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监测中应用ELISA检测F1抗体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热娜.吐尔地 阿不力米提.买托 +5 位作者 布仁明德 布力克木.不都热西 雷刚 王信惠 廖力夫 徐秉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观测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监测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夹心法(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效果,分析应用前景。方法 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同步检测动物血清鼠疫F1抗体,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反应滴度。结果 ELISA和IHA检测血... 目的观测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监测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夹心法(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的效果,分析应用前景。方法 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同步检测动物血清鼠疫F1抗体,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反应滴度。结果 ELISA和IHA检测血清的鼠疫F1抗体,长尾黄鼠阳性率分别为11.71%(118/1 008)和1.73%(21/1 216),平均滴度分别为27.805和21.254;牧犬阳性率分别为38.89%(28/72)和10.71%(7/75),平均滴度分别为27.731和21.50。ELISA检测长尾黄鼠、牧犬血清鼠疫F1抗体的阳性率和平均滴度均高于IHA,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两种方法同步用于鼠疫监测,可及时发现并纠正单一方法因试剂变质或失效出现的错误结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准确的监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大沙鼠感染鼠疫耶尔森菌的组织病理与超微病理变化实验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博 ·热合木 +7 位作者 布仁明德 孟卫卫 雒涛 李冰 阿不力米提·买托 王信惠 戴翔 张渝疆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 了解准噶尔盆地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感染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组织病理与超微病理变化。方法 于2011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捕获40只实验大沙鼠,经实验室人工饲养6个月,且实验动物血清采用鼠疫菌F1抗体间接血凝法检测... 目的 了解准噶尔盆地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感染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组织病理与超微病理变化。方法 于2011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捕获40只实验大沙鼠,经实验室人工饲养6个月,且实验动物血清采用鼠疫菌F1抗体间接血凝法检测为阴性。鼠疫菌(编号:2504,属中世纪型)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分离自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活体大沙鼠,其毒力测定为半数致死量(LD50)〈10 CFU/ml。实验共设7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0只大沙鼠平均分到8个组。实验组大沙鼠分别接种按10倍梯度稀释成的7.4×10^5、7.4×10^6、7.4×10^7、7.4×10^8、7.4×10^9、7.4×10^10和3.0×10^11 CFU/ml浓度菌液,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接种量均为1 ml。收集所有感染鼠疫菌大沙鼠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肺脏组织,分别处理后进行光学显微镜镜检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7.4×10^8~3.0×10^11 CFU/ml实验组均引起大沙鼠特异性感染死亡,感染动物肝脏呈点状坏死伴脂肪变性,肝细胞核内小管增多,细胞器分布不均。脾脏淋巴组织呈反应性增生,血窦腔内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细菌。心肌细胞轻度变性、横纹模糊,肌细胞核基质密度降低,肌原纤维排列松散。肺脏可见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呈Ⅰ型上皮细胞脱落。大沙鼠感染7.4×10^5~7.4×10^7 CFU/ml鼠疫菌后未出现特异性感染死亡,实质器官的组织病理与超微病理相较于7.4×10^8~3.0×10^11 CFU/ml组改变轻微。结论 鼠疫菌可以引起大沙鼠实质器官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发生改变;肝脏和脾脏可能是鼠疫菌感染大沙鼠的主要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耶尔森菌 鼠疫 病理学
原文传递
2007年新疆乌什县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报告
3
作者 蒋卫 阿不力米提.买托 +4 位作者 王信惠 里木.乌斯满 吐尔洪.尼牙孜 祖正芳 玉尔买 《地方病通报》 2009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鼠疫 疫源地调查 乌什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