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前有关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微型钛板固定与丝线悬吊固定比较的文献较多,但大多研究的样本量存在局限,对于微型钛板应用的优缺点缺乏客观评价。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固...背景:目前有关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微型钛板固定与丝线悬吊固定比较的文献较多,但大多研究的样本量存在局限,对于微型钛板应用的优缺点缺乏客观评价。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固定对颈椎疾患的修复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由2名评价员检索中/英文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 Med、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CNKI、CMB、VIP、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固定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5年3月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结果与结论:共纳入9个研究,6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手术时间[SMD=-0.02,95%CI(-0.57,0.54),P=0.95>0.05]、术中出血量[SMD=0.07,95%CI(-0.26,0.40),P=0.69>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在有效性方面:与传统丝线悬吊固定相比,微型钛板固定术后JOA评分较高[SMD=0.26,95%CI(0.10,0.42),P=0.001<0.05]、椎板开门角度较大[SMD=0.25,95%CI(0.02,0.48),P=0.04<0.05]、颈椎曲度维持较好[SMD=0.46,95%CI(0.27,0.65),P<0.000 01]、轴性症状发生率较低[RR=0.40,95%CI(0.29,0.56),P<0.000 01]。提示临床上采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修复颈椎病时,使用微型钛板固定与丝线悬吊固定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微型钛板固定组在JOA评分、椎板开门角度方面优于丝线悬吊固定组,并能有效的防止颈椎曲度丢失及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但因原始研究质量不高,样本不大,建议临床上谨慎使用,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展开更多
背景: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传统的复位方法多采用旋后复位法,近年发现,单纯的旋前复位法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旋前复位法与旋后复位法在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效果。方法:由2名评价员检索中/英文公开发...背景: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传统的复位方法多采用旋后复位法,近年发现,单纯的旋前复位法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旋前复位法与旋后复位法在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效果。方法:由2名评价员检索中/英文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 Med、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CNKI、CMB、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5年1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个研究,43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有效性方面:旋前法组首次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旋后法组[RR=1.17,95%CI(1.08,1.28),P=0.000 3];旋前法组最终复位失败率低于旋后法组[RR=0.25,95%CI(0.09,0.65),P=0.005];旋前法与旋后法在首次复位失败后采用相同手法第二次复位的成功率无差别[RR=1.39,95%CI(0.75,2.58),P=0.30]。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结果显示: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最终复位失败率结局指标证据水平均为中级;首次复位失败后采用相同手法二次复位成功率结局指标证据水平为低级。提示旋前法与旋后法相比,在在首次复位成功率反面旋前法高于旋后法,最终复位失败率旋前法低于旋后法,首次复位失败后采用相同手法二次复位成功率方面二者无差异;但因原始研究质量不高,样本不大,建议临床上谨慎使用,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C_(7)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扩大成形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目的系统评价保留C_(7)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扩大成形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12月1日。纳入关于保留C_(7)棘突改良椎管扩大成形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603例患者,改良组268例,传统组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改良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VAS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C_(7)棘突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各项评分,前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目前有关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微型钛板固定与丝线悬吊固定比较的文献较多,但大多研究的样本量存在局限,对于微型钛板应用的优缺点缺乏客观评价。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固定对颈椎疾患的修复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由2名评价员检索中/英文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 Med、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CNKI、CMB、VIP、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中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固定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5年3月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结果与结论:共纳入9个研究,6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手术时间[SMD=-0.02,95%CI(-0.57,0.54),P=0.95>0.05]、术中出血量[SMD=0.07,95%CI(-0.26,0.40),P=0.69>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在有效性方面:与传统丝线悬吊固定相比,微型钛板固定术后JOA评分较高[SMD=0.26,95%CI(0.10,0.42),P=0.001<0.05]、椎板开门角度较大[SMD=0.25,95%CI(0.02,0.48),P=0.04<0.05]、颈椎曲度维持较好[SMD=0.46,95%CI(0.27,0.65),P<0.000 01]、轴性症状发生率较低[RR=0.40,95%CI(0.29,0.56),P<0.000 01]。提示临床上采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修复颈椎病时,使用微型钛板固定与丝线悬吊固定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微型钛板固定组在JOA评分、椎板开门角度方面优于丝线悬吊固定组,并能有效的防止颈椎曲度丢失及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但因原始研究质量不高,样本不大,建议临床上谨慎使用,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文摘背景:小儿桡骨头半脱位传统的复位方法多采用旋后复位法,近年发现,单纯的旋前复位法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旋前复位法与旋后复位法在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效果。方法:由2名评价员检索中/英文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 Med、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CNKI、CMB、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5年1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个研究,43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有效性方面:旋前法组首次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旋后法组[RR=1.17,95%CI(1.08,1.28),P=0.000 3];旋前法组最终复位失败率低于旋后法组[RR=0.25,95%CI(0.09,0.65),P=0.005];旋前法与旋后法在首次复位失败后采用相同手法第二次复位的成功率无差别[RR=1.39,95%CI(0.75,2.58),P=0.30]。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结果显示: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最终复位失败率结局指标证据水平均为中级;首次复位失败后采用相同手法二次复位成功率结局指标证据水平为低级。提示旋前法与旋后法相比,在在首次复位成功率反面旋前法高于旋后法,最终复位失败率旋前法低于旋后法,首次复位失败后采用相同手法二次复位成功率方面二者无差异;但因原始研究质量不高,样本不大,建议临床上谨慎使用,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保留C_(7)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扩大成形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12月1日。纳入关于保留C_(7)棘突改良椎管扩大成形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603例患者,改良组268例,传统组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改良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VAS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C_(7)棘突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各项评分,前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