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高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俊英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168-172,共5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血管内皮细胞 功能紊乱
下载PDF
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孕妇围产期母婴阻断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禤庆山 +3 位作者 刘文兴 梁一凡 徐慧芳 蔡卫平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近几年,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中,妇女感染HIV的比例大幅度增长,由1998年的15.3%上升到2004年的39%,直至2006年的47.8%。尤其年轻妇女正是生育的高峰期,... 近几年,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中,妇女感染HIV的比例大幅度增长,由1998年的15.3%上升到2004年的39%,直至2006年的47.8%。尤其年轻妇女正是生育的高峰期,使得HIV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大,婴儿感染HIV的人数快速增加,母婴传播所占HIV人群比例已由0.5%上升或超过1%。因此,预防HIV母婴传播,建立有效的阻断干预模式,是目前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母婴阻断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围产期 计划生育工作 孕妇 妊娠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与胎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东至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关键词 胎盘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前列腺素合成和代谢酶与分娩发动 被引量:3
4
作者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0年第5期289-293,共5页
人妊娠分娩的发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前列腺素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前列腺素15-羟基脱氢酶(15-hydroxyprostaglandin dehydrogenase,PGDH)决定胎膜和胎盘部位前列腺素浓度,在分娩发动时局部胎膜此酶活性降低,前列腺素... 人妊娠分娩的发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前列腺素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前列腺素15-羟基脱氢酶(15-hydroxyprostaglandin dehydrogenase,PGDH)决定胎膜和胎盘部位前列腺素浓度,在分娩发动时局部胎膜此酶活性降低,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发动 前列腺素合成 代谢酶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_3AK细胞与LA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动态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建六 刘俊英 +2 位作者 杨茹镜 封全灵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CD3MAb+IL-2联合刺激法制备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动态观察CD3AK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增殖能力,井与L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显示:①CD3AK细胞与LAK细胞在体外分别经CD3MAb(0.5mg/L)+IL-2(105U/L)和IL-2(106U... 采用CD3MAb+IL-2联合刺激法制备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动态观察CD3AK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增殖能力,井与L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显示:①CD3AK细胞与LAK细胞在体外分别经CD3MAb(0.5mg/L)+IL-2(105U/L)和IL-2(106U/L)刺激后,细胞体积增大,继之变为不规则形;②CD3AK细胞培养第1周增殖倍数为2.89,至第4周增殖倍数达109.37倍,均显著高于同期培养的LAK细胞的增殖倍数;③CD3AK细胞体外存活时间为4~5周,而LAK细胞仅为2~3周。结果提示:CD3AK细胞制备简便,体外存活时间长,增殖能力强,可以为临床提供充足的过继免疫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LAK细胞 增殖 女性生殖器肿瘤
下载PDF
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生物物理反馈对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产后膀胱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晶晶 郭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8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生物物理反馈治疗对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产后膀胱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78例阴道分娩孕妇,随机分为A、B、C组,各26例。A组采用生物物理反馈治疗,B组采用中医穴位疗法治疗,C组联合两种治疗方法。观察比较3...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生物物理反馈治疗对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产后膀胱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78例阴道分娩孕妇,随机分为A、B、C组,各26例。A组采用生物物理反馈治疗,B组采用中医穴位疗法治疗,C组联合两种治疗方法。观察比较3组产后自行排尿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排尿异常率。结果:经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自行排尿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自行排尿恢复时间显著短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排尿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排尿异常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穴位疗法联合生物物理反馈治疗对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产后膀胱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缩短恢复自行排尿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排尿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穴位疗法 生物物理反馈治疗 椎管内麻醉镇痛 膀胱功能
下载PDF
探讨中药封包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邱婷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3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诱导排尿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有效率、起效时间、首次...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诱导排尿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有效率、起效时间、首次自主排尿后残余尿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缓解状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子宫复旧状况(7d后宫底下降至耻骨联合率)。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起效时间、首次自主排尿后残余尿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尿路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治疗7d后宫底下降至耻骨联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药封包疗法联合常规诱导排尿方案能有效提高产后尿潴留治疗效果,于治疗有效性、起效时间、治疗安全性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封包疗法 尿潴留 产后 疗效
下载PDF
NO/NOS在周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和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英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0年第2期56-58,共3页
一氧化氮(NO)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人子宫内膜表达NOS,其表达水平随内膜周期而变化。NO在子宫内膜局部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参与月经形成机制。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合成酶类 子宫内膜
下载PDF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俊英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0年第4期168-171,共4页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一类非甾体化合物 ,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但其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依赖于组织特异性和机体激素环境。这些 SERMs目前已被批准或正在临床接受评价用于治疗和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包括激素依赖性癌肿 ,骨质...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一类非甾体化合物 ,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但其类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依赖于组织特异性和机体激素环境。这些 SERMs目前已被批准或正在临床接受评价用于治疗和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包括激素依赖性癌肿 ,骨质疏松和冠心病。雷洛昔芬是这类药物的代表 ,既能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提高绝经后妇女骨密度 ,又能降低血脂和乳癌的发生率 ,却不刺激子宫内膜。因此 SERMs有可能成为新的激素替代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替代疗法 受体 雌激素 绝经 神经调节剂
下载PDF
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孕妇围生期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禤庆山 +3 位作者 刘文兴 梁一凡 徐慧芳 蔡卫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孕妇围生期综合性干预,探索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的模式。方法选择1999年7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妇婴医院收治的67例妊娠合并HIV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孕期医学咨询...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孕妇围生期综合性干预,探索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的模式。方法选择1999年7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妇婴医院收治的67例妊娠合并HIV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孕期医学咨询及同伴教育后,33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34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4例为临产入院),对其进行孕期保健、同伴教育、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择期剖宫产及产后新生儿人工喂养等综合干预。结果33例选择终止妊娠的孕妇中,早孕23例和中孕8例孕妇,口服药物后,全部完全性流产;另外2例采取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雷佛奴尔)引产,因胎膜残留,行清宫术。34例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中,除临产入院的4例外,其余30例全程接受干预处理,CD4+水平明显上升,CD4+/CD8+上升,Hb水平无明显下降,HIV-RNAcopy明显下降。30例全程接受干预所产新生儿18个月进行第2次HIV IgG检测(2例尚未到时间)时,27例呈阴性,1例呈阳性。4例临产入院所产新生儿,2例HIV IgG呈阳性,1例呈阴性,1例失访。结论妊娠合并HIV孕妇,在围生期有效的干预措施下,不但能对HIV孕产妇进行有效管理,失访率低,而且能有效阻断HIV母婴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垂直传播 母婴传播阻断
原文传递
环境污染与母乳安全 被引量:2
11
作者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9-91,共3页
由于母亲在长期生活中暴露于环境污染物,哺乳时体内污染物可通过乳汁对婴儿造成危害。亲脂性污染物如有机氯化合物最为重要,因为这些物质可在母体脂肪组织长期蓄积,在乳汁中的浓度最高。动物实验已证明,经母乳摄取的有机氯化合物对幼仔... 由于母亲在长期生活中暴露于环境污染物,哺乳时体内污染物可通过乳汁对婴儿造成危害。亲脂性污染物如有机氯化合物最为重要,因为这些物质可在母体脂肪组织长期蓄积,在乳汁中的浓度最高。动物实验已证明,经母乳摄取的有机氯化合物对幼仔神经、免疫和生殖系统都具有明显毒性。污染物对机体的分子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包括损伤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有机氯化合物 毒性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生化标志
12
作者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1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着床是十分复杂的生殖活动过程。着床只发生在具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 ,表现为细胞 -细胞 ,细胞 -基质的相互作用 ,涉及到内膜粘附分子、酶及其抑制因子、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前列腺素、调节蛋白及其受体等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表达。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着床 妊娠 生化标志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CD_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杀伤活性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建六 +2 位作者 刘俊英 杨茹镜 白惠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探讨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将5例妇科良性肿瘤,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成CD3AK细胞,用MTT法测定CD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3AO)的杀伤活性,同时观察不同效靶比的杀瘤情况... 为探讨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将5例妇科良性肿瘤,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成CD3AK细胞,用MTT法测定CD3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3AO)的杀伤活性,同时观察不同效靶比的杀瘤情况,每周测定1次,共4周。结果:①良性肿瘤组CD3AK细胞对3AO的杀伤活性随着效靶比的增大而增强,在培养第1、4周,效靶比为20:1和40:1的杀瘤活性明显高于10:1;动态观察其杀瘤活性,培养第2周最低,第3、4周则较强;②恶性肿瘤组CD3AK细胞杀瘤活性当效靶比为10:1时低于20:1和40:1;动态观察其杀瘤活性,培养第2、3周高于第1、4周;③良、恶性肿瘤相比,CD3AK细胞杀瘤活性于培养第2周恶性肿瘤组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10:1,20:1)(P<0.05),培养第4周(20:1)良性肿瘤组又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P<0.05)。结果提示:良、恶性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并不相同,临床上应针对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的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细胞毒 女性生殖器肿瘤 卵巢癌
下载PDF
羊膜带综合征伴多发畸形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东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7期81-81,86,共2页
目的探讨羊膜综合征的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羊膜带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结果本例主要表现颅骨缺损,重度唇腭面裂,脊柱侧弯,腹壁缺损但无内脏彭出,肢体截断等畸形。结论羊膜带综合征的特... 目的探讨羊膜综合征的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羊膜带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临床特点。结果本例主要表现颅骨缺损,重度唇腭面裂,脊柱侧弯,腹壁缺损但无内脏彭出,肢体截断等畸形。结论羊膜带综合征的特点为多发畸形,每例均有不尽相同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带综合征 病理形态
下载PDF
原发性卵巢癌患者CD_3AK细胞和LAK细胞杀瘤活性比较
15
作者 王建六 刘俊英 +2 位作者 白惠娟 孔红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探讨CD3AK细胞和LAK细胞杀瘤作用的特异性及靶细胞选择性,对比观察了3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CD3AK细胞和L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3AO)和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LAK细胞在培养第1~3周,各效靶比(10:... 为探讨CD3AK细胞和LAK细胞杀瘤作用的特异性及靶细胞选择性,对比观察了3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CD3AK细胞和LA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3AO)和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LAK细胞在培养第1~3周,各效靶比(10:1,20:1,40:1)对HL60的杀伤活性略高于对3AO的杀伤活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D3AK细胞在培养第1周,各效靶比(10:1,20:1,40:1)对HL60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对3AO的杀伤活性(P<0.05),而培养第2、3、4周时,对HL60和3AO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区别(P>0.05)。提示:LAK细胞和CD3AK细胞均缺乏杀瘤特异性,而CD3AK细胞具有一定的靶细胞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LAK细胞 CD3AK细胞 细胞毒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胎盘的发育和成熟
16
作者 李东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胎盘发育 胎盘成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产前诊断致死性侏儒三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雪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6期70-70,69,共2页
目的探讨致死性侏儒Ⅰ型(thanatophoric dysplasia type 1,TD 1)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经产前超声诊断的3例TD 1胎儿,用DNA测序法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突变。结果3例TD 1胎儿均为... 目的探讨致死性侏儒Ⅰ型(thanatophoric dysplasia type 1,TD 1)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经产前超声诊断的3例TD 1胎儿,用DNA测序法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突变。结果3例TD 1胎儿均为FGFR3基因第7外显子742 C→T(R248C)杂合突变。结论对于临床怀疑TD1的病例,建议行R248C突变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死性侏儒 产前诊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围绝经期受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东至 唐家龄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围绝经期妇女卵泡数量减少和卵子质量下降造成生育率降低。常规的体外受精()由于卵巢反应性IVF差、流产率高,助孕效果不理想。赠卵受孕妊娠成功率高,是目前希望生育的围绝经期妇女最佳选择,但妊娠并发症增高。其他助孕技术如卵子或卵巢... 围绝经期妇女卵泡数量减少和卵子质量下降造成生育率降低。常规的体外受精()由于卵巢反应性IVF差、流产率高,助孕效果不理想。赠卵受孕妊娠成功率高,是目前希望生育的围绝经期妇女最佳选择,但妊娠并发症增高。其他助孕技术如卵子或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核移植等尚不能常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孕 围绝经期妇女 助孕技术 IVF 卵巢反应性 卵巢组织 赠卵 核移植 流产率 卵子
下载PDF
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_3AK细胞的表型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建六 +2 位作者 刘俊英 杨茹镜 孔红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解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的表型特征,并探讨来源于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CD3AK细胞表型特征的异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良,恶性妇科肿瘤患者CD3AK细胞的CD3,CD4,CD8阳性细胞率。
关键词 CD3AK细胞 表型 女性生殖器肿瘤
下载PDF
母乳的免疫保护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东至 综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3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母乳 免疫保护 免疫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