83.3%(513/616)、35.3%(159/451)、55.6%(154/277),均高于体质量〈50kg者[30.3%(40/132)、72.4%(76/105)、4.7%(4/86)、37.1%(2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4.44、7.12、32.00、6.95,P值均〈0.05)。结核病并发糖尿病患者,INH和PZA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72.6%(143/197)和53.8%(71/132),高于未并发糖尿病者[53.1%(378/712)和22.9%(104/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98和46.78,P值均〈0.01)。结论结核病患者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后出现低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监测 药代动力学 利福平 异烟肼 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
下载PDF
贝达喹啉血药浓度在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变化及其与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0
作者 谢莉 朱慧 +16 位作者 高静韬 刘忠泉 马丽萍 张立群 戈启萍 聂理会 孔忠顺 吴晓光 刘荣梅 陈红梅 宋艳华 李强 吕子征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19-226,共8页
目的:探索贝达喹啉血药浓度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心电图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119例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D... 目的:探索贝达喹啉血药浓度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心电图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119例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DR/RR-PTB)患者,由专家组对其制定含贝达喹啉在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收集患者服用贝达喹啉前的基线资料,并记录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电解质(钾、钙、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QTcF值,以及贝达喹啉的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QTc间期延长的因素。结果:119例患者均完成了72周抗结核治疗,处于停药随访中。其中,5例(4.2%)患者因在服用贝达喹啉24周内出现QTcF>500 ms,提前停用贝达喹啉;114例完成贝达喹啉治疗,包括53例完成24周(24周组),61例完成36周(36周组)。对于完成贝达喹啉治疗的114例患者,其第2周末时贝达喹啉的血药浓度谷浓度最高[1.753(1.365,2.412)μg/ml],明显高于第4周末[0.830(0.586,1.035)μg/ml]和第24周末[1.098(0.909,1.440)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222,P<0.001;Z=-7.798,P<0.001),且第24周末时的谷浓度明显高于第4周末谷浓度(Z=-7.826,P<0.001)。无论是24周组还是36周组患者,停用贝达喹啉12周后的血药浓度[0.769(0.500,0.947)μg/ml和0.824(0.642,1.023)μg/ml]均恢复到服药后第4周末水平;停用24周后血药浓度仍接近有效血药浓度(0.6μg/ml)。心电图QTcF值的变化规律与贝达喹啉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服用贝达喹啉后均逐渐升高,停用贝达喹啉前后时达峰,随后均逐渐下降。8例(6.7%)出现心电图QTcF>500 ms;36例(30.3%)出现QTcF>450 ms;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5岁)、低体质量指数(<18.5)、低钙血症(<2.3 mmol/L)更容易导致QT间期延长[OR(95%CI)值分别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达喹啉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监测 心电描记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