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罗达一线治疗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 被引量:72
1
作者 管忠震 刘冬耕 +18 位作者 郁宝铭 吴唯勤 时德 赵瑜 魏于全 邹立群 伍晓汀 庄文 冯奉仪 张频 于世英 熊慧华 付强 郑树 黄建瑾 伍钢 杨传永 孙圣荣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评价希罗达 一线治疗中国人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 0例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均给予希罗达 口服 ,每日 2次 ,餐后服用 ,12 5 0mg·(m2 )·-1次 -1,连续服用 14d后停药 7d。治疗周期为 2 1d ,至... 目的 评价希罗达 一线治疗中国人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 0例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均给予希罗达 口服 ,每日 2次 ,餐后服用 ,12 5 0mg·(m2 )·-1次 -1,连续服用 14d后停药 7d。治疗周期为 2 1d ,至少治疗 2个周期。结果 本组部分缓解 (PR) 14例 ,病情稳定 (SD) 2 4例 ,疾病进展 (PD) 15例 ,总有效率 2 3.3% ,中位生存期为 14 .7个月 ,1年生存率为 6 3.9% ,2年生存率为 33.4 %。Ⅲ、Ⅳ级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 4例 ,贫血 2例 ,手足综合征 1例。Ⅰ、Ⅱ级不良反应为皮肤色素沉着 2 0例 ,手足综合征 18例 ,腹泻 10例。结论 希罗达 治疗中国人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疗效肯定 ,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罗达 治疗 复发性结直肠癌 结肠直肠肿瘤 临床资料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42
2
作者 汤绍涛 周欣 +4 位作者 郭筱 刘春萍 毛永忠 王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1991年 1月~1999年 6月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 15 5例 ,获随访 141例 ,进行 10个相关因素调查 ,包括非手术因素和手术因素。结果  34例发生不同程度小肠结肠炎 (2 4% ) ... 目的 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1991年 1月~1999年 6月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 15 5例 ,获随访 141例 ,进行 10个相关因素调查 ,包括非手术因素和手术因素。结果  34例发生不同程度小肠结肠炎 (2 4% ) ,吻合口狭窄或瘘和肠梗阻是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 ,术前患小肠结肠炎是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另一危险因素。小肠结肠炎患儿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增加一倍。结论 术后小肠结肠炎是肠道梗阻和肠粘膜抵抗力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小肠结肠炎 儿童 外科手术 术后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技术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3
作者 汤绍涛 王国斌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技术在不同类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5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接受手术治疗。短段型25例,常见型114例,长段型20例。其中单纯经肛门Soave拖出手术32例;腹腔镜Soave-Georgeson手术70例;腹腔镜直肠肛管背侧...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技术在不同类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5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接受手术治疗。短段型25例,常见型114例,长段型20例。其中单纯经肛门Soave拖出手术32例;腹腔镜Soave-Georgeson手术70例;腹腔镜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57例。主要观察手术过程、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结果在短段型和常见型患儿,经肛门Soave手术时间与腹腔镜Soave-Georgeson手术和腹腔镜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时间相同,但肛门解剖时间前者比后两者明显长。腹腔镜组住院费用比经肛门Soave手术组高,术后并发症、排便优良率、直肠肛管反射恢复率、肛管静息差、肛管高压区长度均无明显差异。长段型患儿腹腔镜Soave-Georgeson手术和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均明显比经肛门Soave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但腹腔镜操作不可缺少。结论对于短段型和常见型巨结肠根治术,常规应用腹腔镜没有必要,但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手术是更全面的技术,能显著缩短肛门解剖时间,游离更长的病变结肠,更容易判断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范围,观察结肠肛门吻合后肠管是否扭转、腹腔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腹腔镜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CO_2气腹对机体酸碱平衡、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欣 +2 位作者 郭筱 卞红强 王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酸碱平衡、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6 4例腹腔镜手术患儿 (其中婴儿 2 8例 ,小儿 36例 )与 30例非腹腔镜开腹患儿 (均为小儿外科择期大手术患儿 ) ,在气腹前 5min、气腹后 3...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围手术期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酸碱平衡、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6 4例腹腔镜手术患儿 (其中婴儿 2 8例 ,小儿 36例 )与 30例非腹腔镜开腹患儿 (均为小儿外科择期大手术患儿 ) ,在气腹前 5min、气腹后 30min及拔管前和手术后 2 4h、4 8h检查其血气分析、IgA、IgG、IgM、C3 、C4、转铁蛋白和测定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 /球蛋白 (A/G) ,并分析两者间差异是否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小儿腹腔镜手术较非腹腔镜开腹手术更易引起婴幼儿呼吸性酸中毒和学龄儿童混合性酸中毒 (P <0 .0 1) ,但常于手术后 2 4h一般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小儿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影响与非腹腔镜开腹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小儿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酸碱平衡影响较小 ,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影响亦较小。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纠酸治疗并且不需要选用除疾病要求以外的特殊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腔镜 围手术期 CO2气腹 酸碱平衡 体液免疫 蛋白质代谢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国斌 汤绍涛 +4 位作者 卢晓明 郭筱 陶凯雄 刘春萍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描述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wenson手术方法 ,观察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全麻气管插管 ,腹壁 3个小孔进镜和操作钳。仔细辨认扩张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 ,用超声刀游离结肠系膜 ,着重在直肠后间隙游离 ,直至齿状线上 0 .5... 目的 描述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wenson手术方法 ,观察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全麻气管插管 ,腹壁 3个小孔进镜和操作钳。仔细辨认扩张段与正常肠管交界处 ,用超声刀游离结肠系膜 ,着重在直肠后间隙游离 ,直至齿状线上 0 .5~ 1.0cm。在腹腔镜辅助下将结肠从直肠内翻出至肛门外 ,按直肠肛管背侧纵切鸡心领斜口吻合方法进行吻合。观察 17例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排便情况。结果  17例患儿经腹腔镜辅助成功完成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为 2 2 0min ,术后 2 4h大多能排气排便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7d。所有患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并有良好的近期效果。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显著地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患儿易于接受 ,对有适应证患儿应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外科学 腹腔镜 手术
原文传递
Smac和Caspase-3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童强松 郑丽端 +3 位作者 郭筱 汤绍涛 刘春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CASPASE-3 SMAC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8
7
作者 毛永忠 +4 位作者 郭筱 汤绍涛 王勇 刘春萍 李时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3-434,437,共3页
回顾性分析 1990年至 2 0 0 1年内科治疗无效 ,后经脾切除的 2 1例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例 ,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 2 1例术前均有出血症状 ,1例术前颅内出血死亡。 2 0例术后 1周内血小板恢复正常 ;1例术后诉头痛 ,C... 回顾性分析 1990年至 2 0 0 1年内科治疗无效 ,后经脾切除的 2 1例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例 ,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 2 1例术前均有出血症状 ,1例术前颅内出血死亡。 2 0例术后 1周内血小板恢复正常 ;1例术后诉头痛 ,CT疑有轻微颅内出血 ,经治疗治愈 ;5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提示 :术前积极护肝治疗 ,改善患儿凝血功能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 ,术前患儿血小板低于 5 0× 10 9/L 是输注浓缩血小板的指征 ;术中先结扎脾动脉是减少术中出血的重要措施 ;围手术期应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 ,术后血小板超过 4 0 0× 10 9/L 者应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 治疗
下载PDF
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38例报告 被引量:18
8
作者 汤绍涛 王勇 +3 位作者 毛永忠 李时望 童强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胸腔镜监视下用穿通器在胸骨凹陷最低点水平,两腋中线之间,于胸膜外经胸骨后穿通一遂道,放置支撑板将凹陷胸骨抬起,支撑板两端安装固定器。5例使用进口器械,33例使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胸腔镜监视下用穿通器在胸骨凹陷最低点水平,两腋中线之间,于胸膜外经胸骨后穿通一遂道,放置支撑板将凹陷胸骨抬起,支撑板两端安装固定器。5例使用进口器械,33例使用国产器械。结果38例均在胸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16ml。36例放置1根钢板支撑,2例放置2根钢板支撑。术后气胸4例,皮下气肿16例,右侧固定器滑脱1例,钢板轻度翻转1例。术后住院7~21d,平均8d。38例随访3~22个月,平均11个月,优36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方法安全可靠,疗效好,手术最佳时机3~1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手术 胸腔镜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并发小肠结肠炎肠道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汤绍涛 刘春萍 +1 位作者 郭筱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HD并发小肠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检测HD患儿肠粘膜免疫功能。结果13例HD患儿中,5例伴有小肠结肠炎患儿与8例无小肠结肠炎患儿相比肠腔内SIgA浓度明... 目的探讨HD并发小肠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检测HD患儿肠粘膜免疫功能。结果13例HD患儿中,5例伴有小肠结肠炎患儿与8例无小肠结肠炎患儿相比肠腔内SIgA浓度明显降低,肠粘膜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减弱,固有层中含IgA的浆细胞明显增多,CD4+、CD8+细胞分布异常。结论HD伴有小肠结肠炎患儿肠粘膜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多聚IgA不能通过上皮细胞转运到肠粘膜表面形成SIgA,若远端肠管狭窄,粪便淤积,细菌和病毒可侵入肠粘膜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炎症,进一步导致粘膜的破坏,粘膜免疫功能更加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巨结肠症 免疫功能 小肠结肠炎 儿童
原文传递
腹腔镜在诊断先天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欣 黄德樱 +3 位作者 冯春 郭筱 汤绍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梗阻性黄疸 诊断 腹腔镜 临床应用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先天性无肛畸形儿MR成像及其与排便功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汤绍涛 王勇 +5 位作者 毛永忠 李时望 童强松 彭振军 孔祥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187,共6页
目的评估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儿(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尾端发育情况及横纹肌复合体(sphincter muscle complex,SMC)发育状态与排便功能的关系。方法39例ARM,男28例,女11例,应用不同序列体部相控阵列线圈或头部线圈MRI显示ARM直... 目的评估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儿(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尾端发育情况及横纹肌复合体(sphincter muscle complex,SMC)发育状态与排便功能的关系。方法39例ARM,男28例,女11例,应用不同序列体部相控阵列线圈或头部线圈MRI显示ARM直肠闭锁水平、骶尾椎、骶髓、泌尿生殖系的发育情况,并对SMC从多个层面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其发育状态与临床评分和肛门功能客观检查的关系。结果39例患儿中,MRI T1WI、T2WI扫描判断畸形水平的正确诊断率为100%,T2WI扫描瘘管检出率为96.9%。骶尾椎和骶髓的异常占41.0%,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占20.5%。当耻骨直肠肌宽度的相对值PRWR<0.18,外括约肌宽度的相对值EASWR<0.15时,71.4%的ARM术后出现肛门失禁。当PRWR>0.18,EASWR>0.15时,91.3%的ARM术后排便功能好。结论MR检查能清楚地显示ARM类型、闭锁水平、SMC发育状态、脊柱脊髓及泌尿生殖系统存在的伴发畸形,从MR影像中找到了评价SMC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畸形 排便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无肛畸形儿
原文传递
腹腔镜心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与开腹手术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汤绍涛 曹志清 +4 位作者 毛永忠 王勇 李时望 童强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99-701,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能及费用并与1999年8月之前的48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168±59)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38±43)min,(f=2.903,P=0.005);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为(12 030±1 050)元,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10 500±1 500)元(t=6.019,P=0.000);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统计学上差异无明显性(χ2=2.86,P=0.091);伤口感染和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腹腔镜组较少,而尿潴留的发生率比开腹组高.腹腔镜组直肠肛管反射恢复率55.6%,直肠肛管角为83.4°±10.4°,排便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1.1%,便秘和污粪各占50%,与开腹组相近.肛管直肠压差与肛管高压区长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性(t=-0.979,P=0.334;t=-0.234,P=0.816).结论LHSC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排便功能与开腹手术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Ⅰ期成形术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童强松 汤绍涛 +4 位作者 王勇 毛永忠 刘春萍 李时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高位肛门闭锁 肛门成形术 腹腔镜辅助 先天性 患儿 大便失禁 肛门直肠 正常 前列腺 瘘管
原文传递
胆道闭锁患儿血清sICAM-1与IL-1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汤绍涛 童强松 +3 位作者 毛永忠 王勇 李时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3,共3页
目的 研究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白细胞介素 18(IL 18)在胆道闭锁(B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胆道闭锁患儿 2 1例 ,男 8例 ,女 13例 ;年龄 2个月~ 12岁 ,所有患儿诊断均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正常对照 12... 目的 研究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白细胞介素 18(IL 18)在胆道闭锁(B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胆道闭锁患儿 2 1例 ,男 8例 ,女 13例 ;年龄 2个月~ 12岁 ,所有患儿诊断均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正常对照 12例为健康体检儿童 ,年龄 1个月~ 10岁。采用ELISA法动态测定胆道闭锁患儿手术前、后血清sICAM 1、IL 18水平。结果 胆道闭锁患儿血清sICAM 1、IL 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两者呈正相关。Kasai手术后两者水平比术前无明显下降 ,且黄疸越重 ,水平越高。结论 sICAM 1、IL 18参与胆道闭锁的进行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手术后两者增高表明外科手术不能完全阻止BA的炎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短肌鞘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十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阳历 汤绍涛 +7 位作者 曹国 杨瑛 李帅 李时望 王勇 毛永忠 王国斌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Soave长肌鞘分离、短肌鞘吻合、后壁“V”形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并发症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9月至2010年6月间采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Soave术治疗HD患儿218例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Soave长肌鞘分离、短肌鞘吻合、后壁“V”形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并发症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9月至2010年6月间采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Soave术治疗HD患儿218例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并发症、排便功能等。手术技术在Georgeson-Soave基础上稍有改进,包括减少盆底游离、环形黏膜切口、电凝分离黏膜直到腹膜反折、肌鞘剪短,后壁V形部分切除。结果218例患儿,手术年龄为15d~12岁,狭窄段位于直肠乙状结肠176例、左半结肠38例、横结肠4例。平均手术时间176min,中转开腹2例。术中左髂血管出血1例、新直肠180。扭转2例。肠蠕动恢复时间8~36h(平均23h),术后住院时间7~20d(平均10.4d)。术后2周以内每天排便3~12次(平均4.6次),术后3个月每天排便1~5次(平均2.3次)。早期术后并发症包括小肠从套管孔疝出2例(0.9%),肛周皮炎共73例(35.6%),吻合口瘘3例(1.4%)。182例患儿随访6-120个月,晚期术后并发症包括粘连性肠梗阻2例(1.1%),肛门狭窄4例(2.2%),小肠结肠炎17例(9.3%),便秘4例(2.2%),污便8例(4.4%)。排便功能优良率达到87%。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Soave长肌鞘分离,短肌鞘吻合,肌鞘后壁“V”形切除治疗HD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中括约肌痉挛、便秘复发和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减少,污便的发生率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腹腔镜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小儿淋巴管瘤的治疗体会(附204例报告) 被引量:9
16
作者 毛永忠 汤绍涛 +2 位作者 王勇 李时望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95-396,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淋巴管瘤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和Soave法巨结肠根治术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毛永忠 汤绍涛 +2 位作者 王勇 李时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和Soave法巨结肠根治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4个月 ̄15岁。其中行改良Swenson法26例,Soave法12例。术前行钡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和Soave法巨结肠根治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4个月 ̄15岁。其中行改良Swenson法26例,Soave法12例。术前行钡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膜活检。腹腔镜操作基本相同,Swenson法游离结肠系膜经骶前至齿状线水平,Soave法达腹膜返折水平。前者病变肠管经直肠肛门内拖出切除,直肠结肠行鸡心领斜型吻合;后者剥离直肠黏膜,经肛门结肠拖出切除,直肠结肠全层吻合。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和适应证。结果两种术式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无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和33%(P>0.05),无大出血和死亡病例;Soave组年龄低于Swenson组。结论腹腔镜辅助下两种术式均能达到创伤小,恢复快的效果;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术前是否频发小肠结肠炎等因素决定;Swenson法适合年龄大的儿童,Soave法适合年龄较小的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改良Swenson法/Soave法
下载PDF
胆道闭锁肝脏组织MMP-2、TGF-β_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毛永忠 汤绍涛 +3 位作者 童强松 王勇 李时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MMP-2、TGF-β1的表达,探讨其与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3例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MMP-2、TGF-β1蛋白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胆道闭锁患儿肝组...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MMP-2、TGF-β1的表达,探讨其与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3例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MMP-2、TGF-β1蛋白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MMP-2、TGF-β1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以肝细胞胞浆、胞膜表达最为明显。MMP-2、TGF-β1蛋白在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呈正相关(前者r=0.5063,P<0.05;后者r=0.6179,P<0.05)。MMP-2、TGF-β1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MP-2与TGF-β1的表达有高度相关性(r=0.9200,P<0.01)。结论MMP-2、TGF-β1与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MMP-2、TGF-β1的表达有望阻止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金属蛋白酶类/分析 转化生长因子β/分析
下载PDF
正常小儿肛门横纹肌复合体发育状态的MRI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汤绍涛 毛永忠 +5 位作者 王勇 李时望 童强松 彭振军 孔祥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4-318,共5页
目的建立小儿直肠肛门周围横纹肌复合体发育的正常客观指标。方法住院儿童25例(没有直肠肛管疾病),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岁(3个月~14岁)。采用1.5TMR成像仪,体部相控阵列线圈(新生儿和婴儿则用头部线圈),常规行冠状、横断及矢状... 目的建立小儿直肠肛门周围横纹肌复合体发育的正常客观指标。方法住院儿童25例(没有直肠肛管疾病),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岁(3个月~14岁)。采用1.5TMR成像仪,体部相控阵列线圈(新生儿和婴儿则用头部线圈),常规行冠状、横断及矢状位扫描,观察并定量测量耻骨直肠肌(puborectalis,PR)和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analsphincter,EAS)发育宽度、长度的绝对、相对值。结果14岁以下小儿肌肉的长度的相对值PR为(0.47±0.04)、EAS为(0.41±0.04),宽度的相对值PR为(0.50±0.04)、EAS为(0.44±0.04)。EAS、PR宽度、长度的绝对值与年龄有高度相关性(P<0.05),宽度、长度的相对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随年龄的增长PR、EAS长度和宽度的绝对值在不断增加,不能用于个体间的相互比较。而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值变化不明显,可以作为小儿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发育的正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复合体 临床意义 正常小儿 MRI 状态 直肠肛管疾病 肛门外括约肌 MR成像仪 耻骨直肠肌 相对值 EAS 客观指标 肛门周围 住院儿童 平均年龄 相控阵列 定量测量 正常标准 肌肉发育 发育时期 相关性 绝对值 宽度 长度
原文传递
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童强松 郑丽端 +5 位作者 汤绍涛 李时望 蒋国松 蔡嘉斌 刘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20-623,共4页
目的研究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神经母细胞瘤(NB)、8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组织中CD133的表达,并分析CD133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患儿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 目的研究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神经母细胞瘤(NB)、8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组织中CD133的表达,并分析CD133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患儿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NB、GNB组织中CD13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9%(15/32)、37.5%(3/8),主要表达于瘤细胞的胞浆。1~2期、3~4期、4S期NB组织中CD13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7%、57.9%、37.5%,各分期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织型CD133阳性率(52.4%)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织型(36.8%,P= 0.007)。CD133阴性患儿平均生存时间较阳性患儿显著延长(P=0.026)。结论CD133可能与NB发生、发展相关,有望成为评估患儿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抗原 CD 神经母细胞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