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李艳红 阿里木.卡斯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5,共5页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生态与环境脆弱,平原非灌区天然植被主要依靠汲取浅层地下水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本文利用遥感技术、水文地质调查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埋...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乏,生态与环境脆弱,平原非灌区天然植被主要依靠汲取浅层地下水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本文利用遥感技术、水文地质调查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埋深和天然植被分布面积,应用GIS技术划定计算单元,利用典型地下水均衡试验场潜水蒸发和蒸腾试验成果确定各计算单元的潜水蒸发系数和植被系数,进而计算出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为5.37×108m3,其中林灌地生态需水量为0.95×108m3,占17.71%,草地生态需水量为4.42×108m3,占8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 平原非灌区 天然植被 生态需水量
下载PDF
基于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阿里木·卡斯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年第5期81-84,共4页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近年来对其投资不断增长,其施工技术标准也随之提高。水利工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工艺种类多且复杂,使其在实际施工中面临许多未知难题,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水利工程中,一旦发...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近年来对其投资不断增长,其施工技术标准也随之提高。水利工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工艺种类多且复杂,使其在实际施工中面临许多未知难题,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水利工程中,一旦发生渗漏问题,将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下文对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防渗技术 应用方法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伊犁谷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2
3
作者 朱增云 阿里木江·卡斯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08-3420,共13页
利用1995-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成果,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25年伊犁谷地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合InVEST模型评估1995-2025年伊犁谷地生境质量的时空格局,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生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并对生境质量... 利用1995-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成果,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25年伊犁谷地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合InVEST模型评估1995-2025年伊犁谷地生境质量的时空格局,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生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并对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驱动因子探测、交互作用探测以及生态探测分析。结果表明:1995-2025年,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呈波动变化态势,草地与水域则出现减少态势,减少的趋势缓慢下降;生态退化度高值区主要在河谷平原耕作与城建区域且呈现条带状分布,应加强生态修复工程;低值区为高山林草地区域,总体上表现为低值区环绕高值区,呈现嵌套分布,应着重进行生态功能保护;生境质量与生态退化度的高、低值区域呈现相反的趋势;各县生态退化总体稳定,且退化程度较小,生境质量在1995-2015年处于下降趋势,2015-2025年有所上升;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出生境质量空间变化分布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综合作用,主导影响因子是土地利用,其次为坡度,在交互作用探测与生态探测中,各因子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表现显著,并呈现出双因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CA-Markov模型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伊犁谷地
原文传递
全覆盖植被冠层水分遥感监测的一种方法:短波红外垂直失水指数 被引量:29
4
作者 阿布都瓦斯提·吾拉 李召良 +4 位作者 秦其明 童庆禧 王纪华 阿里木江·卡斯木 朱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57-965,共9页
利用叶片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植被冠层辐射传输模型SailH和地气辐射传输模型6S,进一步探索近红外、短波红外反射光谱特征,从光谱特征空间的角度,分析地物在NIR-SWIR空间的分异规律,建立监测植被冠层水分含量的新方法-短波红外垂直失... 利用叶片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植被冠层辐射传输模型SailH和地气辐射传输模型6S,进一步探索近红外、短波红外反射光谱特征,从光谱特征空间的角度,分析地物在NIR-SWIR空间的分异规律,建立监测植被冠层水分含量的新方法-短波红外垂直失水指数(SPSI).通过实地观测数据和叶片、冠层辐射传输模型验证本文提出的新方法,结果表明SPSI和实地观测的植被冠层水分含量(FMC)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和RMSE分别为0.79,26.41%,证明了SPSI在FMC反演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含水量 短波红外垂直失水指数(SPSI) 植被水分遥感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口分布空间模拟 被引量:23
5
作者 高倩 阿里木江.卡斯木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针对城市群中小尺度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对空间型人口分布数据的需求,以DMSP/OLS夜间灯光卫星数据为依据,借助土地利用/覆盖矢量数据集提取居住用地信息,采用GIS与SPS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夜间灯光像元DN值与人口统计数据的相关性,构建天山... 针对城市群中小尺度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对空间型人口分布数据的需求,以DMSP/OLS夜间灯光卫星数据为依据,借助土地利用/覆盖矢量数据集提取居住用地信息,采用GIS与SPS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夜间灯光像元DN值与人口统计数据的相关性,构建天山北坡城市群2002和2012年份人口分布的空间化模型,并制作1km格网尺度的人口密度专题图。采用重心模型和偏移-分享模型识别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内部差异。结果表明:1.基于DMSP/OLS最佳阈值分割法提取的居住区用地,与同期NLCD数据匹配精度达93.94%、94.90%,匹配度较高;2.灯光像元DN值与人口数量存在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根据该模型得到的人口空间化数据,经校验能较贴合反映实际分布情况;3.2002~2012年,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口分布重心呈向乌鲁木齐市靠近的变动态势,迁移直线距离约8.15km,乌鲁木齐人口增长相对快速、呈集聚趋势,其他9市/县人口增长缓慢、呈扩散趋势。分析认为,空间化模拟的人口密度能够较为贴切地反映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口分布现状,可为今后区域人地关系研究和社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OLS 人口空间化 格网尺度 天山北坡城市群
下载PDF
近40a来基于低分辨率遥感数据和GIS的全球城市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阿里木江·卡斯木 安瓦尔·买买提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4-220,共7页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态系统、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已不同程度受到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持续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用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近40a全球城市时空变化.世界数字化图(Digital Chart of the World,DCW)城市图层代表...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态系统、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已不同程度受到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持续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用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近40a全球城市时空变化.世界数字化图(Digital Chart of the World,DCW)城市图层代表1960年至1970年的全球城市面积,利用MODIS影像数据、稳定夜间光数据和城市格网人口密度数据编制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城市图(GlobalLand Cover by National Mapping Organization,GLCNMO)代表2003年时的全球城市面积.计算了1960年和2003年全球城市的城市用地比重和年城市增长率指数,从区域尺度、国家尺度和单个城市尺度分析了全球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196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面积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城市面积小得多;到2003年发展中国家有相当大的变化,新增长的城市区域快速扩大.近40a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发展速度远快于发达国家,与欧洲和北美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结构更紧凑和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W GLCNMO 全球城市 时空变化 遥感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奥布力.塔力普 汪慧玲 阿里木江.卡斯木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6-270,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来,不同省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提炼选取11类指标,对西部地区12省区环境污染程度的距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来,不同省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提炼选取11类指标,对西部地区12省区环境污染程度的距离相似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甘肃、广西、云南、重庆和陕西等省区的距离相似归为第一类聚类;内蒙古和四川归为第二类聚类;西藏、宁夏和青海等省区的距离相似属于第三类聚类;新疆归为第四类聚类.要处理好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对二者进行协调,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系统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奎屯市城市扩展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阿斯耶姆.图尔迪 阿里木江.卡斯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采用Landsat TM,ETM+和ALOS/AVNIR-2遥感影像,获取城市用地信息,并计算出城市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及弹性系数,从而对奎屯市城市扩展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奎屯市城市扩展明显、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扩大的城市... 采用Landsat TM,ETM+和ALOS/AVNIR-2遥感影像,获取城市用地信息,并计算出城市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及弹性系数,从而对奎屯市城市扩展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奎屯市城市扩展明显、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扩大的城市用地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移而来;城市扩展强度指数1989—2000年、2000—2010年间分别为9.69%和9.72%;城市空间格局由外延式逐渐向填充式转变;弹性系数低于1.12,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城市扩展增长速度;紧凑度逐渐减少,分形维数逐渐增大,城市结构松散、形态不规则、复杂化。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发展边界区域,使城市和人口增长速度协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遥感 ALOS 奎屯市
下载PDF
博斯腾湖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艾克拜尔.买提尼牙孜 阿里木江.卡斯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166,共6页
在RS和GIS技术,FRAGSTATS软件的支持下,应用1990年Landsat TM、2000年Landsat ETM+和2010年的ALOS/AVNIR-2遥感影像,结合博斯腾湖湿地的区域特点,提取博斯腾湖湿地生态景观格局信息,并选取12种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指数,对博斯腾湖湿... 在RS和GIS技术,FRAGSTATS软件的支持下,应用1990年Landsat TM、2000年Landsat ETM+和2010年的ALOS/AVNIR-2遥感影像,结合博斯腾湖湿地的区域特点,提取博斯腾湖湿地生态景观格局信息,并选取12种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指数,对博斯腾湖湿地20年的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和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湿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1990-2000年间湿地总面积增加351.8km2,其中人工湿地面积增加34.93km2,自然湿地增加316.87km2;2000-2010年间湿地总面积减少277.34km2,其中人工湿地面积减少28.36km2,自然湿地面积减少248.98km2。从景观整体来看,均匀度指数较低,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景观被湖泊,潮间沼泽和光滩沼泽这三个占优势的景观类型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湿地 景观格局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之中国新疆—中亚—西亚城市空间扩张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倩 阿里木江.卡斯木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7,共7页
基于1992、2002和2012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借助GIS技术支持,提取中亚、西亚和中国新疆共25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像元,从分大区与分国家和地区的夜间灯光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沿线城市空间的扩张类型、扩张强度的速率和程度、形... 基于1992、2002和2012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借助GIS技术支持,提取中亚、西亚和中国新疆共25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像元,从分大区与分国家和地区的夜间灯光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沿线城市空间的扩张类型、扩张强度的速率和程度、形态紧凑度方面及其驱动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中国新疆和西亚城市空间扩张以外延型为主,中亚以填充型居多;填充型扩张以增强填充型像元为主。(2)三大分区城市以加速型为主要扩张类型,各分区内部具有空间分异性;近20年间城市平均扩张程度中国新疆最强、西亚次之、中亚相对较弱。(3)中国新疆和中亚城市平均紧凑度指数都先增大后减小,西亚城市紧凑度指数变化空间差异性明显且总体城市形态更紧凑。分析认为,自然环境约束、城市化进程、国民经济能力、人口分布趋势、政局稳定性及内部现实发展诉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扩张类型、强度和形态紧凑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新疆 中亚 西亚 城市空间扩张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典型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玉贞 阿里木江·卡斯木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环境面临严峻问题与挑战,而对研究区的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遥感监测可为荒漠化的防治和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以2000—2014年的250 m分辨率MOD13Q1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环境面临严峻问题与挑战,而对研究区的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遥感监测可为荒漠化的防治和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以2000—2014年的250 m分辨率MOD13Q1为数据源,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决策树分类进行荒漠化程度划分,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和转移面积矩阵。结果表明:2000—2014年研究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其荒漠化土地增长量为98 912.26km^2和增长率为0.11%。其中,非荒漠化向荒漠化共转移308 289.73 km^2,大于荒漠化向非荒漠化的转移面积266 497.67 km^2。在空间分布上,中亚荒漠化土地由西南的严重荒漠化向东北的轻度荒漠化逐渐减轻,且向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不断推移;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多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吐鲁番和柴达木三大盆地中,且以宁夏陕西甘肃北部地区的减少为主。总体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总荒漠化面积增加,程度趋于严重,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荒漠化 遥感监测 MODIS 植被覆盖度
下载PDF
库尔勒市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布买日也.买买提 丁建丽 +1 位作者 孜比布拉.司马义 阿里木江.卡斯木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3-452,共10页
以库尔勒市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以及2015年6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影像作为基础数据,借助ENVI 4.5、Arc GIS 10.1等专业软件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库尔勒市近25 a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 以库尔勒市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以及2015年6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影像作为基础数据,借助ENVI 4.5、Arc GIS 10.1等专业软件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库尔勒市近25 a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城市空间扩展趋势及演变过程、城市重心转移方向及距离和城市空间扩展形态变化特征等。研究表明:近25 a间库尔勒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年均增加速率为15.18%。耕地和未利用地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贡献较大。城市向东南方向扩展,城市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了总共2 118.46 m。城市空间扩展紧凑度呈下降趋势,分形维数呈上升趋势,表明城市空间扩展趋于结构疏散化、形状复杂化。针对于以上特征及扩展趋势,分析了库尔勒市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因素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展 建设用地 遥感和GIS技术 库尔勒市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买尔孜亚.吾买尔 阿里木江.卡斯木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283-287,293,共6页
[目的]分析将近20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城市的空间扩展状况,为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的数量特征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克拉玛依市1996,2000,2006,2011,2014年5个时段的Landsat影像,获取近20a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计算土地... [目的]分析将近20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城市的空间扩展状况,为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的数量特征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克拉玛依市1996,2000,2006,2011,2014年5个时段的Landsat影像,获取近20a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主要景观组分的转移过程。[结果]1996—2014年研究区耕地、林地在大幅度增加,其面积由1996年的38.05,58.39km2增加为2014年的436.25,143.27km2。耕地在景观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增大,破碎化程度增加。建设用地与水域面积也逐渐增大,其面积由1996年的20.40,31.62km2扩大为2014年的65.15,36.38km2,建设用地的斑块数量由1996年的888增加到2014年的1 792,斑块密度与边缘密度由0.12,1.14增加到0.24,4.03。[结论]1996—2014年克拉玛依市破碎化程度增加,有明显的集中化趋势,水体景观形状较为规则,破碎化程度较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克拉玛依市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演变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艾克拜尔·买提尼牙孜 阿里木江·卡斯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62,共8页
文中探讨皮山县绿洲景观格局近25年的时空变化状况和绿洲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1991-2015年不同时期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在RS技术的支持下对皮山县绿洲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在此基础上,借助景... 文中探讨皮山县绿洲景观格局近25年的时空变化状况和绿洲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1991-2015年不同时期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在RS技术的支持下对皮山县绿洲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在此基础上,借助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水文和气象数据分析了皮山县绿洲24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并探索导致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4年间皮山县绿洲面积增加了410.3km^2,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最为明显,增加面积分别达412.71km^2和48.96km^2,草地、水域和林地均出现面积减少。耕地破碎度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破碎度先减少后增加。皮山县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远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体现在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度的增加和耕地破碎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山县绿洲 景观格局 驱动力 遥感
原文传递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人口动态变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被引量:8
15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阿里木江.卡斯木 帕尔哈提.艾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76,共6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气东输政策给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人口作为PRED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绿洲的开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916年~2000年的统计数据,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8...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气东输政策给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人口作为PRED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绿洲的开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916年~2000年的统计数据,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85年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口数量动态变化引起的资源环境压力,尤其是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的障碍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 库车河 三角洲 绿洲 人口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农作物分类与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孟辰 阿里木江·卡斯木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6-185,共10页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是作物长势监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时准确地通过土地分类和农作物适宜性评价获取农作物空间分布与适宜性种植信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河北张家口沽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entinel-2多光谱数...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是作物长势监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时准确地通过土地分类和农作物适宜性评价获取农作物空间分布与适宜性种植信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河北张家口沽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entinel-2多光谱数据提取的NDV,NDBI,NDWI,NDRE1,SR_(re)和CI_(red-edge)数据为特征,分别采用SVM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法、随机森林法对研究区内典型农作物进行精细化提取,探究主要作物空间分布情况,并通过对比kappa系数探讨不同方法对农作物分类的精度,选择最优分类方法.选取土壤性质、土壤侵蚀度、高程、坡度、坡向5个指标建立农作物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GIS层次分析法与土地适宜性分级指标对沽源县农作物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分类法对研究区内8种主要农作物进行分类的精度最高,其总体准确率为65.10%,Kappa系数为0.5871;研究区内主要农作物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镶嵌结构;研究区内中度适宜种植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用地面积最大,其次是适宜种植面积居中,不适宜种植地区的面积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分类 Sentinel-2 随机森林 适宜性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塔什干市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阿里木江.卡斯木 阿斯耶姆.图尔迪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亚城市化的发展成为近些年来该领域关注的新的研究重点。以中亚第二大城市一塔什干市1989、2000、2010年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获取塔什干市城市用地信息,并借助城市年均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及城市用地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亚城市化的发展成为近些年来该领域关注的新的研究重点。以中亚第二大城市一塔什干市1989、2000、2010年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获取塔什干市城市用地信息,并借助城市年均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指数及城市用地分形维数等参数,对塔什干市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1年来塔什干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明显的变化,其中建设用地的变化比较明显,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在1989-2000年期间平均扩展面积约为4.55km2/a,年扩展率为1.99%;2000-2010年平均扩展面积约为7.38km2/a,年扩展率为2.55%。其中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由周围的草地和未利用地转移而来;从分析可得:2000-2010年的扩展强度比1989-2000年的要高0.68%;分形维数逐渐增大,城市空间形态日益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遥感 时空特征 塔什干市
下载PDF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阿里木江.卡斯木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37-39,共3页
本文根据国内外大学的教学改革模式,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分析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为该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下载PDF
克拉玛依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阿迪莱·伊斯马伊力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1 位作者 阿里木江·卡斯木 杨秀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0-322,共13页
城市地表灰尘作为城市环境污染物载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探究绿洲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风险,从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采集52个地表灰尘样品,分析其中Hg、Cd、Cu、Pb、Cr和As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 城市地表灰尘作为城市环境污染物载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探究绿洲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风险,从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采集52个地表灰尘样品,分析其中Hg、Cd、Cu、Pb、Cr和As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 ER),对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灰尘中As、Cd、Cu、Pb和Hg等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新疆土壤背景值的1.61倍、1.75倍、1.50倍、1.23倍和2.94倍,富集较明显;Cr元素平均值没有超出新疆土壤背景值。地表灰尘中Hg处于中度污染水平,Cd、Pb、As和Cu等元素处于轻度污染水平,Cr处于轻微污染水平,NPI平均值为3.07,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表灰尘中Hg处于较强生态风险水平,As、Pb、Cr和Cu处于轻微风险水平,Cd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RI平均值为201.17,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生态风险预警结果表明,Hg处于轻警态势,Cr处于无警态势,Cd、Pb、Cu和As等4种元素处于预警态势,I ER平均值为4.02,属于中警态势。研究区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水平与生态风险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克拉玛依市 地表灰尘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新疆库尔勒市道路积尘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阿地拉·艾来提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3 位作者 靳万贵 姑力巴努·艾尼 艾尼瓦尔·买买提 阿里木江·卡斯木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15-1925,共11页
为探究绿洲城市道路积尘重金属污染风险,在新疆库尔勒市采集54个代表性道路积尘样品,分析其中Hg、Cd、As、Pb、Cr和Cu等6种元素含量,基于GIS技术与地学统计法,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道路积尘中重金属污染及潜... 为探究绿洲城市道路积尘重金属污染风险,在新疆库尔勒市采集54个代表性道路积尘样品,分析其中Hg、Cd、As、Pb、Cr和Cu等6种元素含量,基于GIS技术与地学统计法,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道路积尘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库尔勒市道路积尘中Hg、Cd、As、Pb和Cu等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的筛选值,但Cr元素含量平均值为相应筛选值的9.90倍。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道路积尘中Cr呈现重度污染,Hg、Cd、As、Pb和Cu呈无污染。道路积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负荷指数介于0.0142~0.0522,平均值为0.0266,处于无污染水平。从道路积尘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库尔勒市东北部和北部区域出现污染高值区。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经手-口摄入途径是库尔勒市道路积尘重金属日均暴露量及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儿童受到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库尔勒市道路积尘中Hg、Cd、As、Pb、Cr与Cu等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及致癌风险处于安全范围内,As对非致癌风险的贡献最大,Cr对致癌风险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积尘 重金属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污染 健康风险 库尔勒市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