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白细胞输血对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欣 +4 位作者 汪玉芳 柯善栋 柯金勇 刘更夫 陈世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白血病患者的去白细胞输血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分为两组:去白细胞输血(leukodeplated blood transfusion,...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输血对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白血病患者的去白细胞输血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分为两组:去白细胞输血(leukodeplated blood transfusion,Ld BT)组作为研究对象(50例),普通输血(RBT)组(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输血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Toll样受体2(TLR2)及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TLR2及TLR4表达水平分别是(52.18±2.14)%、(27.28±1.19)%、(24.21±1.65)%、1.22±0.18,0.62±0.04和0.57±0.05;Ld BT组上述指标分别是(52.18±2.14)%、(30.97±2.01)%、(27.08±1.55)%、1.39±0.24、0.91±0.06和0.87±0.0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CD3^+、CD4^+、CD8^+计数,CD4^+/CD8^+明显上升(P<0.05)。Ld BT组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有效率84.00%(4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 B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9/50)(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改善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AL) 去白细胞 输血 细胞免疫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余向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5-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148例RA患者血清IL-6水平,并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患者IL-6基因启动子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I... 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148例RA患者血清IL-6水平,并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患者IL-6基因启动子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IL-6-572C/G、IL-6-174G/C)。与健康对照组(120例)相比较。结果:RA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6-174G/C位点CC、GC与GG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其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IL-6-572C/G位点GG、GC与CC基因型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RA与患者血清IL-6有关;IL-6-174G/C位点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R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IL-6-572C/G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6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造血生长因子治疗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伴严重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清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8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观察造血生长因子对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伴严重感染患者的疗效,对造血生长因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伴严重感染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 目的观察造血生长因子对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伴严重感染患者的疗效,对造血生长因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伴严重感染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免疫抑制治疗(IST),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疗1月后感染相关死亡率、克隆性演变发生率,对造血生长因子安全性及有效性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32/4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败血症1例,感染相关死亡率为5.0%(2/40);对照组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胃肠道感染1例,死于败血症3例,感染相关死亡率为15.0%(6/40),观察组感染相关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2例,克隆性演变发生率10.0%(4/40);对照组出现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1例,克隆性演变发生率为2.5%(1/40),观察组克隆性演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血因子对于控制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具有良好效果,且不明显增高克隆性疾病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感染 免疫抑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肺部感染的免疫学特点及抗菌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欣 +2 位作者 陈世明 汪玉芳 汪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283-2286,共4页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免疫学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探讨抗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医院行NHL化疗并发肺部感染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另在同期接受化疗但未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中...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免疫学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探讨抗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医院行NHL化疗并发肺部感染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另在同期接受化疗但未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IgA、IgG、IgM等体液免疫指标和CD_3^+、CD_4^+、CD_8+及CD_4/CD_8比值等细胞免疫指标的机体免疫学特点,分析NHL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化疗后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NHL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其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P<0.05),中度和重度感染患者细胞免疫指标CD_3^+、CD_4^+、CD_8+及CD_4/CD_8低于轻度感染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IgA、IgG、IgM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CD_3^+、CD_4^+、CD_8+和CD_4/CD_8比值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感染患者痰培养共培养出病原菌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占73.02%、革兰阳性菌11株占17.46%、真菌6株占9.52%;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氨苄青霉素耐药株数较多,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耐药株数较多。结论 NHL化疗后肺部感染引起免疫指标发生变化,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诱发病原菌滋生并增强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联合敏感抗菌药物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学特点 病原菌耐药性 抗菌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欣 +1 位作者 陈世明 汪玉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急性白血病是源于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1]。白血病患者体内成熟粒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2-3]。本文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 急性白血病是源于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1]。白血病患者体内成熟粒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2-3]。本文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急性白血病患者86例,年龄在18~75岁,平均年龄4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住层流床组和非层流床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化疗 感染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骨髓中VEGF、bFGF、sICAM-1及CD105表达与髓血屏障调节机制关系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清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CD105表达与髓血屏障调节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63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VEGF、bFGF、sICAM-1表达,采用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CD105表达与髓血屏障调节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63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VEGF、bFGF、sICAM-1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用CD105标记骨髓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VEGF、bFGF、sICAM-1、CD105表达高于对照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B-ALL的VEGF、bFGF、sICAM-1、CD105表达高于对照组,T-ALL的bFGF、CD105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sICAM-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VEGF、bFGF、sICAM-1、CD105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sICAM-1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bFGF、CD105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VEGF、bFGF、sICAM-1及CD105表达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水平不同,并影响白血病患者髓血屏障的正常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位杂交法 髓血屏障
下载PDF
补肾蠲痹汤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世明 +1 位作者 汪玉芳 张欣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蠲痹汤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蠲痹汤治疗,每天1剂。两组均治疗4个月。记... 目的:观察补肾蠲痹汤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蠲痹汤治疗,每天1剂。两组均治疗4个月。记录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11%,对照组有效率为8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蠲痹汤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补肾蠲痹汤 甲氨蝶呤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5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余向东 张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9X期85-86,共2页
目的:比较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别。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用甲氨喋呤加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比较疗效差别。结果: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中药六味地黄汤为主方,辨证施治,取... 目的:比较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别。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用甲氨喋呤加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比较疗效差别。结果: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中药六味地黄汤为主方,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中西医结合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在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体征、功能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Wilms瘤基因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欣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探讨Wilms瘤基因(WT1)在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7例白血病、29例多发性骨髓瘤和3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组骨髓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Wilms瘤基因(WT1)在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7例白血病、29例多发性骨髓瘤和3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组骨髓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白血病患者的WT1基因水平(0.105±0.019)显著的高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0.027±0.008)和淋巴瘤患者(0.026±0.01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淋巴瘤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血病患者的WT1基因水平(0.062±0.016)显著的低于初诊的白血病患者(0.157±0.01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淋巴瘤患者与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淋巴瘤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1在白血病患者表达水平较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呈显著的升高,同时治疗后白血病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较初诊白血病患者呈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基因 白血病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治疗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玉芳 +1 位作者 张欣 陈世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8期1536-1538,1600,共4页
目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时常出现,其感染周期较长,且易产生抗药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为了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最佳临床预防方案,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并... 目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时常出现,其感染周期较长,且易产生抗药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为了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最佳临床预防方案,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其中对照组传统预防方案,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预防方案。两组患者化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状况及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转氨酶升高、肾功能衰竭、腹泻、皮疹、气胸、药物过敏等。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7个百分点(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5.1个百分点(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4个百分点(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由于在传统预防方案的基础上额外采用了伊曲康唑预防对患者进行预防,使得观察组的化疗感染率、不良反应状况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应用伊曲康唑预防方案可以起到明显的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效果,该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57例白血病例的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向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50%)57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白血病细胞EPOR mRNA表达,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50%)57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白血病细胞EPOR mRNA表达,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结果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表达EPOR的表达率为61.4%,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EPOR表达率无显著差异,AL的EPOR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EPOR表达水平较低,AML与ALL的EPOR表达率无显著差异。AL贫血不完全由机体EPO产生不足所致,推测主要是由于骨髓红系生成受抑制引起,对白血病贫血病人使用r-HuEPO治疗是否可能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尚需进一步地全面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 EPO受体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脂质体阿霉素用于治疗小鼠淋巴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阿霉素用于治疗小鼠淋巴瘤的实验效果。方法选取C57BL/6淋巴瘤模型小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游离阿霉素组(1 mg/kg游离阿霉素,连续3次给药)、空白脂质体+游离阿霉素组(1 mg/kg游离阿霉素+1.2... 目的探讨脂质体阿霉素用于治疗小鼠淋巴瘤的实验效果。方法选取C57BL/6淋巴瘤模型小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游离阿霉素组(1 mg/kg游离阿霉素,连续3次给药)、空白脂质体+游离阿霉素组(1 mg/kg游离阿霉素+1.2 mmol/kg空白脂质体,连续3次给药)、脂质体阿霉素组(1 mg/kg脂质体阿霉素,连续3次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的60 d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各组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第3、6、12、24天的肿瘤体积。采用CD31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游离阿霉素组、空白脂质体+游离阿霉素组、脂质体阿霉素组的肿瘤体积在第6、12、24天均小于空白组(P<0.05);脂质体阿霉素组的肿瘤体积在第3、6、12、24天均小于空白组、游离阿霉素组、空白脂质体+游离阿霉素组(P<0.05);脂质体阿霉素组60 d生存率为40%,明显高于游离阿霉素组、空白脂质体+游离阿霉素组、空白组的生存率0(P<0.05);脂质体阿霉素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大于游离阿霉素组、空白脂质体+游离阿霉素组(P<0.05);脂质体阿霉素组的MVD值小于游离阿霉素组、空白脂质体+游离阿霉素组(P<0.05),肿瘤细胞凋亡率大于游离阿霉素组、空白脂质体+游离阿霉素组(P<0.05)。结论脂质体阿霉素用于治疗小鼠淋巴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淋巴瘤 脂质体 阿霉素 实验效果
下载PDF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与FAB分型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世明 +1 位作者 汪玉芳 张欣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与FAB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0例初治老年AL患者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9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1例;抽取患者骨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染...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与FAB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0例初治老年AL患者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9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1例;抽取患者骨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与FAB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80例AL患者中染色体核型正常20例(25.0%),核型异常60例(75.0%);其中49例AML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8例(57.1%),31例ALL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2例(38.7%),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显著高于ALL患者(χ2=6.783,P<0.01)。28例染色体核型异常AML患者总缓解率为85.7%,21例染色体核型正常AML患者总缓解率为90.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3,P>0.05)。12例染色体核型异常ALL患者总缓解率为58.3%,19例染色体核型正常ALL患者总缓解率为89.5%,染色体核型正常ALL患者治疗总缓解率显著高于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χ2=4.080,P<0.05)。结论特异性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导致A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且与FAB分型有关。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为化学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 FAB分型
下载PDF
ITP患者促血小板生成素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清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2014-2016,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促血小板生成素(TP0)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患者(治疗组),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循环...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促血小板生成素(TP0)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患者(治疗组),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循环中TPO、血小板巨核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TPO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中有效组TP0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激素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TPO水平与PLT、巨核细胞数呈负相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TP组CD3+和CD4+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CD4+/CD8+比例明显下降,ITP激素治疗有效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D4+、CD8+、CD3+的含量与PLT存在相关性;激素治疗有效患者血清TPO和血小板水平与CD4+、CD8+、CD3+舍量存在相关性。【结论】ITP患者TPO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血小板生成素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世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804-80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至2008年11月本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150例MM患者为治疗组,患者入院治疗当天抽静脉血,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8月至2008年11月本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150例MM患者为治疗组,患者入院治疗当天抽静脉血,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观察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的IL-6、TNF-α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M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其表达水平依次增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无效组则无差异(P〉0.05);MM患者血清中IL-6与TNF-α呈正相关(γ=0.732,P〈0.01).[结论]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在MM 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可用于MM患者的病情判断和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 白细胞介素6/A液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下载PDF
规律去铁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欣 陈世明 +1 位作者 汪玉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铁代谢状况及去铁治疗后患者各器官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检测去铁胺治疗前及治疗后MDS患者体内血清铁蛋白、肝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脏CT值、彩超检查心脏大小及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铁代谢状况及去铁治疗后患者各器官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检测去铁胺治疗前及治疗后MDS患者体内血清铁蛋白、肝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脏CT值、彩超检查心脏大小及射血分数,比较去铁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铁蛋白变化及各器官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去铁治疗前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ALT、AST、肝脏CT值均比去铁治疗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例患者治疗前有心脏扩大,射血分数降低,治疗2个月后心脏回缩,射血分数增高。结论MD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铁过载,通过去铁治疗后,患者血清铁蛋白、肝功能、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提示长期输血可导致铁过载,从而诱发心脏、肝脏等器官损害甚至死亡。早期重视易导致铁过载疾病的铁负荷情况,并予以足够长的疗程,可使受损的器官功能尽可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去铁胺
原文传递
SOX2蛋白及趋化相关基因CCR1、CCR2、MCP-1影响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柯金勇 汪玉芳 +2 位作者 张欣 柯善栋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377-2380,共4页
目的揭示SOX2蛋白及趋化相关基因CCR1、CCR2和MCP-1影响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以骨髓瘤细胞株H929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为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骨髓瘤细胞株H9... 目的揭示SOX2蛋白及趋化相关基因CCR1、CCR2和MCP-1影响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以骨髓瘤细胞株H929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为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骨髓瘤细胞株H929,阴性对照组为转染慢病毒r LV-ZPP的稳转株H929-ZPP,实验组为转染慢病毒r LV-hsox2-Zs Green-Puro的稳转株H929-hsox2。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OX2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RT-PCR)测定各组细胞中CCR1、CCR2和MCP-1基因表达,相应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用2-ΔΔCT代表。采用酶标仪测定细胞在450 nm处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仪计算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实验组的SOX2蛋白表达为(1.38±0.07),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04±0.06)和阴性对照组的(0.72±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CR1、CCR2和MCP-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4.37±0.33)、(4.45±0.38)、(10.72±1.14),高于空白对照组的(2.14±0.15)、(2.21±0.17)和(5.17±0.35)和阴性对照组的(1.22±0.10)、(1.16±0.09)和(1.59±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细胞生存率为(40.53±2.21)%,低于空白对照组的(86.85±5.17)%和阴性对照组的(95.07±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为(58.56±3.25)%,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2.15±1.14)%和阴性对照组的(4.93±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2基因在细胞周期中特定时期的高表达会导致骨髓瘤细胞的凋亡。CCR1、CCR2和MCP-1基因参与了骨髓瘤细胞恶性增殖,其在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为骨髓瘤细胞提供合适的环境,导致疾病复发和抗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SOX2蛋白 转录因子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预防静脉炎的研究与分析
18
作者 陈世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预防静脉炎的预防方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6月我院辖区内多个小区的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689例,将所有患者按小区分布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包括17个小区共有患者338例,对照组15个小区351例患...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预防静脉炎的预防方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6月我院辖区内多个小区的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689例,将所有患者按小区分布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包括17个小区共有患者338例,对照组15个小区351例患者。化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病情况及静脉炎发病患者的分级分布进行统计记录,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338例患者中仅有2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症状,占本组人数的9%,低于对照组21个百分点,观察组满意度为99.7%,高于对照组8个百分点。结论:本静脉炎预防方案效果显著,深得广大患者认可,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静脉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