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东土壤及其农业利用改良区域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陆发熹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
出处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8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
文摘
综合论述广东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利用改良分区;阐述了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和水稻土等主要土类的性质及利用现状;分析了各个地带、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土壤组合以及土壤利用改良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广东今后土壤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
-
关键词
广东土壤
土壤分类
土壤利用改良分区
-
Keywords
soils in Guangdong, soil classification, soil subregions of utilization and amelioration
-
分类号
S155.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粤西砖红壤的镁素状况及其有效性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孙光明
黄健安
陆发熹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39-46,共8页
-
文摘
研究结果表明,粤西砖红壤的全镁含量普遍较低,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全镁含量多在0.2%以下,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镁不足0.1%,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较丰,表土含量均在100ppm以上,镁饱和度较高;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贫缺,表土平均含量分别为16.7和14.7ppm,镁饱和度大都极低.土壤供镁能力的强弱依次是: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交换性镁及镁饱和度与牧草的相对产量、吸镁量以及玉米小苗的含镁量、吸镁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据此初步认为可用作土壤镁素诊断指标。酸深性镁的有效性也较高,但因其释放速度较慢,不宜作为诊断指标,可用以评价土壤有效镁的补充能力。
-
关键词
土壤
镁
有效性
砖红壤
镁素状况
-
Keywords
Magnesium status
Availability
Exchangeable Mg
Acid soluble Mg, Mg saturation of CEC.
-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氮钾肥配施对赤红壤上甜玉米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楚玲
陆发熹
刘树基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43-51,共9页
-
文摘
本文研究氮、钾肥配施对赤红壤上甜玉米生长的影响,于1986年秋作和1987年春作进行两次盆栽试验及植株和土壤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氮、钾肥配施可增加供试土壤有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可增加甜玉米穗叶(吐丝明)含N量和含K量,降低穗叶含P量、含Ca量和含mg量。不施钾肥处理的甜玉米穗叶含K量≤1.30%,吐丝前有明显的缺K症。施高量钾肥(0.33克KCl/公斤土)处理的穗叶含Mg量≤0.15%;吐丝后出现明显的缺Mg症;施K_1水平(0.17克KCl/公斤土)的钾肥较适宜。单施氮肥处理,甜玉米果穗和籽粒的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配施钾肥处理,甜玉米增产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增施氮肥可明显增加籽粒粗蛋白质含量,降低水溶性糖含量。施钾肥与不施钾肥比可明显增加水溶性糖含量,增加粗蛋白质总量(克/盆),但降低租旦白质含量。在供试赤红壤盆栽甜玉米条件下。
-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钾肥
红壤
生长
-
Keywords
Nitrogen fertilizer combined with potassium fertilizer
Lateritic red soil
Sweet-corn
-
分类号
S513.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磷肥配施生石灰对赤红壤化学性质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黄锦龙
陆发熹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
出处
《土壤肥料》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7-19,共3页
-
文摘
花生生长要求弱酸性(pH5.5~6.2)的土壤环境和有适当的磷、钙养分。因此,在强酸性和缺磷,缺钙的土壤种植花生,施磷肥和石灰,产质显著提高。但在国内大面积酸性强,磷钙养分贫乏的赤红壤地区,鲜见这方面的报道。本试验旨在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磷肥配施生石灰对赤红壤化学性质及花生生长的影响,为赤红壤的利用和改良提供依据。
-
关键词
花生
磷肥
生石灰
赤红壤
-
分类号
S565.2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岸杂一号狗牙根草的缺镁症状及镁肥效应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孙光明
黄建安
陆发熹
-
机构
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
-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2-269,共8页
-
文摘
在粤西地区玄武岩、花岗岩和浅海沉积物三种主要母质发育的砖红壤上,进行牧草(岸杂一号狗牙根草)镁肥盆栽试验。由花岗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不施镁时,各次收割的牧草干物质含镁量大都低于20%,并先后出现缺镁症状。其缺镁症状表现为斑状失绿,首先在两边叶缘出现近乎成对而对称的小黄斑,这些小黄斑进而向中央扩展连接,使叶子上半部分的绿色部分不连续,似念珠状。该牧草的缺镁临界指标为地上部干物质含镁(Mg)0.15%。牧草的镁肥效应因土而异,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施镁处理牧草平均增产64.4%,镁肥效应最佳;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施镁处理平均增产17.2%,肥效次之;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镁肥效应不明显。在施用量不大的情况下,镁肥对牧草氮、磷、钾含量影响不大,对缺镁土壤来说,施镁使牧草生长良好,氮、磷、钾的总吸收量增加。
-
关键词
狗牙根草
镁肥
缺镁症状
肥效
牧草
-
分类号
S543.9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施石灰对新垦赤红壤化学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6
-
-
作者
黄锦龙
陆发熹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
出处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3年第3期130-136,共7页
-
文摘
本文采用pH4.8、交换性酸2.8cmol kg^(-1),交换性Ca0.8cmol kg^(-1)的花岗岩赤红壤(荒丘),进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施生石灰对土壤化学性质及花生、甘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施用相当于交换酸60%的生石灰,可使土壤pH值在9个月内保持在5.8以上,但就提高花生产量来说,石灰用量以中和交换性酸30%为宜。土壤中Fe、Al的固P能力远比Ca大,即使施用高量的石灰,新形成的Fe-P、Al-P各为新形成Ca-P的2倍以上,同时亦有大量的O-P形成。各水平的石灰处理均显著改善花生的经济性状和品质,但产量的提高却以低水平石灰处理为显著。
-
关键词
石灰
赤红壤
作物
生长
施肥
-
Keywords
Liming, Latosolic red soil, Crop growth
-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屯昌县和琼海县土壤普查研究工作的体会
- 7
-
-
作者
陆发熹
-
机构
广东农林学院
-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1976年第5期33-36,共4页
-
文摘
首先回顾一下过去的工作。解放后,我们在广东搞土壤调查研究,调查了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县份。但由于过去受欧美资产阶级和苏联土壤学的影响,认土工作做得比较多,用土改土工作做得比较少。土壤命名问题1954年以前按照欧美土系的命名,以后又按照苏联那一套的土种命名,有的长达20多字,对我国农民群众认土、用土、改土、保土、养土的丰富经验,生动的土壤命名。
-
关键词
水平梯田
公社
土壤普查
土壤调查
屯昌县
琼海县
土肥工作
阶级斗争教育
-
分类号
S159.2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