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被引量:957
1
作者 张培震 邓起东 +5 位作者 张国民 马瑾 甘卫军 毛凤英 王琪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4期12-20,共9页
中国大陆晚新生代和现代构造变形以地块运动为主要特征,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12万年)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是不同的,地块间的差异... 中国大陆晚新生代和现代构造变形以地块运动为主要特征,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12万年)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是不同的,地块间的差异运动在其边界最强烈。强震是在区域构造作用下,应力在变形非连续地段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后突发失稳破裂的结果,活动地块边界带由于其差异运动强烈而构造变形非连续性最强,最有利于应力高度积累而孕育强震。我国大陆几乎所有8级和80%~90%的7级以上强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表明地块间的差异运动是大陆强震孕育和发生的直接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强震活动 活动地块 晚新生代 构造变形 地块运动 差异运动
原文传递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被引量:711
2
作者 邓起东 张培震 +3 位作者 冉勇康 杨晓平 楚全芝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20-1030,T001,T002,共13页
最近20年来我国活动构造研究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总结这些定量研究成果,编制了1:400万中国活动构造图,尽可能详尽地表示了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块体、火山和地震等不同类型的活动构造及其运动学参数,... 最近20年来我国活动构造研究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总结这些定量研究成果,编制了1:400万中国活动构造图,尽可能详尽地表示了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活动块体、火山和地震等不同类型的活动构造及其运动学参数,总结了中国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喜马拉雅和台湾为板块现代活动边界构造带,活动强烈,断裂滑动速率大于15 mm/a;大陆板内地区构造活动以块体运动为特征,可以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地壳和岩石圈块体,其中以青藏、新疆和华北断块区现代构造活动最为强烈;各区200多条活动构造带的运动学特征表明,板内构造活动是一种有限制的低速率块体运动,块体边界构造带的水平滑动速率一般小于10 mm/a,最大为10-15mm/a,因而不支持高速率滑动的逃逸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活动构造 断块 断块区 块体运动 滑动速率 构造特征 运动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 被引量:332
3
作者 邓起东 张培震 +3 位作者 冉勇康 杨晓平 陈立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66-73,共8页
文中研究了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和活动块体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全部 8级、绝大部分 7~ 7.9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块体边界活动构造带内 ;但对内部有次级活动构造的块体而言 ,少数 7~ 7.9级地... 文中研究了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和活动块体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全部 8级、绝大部分 7~ 7.9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块体边界活动构造带内 ;但对内部有次级活动构造的块体而言 ,少数 7~ 7.9级地震和部分 6~ 6 .9级地震也可能发生在块体内部的活动构造带上。大地震与活动断裂、活动褶皱和活动盆地的关系十分紧密 ,70多次 7级以上地震的同震破裂带及其位移参数与活动构造完全一致 ,7~ 8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断裂、活动褶皱和活动盆地带内 ,仅个别地震由于发生在高原和高山区 ,情况不明 ,6~ 6 .9级地震则大约有 5 %~ 15 %发生在活动构造带外或者情况不明。由于中国各断块区应力环境的差别 ,各区活动构造变形和地震发震构造类型也有所不同 ,文中对不同构造区走滑型 ,逆断裂褶皱型和正断裂拉张型活动构造和地震发震构造模型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活动构造 地震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新生代构造活动和动力学的讨论 被引量:197
4
作者 邓起东 程绍平 +2 位作者 杨桂枝 任殿卫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3-21,共9页
鄂尔多斯块体除西南边界为挤压边界外, 四周被共轭剪切拉张带所围限,东西和南北两侧分别为右旋和左旋剪切拉张带, 全新世水平和垂直滑动速率分别达5m m /a 和03~3m m /a。鄂尔多斯块体自始新世起从西南挤压边界两端... 鄂尔多斯块体除西南边界为挤压边界外, 四周被共轭剪切拉张带所围限,东西和南北两侧分别为右旋和左旋剪切拉张带, 全新世水平和垂直滑动速率分别达5m m /a 和03~3m m /a。鄂尔多斯块体自始新世起从西南挤压边界两端开始发育,逐渐向远端发展, 至上新世最后形成山西断陷盆地带。新生代以来块体不断缓慢上升, 距今 140 Ma 以来的隆起总量为 160m 。形变测量说明块体现代隆升速率为 1~28m m /a, 周缘断陷盆地带现代下降速率为- 4~- 5m m /a。块体内部莫霍面变化平缓, 埋深40km ~42km , 上地幔高导层埋深123km ~131km , 它们在周缘断陷盆地带相对隆起, 前者隆起幅度 15km ~6km , 后者埋深仅70km ~100km 。6 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块体周边活动构造带内, 块体内部无6 级以上地震发生, 4~5 级地震也很少。震源机制、地应力和断层滑动矢量测量等得到的主压应力方位为 N E N E E向,与控制块体周边活动构造的区域应力场一致,主要与青藏块体的 N E向挤压作用相关,盆地地下深部物质上涌产生的垂直力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块体 新构造活动 动力学 新生代
下载PDF
甘肃东南地区构造活动与2013年岷县—漳县M_S6.6级地震孕震机制 被引量:95
5
作者 郑文俊 袁道阳 +7 位作者 何文贵 任治坤 刘兴旺 王爱国 许冲 李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58-4071,共14页
位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的甘东南地区,其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扩展密切相关,该地区复杂的构造几何形态主要受控于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主要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向北东的扩展.近年来,甘东南... 位于南北地震带中北段的甘东南地区,其构造变形和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扩展密切相关,该地区复杂的构造几何形态主要受控于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区域新构造运动主要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向北东的扩展.近年来,甘东南地区中强地震频发,本文主要通过对该地区构造活动特征、历史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讨论,结合地球物理、地震学和野外调查等资料,认为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断裂的向北挤压和向东的运动是该地区构造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也是该地区中强地震的主要孕震环境和机制,而西秦岭北缘断裂的走滑及向南北两侧逆冲"花状构造"是临潭—宕昌断裂带上中强地震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甘肃岷县—漳县的MS6.6级地震正好位于临潭—宕昌断裂带中东段上,是该断裂分段不均匀活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构造转换 岷县一漳县地震 孕震机制 甘东南
下载PDF
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 被引量:84
6
作者 程绍平 邓起东 +1 位作者 杨桂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8-239,共2页
本文通过黄河晋陕峡谷河段21个地点的阶地横剖面观察和阶地对比研究,确定出6级宽谷阶地序列,同时,依据17个放射性测年数据对阶地定年。6级宽谷阶地序列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区域造陆隆起和局部构造变形,区域造陆隆起的发生时间... 本文通过黄河晋陕峡谷河段21个地点的阶地横剖面观察和阶地对比研究,确定出6级宽谷阶地序列,同时,依据17个放射性测年数据对阶地定年。6级宽谷阶地序列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区域造陆隆起和局部构造变形,区域造陆隆起的发生时间比之青藏高原隆起要滞后0.113~0.25Ma,而且,平均区域造陆隆起量比之青藏高原的内部和边缘的隆起量小得多。晋陕峡谷河段发生过3期加积作用幕,指示着造陆隆起景观中的气候变化时间线。渭河盆地北缘的韩城断裂悬崖带记录着构造基准面下降,影响的河流长度仅为21~127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晋陕峡谷河段 河流阶地 第四纪 构造运动
下载PDF
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古地震与强震复发规律 被引量:88
7
作者 张培震 +1 位作者 邓起东 毛凤英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05-713,共9页
海原断裂是中国西部的一条重要活动走滑断裂带,1920年沿该带发生的8.5级强震形成了23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和10m的左旋走滑位移。为了揭示这条重要发震断裂的强震活动规律,沿断裂带的3个段落开挖了17个探槽,揭示了大量的古地震事件,并结合... 海原断裂是中国西部的一条重要活动走滑断裂带,1920年沿该带发生的8.5级强震形成了23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和10m的左旋走滑位移。为了揭示这条重要发震断裂的强震活动规律,沿断裂带的3个段落开挖了17个探槽,揭示了大量的古地震事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利用古地震分析的逐次限定方法研究了海原断裂带的强震复发规律。研究发现,海原断裂带的3个段落具有分段差异的古地震活动历史;古地震破裂有3种尺度,即单段破裂、双段破裂和全段破裂。另外,整个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丛集现象也十分明显,第1丛集期在距今4600~6300a期间,第2丛集期发生在距今1000~2800a期间,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活动习性对于认识大陆走滑断裂的破裂特征和强震复发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海原活动断裂带 活动走滑断裂带 强震活动规律 逐次限定方法 强震复发间隔 强震时空丛集
原文传递
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三维探槽的开挖与古地震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冉勇康 段瑞涛 +2 位作者 邓起东 焦德成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7,共11页
对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和三维探槽开挖,揭示出7次古地震事件,除1920年地震外,它们的年龄分别为距今(10004±3196),(6689±169),(6120±505),(4208... 对海原断裂高湾子地点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地貌填图和三维探槽开挖,揭示出7次古地震事件,除1920年地震外,它们的年龄分别为距今(10004±3196),(6689±169),(6120±505),(4208±577),(2763±372)和(1005±465)a;重复间隔分别为(3315±3200),(561±532),(1920±766),(1425±686),(1578±595)和(980±465)a。事件Ⅲ,Ⅳ,Ⅴ,Ⅵ,Ⅶ的水平位移量分别为(5.6±2.3),(1.5±1.1),(1.5±1.1),(2±1)和(7±0.5)m。显示出重复间隔时间的分段性和特征行为的分级性。两次类似1920年强度的地震间隔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地震复发间隔 海原断裂 探槽 地震地质
下载PDF
酒西盆地断层活动特征及古地震研究 被引量:51
9
作者 张培震 +3 位作者 何文贵 李传友 毛凤英 张淑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44,共10页
通过室内航片判读和野外调查 ,在酒西盆地发现 3条全新世活动逆掩断层 ,它们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都很接近 ,为 0 18~ 0 2 5mm/a。通过探槽揭露出的 3条断层全新世以来各发生两次古地震事件。根据探槽揭露的古地震年代及断层活... 通过室内航片判读和野外调查 ,在酒西盆地发现 3条全新世活动逆掩断层 ,它们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都很接近 ,为 0 18~ 0 2 5mm/a。通过探槽揭露出的 3条断层全新世以来各发生两次古地震事件。根据探槽揭露的古地震年代及断层活动所形成的微地貌特征分析 ,阴洼山断层是独立活动的 ;北大河断层和新民堡断层上的古地震事件在时间上可能非常接近 ,具有丛集特征 ,或者是一次地震事件分别破裂这两条断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活动断层 滑动速率 古地震 祁连山 酒西盆地
下载PDF
莱州湾海域郯庐断裂带活断层探测 被引量:49
10
作者 王志才 邓起东 +8 位作者 杜宪宋 晁洪太 吴子泉 肖兰喜 孙昭民 凌宏 杨希海 李长川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3-503,共11页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进行了活断层探测,发现郯庐断裂带主干断裂在第四纪晚期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继承了晚第三纪以来的主要构造活动特点,仍是这一区域的主导性构造.西支KL3断裂由多条高角度正断裂组成,最新活动时代为...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进行了活断层探测,发现郯庐断裂带主干断裂在第四纪晚期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继承了晚第三纪以来的主要构造活动特点,仍是这一区域的主导性构造.西支KL3断裂由多条高角度正断裂组成,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受到一系列错断晚更新世晚期沉积的北东或近东西向断裂的切割;东支龙口断裂由两段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沿断裂带不但有明显的晚第四纪断错活动,而且还发育北北东向晚第四纪生长褶皱,表现出明显的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活动特征.在山东陆地区也发现了与龙口断裂相对应的安丘—莒县断裂,安丘段由一系列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从安丘向北至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东支活断层构成了一条右旋单剪变形带,每一个次级活断层段相当于带内理论上次级压剪面,在第四纪晚期以来仍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活断层探测 郯庐断裂带 莱州湾
下载PDF
依兰-伊通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8
11
作者 焦德成 +2 位作者 周本刚 盛俭 陈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郯庐断裂带东北段依兰-伊通断裂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一般认为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在该断裂多个段落发现断错河流Ⅰ级阶地等全新世地貌面、高1~2m的地表陡坎。其中... 郯庐断裂带东北段依兰-伊通断裂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一般认为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在该断裂多个段落发现断错河流Ⅰ级阶地等全新世地貌面、高1~2m的地表陡坎。其中,在通河县附近的最新地表陡坎长约70km,舒兰附近的最新地表陡坎长约10km。分别对黑龙江通河县和吉林舒兰县的陡坎进行了探槽开挖,发现通河段断层断错至近地表,被断错的最新地层年龄为距今(1730±40)a,舒兰段断层断错晚更新世地层,被距今(2360±40)a的黑色炭质黏土覆盖。这些资料表明依兰-伊通断裂至少部分段落为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并且发生过7级以上强震。因此,有必要对依兰-伊通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开展详细研究,以查明该断裂的空间分布、最新活动时代、分段特征、大震重复间隔等,为评价未来地震危险性及地震区划等提供依据,对东北地区的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伊通断裂 地表破裂 断层陡坎 全新世
下载PDF
山东半岛北部近海海域北西向蓬莱—威海断裂带的声波探测 被引量:45
12
作者 王志才 邓起东 +6 位作者 晁洪太 杜宪宋 石荣会 孙昭民 肖兰喜 凌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92-1101,共10页
在山东半岛北部近海海域进行了多条剖面的声波探测,初步查明了蓬莱-威海断裂带的基本活动特征.该断裂带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次级断层组成,主体在长岛至大竹岛之间的海域,多数断层以正断兼有走滑运动为主,部分断层具有逆冲运动性质.断裂... 在山东半岛北部近海海域进行了多条剖面的声波探测,初步查明了蓬莱-威海断裂带的基本活动特征.该断裂带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次级断层组成,主体在长岛至大竹岛之间的海域,多数断层以正断兼有走滑运动为主,部分断层具有逆冲运动性质.断裂带在第四纪活动明显,以北东向桃村-东陡山断裂在海域的延伸段为界,蓬莱-威海断裂带可分为两段:长岛-烟台段和烟台-威海段.西段长岛-烟台段为晚更新世活动段,多数次级断层上断点埋深位于海底以下30m,明显错断了中更新世地层,部分断层明显错断了晚更新世早期地层,有些断层达到晚更新世地层中部,但没有发现全新世地层错动现象.东段烟台-威海段为中更新世活动段,没有发现晚更新世地层错断现象.蓬莱-威海断裂带对历史地震和现代小震活动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其中1548年7级地震发生于断裂带西段,1948年6级地震发生于断裂带东段.蓬莱-威海断裂带与北东向断裂交汇区是中强地震发生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活断层探测 蓬莱-威海断裂带 山东半岛
下载PDF
西南天山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地壳缩短分析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杨晓平 冉勇康 +5 位作者 宋方敏 徐锡 程建武 韩竹军 陈立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4-204,共11页
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是西南天山山前晚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活动逆断裂一褶皱带,由5~6排近平行的弧形褶皱带组成,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一第四系。背斜形态多为复式箱状背斜和不对称的斜歪背斜,分别与断层弯曲背斜和断层扩展背斜的几何形态一... 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是西南天山山前晚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活动逆断裂一褶皱带,由5~6排近平行的弧形褶皱带组成,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一第四系。背斜形态多为复式箱状背斜和不对称的斜歪背斜,分别与断层弯曲背斜和断层扩展背斜的几何形态一致。地震勘探资料显示,各褶皱带前缘活动逆断裂在深部归并于统一的、由寒武系中的石膏层组成的滑脱面。滑脱面深度具有南浅北深、东浅西深的特点,皮羌断裂西侧滑脱面深度约为9kin,东侧滑脱面深度为5km。在柯坪逆冲推覆构造中部的皮羌断裂东西两侧各5kin和8kin的位置,以断层弯曲褶皱和断层扩展褶皱构造模型为指导,用线长平衡的方法完成了2条长度分别为78kin和73kin的平衡地质剖面,恢复到变形前的形态后计算出这2条剖面上的地壳缩短量分别为40kin和45km,缩短率为33%和37%。由于对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开始形成时间的证据较少,所以要计算长期的缩短速率是比较困难的。对比天山南麓库车活动逆断裂一褶皱带的形成时代,以及柯坪逆冲推覆构造与印干断裂的关系,认为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第四纪早期的西域砾岩沉积阶段,按距今2.5Ma计算,柯坪逆冲推覆构造的地壳缩短速率是15.4~17.3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缩短 逆冲推覆构造 柯坪塔格 天山
下载PDF
不同盐碱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李双男 郭慧娟 +2 位作者 王晶 侯振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探讨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种子的耐盐性。选取6个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X 45)、新陆早61号(X 61)、中棉73号(Z 73)、中棉92号(Z 92)、鲁棉研24号(L 24)和鲁棉研28号(L 28)为研究对象,设置NaCl、Na_2SO_4和Na_2CO_3+NaHCO_33种胁迫类型,分... 为探讨不同盐碱胁迫下棉花种子的耐盐性。选取6个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X 45)、新陆早61号(X 61)、中棉73号(Z 73)、中棉92号(Z 92)、鲁棉研24号(L 24)和鲁棉研28号(L 28)为研究对象,设置NaCl、Na_2SO_4和Na_2CO_3+NaHCO_33种胁迫类型,分析不同盐碱类型及浓度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在NaCl、Na_2SO_4和Na_2CO_3+NaHCO_33种盐碱胁迫中,总体上各品种发芽系数、日均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随着盐分浓度増大皆呈下降趋势。相同浓度中性盐,Na_2SO_4胁迫比NaCl胁迫更严重,在Na_2SO_4浓度为300mmol/L时各品种均未萌发。在碱性盐处理pH=8.60时促进L 28萌发,当pH=9.03时产生抑制作用,所有品种在pH=10.47时不再萌发。结果表明NaCl和Na_2SO_4盐胁迫时优势品种为L 24和Z 92号,Na_2CO_3+NaHCO_3型碱胁迫优势品种为L 24和X 4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棉花 种子萌发 耐盐性
下载PDF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害分布特征及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郑文俊 +5 位作者 何文贵 任治坤 刘兴旺 王爱国 许冲 李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4-615,共12页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 S6.6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中北段,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是该地区复杂多样的构造几何特征中2条主要的边界控制断裂。这次地震的震害分布与临潭-宕昌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为长轴走向NWW的椭圆,极震区...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 S6.6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中北段,东昆仑断裂和西秦岭北缘断裂是该地区复杂多样的构造几何特征中2条主要的边界控制断裂。这次地震的震害分布与临潭-宕昌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为长轴走向NWW的椭圆,极震区内严重破坏范围也完全位于该断裂带内,这与临潭-宕昌断裂复杂的几何结构密切相关,也说明地震的发生是多条次级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受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向南侧的扩展和青藏高原向NE扩展过程中东昆仑断裂带的NE向挤压作用共同影响下的临潭-宕昌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6 6级地震 地震震害 发震构造 临潭-宕昌断裂 甘东南地区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与隐蔽油气藏预测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德武 冯有良 +4 位作者 邱以钢 郭玉新 赵乐强 向立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2,共6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 ,建立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把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划分为 1个超层序组 ,4个超层序 ,10个层序 ,进行体系域划分 ,建立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构造坡折...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 ,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 ,建立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把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划分为 1个超层序组 ,4个超层序 ,10个层序 ,进行体系域划分 ,建立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构造坡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 ,对盆地充填的可容纳空间和沉积作用可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层序地层格架与构造坡折带的研究 ,建立东营凹陷层序发育模式。受构造坡折带控制的层序低位域砂体和湖侵体系域砂体 ,成藏条件良好 ,最有利于形成隐蔽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构造坡折带 低位域砂体 隐蔽油气藏 东营凹陷
下载PD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of China 被引量:37
17
作者 邓起东 张培震 +3 位作者 冉勇康 杨晓平 楚全芝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4期356-372,共18页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studies on active tectonics in China have entered a new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age and made a great progress. Summing up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a Map of Active Tectonics of China on the ...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studies on active tectonics in China have entered a new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age and made a great progress. Summing up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a Map of Active Tectonics of China on the scale of 1︰4 million has been compiled. In the map all types of active tectonics and their kinematic parameters are reflected in possible detail, such as active faults, active folds, active basins, active blocks, volcanoes, and earthquak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of China. The Himalaya Mountains and Taiwan Island are major plate boundaries where the slip rates are larger than 15 mm/a. Tectonic activity in the continental intraplate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block motion. The crust and lithosphere in the region were dissected into blocks with different orders. Of them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Xin- jiang, and North China block regions exhibit the most recent tectonic activity.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more than 200 active tectonic zones indicate that the intraplate tectonic activity represents a block motion at a limited low rate. Horizontal slip rate along the tectonic boundary belts between the blocks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0 mm/a, and 10—15 mm/a in maximum, and hence it does not support the continental escape theory of high rate of sl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tectonics FAULT block FAULT BLOCK region BLOCK motion SLIP rate.
原文传递
中卫-同心断裂带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培震 邓起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7-366,共10页
通过对中卫 -同心断裂带中段和西段 7个新探槽的古地震研究 ,并结合前人对中段古地震的研究结果 ,分析确定出 140 0 0a以来中卫 -同心断裂带共发生 6次古地震事件。其中仅有 1次是破裂全带的 ,发生在晚更新世末 ,其它都为全新世以来的... 通过对中卫 -同心断裂带中段和西段 7个新探槽的古地震研究 ,并结合前人对中段古地震的研究结果 ,分析确定出 140 0 0a以来中卫 -同心断裂带共发生 6次古地震事件。其中仅有 1次是破裂全带的 ,发生在晚更新世末 ,其它都为全新世以来的次级破裂事件 ,3次破裂中段 ,两次破裂西段。公元 170 9年 7 级历史地震只破裂中段 ,因此推断只破裂中段或西段的古地震震级约为 7 级左右 ;破裂全带的古地震震级应为 8级左右。从时间上看 ,这 6次事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但没有明显的丛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卫-同心断裂带 古地震 重复间隔 全新世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改进型Sage-Husa卡尔曼滤波器在电压暂降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周志宇 周振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0-234,共5页
电压暂降是电网中的一个关键电能质量问题。用于电压暂降检测的Sage-Husa型卡尔曼滤波器具有形式简单、计算量小、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在系统阶次较高时容易出现滤波发散的问题。为避免滤波发散,同时进一步提高该滤波器的实时响应速度,... 电压暂降是电网中的一个关键电能质量问题。用于电压暂降检测的Sage-Husa型卡尔曼滤波器具有形式简单、计算量小、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在系统阶次较高时容易出现滤波发散的问题。为避免滤波发散,同时进一步提高该滤波器的实时响应速度,改进Sage-Husa型卡尔曼滤波器中的噪声矩阵估计器,给出基于改进后Sage-Husa卡尔曼滤波器的电压暂降快速检测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的Sage-Husa型卡尔曼滤波器相比,改进后Sage-Husa卡尔曼滤波器避免了滤波发散的现象,同时提高了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检测 Sage-Husa卡尔曼滤波器 系统噪声矩阵估计器 电能质量
下载PDF
湖相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为例 被引量:28
20
作者 袁静 梁绘媛 +4 位作者 梁兵 董道涛 宋璠 李鹤永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9,共12页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一段—戴南组二段五亚段为研究对象,以岩心精细观察和岩石薄片镜下鉴定为主要手段,结合测录井资料解释等描述重力流沉积特征和岩相特征,综合考虑沉积特征、形成过程、支撑机理及沉积机理等因素划分重力...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一段—戴南组二段五亚段为研究对象,以岩心精细观察和岩石薄片镜下鉴定为主要手段,结合测录井资料解释等描述重力流沉积特征和岩相特征,综合考虑沉积特征、形成过程、支撑机理及沉积机理等因素划分重力流类型,根据古构造和古地理背景、重力流类型和转化特征综合分析建立重力流发育与转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主要发育碎屑流、浊流和液化流3种沉积物重力流和滑动-滑塌这一重要的斜坡沉积物重力流触发机制;其中以碎屑流最为常见,根据其沉积物粒度构成特征划分为砾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根据其物质来源划分为外源型碎屑流和内源型碎屑流。识别出8种重力流沉积岩相和4类重力流沉积典型岩相组合。建立了不同物源条件下的重力流发育与转化模式,包括断阶带物源方向的双断阶混源型、多断阶混源型和斜坡带物源方向的内源型模式。断阶带重力流来自物源老山,以砾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浊流为主,所属沉积相类型包括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斜坡带重力流物源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以滑动-滑塌、液化流、砂质碎屑流、浊流为主,形成风暴浪基面之上的事件沉积体和深湖区的湖底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碎屑流 流体转化 发育模式 高邮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