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宋松林 熊斌 +4 位作者 郑传胜 钱坤 王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采用TEVAR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6例,术后1个月、1年行CTA复查,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穿刺区股动脉直... 目的探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采用TEVAR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06例,术后1个月、1年行CTA复查,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穿刺区股动脉直径大小。结果 1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共使用223把缝合器,其中97例患者2把缝合器,7例患者3把缝合器,2例患者4把缝合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CTA测量穿刺区股动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TEVAR中封闭股动脉穿刺道安全、可靠,且对股动脉管径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夹层 血管缝合器
下载PDF
射频消融对比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彪 郑传胜 +3 位作者 冯敢生 王勇 夏向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255-3263,共9页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外科手术切除在治疗小肝癌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2011年发表的有关采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与外科手术肝切除(surgical hepatic resection,HR)治疗小肝癌的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外科手术切除在治疗小肝癌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2011年发表的有关采用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与外科手术肝切除(surgical hepatic resection,HR)治疗小肝癌的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2版所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来筛选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用RevMan5.0.25版软件对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随机对照试验,9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英文9篇,中文1篇,韩文1篇.所纳入的研究共包括2965例患者:其中射频消融组患者1459例、外科手术切除组患者1506例.Meta分析表明:外科手术组在3年、5年生存率及1、3、5年无瘤生存率上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1年生存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射频消融组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对于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明显少于外科手术切除,但是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总体疗效仍明显优于射频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外科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传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27-1229,共3页
在肝癌的局部治疗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一些小肝癌的治疗,效果良好。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程短等优点。笔者现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小肝癌 局部治疗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治疗子宫宫角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少 梁明 +3 位作者 熊斌 郑传胜 黄卫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124-6125,共2页
目的:评估血管内介入治疗子宫宫角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子宫宫角妊娠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结果: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 目的:评估血管内介入治疗子宫宫角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子宫宫角妊娠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结果: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成功率为100.0%。术后1例患者自行从阴道排出胚胎类似物,2例患者在B超下行清宫术,5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宫角楔形切除术及输卵管单侧切除术,出血量均小于80 ml。1个月后复查,所有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均完全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作为子宫宫角妊娠术前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B超监视下清宫术的安全性,减少腹腔镜下患侧宫角及输卵管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角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甲氨蝶呤
原文传递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熊斌 +4 位作者 郑传胜 梁惠民 周国 王勇 夏向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8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21例次CAS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21支颈动脉治疗前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83±13)%、(10±5)%...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21例次CAS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21支颈动脉治疗前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83±13)%、(10±5)%。术中,4例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1例出现血管痉挛,1例出现脑出血;术后1月,3例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1例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大卒中,1例术后2天死亡;术后长期颈动脉B超或CTA或MRA复查及电话随访,19例有不同程度脑缺血症状的患者中16例有好转,1例大动脉炎患者于术后9月出现再狭窄,狭窄程度约60%。结论: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方法,但应重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治疗结果 并发症
下载PDF
B型超声和CT双导向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15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熊斌 +3 位作者 郑传胜 李林 刘一鸣 钱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B型超声(B超)及CT双导向在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患者的20个肝肿瘤病灶,在B超和CT双导向下行RFA。首先在B超导向下穿入RFA针,使其接近病灶,再于CT导向下精确定位完成RFA。结果 20个肝肿瘤病... 目的探讨B型超声(B超)及CT双导向在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患者的20个肝肿瘤病灶,在B超和CT双导向下行RFA。首先在B超导向下穿入RFA针,使其接近病灶,再于CT导向下精确定位完成RFA。结果 20个肝肿瘤病灶均在双导向下精准穿刺成功,顺利完成RFA,而且操作时间短。经治疗的20个肝肿瘤病灶在术后随访复查期间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未见有明显肿瘤残存。15例患者均未出现RFA治疗的相关并发症。结论 B超和CT双导向下的经皮肝穿RFA,可以更精准地完成在B超下显示欠完整或欠清晰的肝肿瘤RFA,较单CT导向下的RFA,其减少了穿刺步骤及提高了穿刺的精准性,而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向 射频消融 肝肿瘤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B型胸主动脉夹层伴A型壁内血肿3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宋松林 熊斌 +3 位作者 郑传胜 钱坤 冯敢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dford B型夹层伴A型壁内血肿(M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3例B型夹层伴A型MH患者,入院后稳定血压、心率,对症保守治疗14 d后行TEVAR术。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E...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dford B型夹层伴A型壁内血肿(M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3例B型夹层伴A型MH患者,入院后稳定血压、心率,对症保守治疗14 d后行TEVAR术。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EVAR术,无逆撕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全主动脉CTA复查显示夹层破口完全封闭,无内漏发生,真腔血流明显改善,壁内血肿明显吸收消退,升主动脉管壁厚度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截瘫、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伴发升主动脉MH的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如果升主动脉内膜完整,降压、降心率处理后症状缓解,在发病14 d后行TEVAR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 A型壁内血肿
下载PDF
MRI多参数在鉴别诊断实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刘小翠 +4 位作者 王玉锦 李晶 张桂林 郑传胜 夏黎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探讨MRI平扫、增强扫描序列及其定性、半定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1月70例实性SPN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T 1WI体积内插屏气检查(VIBE)序列、T ... 目的探讨MRI平扫、增强扫描序列及其定性、半定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1月70例实性SPN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T 1WI体积内插屏气检查(VIBE)序列、T 2WI使用刀锋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blade)及其薄层序列、T 2WI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动态对比增强(DCE)3D-VIBE序列行肺部MRI检查。采用视觉评估定性参数信号强度(SI)评分,使用dicom阅读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并获取半定量参数信号强度比值(SIR)及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平均ADC(ADC mean)、最小ADC(ADC min)],利用工作站后处理获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与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 trans)、速率常数(K 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 e)、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诊断效能及Logistic回归方法绘制联合诊断ROC曲线,并通过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不同序列T 2WI与DWI参数(SI评分与比值)、ADC mean、ADC min、K trans、K ep、iAUC均对良恶性SPN的鉴别诊断具有良好价值(P<0.05),从具有鉴别价值序列的不同参数中分别选取AUC最大的四个参数(K trans、T 2 blade SIR、DWI SIR、ADC min)绘制联合诊断ROC曲线,其诊断效能较单独诊断显著提高(P<0.05)。结论T 2WI、DWI、DCE-MRI检查及其定量、半定量、定性参数可以用于良恶性SPN的鉴别诊断,并且联合这些参数可以显著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定性参数 鉴别诊断
单纯经典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巴塞罗那C期肝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郑传胜 +4 位作者 熊斌 周国 梁惠民 宋松林 钱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讨论单纯经典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 TACE)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C期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95例BCLC C期肝癌患者行单纯c 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3个月,中位总... 目的讨论单纯经典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 TACE)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C期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95例BCLC C期肝癌患者行单纯c 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6个月,肿瘤和甲胎蛋白的疾病控制率分别约为15%和41%。3例患者术后出现肝脓肿、2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股沟区血肿、2例患者出现肝动脉夹层、1例患者术后出现碘油肺栓塞、3例患者术后出现肝肾综合征、4例患者术后出现自发性腹膜炎,经临床相应处理后,上述并发症均逐渐好转,1例患者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单纯c TACE治疗BCLC C期肝癌总体较为安全,但其疗效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晚期肝癌 有效性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斌 +3 位作者 郑传胜 冯敢生 梁惠民 陈少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12例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患者,使用700-1000um或300-500um的明胶海绵颗粒,行经导管髂内动脉或髂内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结果 12...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12例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患者,使用700-1000um或300-500um的明胶海绵颗粒,行经导管髂内动脉或髂内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结果 12例患者,共行15次介入术(其中10例患者各行1次,1例患者行2次,1例患者行3次),其中2次避开臀上动脉用700-1000um的明胶海绵颗粒行髂内动脉近端栓塞治疗,13次用300-500um的明胶海绵颗粒行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分支栓塞治疗。12例患者均在每次介入术后三天内肉眼血尿先后停止,术后第四天复查尿常规示尿红细胞定量较前均明显较少。术后所有患者长期随访1-40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其中1例直肠癌的患者于术后约2月复发出血而共行2次介入术,1例宫颈癌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二及第三周复发出血而共行3次介入术,余患者无严重血尿复发。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炎 疗效 并发症 髂内动脉栓塞
原文传递
16G与18G活检针在CT引导下肺肿物穿刺活检中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钧文 杨清梅 +1 位作者 熊斌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16G与18G活检针在肺部肿物穿刺活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肺部肿物患者,在CT引导下使用16G或18G活检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16G组50例,18G组52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病理阳性率、穿刺导致的出血和气胸等并... 目的比较16G与18G活检针在肺部肿物穿刺活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肺部肿物患者,在CT引导下使用16G或18G活检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16G组50例,18G组52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病理阳性率、穿刺导致的出血和气胸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16G活检针组活检阳性率为98.00%,其中恶性肿瘤42例;18G活检针组活检阳性率为94.23%,其中恶性肿瘤43例,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穿刺后出血发生率为30.39%,16G活检针组出血发生率为30.00%,18G活检针组出血发生率为30.77%,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气胸发生率为25.49%,16G活检针组气胸发生率为34.00%,18G活检针组气胸发生率为17.31%,16G组气胸发生率大于18G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6G与18G活检针在肺部肿物穿刺活检中较为安全和有效,在活检阳性率和出血并发症上差别不大,但16G活检针气胸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物 CT引导下肺穿刺 活检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CT双引导的射频消融和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危险部位肝癌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张桂林 +3 位作者 任衍乔 刘佳韵 熊付 郑传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CT双引导的射频消融和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危险部位肝癌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搜集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CT双引导的射频消融和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危险部位肝细胞癌(≤5 cm)患者资料...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CT双引导的射频消融和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危险部位肝癌的疗效、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搜集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CT双引导的射频消融和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危险部位肝细胞癌(≤5 cm)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6例危险部位肝癌患者,随访17~123个月,33例(58.9%)患者治疗后出现肿瘤复发,其中9例(16.1%)出现局部复发,24例(42.9%)出现肝内远处复发和肝外转移。1~5年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9.1%、13.9%、13.9%、17.5%,1~5年肿瘤总体复发率分别为1.8%、23.6%、37.7%、54.1%、6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3 cm是肿瘤局部和总体复发的保护因素(P=0.009,P<0.001)。患者1~5年肿瘤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85.6%、72.5%、67.2%、56.0%和98.2%、71.2%、55.8%、39.2%、33.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3 cm是患者肿瘤局部无进展生存及总体无进展生存的保护因素(P=0.015,P=0.002)。患者1~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94.6%、81.9%、76.7%、64.8%,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单个肿瘤病灶、肝癌巴塞罗那分期A期是患者总体生存的保护因素(P=0.016,P=0.009)。所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碘125粒子植入术均成功进行,没有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对于不可手术切除且直径≤5 cm的危险部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CT双引导的射频消融和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理想治疗策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碘125粒子植入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肝动脉置管定位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晶 +3 位作者 熊付 卢浩浩 梁斌 郑传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TIPS术中从肝静脉穿刺命中门静脉是TIPS极为关键且较难的一步,对于大量腹腔积液或肝硬化门静脉裸露的患者,穿刺失败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TIPS术中从肝静脉穿刺命中门静脉是TIPS极为关键且较难的一步,对于大量腹腔积液或肝硬化门静脉裸露的患者,穿刺失败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介绍了肝动脉置管定位技术在TIPS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肝动脉与门静脉并行的患者,在我院10例该类型患者中成功运用该技术,安全性良好,大大降低了TIPS术中穿刺的难度,并提高了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门脉高压症 肝动脉置管 定位 穿刺
下载PDF
危险部位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黎欣怡(综述) 郑传胜(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99-1702,共4页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肝癌的有效微创局部治疗方法,目前已在临床被广泛应用^([1,2]),但对一些危险部位的肝癌,如邻近膈肌、大血管、胆囊、胃肠道的肝癌,因RFA治疗过程中需确保不损伤这些重要组织器官,常难以实现肝...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肝癌的有效微创局部治疗方法,目前已在临床被广泛应用^([1,2]),但对一些危险部位的肝癌,如邻近膈肌、大血管、胆囊、胃肠道的肝癌,因RFA治疗过程中需确保不损伤这些重要组织器官,常难以实现肝癌的安全消融边界,即消融范围超过肿瘤边界0.5~1 cm^([3]),导致消融后肝癌复发率较高,同时,这类肝癌的RFA治疗也容易出现出血、气胸、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穿孔 重要组织器官 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边界 局部治疗方法 肝癌复发 消融范围
原文传递
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家成 熊斌 +6 位作者 周晨 马金强 石钦 熊付 郑传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合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采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11例腹主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主动脉夹层伴髂总动脉夹层4例(3... 目的探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腹主动脉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合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采用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11例腹主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主动脉夹层伴髂总动脉夹层4例(36.4%),腹主动脉瘤2例(18.2%),腹主动脉壁内血肿伴髂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溃疡伴髂总动脉闭塞、髂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伴髂总动脉瘤、髂总动脉瘤各1例。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支架变形、移位及内漏,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11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6个月无支架变形或移位发生,支架内血流通畅率均为100%,无一例死亡。术后3个月发现Ⅰ型内漏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消失。术后1个月1例出现心力衰竭,入院治疗后好转。结论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对入路血管损伤小、支架无移位,适合于治疗局限性腹主动脉夹层、主髂分叉处直径较小的腹主动脉瘤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 血管内修复 腹主动脉夹层 解剖固定
下载PDF
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操焱焱 熊付 +4 位作者 熊斌 任衍乔 郑传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勃起功能障碍(ED)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时不能维持足够的硬度和持续时间以满足性交。40~70岁男性中超过一半受到ED困扰,其中20%病情处于严重状态。阴茎供血动脉灌注不足占所有ED患者中20%~70%。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动脉性ED诊断和... 勃起功能障碍(ED)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时不能维持足够的硬度和持续时间以满足性交。40~70岁男性中超过一半受到ED困扰,其中20%病情处于严重状态。阴茎供血动脉灌注不足占所有ED患者中20%~70%。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动脉性ED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介入治疗与血管重建术相比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药物涂层支架(ZEN临床试验)和单纯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动脉性ED在近期随访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文分析了阴茎动脉解剖和病理等,重点阐述了介入治疗在动脉性ED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动脉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在肝癌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斌 +3 位作者 郑传胜 冯敢生 梁惠民 李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在肝癌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搜集18例肝癌合并HRS且使用过特利加压素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其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钠、24小时尿量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以特利加压素为基...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在肝癌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搜集18例肝癌合并HRS且使用过特利加压素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其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钠、24小时尿量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以特利加压素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治疗后尿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钠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肾功能逐渐改善,治疗有效率达100%。2例患者在肾功能恢复正常停用特利加压素后的第2及第3天出现无尿症状而死亡。结论对肝癌合并HRS的患者,早期采用特利加压素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利加压素 肝癌 合并 肝肾综合征
原文传递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常规、肝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浩南 孙博 +2 位作者 白涛 宋宇虎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分析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首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临床指标。[结果](1)血常规检查:... [目的]分析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首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临床指标。[结果](1)血常规检查: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较术前未见明显变化,白细胞、血小板分别从2.33×10^(9)/L、44×10^(9)/L恢复至3.26×10^(9)/L、71×10^(9)/L(P<0.01);(2)肝肾功能: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Child-pugh评分及肾功能等指标未见明显变化;(3)凝血功能:术后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未见明显变化,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分别从15.8 s、1.28下降至15.4 s、1.24(P<0.01)。[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也有助于患者肝脏的合成功能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脾功能亢进 肝功能
原文传递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Liver Metastases from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勇 +6 位作者 林国成 夏向文 熊斌 周国 梁惠民 冯敢生 郑传胜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6年第2期200-204,共5页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effective for local control of different-siz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owever, it is unclear if these be...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effective for local control of different-siz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owever, it is unclear if these benefits could also be applicable to different-sized liver metastases from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outcomes of TACE combined with RFA for liver metastases from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n this study,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19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had a total of 26 liver metastatic lesions from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nd underwent RFA followed by first-time TACE treatment. The tumor recurrence, overall survival rate and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Moreover, patients' demographics and tumor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ir impact on the outcomes. The technical success of TACE plus RFA was achieved with 2 major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found. The mean follow-up was 21.3 months. The total 1-, 2-, and 3-year survival rate was 89.4%, 52.6%, and 35.1%,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tumor size and the ratio of enhancement area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overall survival. In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derived liver metastatic lesions of smaller size and larger enhancement area are considered appropriate candidates for TACE plus R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liver metastases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overall survival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美蓝造影在下消化道动脉出血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刘佳韵 +4 位作者 张桂林 黎欣怡 熊付 钱坤 郑传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评估经导管动脉美蓝造影在下消化道动脉出血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下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行介入腹腔动脉造影,发现出血责任动脉后,将微导管超选置于出血责任动脉内,在外科术中经微导管注入美蓝注射液显示出血段肠管,为切... 目的评估经导管动脉美蓝造影在下消化道动脉出血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下消化道动脉出血患者行介入腹腔动脉造影,发现出血责任动脉后,将微导管超选置于出血责任动脉内,在外科术中经微导管注入美蓝注射液显示出血段肠管,为切除出血段肠管提供精准定位。结果 经导管动脉美蓝造影可清晰显示出血段肠管,10例患者的出血段肠管得到快速精准切除治疗,术后患者消化道出血停止,且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动脉美蓝造影可精准发现下消化道动脉出血段肠管,为外科手术快速切除出血段肠管提供精准定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动脉出血 经导管 美蓝注射液 动脉造影 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