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简论——基于积极心理学 被引量:4
1
作者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7-19,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其幸福观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而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一种多维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能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其幸福观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而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一种多维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能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提升到更高层次与新的境界。在积极心理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符合时代诉求。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教育的深刻内涵,剖析了积极心理学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的思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教育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璞 《科教导刊》 2012年第10期201-201,231,共2页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中,他们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心理知识宣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将心理普及教育和个案辅导相结合,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者、实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中,他们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心理知识宣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将心理普及教育和个案辅导相结合,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者、实施者和沟通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担当起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角色定位
下载PDF
高中生的人格、情绪及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257-,259,共2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高中生的人格、情绪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男女生在精神质上存在显著差异(t=-2.857,p=.005),而在神经质、外倾性、说谎量表上的得分均没有差异。高中生的积极情绪显著多于消极情绪,在积极情绪方面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高中生的人格、情绪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男女生在精神质上存在显著差异(t=-2.857,p=.005),而在神经质、外倾性、说谎量表上的得分均没有差异。高中生的积极情绪显著多于消极情绪,在积极情绪方面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89,p=.004),男性的积极情绪显著多于女性(M男=29.75,M女=27.73),而消极情绪男女之间不存在差异(t=.60,p=.55)。人格与情绪密切相关,神经质是和消极情绪相联系的,而外倾性是和积极情绪相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神经质 外倾性 情绪
原文传递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创新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德平 李红亚 +6 位作者 田永果 李婵 李真 王宇中 王玲 闫江涛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82-86,共5页
在对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体系:设计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打造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机制;搭建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服务机制;构建心理安全保障... 在对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体系:设计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打造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机制;搭建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服务机制;构建心理安全保障机制。该体系经河南城建学院实践应用后,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创新心理素质 研究 实践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5
作者 程璞 《科教导刊》 2011年第30期144-145,共2页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工作中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心理知识宣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将心理普及教育和个案辅导相结合,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工作中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心理知识宣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将心理普及教育和个案辅导相结合,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担当起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高校教师心理幸福感状况及提升策略研究
6
作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34期71-72,共2页
本研究运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对31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总体心理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有无行政职务方面,高校教师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婚姻、工作内容和工... 本研究运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对31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总体心理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有无行政职务方面,高校教师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婚姻、工作内容和工龄等方面,高校教师的总体心理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教师心理幸福感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心理幸福感 提升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