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工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漫 王江峰 +2 位作者 哲泉 马少林 戴义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7-392,共6页
针对现有有机朗肯循环单目标优化设计的局限性,从热力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对有机工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以系统效率最大和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取透平进口温度、透平进口压力、余热锅炉节点温差、接近点温差和... 针对现有有机朗肯循环单目标优化设计的局限性,从热力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对有机工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以系统效率最大和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取透平进口温度、透平进口压力、余热锅炉节点温差、接近点温差和冷凝器端差等5个关键热力参数作为决策变量,利用非支配解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分别对采用R123、R245fa和异丁烷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不同工质的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解集(Pareto最优前沿),并采用理想点辅助法从最优解集中选择出最优解及相应的系统最佳热力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在给定余热条件下,从热力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R245fa是最优的有机工质,从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解集中选择出的最佳效率为10.37%,最小总投资费用为455.8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非支配解排序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余热利用
下载PDF
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联合系统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哲泉 王漫 +2 位作者 王江峰 马少林 戴义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0-566,共7页
针对有机朗肯循环对低温余热回收的显著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联合系统.该系统包含内重整SOFC、后燃室、燃气轮机、压气机、预热器和有机朗肯循环,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总... 针对有机朗肯循环对低温余热回收的显著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联合系统.该系统包含内重整SOFC、后燃室、燃气轮机、压气机、预热器和有机朗肯循环,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总发电效率.在稳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OFC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联合系统的热力仿真分析平台,研究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系统的总发电效率可达65%以上;随着燃料摩尔流量的增加,系统的净输出功增加,但系统的总发电效率有所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压气机压比可以提高系统净输出功和总发电效率;随着蒸汽与碳物质的量比的增大,系统的净输出功减小,总发电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余热发电 联合循环
下载PDF
有机工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江峰 哲泉 +1 位作者 马少林 戴义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5-295,共1页
针对现有有机朗肯循环单目标优化设计的局限性,从热力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对有机工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以系统炯效率最大和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取透平进口温度、透平进口压力、余热锅炉节点温差、接近点温... 针对现有有机朗肯循环单目标优化设计的局限性,从热力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对有机工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以系统炯效率最大和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取透平进口温度、透平进口压力、余热锅炉节点温差、接近点温差和冷凝器端差等5个关键热力参数作为决策变量,利用非支配解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分别对采用R123、R245fa和异丁烷的有机工质余热发电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不同工质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解集(Pareto最优前沿),并采用理想点辅助法从最优解集中选择出最优解及相应的系统最佳热力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在给定余热条件下,从热力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R245fa是最优的有机工质,从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解集中选择出的最佳炯效率为10.37%,最小总投资费用为455.8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设计 余热发电系统 工质 低温 PARETO最优前沿 最优解集 热力参数 投资费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