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距舟关节在体运动与足内侧纵弓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文军 金丹 +6 位作者 李鉴轶 张玉忠 罗吉伟 王钊 宋柯 郭小磊 永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目的通过数字化技术探讨距舟关节的在体运动特点及其对足内侧纵弓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5名健康志愿者(4男1女)9例足部在进行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初始体位(中立位)和终末体位(最大内翻内收背伸位)的足部CT影像,利用mimics和geomagic逆向... 目的通过数字化技术探讨距舟关节的在体运动特点及其对足内侧纵弓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5名健康志愿者(4男1女)9例足部在进行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初始体位(中立位)和终末体位(最大内翻内收背伸位)的足部CT影像,利用mimics和geomagic逆向工程软件,结合刚体运动学原理,计算出距舟关节在足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三维空间6个自由度的变化及其与足内侧纵弓变化之间关系。结果足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距舟关节发生了内翻内收跖屈运动,其内翻幅度:(38.82±5.98)°,内收幅度:(19.71±6.33)°,跖屈幅度:(-5.09±6.89)°;距舟关节运动中足舟骨向内侧移位与足内弓顶角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数字化技术解决了距舟关节在体三维运动测量的难题,通过这一技术的测量与分析发现:距舟关节虽然是一个杵臼状关节,但其主要进行绕矢状轴旋转,距舟关节的运动是引起足内侧纵弓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舟关节 三维运动 足内侧纵弓
下载PDF
后足关节在体运动度测量新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2
作者 文军 金丹 +5 位作者 李鉴轶 张玉忠 王钊 宋柯 郭小磊 永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4-780,共7页
目的利用逆向工程软件结合刚体运动学原理,建立后足各关节在体三维运动度测量的新方法。方法采集5名健康志愿者(男4名,女1名)9足在中立位和最大内翻、内收、背伸位的后足CT影像.使用MIMICS 10.01软件对这两个体位的后足关节进行... 目的利用逆向工程软件结合刚体运动学原理,建立后足各关节在体三维运动度测量的新方法。方法采集5名健康志愿者(男4名,女1名)9足在中立位和最大内翻、内收、背伸位的后足CT影像.使用MIMICS 10.01软件对这两个体位的后足关节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建立后足关节三维数字化模型,将重建的后足关节模型以.STL格式导人GEOMAGIC10.0软件中进行2次注册配准,利用GEOMAGIC 10.0软件的Edit transform功能计算并读取胫距、距下、距舟关节三维空间相对角度和位移变化。结果足由中立位进行内翻、内收、背伸运动时,胫距关节背伸10.77°±5.70°、外翻3.89°±2.77°、外展5.29°±4.47°,向足外侧位移(0.78±0.59)mm、向后足位移(0.18±0.75)mm、向肢体近侧位移(0.65±0.71)mm:距下关节跖屈6.330±4.32°、内翻16.46°±2.94°、内收12.77°±1.81°,向足内侧位移(5.50±1.45)mm、向前足位移(1.96±1.77)mm、向肢体远侧位移(0.43±1.18)mm;距舟关节跖屈5.09。±6.89。、内翻38.82。±5.980、内收19.71。±6-33。,向足内侧位移(9.77±1.73)mm、向后足位移(3.13±1.29)mm、向肢体近侧位移(4.64±1.42)mm。结论建立了后足关节在体三维运动度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非侵入性、可视窗化操作以及简便易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运动(move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