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活性物质诱导辣椒果抗疫病的生化机理
被引量:
19
1
作者
邱思鑫
阮
宏
春
+1 位作者
宋美仙
胡方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0期1813-1820,共8页
利用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活性物质喷施辣椒果后0、24、48、72 h接种辣椒疫霉病菌进行防治辣椒疫病试验,结果表明,TB2菌株的活性物质对辣椒果疫病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活性物质处理间隔24 h后再接种病菌,其防病效果得到显著提...
利用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活性物质喷施辣椒果后0、24、48、72 h接种辣椒疫霉病菌进行防治辣椒疫病试验,结果表明,TB2菌株的活性物质对辣椒果疫病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活性物质处理间隔24 h后再接种病菌,其防病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生化机制研究表明,TB2的活性物质处理可使辣椒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生显著变化。病菌处理的辣椒果,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及POD、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氨解酶(PAL)活性均会显著升高,且其最大值高于活性物质处理果的相应最大值。活性物质和病菌共同处理的辣椒果,POD和PAL的活性可上升到高于病菌单独处理的峰值,但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及SOD和CAT活性均较低,与对照的接近,表现出相对稳定状态。由此推断,TB2的活性物质诱导辣椒果抗疫病与POD、PAL等酶的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
辣椒
疫霉病
诱导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兰成忠
阮
宏
春
+2 位作者
甘林
代玉立
卢学松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通过比较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与其近缘种之间的TEF-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 alpha)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并筛选出一套对茄镰刀菌具有种特异性的LAMP引物,建立了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
通过比较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与其近缘种之间的TEF-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 alpha)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并筛选出一套对茄镰刀菌具有种特异性的LAMP引物,建立了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该方法在64℃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60 min,即可肉眼根据反应液颜色变化判定扩增产物。在特异性实验中,仅茄镰刀菌的DNA在检测后呈绿色的阳性反应,而其它供试菌株的DNA均呈橙色的阴性反应。该方法对目标病菌DNA的最低检测限为10 fg/μL,同时还可检测出苜蓿发病组织中的目标菌,因此,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腐病
茄镰刀菌
TEF-1α基因
LAMP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活性物质诱导辣椒果抗疫病的生化机理
被引量:
19
1
作者
邱思鑫
阮
宏
春
宋美仙
胡方平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0期1813-182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671463)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No.2007BAD07B03)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No.2009R10027-5,No.2008NZ0002-1)资助
文摘
利用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活性物质喷施辣椒果后0、24、48、72 h接种辣椒疫霉病菌进行防治辣椒疫病试验,结果表明,TB2菌株的活性物质对辣椒果疫病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活性物质处理间隔24 h后再接种病菌,其防病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生化机制研究表明,TB2的活性物质处理可使辣椒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生显著变化。病菌处理的辣椒果,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及POD、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氨解酶(PAL)活性均会显著升高,且其最大值高于活性物质处理果的相应最大值。活性物质和病菌共同处理的辣椒果,POD和PAL的活性可上升到高于病菌单独处理的峰值,但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及SOD和CAT活性均较低,与对照的接近,表现出相对稳定状态。由此推断,TB2的活性物质诱导辣椒果抗疫病与POD、PAL等酶的活性相关。
关键词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
辣椒
疫霉病
诱导抗性
Keywords
Endophytic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apsicum
Phytophthora blight
Induced resistance
分类号
S467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兰成忠
阮
宏
春
甘林
代玉立
卢学松
机构
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061)
福建省公益科研院所科研专项(2017R1025-1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英才百人计划项目(YC2015-4)
文摘
通过比较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与其近缘种之间的TEF-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 alpha)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并筛选出一套对茄镰刀菌具有种特异性的LAMP引物,建立了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该方法在64℃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60 min,即可肉眼根据反应液颜色变化判定扩增产物。在特异性实验中,仅茄镰刀菌的DNA在检测后呈绿色的阳性反应,而其它供试菌株的DNA均呈橙色的阴性反应。该方法对目标病菌DNA的最低检测限为10 fg/μL,同时还可检测出苜蓿发病组织中的目标菌,因此,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的优点。
关键词
苜蓿
根腐病
茄镰刀菌
TEF-1α基因
LAMP检测
Keywords
Medicago sativa
Root rot
Fusarium solani
TEF-1α gene
LAMP assay
分类号
S435.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活性物质诱导辣椒果抗疫病的生化机理
邱思鑫
阮
宏
春
宋美仙
胡方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苜蓿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兰成忠
阮
宏
春
甘林
代玉立
卢学松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