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85
1
作者 张薇 项永兵 +6 位作者 刘振伟 方茹蓉 孙璐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1-704,共4页
目的分析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方法和要求,计算各部位肿瘤的发病例数、粗率和标化率。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2... 目的分析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方法和要求,计算各部位肿瘤的发病例数、粗率和标化率。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男性主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年均变化百分比为-3.94%,下同)、胃癌(-1.84%)、肝癌(-0.73%)、骨癌(-2.23%)和非霍奇金淋巴瘤(-3.86%)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肠癌(4.63%)、直肠癌(2.24%)、胆囊癌(5.47%)、胰腺癌(2.85%)、肺癌(0.86%)、前列腺癌(6.61%)、膀胱癌(1.18%)、肾癌(5.26%)、脑和神经系统肿瘤(5.09%)、霍奇金淋巴瘤(2.88%)和多发性骨髓瘤(3.72%)发病率上升。老年女性肿瘤中食管癌(-4.36%)、胃癌(-1.33%)、肝癌(-0.89%)、喉癌(-3.48%)和子宫颈癌(-8.52%)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肠癌(4.76%)、直肠癌(1.86%)、胆囊癌(5.57%)、胰腺癌(3.06%)、乳腺癌(2.12%)、子宫内膜癌(4.41%)、卵巢癌(1.94%)、肾癌(4.44%)、脑和神经系统肿瘤(8.07%)、霍奇金淋巴瘤(4.57%)和多发性骨髓瘤(4.37%)发病率上升,男、女的变化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总体呈平稳态势,但部分肿瘤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1973-1999年 老年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分析 上海市区 老年人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非霍奇金淋巴瘤 神经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区1973~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振伟 项永兵 +6 位作者 张薇 方茹蓉 孙璐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对上海市区居民 1973~ 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 1973~ 1999年上海市区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 ,并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 目的 对上海市区居民 1973~ 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 1973~ 1999年上海市区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 ,并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份和性别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 ,计算年龄别发病率。标化率的计算采用世界标准人口。发病率每年变化百分比采用加权对数直线回归法计算。结果  1973~ 1999年间 ,上海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前列腺癌病例 2 ,884例。 2 7年来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标化发病率从 1973~ 1975年的 1 8/ 10万上升至 1997~ 1999年的 5 5 / 10万 ,增加了 2 0 5 6% ,年平均变化率为 6 1%。病例的年龄构成中 ,高年龄组比重明显上升。结论 上述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变化趋势 ,提示除了肿瘤诊断和报告情况的改善外 ,居民生活方式和其它环境暴露因素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前列腺癌 发病趋势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相对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邵常霞 项永兵 +7 位作者 刘振伟 高静 孙璐 方茹蓉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1-324,327,共5页
目的:分析1988~1995年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观察其趋势。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肿瘤登记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H akulinen氏法计算相对生存率,并比较前后两个时期(4年)结果。结果:上海市区1988~199... 目的:分析1988~1995年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观察其趋势。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肿瘤登记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H akulinen氏法计算相对生存率,并比较前后两个时期(4年)结果。结果:上海市区1988~1995年男性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57.4%、49.9%、36.5%,女性膀胱癌、肾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47.6%、53.5%;其中男性膀胱癌的生存率高于女性,但肾癌相反。不同时间段分析结果显示:1988~1991年男性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从53.7%、41.6%、38.0%上升至1992~1995年的57.2%、50.6%、39.1%;女性膀胱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1.8%上升至44.7%,而女性肾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8.0%降至47.3%。结论: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生存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仅男性肾癌和前列腺癌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观察生存率 相对生存率
下载PDF
上海市区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1973~1999年)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薇 项永兵 +6 位作者 刘振伟 方茹蓉 孙璐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558,共4页
背景与目的:国内有关老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三位数字进行编码。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 背景与目的:国内有关老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三位数字进行编码。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每三年合并资料的标化发病率。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用线性回归计算,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人群中男性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6.60%、1.15%和5.30%,女性肾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年均变化率为4.58%。结论: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男性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发病率上升,女性膀胱癌发病率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区 老年人 泌尿系统 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 1973-1999年
下载PDF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徐望红 戴奇 +3 位作者 程家蓉 金凡 舒晓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7-351,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的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确诊的上海市区 4 97例 30~ 6 9岁子宫内膜癌病例和 4 97名对照的发育史 ,并进行身体测量。结果 青少年时期的...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的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确诊的上海市区 4 97例 30~ 6 9岁子宫内膜癌病例和 4 97名对照的发育史 ,并进行身体测量。结果 青少年时期的身高和体重与子宫内膜癌未见显著性关联 ;除2 0岁左右外 ,成年各阶段的体重指数 (BMI)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体重增加 >7.5kg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 ,但体重增加比例为 15 %以上只在 4 0~ 5 0岁年龄段有显著意义。 2 0~ 30岁的体重减轻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体重、BMI、腰围臀围比 (WHR)的测量值大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身高、坐高身高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关。结论 青少年时期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显著联系 ,而成年时期的肥胖程度和体脂的分布均是独立危险因素。 30岁前后体重变化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肿瘤 体重指数 腰围臀围比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吸烟、饮酒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静 项永兵 +5 位作者 徐望红 邵常霞 程家蓉 舒晓鸥 高玉堂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上海市1997年1月-2002年12月确诊的、年龄30~69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995)和全人群对照(n=1 087)的一般情况、月经及生育史、饮食及营养素、个人生...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上海市1997年1月-2002年12月确诊的、年龄30~69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995)和全人群对照(n=1 087)的一般情况、月经及生育史、饮食及营养素、个人生活习惯、体力活动、疾病及家族史等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及饮酒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与从未吸烟者相比,目前吸烟者患子宫内膜癌的OR值为0.48(95%CI:0.22~1.06),但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吸烟年限、开始吸烟年龄等因素与子宫内膜癌有关.与从未饮酒者相比,目前饮酒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后者调整后OR为0.19(95%CI:0.09~0.41),P<0.01;以从未饮酒者为参比组,开始饮酒年龄≥30岁及<30岁组的OR分别为0.63(95%CI:0.34~1.16)和0.41(95%CI:0.19~0.86),趋势检验P=0.006 1.结论饮酒可能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吸烟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吸烟 饮酒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内膜癌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静 项永兵 +4 位作者 徐望红 程家蓉 舒晓鸥 高玉堂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区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确诊、年龄在30~69岁之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1204)和普通对照人群(n=1212)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个人生活...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上海市区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确诊、年龄在30~69岁之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1204)和普通对照人群(n=1212)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个人生活习惯、口服避孕药(OC)及宫内节育器使用情况、疾病及家族史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宫内节育器使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上海市区女性所使用的宫内节育器类型主要为金属环和V型塑料环,分别占使用者的68.1%和20.7%。与从未使用过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比较,使用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显著降低。调整后OR=0.57(95%CI=0.47~0.69),且随使用时间增加而降低。分层分析显示,在从未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中,曾使用IUD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降低,OR=0.51(95%CI=0.41~0.64)。结论绝经前后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可能会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内节育器 病例-对照研究 非条件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吸烟、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上海市21万成年居民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杰 高玉堂 +6 位作者 汪钟 廖美琳 赵基津 秦德霖 余敏文 李凤萱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58-260,共3页
对市区11万人和近远郊县10万人按大气污染的程度由重到轻分别观察研究吸烟、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市区观察6年、郊县5年。结果显示在男女性不吸烟人群中,市区、近郊和远郊的肺癌标化死亡率比(SMR)值不呈现暴露效应关系,在吸烟人群中,... 对市区11万人和近远郊县10万人按大气污染的程度由重到轻分别观察研究吸烟、大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市区观察6年、郊县5年。结果显示在男女性不吸烟人群中,市区、近郊和远郊的肺癌标化死亡率比(SMR)值不呈现暴露效应关系,在吸烟人群中,肺癌SMR值男性市区最高(2.02),近郊其次(1.57),远郊最低(1.11),提示吸烟与大气污染有协同作用。不论男女性,同一地区内吸烟人群肺癌SMR值显著高于不吸烟人群。上海市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年龄别死亡率比西欧、北美地区高出数倍,提示上海市民吸烟以外的肺癌危险因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吸烟 大气污染
下载PDF
绿茶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高静 项永兵 +5 位作者 徐望红 邵常霞 程家蓉 SHU Xiao-ou 高玉堂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饮茶特别是绿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上海市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已确诊年龄30~69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995)和全人群对照(n=1087)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及营养素、个人生... 目的探讨饮茶特别是绿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上海市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已确诊年龄30~69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995)和全人群对照(n=1087)的一般情况、月经生育史、饮食及营养素、个人生活习惯、激素相关因素、疾病及家族史等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与从未饮茶者相比,有饮茶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略降低(OR=0.82,P=0.0466)。饮茶主要对绝经前女性有保护作用(OR=0.74,95%CI:0.54~1.01);以从不饮茶者为参比组,饮淡茶、浓淡适中及浓茶者的OR值分别为0.72、0.88和0.44,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431)。在不吸烟不饮酒者中,饮绿茶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OR=0.77,P=0.0199);每周饮绿茶频率越高,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越低;以从未饮茶者为参比组,每周饮绿茶<7次及≥7次者OR值分别为0.90(95%CI:0.53~1.54)和0.76(95%CI:0.60~0.95),趋势检验P=0.0163;饮绿茶量越大危险性越低,每月饮绿茶≤100g、~200g及>200g者的OR值分别为0.76、0.87和0.74,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茶特别是绿茶对子宫内膜癌可能有弱的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局限于绝经前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病例对照研究 绿茶 非条件logistic 2002年12月 个人生活习惯 回归模型分析 保护作用 趋势检验 1997年 饮茶者 OR值 绝经前 统计学 癌患者 上海市 生育史 营养素 家族史 CI 饮酒者 不吸烟 人群 女性 每周
原文传递
CYP1A1 MspI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静 项永兵 +4 位作者 徐望红 程家蓉 Shu Xiao-Ou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0-791,共2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都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的内膜增生及DNA损伤被认...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都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的内膜增生及DNA损伤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 流行病学 分子 多态现象 限制性片断长度 细胞色素P-450 CYP1A1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GLIM在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队列研究中Poisson回归模型的配合 被引量:5
11
作者 项永兵 高玉堂 +3 位作者 邓杰 金凡 秦德霖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0-242,共3页
GLIM在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队列研究中Poisson回归模型的配合项永兵,高玉堂,邓杰,金凡,阮志贤,秦德霖GLIM ̄[1,2]是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理论 ̄[3]所设计的一个用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小型计算机软件... GLIM在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队列研究中Poisson回归模型的配合项永兵,高玉堂,邓杰,金凡,阮志贤,秦德霖GLIM ̄[1,2]是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理论 ̄[3]所设计的一个用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小型计算机软件。以GLIM3.77版为例,除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M软件 流行病学 资料分析 POISSON 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哺乳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望红 项永兵 +5 位作者 金凡 戴奇 程家蓉 舒晓鸥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哺乳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2月确诊的30~69岁、有上海市区户口的832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与随机抽取的846例全人群对照进行生育及哺乳史的调查,取其中有活产史的病例754例和对照80... 目的探讨哺乳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2月确诊的30~69岁、有上海市区户口的832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与随机抽取的846例全人群对照进行生育及哺乳史的调查,取其中有活产史的病例754例和对照805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以评估哺乳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比数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在有活产史的妇女中,哺乳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低于从未哺乳者,OR=0.76,95%CI:0.56~1.03.随着累积哺乳月数和每次活产平均哺乳月数的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趋势检验P值分别为0.05和<0.01).这种下降趋势亦见于末次哺乳年龄与子宫内膜癌的联系中,而且随着停止哺乳年数的增加,哺乳的保护作用下降.未见哺乳与活产次数的交互作用.结论哺乳,尤其是近期哺乳,有可能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母乳喂养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望红 戴奇 +2 位作者 程家蓉 金凡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9-342,345,共5页
目的 研究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收集1997年 1月~ 2 0 0 0年 6月诊断的 30~ 6 9岁 ,具有上海市区常住户口的子宫内膜癌病例及其对照一级亲属的恶性肿瘤家族史 ,分析恶性... 目的 研究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收集1997年 1月~ 2 0 0 0年 6月诊断的 30~ 6 9岁 ,具有上海市区常住户口的子宫内膜癌病例及其对照一级亲属的恶性肿瘤家族史 ,分析恶性肿瘤史在病例与对照组一级亲属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中有较多的一级亲属患有恶性肿瘤 (调整OR =1 3,95 %CI 1 0~1 7) ,尤其是结肠直肠癌 (CRC) (调整OR 6 1,95 %CI 1 8~2 1 1)和子宫内膜癌 (调整OR 4 8,95 %CI 1 0~ 2 2 1)。调整年龄、一级亲属人数、体质指数 (BMI)、腰围臀围比 (WHR)、月经生育史和避孕药的使用、饮食等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一级亲属中恶性肿瘤史、子宫内膜癌家庭史和CRC家族史的OR值仍有意义 ,且分别上升为1 4(95 %CI 1 1~ 1 9) ,5 2 (95 %CI 1 1~ 2 5 3)和 8 9(95 %CI 2 5~ 31 3) ,但家庭史和这些危险因素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交互作用。一级亲属中恶性肿瘤史、子宫内膜癌家庭史和CRC家族史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 9 5 %、1 6 %和3 2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子宫内膜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子宫内膜癌和结肠直肠癌家族史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子宫内膜癌 恶性肿瘤 家族史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CYP17 MspA1 Ⅰ基因多态性和月经生育史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静 项永兵 +5 位作者 徐望红 程家蓉 CAI Qiuyin SHU Xiaoou 高玉堂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CYP17 MspA1 Ⅰ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m特异性等位基因鉴别方法,对8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781例正常对照者的CYP17MspA1 Ⅰ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种基因型发...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CYP17 MspA1 Ⅰ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m特异性等位基因鉴别方法,对8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781例正常对照者的CYP17MspA1 Ⅰ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种基因型发生子宫内膜癌的比数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在781例正常对照组中,CYP17 MspA1 Ⅰ位点A1/A1、A1/A2、A2/A2等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7.8%、49.3%和32.9%。无论绝经与否,CYP17MspA1 Ⅰ基因型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均无关,但在携带A2等位基因且未绝经的女性中,怀孕次数多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降低(OR=0.66,95% CI 0.44~0.99)。在绝经后女性中,怀孕次数〉2或行经年数≤32年且具有A2等位基因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降低(OR=0.68,95%CI 0.47~0.99;OR=0.54,95%CI 0.37~0.81)。结论CYP17MspA1 Ⅰ基因多态性单独存在可能与上海市区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基因多态性 CYP17 MspA1Ⅰ
原文传递
COHORT STUDY ON ASSOCIATION OF SMOKING AND AIR POLLUTION WITH LUNG CANCER AMONG 210,000 PERSONS IN SHANGHAI
15
作者 邓杰 高玉堂 +6 位作者 汪钟 廖美琳 赵基津 秦德霖 余敏文 李凤萱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Survey on smoking habit and other related factors has been carried out among 110 , 000 persons in urban area and 100, 000 persons in suburb and outar suburb area. The degrees of air pollution among three areas are di... Survey on smoking habit and other related factors has been carried out among 110 , 000 persons in urban area and 100, 000 persons in suburb and outar suburb area. The degrees of air pollution among three areas are different and the urban area is the one with the heaviest degree and the outer suburb with the lowest.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ir pollution and lung cancer has been carried out among the residents with the age of 40 years old and over in the three areas. The subjects were followed up for six years in urban area and five years in suburb and outer suburb. The total number of lung cancer death found in this period was 828. Most of these diagnosis were classified as group of high (I or II) degree. For nonsmoking,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dio (SMR) of lung cancer among three areas. For male smokers. the highest SMR of lung cancer was seen in urban area. the lowest in outer suburb and these differences reached the significant lever. Cigarette smoking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lung cancer by comparing the data between smokers and non-smokera in the three areas. Also, it wa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moking with air pollution probably existed. The age-specific mortality rates for lung cancer among non-smokers in Shanghai urban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West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 which indicated that risk factors other than smoking may ex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OKING Air pollution Lung cancer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dio (SMR).
下载PDF
上海市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1972~1999年) 被引量:134
16
作者 刘恩菊 项永兵 +6 位作者 金凡 周淑贞 孙璐 方茹蓉 高立峰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对上海市区 1972~ 1999年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病例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 9)进行编码。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用世界... 目的 对上海市区 1972~ 1999年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病例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 9)进行编码。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发病率每年变化百分比 ,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计 ,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  1972~ 1999年间 ,男性所有部位肿瘤标化率从 2 5 0 .0 /10万降至 2 14 .8/10万 ,女性从 175 .3/10万降至 16 3.4 /10万。男女性结肠癌、胆道癌、肾癌 ,男性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以及女性脑和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上升幅度均达到 10 0 %及以上。男女性胰腺癌、直肠癌、非何杰金淋巴瘤、男性脑和神经系统肿瘤、女性乳腺癌、宫体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女性食管癌和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一半以上 ,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肺癌发病率在男、女性别中均变化不大。结论 上述发病率变化趋势提示除了肿瘤诊断和报告情况的改善外 ,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在内的环境因素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需要深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 ,明确危险因素 ,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 发病率 流行病学7
下载PDF
上海市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54
17
作者 徐望红 项永兵 +5 位作者 金凡 周淑贞 方茹蓉 孙璐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对 1972~ 1999年上海市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进行统计 ,分析其发病趋势及变化原因 ,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发病登记处收集的 1972~ 1999年的上海市区卵巢癌、宫颈癌、宫体癌和不明部... 目的 对 1972~ 1999年上海市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进行统计 ,分析其发病趋势及变化原因 ,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发病登记处收集的 1972~ 1999年的上海市区卵巢癌、宫颈癌、宫体癌和不明部位子宫癌的病例资料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 ,分别计算各年龄组的年龄别发病率。并采用直接法计算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 ,对数线性回归法计算标化率的年变化率 (Annualpercentagechange ,APC) ,并对病例数进行加权计算。结果  1972~ 1999年上海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卵巢癌 6 10 6例、宫颈癌 80 6 3例 ,宫体癌 3933例和不明部位子宫癌 1312例。 2 8年来 ,宫体癌和卵巢癌的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分别从 1972~ 1974年的 2 .4 9/10万和 4 .77/10万上升至 1996~ 1999年的 4 .75 /10万和6 .88/10万 ,年增长率分别为 3.0 %和 2 .0 %。同期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从 2 6 .6 6 /10万快速下降至 2 .18/10万 ,年下降率达 10 .5 %。不明部位子宫癌的标化发病率亦呈下降趋势 (P <0 .0 1)。宫体癌以 5 5~ 6 4和 6 5~ 74岁组发病率上升最快 ,年增长率分别为 2 .5 %和 3.3%。卵巢癌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 ,年变化率都在 1.0 %以上。宫颈癌发病率下降最快的年龄组是 4 5~ 5 4和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上海 发病率 病因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海市居民吸烟与癌症及有关疾病十年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高玉堂 邓杰 +7 位作者 项永兵 汪仲 胡炳英 郭懋蓉 滕维康 韩家俊 张英史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民吸烟与癌症及有关疾病的关系。方法80年代初在上海市区、市郊和郊县开展了居民吸烟状况的横断面调查。至1994年年底,市区研究对象随访了12年,郊区研究对象随访了11年。本次研究分析了40岁以上研究对象的... 目的探讨上海市民吸烟与癌症及有关疾病的关系。方法80年代初在上海市区、市郊和郊县开展了居民吸烟状况的横断面调查。至1994年年底,市区研究对象随访了12年,郊区研究对象随访了11年。本次研究分析了40岁以上研究对象的随访资料,并用Poison回归模型估计吸烟因素的年龄调整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市区分析结果表明,男女性吸烟者全死因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48、1.62。而所有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度男性为2.20,女性为2.00。相对危险度有统计学意义的癌症部位是肺癌、肝癌、食管癌(男)、胃癌(男)、胰腺癌(男)、膀胱癌(男)。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相对危险度也见显著升高。市郊和郊县的结果与市区类似。我们估计了三个地区吸烟对男性某些疾病的归因危险度(PAR),所有死因吸烟的PAR(%)三地分别为20.9、18.9、16.3,所有癌症三地吸烟的PAR(%)分别为40.0、34.5、34.2,肺癌三地吸烟的PAR(%)分别为71.7、59.2、64.7。结论吸烟与一些癌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前瞻性研究 癌症 肺疾病 肺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