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英语语料库建设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1
1
作者 樊新荣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6,共2页
“中医英语”这一概念大约在 2 0世纪 80年代就有了 ,但那时的含义与现在有所不同。二十年前的“中医英语”主要指的是中医英语翻译 ,有关“中医英语”问题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翻译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随着中医英语翻译的... “中医英语”这一概念大约在 2 0世纪 80年代就有了 ,但那时的含义与现在有所不同。二十年前的“中医英语”主要指的是中医英语翻译 ,有关“中医英语”问题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翻译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随着中医英语翻译的深入开展 ,人们开始关注英语在中医对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并对这方面的发展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 ,试图构建所谓的“中医英语”。语言学意义上的“中医英语”的概念显然是受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按照ESP的理论 ,“中医英语”的定义应该是English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Purpose(ETCMP)。ETCMP既是“中医英语”的英语名称 ,也是“中医英语”的定义。目前“中医英语”作为一门课程 ,在许多中医院校中已经或者正在开设 ,但对其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本期发表的闻永毅、樊新荣两位老师关于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一文 ,提出了一个“中医英语”研究的新课题 ,值得认真探讨。张宏方老师提出应在中医教材中纳入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这一建议非常好 ,对于普及中医翻译和中医英语的基本知识、营造中医院校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加强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英语 语料库 语言资料
下载PDF
浅谈建设中医英语语料库的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樊新荣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6-77,共2页
建设中医英语语料库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中医英语教学研究、英语翻译研究、语言学研究以及中医英语自动翻译研究四个方面。
关键词 中医英语语料库 中医英语教学 英语翻译研究 语言学研究研究 中医英语自动翻译研究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黄帝内经》研究方法探索 被引量:13
3
作者 樊新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3-495,共3页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黄帝内经》需要语料库语言学和中医学的通力合作。语料库的建立、标注、检索等离不开语料库语言学的支持,而内经词汇的语义分类、语义分类体系的建立、数据的分析等又离不开中医学的支持,2个学科的...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黄帝内经》需要语料库语言学和中医学的通力合作。语料库的建立、标注、检索等离不开语料库语言学的支持,而内经词汇的语义分类、语义分类体系的建立、数据的分析等又离不开中医学的支持,2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一种新型的《黄帝内经》乃至中医文献研究方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标注 语义分类 黄帝内经
下载PDF
《素问》中“心”字的统计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樊新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6-648,共3页
关键词 中医文献研究 《素问》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论中医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935-936,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英语教学 中医教育
下载PDF
浅谈《伤寒论》罗希文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娜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35,共6页
1986年,罗希文先生第一次全面的翻译了《伤寒论》,该译本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享誉国内外。而《伤寒论》罗译本也成为中医翻译学者研究学习的宝贵材料,不断的探讨研究既使中医译者学习到罗希文先生的翻译理念与技巧,同时也让他们看到... 1986年,罗希文先生第一次全面的翻译了《伤寒论》,该译本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享誉国内外。而《伤寒论》罗译本也成为中医翻译学者研究学习的宝贵材料,不断的探讨研究既使中医译者学习到罗希文先生的翻译理念与技巧,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这一译本由于时代限制所留下的一些小瑕疵。发现和完善原译本的不足,才能不断的推动《伤寒论》翻译的进步。而本文也从《伤寒论》罗希文译本中西医词汇的应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译文的“信”与“达”以及省译策略的选择四个方面提出了对该译本的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能与中医翻译界的学者们一起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罗希文 西医词汇 文化负载词 “信、达、雅” 省译
原文传递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翻译传播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娜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翻译传播主体研究、翻译传播内容研究、翻译传播媒介研究、翻译传播对象及效果研究入手,探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系列翻译传播学问题。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对外传播 翻译跨学科 翻译传播学
下载PDF
中医古籍书名翻译方法及标准化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娜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7期120-123,共4页
从书名翻译中的文学性、准确性和标准化3个方面探讨中医古籍书名翻译,认为中医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文化的传播又与中医古籍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古籍书名的翻译是中医古籍翻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从书名翻译中的文学性、准确性和标准化3个方面探讨中医古籍书名翻译,认为中医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文化的传播又与中医古籍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古籍书名的翻译是中医古籍翻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中医古籍书名翻译的适读性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理解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书名翻译 文学性 准确性 标准化
下载PDF
陈士铎辨治厥证学术思想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俊秀 李亚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5期892-893,927,共3页
清代名医陈士铎博采众家之长,对厥证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通过阅读陈士铎的医籍著作,采用归纳整理分析的方法,从病机、治则两方面做总结。病机分析上,陈氏注重阳厥与伤寒之厥的鉴别,针对内热发厥认为热亦有阴阳之分,并开创性地提出厥之... 清代名医陈士铎博采众家之长,对厥证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通过阅读陈士铎的医籍著作,采用归纳整理分析的方法,从病机、治则两方面做总结。病机分析上,陈氏注重阳厥与伤寒之厥的鉴别,针对内热发厥认为热亦有阴阳之分,并开创性地提出厥之昏迷不惟心窍受迷,肝窍亦可迷。治法上陈氏针对阴阳双并之厥创立"提阳出阴,开阴入阳"之法,对胆热移心之厥认为应溯热源从肝论治。陈士铎对于厥证的领悟无论从病机分析还是治则创立都独具创造,对指导厥证的临床治疗具极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证 陈士铎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基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俊秀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调查中医古籍的数量、种类、学科分布、校勘等情况,为中医古籍整理、数字化和数据化研究从总体设计角度提供确切的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按著作名称、成书年代、原著者、校勘者、现存版朝代... 目的:调查中医古籍的数量、种类、学科分布、校勘等情况,为中医古籍整理、数字化和数据化研究从总体设计角度提供确切的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按著作名称、成书年代、原著者、校勘者、现存版朝代、学科类别等字段名将信息录入计算机,然后按字段属性进行频数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以1911年为分界线,查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的古医籍数量为8957部,早期医籍亡佚较多,学科分布的数量差距较大,经过整理校勘的医籍较少。结论:所建清单对采用数据化研究方法优化中医古籍的校勘工作有支撑作用,为文献研究提供文献重点研究目录,对指导中医古籍保护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中医古籍 数量 种类 数据化研究
下载PDF
中药猪苓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荔琨 李亚军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7-1562,共6页
猪苓药用历史悠久,该文主要从名称源流、产地基原、性味归经、功用主治、采收炮制、药物品种等方面对中药猪苓进行本草考证。猪苓之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中所见猪苓别名有豭猪屎、猪屎、豕零、豨苓、枫苓等。猪苓的产地描... 猪苓药用历史悠久,该文主要从名称源流、产地基原、性味归经、功用主治、采收炮制、药物品种等方面对中药猪苓进行本草考证。猪苓之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中所见猪苓别名有豭猪屎、猪屎、豕零、豨苓、枫苓等。猪苓的产地描述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古代文献中以湖南衡山、济阴冤句、蜀州等地所产较为知名。综合历代本草文献,总结猪苓的药性为味甘苦而淡,性平、微温,无毒,归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利尿消肿之功效,可治疗痎疟、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泻痢等。历代本草均记载猪苓于二月、八月采收,其炮制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包括去黑皮炮制法、升麻叶蒸制法、炒法等,现代对猪苓的炮制仍以去皮生用为多见。其药用部位多见于枫树、柞树、槭树等树根部,与刺猪苓并非同种。猪苓作为临床常见中药材,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本草考证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治梅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0-13,共4页
运用概念结构与范畴化理论研究《黄帝内经》中“气”字所表达的各种概念,通过列举概念下位成员并绘制概念结构图的方法,揭示中医术语的所指对象并界定中医术语的适用范围,以期最终实现术语内涵意义的标准化,从而为建立中医术语概念数据... 运用概念结构与范畴化理论研究《黄帝内经》中“气”字所表达的各种概念,通过列举概念下位成员并绘制概念结构图的方法,揭示中医术语的所指对象并界定中医术语的适用范围,以期最终实现术语内涵意义的标准化,从而为建立中医术语概念数据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概念结构 范畴化 语料库
下载PDF
中医古籍校注文件的数据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亚军 王治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98-1005,共8页
数据化是形成数据类型的必备条件,把中医古籍校注文件转换成为各种数据类型是实现传统古籍校注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接轨、扩大古籍使用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中医古籍校注文件存在的数据类型、校注文件中各数据类型的组织方式、中... 数据化是形成数据类型的必备条件,把中医古籍校注文件转换成为各种数据类型是实现传统古籍校注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接轨、扩大古籍使用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中医古籍校注文件存在的数据类型、校注文件中各数据类型的组织方式、中医古籍校注文件数据化的启示等方面,探讨一个可行的中医古籍校注文件数据化方法,为运用大数据分析中医古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校注 数据化 大数据 语料库
原文传递
五行演化及其推演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俊秀 李亚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481-484,共4页
阴阳、五行与干支三大理论是中医理论中的基石部分。这三大理论可独立运用,但在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阴阳的四时消长变化产生四种不同的阴阳状态。这四种状态就是四象,是形成五行的物质基础。有了五行之后,五行再分阴阳。天之五行分阴... 阴阳、五行与干支三大理论是中医理论中的基石部分。这三大理论可独立运用,但在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阴阳的四时消长变化产生四种不同的阴阳状态。这四种状态就是四象,是形成五行的物质基础。有了五行之后,五行再分阴阳。天之五行分阴阳为天干,地支五行分阴阳为地支。即干支是从五行演化而来,五行是从阴阳演化而来。厘清阴阳、五行与干支的演化过程,可以深入理会生命生克制化的机理和生命演化、运作的机制。而长生五行以干支立意,深刻阐述万物长衰的往复机制,深化了对中医五行理论的理解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演化 推演应用 长生五行 干支
下载PDF
中医文献语料库建设与顶层设计刍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治梅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7期62-65,共4页
从中医文本的基本特征与自动处理系统的协调问题、中医专业术语的分词与标注方法问题、非专业术语分词中的困难问题和文本标注方法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案4方面入手探讨中医文献语料库建设,指出中医文献语料库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数据分析和... 从中医文本的基本特征与自动处理系统的协调问题、中医专业术语的分词与标注方法问题、非专业术语分词中的困难问题和文本标注方法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案4方面入手探讨中医文献语料库建设,指出中医文献语料库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数据分析和信息抽取,这涉及到原始文件版本选择、库文件分词与标注、检索与信息抽查、自动加工工具开发等建库环节,是一项独具特色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的层面配置各子系统的基本参数,使之达到数据类型一致、数据层次分明、子系统相互衔接、信息抽取全面可靠的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语料库 分词 信息抽取 顶层设计
下载PDF
《备急千金要方》英译本及其译介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尔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1-1254,共4页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一部重要的中医临床医学典籍,被誉为中医临床“百科全书”,书中继承了先秦至隋唐时期医学各家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并汇集了“药王”孙思邈的行医感悟和创新疗法。《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唐高宗永徽...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一部重要的中医临床医学典籍,被誉为中医临床“百科全书”,书中继承了先秦至隋唐时期医学各家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并汇集了“药王”孙思邈的行医感悟和创新疗法。《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书共30卷,载方5300多首,内容涉及“大医精诚”等医德思想,且对食疗养生学、妇科学、儿科学、针灸推拿学等临床各科首次分类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医精诚 著名医家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儿科学 妇科学 针灸推拿学 中医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内经》中“盛”字的词义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10,共3页
中医古典文献词义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解释文献资料中字词句的意思,既是中医学问题,又是语言学问题。考证词义,既要继承传统训诂学的优良传统,又要吸收引进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内经》中&qu... 中医古典文献词义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解释文献资料中字词句的意思,既是中医学问题,又是语言学问题。考证词义,既要继承传统训诂学的优良传统,又要吸收引进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内经》中"盛"字的意义,对中医古典文献词义研究而言,既是一种尝试,又是一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典文献 语料库 原型效应
下载PDF
面向信息自动抽取的中医古籍校注方法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河南中医》 2021年第4期503-507,共5页
古籍校注模式是古籍校注研究与古籍文献应用研究之间的枢纽。双行更正模式多用于更正讹误字;在双行更正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一对要素“Ln”与“Yn”则为脱文、衍文的更正模式;三行更正模式多用来更改错误字符,四行更正模式多用来解决复杂... 古籍校注模式是古籍校注研究与古籍文献应用研究之间的枢纽。双行更正模式多用于更正讹误字;在双行更正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一对要素“Ln”与“Yn”则为脱文、衍文的更正模式;三行更正模式多用来更改错误字符,四行更正模式多用来解决复杂的问题。更正模式中的R行实现了古籍校注的终极目标,形成了具体可靠的正确原文,S行满足了校勘过程中保护原文的需求,A行中的标记符号标明了各种被校正字符的依据,为以后的数据统计与信息抽取奠定了基础。但是,E行仅仅涉及到语义注解中的特殊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校注方法 古籍校注 古籍文献应用
下载PDF
陈士铎辨治癃闭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荔琨 李亚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0期213-216,共4页
通过阅读清代名医陈士铎《辨证录》中有关癃闭的内容,采用归纳整理、总结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癃闭的虚实性质及发病病位分类、病理机制探讨、治疗原则等进行总结,从而反映陈士铎辨治该病的学术思想。陈士铎认为... 通过阅读清代名医陈士铎《辨证录》中有关癃闭的内容,采用归纳整理、总结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癃闭的虚实性质及发病病位分类、病理机制探讨、治疗原则等进行总结,从而反映陈士铎辨治该病的学术思想。陈士铎认为癃闭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膀胱,病机总归于膀胱气化不利,分析了心火亢盛、热结膀胱、阴阳失常、肺燥津伤、脾胃气虚等证型所致癃闭的病机特点,并确立了相应的治疗方法。陈士铎对癃闭辨证分型精准深入,遣方用药灵活有效,每则病案都有其鲜明特点,这对于进一步理解癃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医临床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 陈士铎 《辨证录》 学术思想 病机 小便不通
下载PDF
语料库与《黄帝内经》研究的一项实例报道
20
作者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4期73-74,82,共3页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黄帝内经》中“盛”字的用法、意义和搭配模式,从中医学的角度归纳总结其搭配词的语义类型以及两者线性组合的语义模式,以实例研究的方式论证语料库研究方法在中医古典文献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语料库 搜索词检索 黄帝内经 语义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