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PⅡ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颖 郭杨 +3 位作者 雪晶 郭阿垚 魏敏杰 金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及与化疗前后TOPⅡ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73例)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TOPⅡ的表达,了解其与化疗方案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TOPⅡ的表达与疗效相关(P=0.015),TOPⅡ阳性表...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及与化疗前后TOPⅡ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73例)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TOPⅡ的表达,了解其与化疗方案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TOPⅡ的表达与疗效相关(P=0.015),TOPⅡ阳性表达患者对蒽环类药物敏感(P=0.005),多西他赛类药物疗效与TOPⅡ表达无相关性(P=0.495)。化疗前后TOPⅡ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阳转阴者中获得pCR为35.3%,阴转阳或无变化者获得pCR为9.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TOPⅡ阳性表达者对蒽环类化疗方案敏感,TOPⅡ可能成为预测疗效的指标,化疗后TOPⅡ表达由阳转阴者获得较好的病理缓解,TOPⅡ可能成为指导术后化疗方案选择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蒽环类 多西他赛 TOPⅡ
下载PDF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的眼部症状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雪晶 欧阳嶷 +4 位作者 何志义 崔小雪 朱华倩 史铭宇 王欣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5个家系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患者眼部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总结5个家系已确诊的患者进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DMPK)基因CTG重复次数,归纳患者临床症状及特点。结果患者均表现为肌无力、肌强... 目的分析5个家系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患者眼部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总结5个家系已确诊的患者进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DMPK)基因CTG重复次数,归纳患者临床症状及特点。结果患者均表现为肌无力、肌强直;患者均患白内障,有视物模糊、上睑下垂等表现;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肌强直电位;裂隙灯显微镜及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提示周边后囊前皮质片状混浊;4例患者DMPK基因CTG重复>50次,2例DMPK基因CTG重复50次。结论眼部症状是DM1的重要表现之一,其严重程度与CTG重复序列数之间并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 眼部症状 白内障 基因检测
下载PDF
病毒感染性面神经麻痹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笑天 任子涵 +2 位作者 雪晶 姜学钧 任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8-529,533,共3页
目的探讨贝尔氏面神经麻痹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关系。方法将HSV接种在120只Bal b/c小鼠耳廓背面制作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应用荧光抗体法和酶抗体法检测其中32只小鼠的HSV抗原。结果面神经麻痹发生率65%(75/120),只在接种侧检出HS... 目的探讨贝尔氏面神经麻痹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关系。方法将HSV接种在120只Bal b/c小鼠耳廓背面制作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应用荧光抗体法和酶抗体法检测其中32只小鼠的HSV抗原。结果面神经麻痹发生率65%(75/120),只在接种侧检出HSV抗原,间接荧光抗体法和酶抗体法检测的32只小鼠中19只检出病毒抗原。瞬目反射诱发肌活动电位,麻痹组麻痹侧Ⅰ波潜伏期平均(14.3±2.4)ms;非麻痹侧Ⅰ波潜伏期平均(7.2±3.6)ms,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7,P<0.01)。结论 HSV感染可能是贝尔氏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贝尔氏面神经麻痹 实验
下载PDF
改良脊髓缺血后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艾春雨 雪晶 +2 位作者 江晓菁 马虹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建立兔改良脊髓缺血后处理模型,研究缺血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4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组),经典缺血后处理组(PA组),改良缺血后处理组(PB组)... 目的建立兔改良脊髓缺血后处理模型,研究缺血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4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组),经典缺血后处理组(PA组),改良缺血后处理组(PB组)。分别监测缺血前、再灌注时及再灌注1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及动脉血气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值);采用Tarlov法分别于术后1,3,7,28 d对兔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计数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数;羟胺法测定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组间各个时点MAP、HR、PaO2、PaCO2、Lac变化及术中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1,3,7,28 d,PA、PB组Tarlov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PA、PB组正常神经元计数明显高于C组(P<0.05);C组脊髓MDA含量明显增加,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改良缺血后处理模型建立成功,两种缺血后处理法均可以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的神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缺血后处理 脊髓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高等旅游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雪晶 《北方经贸》 2013年第6期149-150,共2页
基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现状特点,逐步将PBL教学模式引入高等旅游教育中来,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应用性强及实践性强的高等旅游专业性人才。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是以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专业方面的学习... 基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现状特点,逐步将PBL教学模式引入高等旅游教育中来,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应用性强及实践性强的高等旅游专业性人才。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是以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专业方面的学习,以期培养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旅游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积极为我国旅游业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高等旅游教育 自主学习
下载PDF
Wnt拮抗因子SFRP1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巍 张冰 +3 位作者 雪晶 王舰 张宁 赵成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Wnt拮抗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基因的甲基化及表达状态,探讨SFRP1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自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35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Wnt拮抗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基因的甲基化及表达状态,探讨SFRP1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自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35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即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FRP1的表达状态。利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FRP1的甲基化状态。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中SFRP1的表达状态。结果 SFRP1 mRNA的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SFRP1的甲基化频率结直肠癌组织(68.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1.4%)(χ2=21.49,P<0.01)。在结肠癌细胞HCT116、SW480和SW620中SFRP1未见表达,SFRP1存在甲基化,而在HT-29中SFRP1有表达,SFRP1无甲基化。对HCT116、SW480和SW620使用去甲基化试剂5-氮杂-2'-脱氧胞苷(DAC)处理后,SFRP1出现表达。结论 SFRP1甲基化是引起SFRP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的重要原因之一。SFRP1甲基化及其所致表达下调可能在部分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甲基化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技术在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诊断中的应用(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永振 崔小雪 +5 位作者 董一娇 雪晶 任思勰 关丽明 何志义 欧阳嶷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报道1例继发于脑桥出血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论证头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MR 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用于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1例患有眼肌阵挛和步态异常的男性39岁患... 目的报道1例继发于脑桥出血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论证头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MR 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用于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1例患有眼肌阵挛和步态异常的男性39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分别接受MRI和DTI检查。结果 MRI显示其延髓右前外侧肥大结节灶,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MR DTI和DTT显示:(1)ADC值右侧大于左侧;(2)FA值右侧小于左侧;(3)右侧神经纤维束相对左侧减少变薄并部分呈现中断现象。结论 MR DTI和DTT在诊断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时一定程度上优于常规MRI,影像学的发展提高了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Guillain-Mollaret三角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原文传递
CDKN2A和CDKN2B区域间的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颅内动脉瘤性别差异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欧阳嶷 雪晶 +1 位作者 刘颖 张婧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6-21,F0002,共7页
目的 研究CDKN2A-CDKN2B区域的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0例中国汉族IA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 和分层分析方法 ,从遗传学角度探讨存在于IA患者的性别差异... 目的 研究CDKN2A-CDKN2B区域的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0例中国汉族IA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 和分层分析方法 ,从遗传学角度探讨存在于IA患者的性别差异与上述基因多态性是否存在关联.结果 位于9p21.3的CDKN2A-CDKN2B区域4个与血管疾病相关的SNP位点(rs1333040、rs2891168、rs2383207和rs10757278)中,rs1333040与汉族人群IA发病密切相关,其风险性主要来源于T等位基因(χ2=6.278,P=0.012,OR=1.378,95%CI 1.072~1.771).应用Logis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及饮酒、吸烟等危险因素后,发现rs1333040位点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是IA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患病风险率增加至1.796倍.亚组分析显示rs2891168的A/A基因型与前循环分布区的IA密切相关(P=0.025).在按性别进行统计的亚组分析中,rs1333040 T/T基因型与汉族男、女IA发病均密切相关,但与女性IA的关联程度更高.结论 遗传因素和性别在IA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N2A-CDKN2B区域 颅内动脉瘤 基因多态性 性别差异
下载PDF
不同糖浓度中大鼠DRG神经元相关蛋白表达及Ca2+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炎 那存乌力吉 +3 位作者 雪晶 姚维凡 赵海山 陈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对背根神经节(DRG)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蛋白激酶Cε(PKCε)的表达以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DRG神经元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中糖... 目的观察高糖对背根神经节(DRG)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蛋白激酶Cε(PKCε)的表达以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DRG神经元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中糖组(M组)和高糖组(H组)。48 h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DRG神经元TRPV4和PKCε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测定DRG神经元[Ca2+]i的水平。结果 TRPV4、PKCε蛋白的表达上调且呈浓度依赖性。C组、M组、H组TRPV4蛋白分别为0.33±0.05、3.20±0.40和7.69±0.60;PKCε蛋白分别为0.88±0.04、1.08±0.08和1.97±0.35。在TRPV4激动剂4α-PDD的作用下,与C组比较,H组[Ca2+]i显著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结论高糖可以上调DRG神经元中TRPV4、PKCε蛋白的表达,增加神经元内Ca2+浓度。TRPV4、PKCε对DRG神经元内Ca2+起到了协同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 蛋白激酶CΕ 钙离子
下载PDF
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12例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封宇 刘颖 +1 位作者 雪晶 欧阳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3,共4页
筛查150多个神经遗传病家系,收集到12例经颅脑MRI确诊的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神经系统遗传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基因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诊断为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2例经基因... 筛查150多个神经遗传病家系,收集到12例经颅脑MRI确诊的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神经系统遗传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基因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诊断为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2例经基因检测确诊,2例为临床可疑),4例经基因检测确诊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1例尼曼-匹克病C型可能性大,1例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另有2例诊断尚不明确。因此认为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不仅限于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在许多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中也可出现。此外还可见于尼曼-匹克病、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等罕见的遗传性脑白质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磁共振成像 白质脑病 皮质下梗死 基因诊断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一例
11
作者 吕红 王军 +3 位作者 禹红梅 雪晶 刘济源 何志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患者男性,33岁。因右上肢不自主扭转7年,行走不稳伴疼痛1年,于2019年6月28日首次至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扭转,影响右手灵活性,尤以打电话时显著,未予系统诊治。2年前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扭转,紧... 患者男性,33岁。因右上肢不自主扭转7年,行走不稳伴疼痛1年,于2019年6月28日首次至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扭转,影响右手灵活性,尤以打电话时显著,未予系统诊治。2年前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扭转,紧张时加重、俯卧位减轻,双手精细活动笨拙,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外院头部T_(2)WI显示双侧苍白球对称性低信号,其内为高信号,提示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泛酸激酶相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经鼻内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损伤:还有多少问题待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雪晶 王欣玲 +1 位作者 杨咪咪 侯伟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7期6046-6050,共5页
背景:动物实验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促进脑损伤的修复。目的:综述经鼻内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到颅内的现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年1月至2014年1月PubMed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ra... 背景:动物实验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促进脑损伤的修复。目的:综述经鼻内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到颅内的现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年1月至2014年1月PubMed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rain injury,transplan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1999年1月至2014年1月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损伤、移植",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8篇。结果与结论: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脑损伤模型动物的脑神经功能。许多研究者对移植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文章比较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入颅内的不同移植途径,重点从鼻黏膜的处理、移植入脑的路径、干细胞的标记与颅内观察、动物实验4个方面对经鼻内移植的途径进行了介绍,可见经鼻内途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颅内,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移植方法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鼻内移植途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fbpa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胜军 雪晶 王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4,48,共4页
目的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fbpa基因敲除菌株。方法克隆fbpa及其上、下游基因,构建其载体质粒;通过酶切反应将上、下游基因分别重组到载体质粒中,形成同源重组质粒;同源重组质粒电转入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采用PCR、Western blot... 目的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fbpa基因敲除菌株。方法克隆fbpa及其上、下游基因,构建其载体质粒;通过酶切反应将上、下游基因分别重组到载体质粒中,形成同源重组质粒;同源重组质粒电转入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采用PCR、Western blot鉴定敲除菌株。结果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fbpa基因敲除菌株基因组DNA无fbpa基因片段,且无FbpA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fbpa基因敲除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fbpa 基因敲除
下载PDF
HIV感染相关性卒中的临床特征
14
作者 刘颖 陈永振 +6 位作者 封宇 董一娇 崔小雪 雪晶 郎英 欧阳嶷 何志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相关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HIV感染相关性卒中患者...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相关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HIV感染相关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上述患者的病史、体征、血液学检验相关结果,肌电图、舣侧颈动脉超声榆查以及颅脑CT、颅脑MRI、CTA等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947例AIDS患者,其中脑卒中18例,缺血性脑卒中16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4例,小动脉闭塞型腔隙性脑梗死8例,心源性卒中1例,原因不明3例;出血性脑卒中2例。均存在局灶定位体征。结论HIV感染相关性卒中并不少见且复杂多样,其中发病率最高为小动脉闭塞型腔隙性脑梗死,通过相关辅助检查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患者病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卒中 临床表现 诊治 预后
下载PDF
全基因组扫描2型糖尿病KK/Ta小鼠白蛋白尿易感基因定位
15
作者 范秋灵 雪晶 +8 位作者 李艳秋 姚丽 李子龙 张玉侠 冯江敏 马健飞 姜奕 富野康日己 王力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9-292,296,共5页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扫描方法进行2型糖尿病KK/Ta小鼠白蛋白尿易感基因定位。方法以近交纯品系雌性BALB/c小鼠与雄性KK/Ta小鼠交配建立第一代杂交小鼠(F1),以雄性(KK/Ta×BALB/c)F1小鼠与雌性KK/Ta小鼠回交。提取208只雄性回交小鼠基因...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扫描方法进行2型糖尿病KK/Ta小鼠白蛋白尿易感基因定位。方法以近交纯品系雌性BALB/c小鼠与雄性KK/Ta小鼠交配建立第一代杂交小鼠(F1),以雄性(KK/Ta×BALB/c)F1小鼠与雌性KK/Ta小鼠回交。提取208只雄性回交小鼠基因组DNA。根据扩增的101个微卫星DNA分离片段大小决定回交小鼠基因型,同时测定体质量、血糖、尿白蛋白及尿肌酐等表现型。采用基因定位专用软件(MAPMAKER/QTL,Map manager)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结果 KK/Ta小鼠的体质量、空腹血糖水平、经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与注射葡萄糖后2 h血糖之和显著高于BALB/c和F1小鼠(P<0.01)。20,28周龄的KK/Ta小鼠平均尿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ALB/c和F1小鼠(P<0.01)。20周龄与28周龄的白蛋白尿水平与第2条染色体83.0 cM D2Mit311微卫星DNA标记附近区域显著连锁,最大对数优势积分值(LOD)为3.5,我们将这一易感基因座位命名为尿白蛋白1(UA-1)。KK/KK组回交小鼠20周龄和28周龄的尿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KK/BALB组回交小鼠。结论与2型糖尿病KK/Ta小鼠尿白蛋白水平紧密连锁的易感基因座位位于第2条染色体83.0 cM处D2Mit311微卫星DNA标记附近区域(UA-1)。UA-1区域附近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GHrH、生长抑素受体4基因Smstr4、血栓调节蛋白(TM)基因Thbd等为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全基因组扫描 易感基因定位 KK/Ta小鼠 白蛋白尿
下载PDF
关于辽宁温泉旅游的发展研究
16
作者 邵文杰 雪晶 《北方经贸》 2013年第11期166-167,共2页
21世纪迎来了国内休闲旅游的高峰,辽宁作为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如何使旅游大省晋升成名副其实的旅游强省,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就要突出辽宁特有的资源特色。辽宁地区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大小温泉遍布全省,大力发... 21世纪迎来了国内休闲旅游的高峰,辽宁作为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如何使旅游大省晋升成名副其实的旅游强省,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就要突出辽宁特有的资源特色。辽宁地区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大小温泉遍布全省,大力发展温泉旅游既适时抓住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之精髓,又填补了辽宁地区冬季旅游之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休闲养生 温泉旅游 资源开发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实验性研究
17
作者 刘文源 赵明光 +3 位作者 雪晶 杨本强 邹明宇 张立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索脑静脉血栓形成(CVT)MR脑功能成像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经颅上矢状窦近尾部结扎处注射血栓形成因子,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连续进行磁共振... 目的探索脑静脉血栓形成(CVT)MR脑功能成像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经颅上矢状窦近尾部结扎处注射血栓形成因子,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连续进行磁共振功能成像,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结果 MRI显示病灶均限于上矢状窦结扎的范围内,且各时间点病灶范围大小不等。CVT在0.5 h,1 h,3 h,DWI显示的病变比T2WI敏感。6 h,12 h,48 h显示的病变范围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PWI显示了和DWI,T2WI相吻合的灌注缺损区。CVT后缺血区ADC值在0.5 h下降到正常组织ADC值的(58.8±3.3)%,以后逐渐增加,48 h时达到正常组织ADC的(83.1±4.6)%。显微镜下改变与MRI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MRI是研究脑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最好手段,MR功能成像技术可用于监测实验性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发生发展的时间过程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 灌注加权 脑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崔小雪 欧阳嶷 +5 位作者 董一娇 雪晶 陈永振 封宇 刘颖 何志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45-48,共4页
Kennedy病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X-连锁隐形遗传的晚发性运动神经元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肌肉无力、萎缩及男性雄激素不敏感,一般仅有男性受累。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多聚谷氨酰胺疾病,Kennedy病同其他Poly Q疾病类似,其发病机... Kennedy病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一种X-连锁隐形遗传的晚发性运动神经元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肌肉无力、萎缩及男性雄激素不敏感,一般仅有男性受累。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多聚谷氨酰胺疾病,Kennedy病同其他Poly Q疾病类似,其发病机制为位于X染色体的雄激素受体基因1号外显子三核苷酸(CAG)序列重复数目异常增加。目前认为,Kennedy病的发病机制既包含了正常的雄激素受体功能的缺失,又包含了异常的AR蛋白会对运动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随着近年来对Kennedy病分子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一些关键的途径和机制成为新的治疗靶点,目前的治疗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四类:雄激素剥夺疗法;基因沉默疗法;增加蛋白质降解和控制蛋白质质量;调节雄激素受体功能。本文拟针对Kennedy病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nedy病 多聚谷氨酰胺疾病 基因诊断 雄激素受体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金刚烷胺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ATXN3基因变异表达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欧阳嶷 张婧 +2 位作者 雪晶 马楠 丁玉璋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研究金刚烷胺对于SCA3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该研究分为变异型ATXN3组、野生型ATXN3组及空白对照组.建立表达野生型ATXN3-Q14和变异型ATXN3-Q75基因片段的细胞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培养.在上述细胞模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目的研究金刚烷胺对于SCA3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该研究分为变异型ATXN3组、野生型ATXN3组及空白对照组.建立表达野生型ATXN3-Q14和变异型ATXN3-Q75基因片段的细胞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培养.在上述细胞模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金刚烷胺溶液(1,5,10μg/mL)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加等剂量的去离子水.药物干预48 h后,采用MTT法测定不同组别的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Ⅴ-FITC测定细胞凋亡,样品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金刚烷胺对ATXN3变异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1)在变异型组中,用10μg/mL金刚烷胺干预时,从24 h起HEK293T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μg/mL及1μg/mL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8 h内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变化.(2)不同浓度的金刚烷胺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变异型组HEK293细胞的凋亡,且有剂量依赖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浓度金刚烷胺干预野生型的细胞凋亡率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金刚烷胺5μg/mL组和10μg/mL组的变异型ATXN3-Q75蛋白表达被明显抑制(P<0.05);而金刚烷胺1μg/mL组对变异型ATXN3-Q75蛋白表达仅轻度抑制(P>0.05);不同浓度的金刚烷胺对野生型ATXN3-Q14蛋白表达仅有轻度抑制作用(P>0.05).结论该研究表明金刚烷胺对ATXN3基因变异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成为SCA3治疗的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 金刚烷胺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