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雀(Carpodacus roborowskii)——新疆鸟类新纪录种 被引量:2
1
作者 许传辉 徐国华 +4 位作者 马鸣 阿尔 兰文旭 史军 买尔旦.吐尔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3-1266,共4页
2015年5月23日,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尔卡卡检查站附近的山坡上(36°39′N,90°33′E;海拔4 900 m)发现了一雌一雄2只藏雀(Carpodacus roborowskii Przewalski,1887),并拍摄了图片。经过仔细观察与鉴定,确定为... 2015年5月23日,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尔卡卡检查站附近的山坡上(36°39′N,90°33′E;海拔4 900 m)发现了一雌一雄2只藏雀(Carpodacus roborowskii Przewalski,1887),并拍摄了图片。经过仔细观察与鉴定,确定为新疆鸟类新纪录种。此地点距离模式标本采集地点(布尔汗布达山)仅340 km。藏雀为中国特有的、十分罕见的物种,对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栖息地、生态习性、物种分类、食物、繁殖和种群状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雀 新纪录 分类 昆仑山 阿尔金山
下载PDF
浅谈阿山林区更新造林之方向
2
作者 阿尔 《新疆林业》 1994年第1期16-17,共2页
阿尔泰山森林呈团块分布在海拔1150—1450米的阴坡和半阴坡间,林区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年积温不大于1500℃,年降雨量为3000—7000毫米,涵养着布尔根河、哈巴河等十二条河流,有林地面积39万公顷,林分蓄积量是94万立方米.树种组成以西... 阿尔泰山森林呈团块分布在海拔1150—1450米的阴坡和半阴坡间,林区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年积温不大于1500℃,年降雨量为3000—7000毫米,涵养着布尔根河、哈巴河等十二条河流,有林地面积39万公顷,林分蓄积量是94万立方米.树种组成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另外还有西伯利亚云杉、冷杉、红松等,为新疆的第二大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造林 西伯利亚落叶松 山林区 云杉雪枯病 天然更新 人工更新 阿尔泰 雪霉病 营林生产 树种组成
下载PDF
谈图书馆服务观念的淡化及其对策
3
作者 阿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8-98,F003,共2页
近些年来,图书馆工作中读者服务观念有着明显的淡化。图书拒借率上升,到馆读者人数减少。尽管还有其它原因,但不能不承认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观念的淡化正在影响和削弱着服务部门工作的开展。读者工作是以读者为对象,以馆藏书刊资料为手... 近些年来,图书馆工作中读者服务观念有着明显的淡化。图书拒借率上升,到馆读者人数减少。尽管还有其它原因,但不能不承认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观念的淡化正在影响和削弱着服务部门工作的开展。读者工作是以读者为对象,以馆藏书刊资料为手段,以藏书的使用为中心,通过外借、阅览、复制、宣传,阅读辅导及参考咨询等方式而开展的服务工作。读者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分析、探究服务观念淡化及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实为刻不容缓。 树立牢固的服务观念,在图书馆全部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流通部门是图书馆工作的前哨,工作人员服务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读者工作的开展。与社会上一些服务部门情况大致相似,流通部门的工作人员服务观念日趋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书馆 读者工作 服务意识 工作人员
全文增补中
达斡尔族称议
4
作者 阿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3-45,共3页
自50年代初,达斡尔人的民族成分被最后确定后,做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它的族称——达斡尔也就统一地被使用开来。达斡尔族自形成至今,曾有过繁多的称呼,数量居多的是本民族的自称,也有一些是他称。有的称呼与地名相关,有的与族源有... 自50年代初,达斡尔人的民族成分被最后确定后,做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它的族称——达斡尔也就统一地被使用开来。达斡尔族自形成至今,曾有过繁多的称呼,数量居多的是本民族的自称,也有一些是他称。有的称呼与地名相关,有的与族源有关,有的则与经济生产有密切的联系。还有极少数含有民族歧视的蔑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族称 大贺氏 狐狸 族源研究 他称 小民族 契丹族 民族歧视 达斡尔语
下载PDF
科学地把握达斡尔族族源的探讨
5
作者 阿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5期42-44,共3页
对达斡尔族族源的探讨自1823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百年来在这一课题上,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曾先后产生许多不同的看法,如索伦说,白鞑靼说,蒙古分支说,契丹后裔说,还有室韦说等等。尽管说法颇多,莫衷一是,但近几十年的研究实践表明:蒙... 对达斡尔族族源的探讨自1823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百年来在这一课题上,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曾先后产生许多不同的看法,如索伦说,白鞑靼说,蒙古分支说,契丹后裔说,还有室韦说等等。尽管说法颇多,莫衷一是,但近几十年的研究实践表明:蒙古分支说,契丹后裔说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这两说,时而争论激烈,时而单兵独进,一下一上,你追我赶。犹如历史长河中两个突出的浪尖,以其执着的论点活跃于研究领域。近年来大部分文章都是围绕这两说,或阐述见解,或予以评述。从目前来看,其中收获较大,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契丹后裔说。陈述先生著述的《关于达呼尔的来源》、《试论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大辽瓦解以后的契丹人》等文章集中代表了契丹后裔说的论点。随之,新近出版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概况》和《达斡尔族简史》两书都以鲜明的观点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族源 契丹后裔说 蒙古分支说 少数民族 现代民族 契丹族 族称 蒙古族族源 契丹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