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艳 肖幸 +2 位作者 亚兰 涂玲 张存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血压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综合医疗科入院体检人群456例进行横断面分析,其中理想血压组174例、正常高值血压组282例,包括人口学特征、血压、血液生化代谢指标、臂...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血压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综合医疗科入院体检人群456例进行横断面分析,其中理想血压组174例、正常高值血压组282例,包括人口学特征、血压、血液生化代谢指标、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等。结果与理想血压组相比,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体质量指数(OR=1.185)、甘油三酯(OR=1.302)、空腹血糖(OR=1.690)为正常高值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baPWV、CIMT值明显增高(P〈0.05),而ABI指数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以baPWV、CIMT为因变量行多元回归分析示:收缩压(β=0.226,p=0.007)、空腹血糖(β=0.209,p=0.018)、年龄(β=0.279,P=0.002)是baPWV的影响因素;收缩压(β=0.118,P=0.015)、体质量指数(β=0.109,P=0.001)、年龄(β=0.396,P=0.001)是CIMT的影响因素。结论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为正常高值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存在动脉硬化的早期亚临床损害,收缩压水平与baPWV、CIMT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值 血压 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超高度近视患者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维锋 刘莉莉 +4 位作者 朱璇 刘毅琦 兰雪莉 亚兰 黄国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8-56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底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1例21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24~39个月,检测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视盘面积、Bruch膜孔面积、γ区长度、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以及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血管旁病变、视网膜劈裂)情况等。结果 21眼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为4.2~5.0(4.78±0.26),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眼轴长度为27.24~33.64(30.49±2.39)mm,与术前相比,术后眼轴增长(0.38±0.34)mm(P<0.05)。21眼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视盘面积分别为(2.99±0.96)mm^(2)、(2.84±1.12)mm^(2)(P>0.05),Bruch膜孔面积分别为(7.79±6.65)mm^(2)、(8.12±6.76)mm^(2)(P>0.05),γ区长度分别为(1.39±0.64)mm、(1.31±0.71)mm(P>0.05),中心凹距视盘颞侧边缘距离分别为(4.59±0.74)mm、(4.57±0.64)mm(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21眼ETDRS各区域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末次随访,21眼中16眼视网膜结构稳定或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减轻甚至消失,5眼出现新的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或原有病变加重。结论 超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眼轴仍有增长,眼底形态维持稳定,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球内牵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眼底形态 后巩膜加固术 眼轴长度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开展同质化西医临床技能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简翔 胡芝芝 +2 位作者 张媛媛 周琦 亚兰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年第3期210-212,共3页
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当前医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临床技能学作为上承专业基础、下启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在医学生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技能学涵盖的学科更为广泛、也更加复杂,如何实现中医... 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当前医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临床技能学作为上承专业基础、下启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在医学生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技能学涵盖的学科更为广泛、也更加复杂,如何实现中医、西医临床技能教学的有机衔接,创建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亟需探索的课题。本文重点探讨在综合性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开展同质化西医临床技能课程的优劣,思考如何有机融合中医、西医技能的培训,并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基本技能课程的建设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中西医结合专业 本科教育 同质化 西医临床技能
下载PDF
Bruch膜结构功能及其与近视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亚兰 刘维锋 《国际眼科纵览》 2021年第3期221-225,共5页
Bruch膜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之间,调节两者间的代谢,维持正常视觉活动。随着年龄增长,其形态结构和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其功能下降。Bruch膜与某些眼病发生有关,在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眼轴的增长,B... Bruch膜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之间,调节两者间的代谢,维持正常视觉活动。随着年龄增长,其形态结构和组成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其功能下降。Bruch膜与某些眼病发生有关,在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眼轴的增长,Bruch膜作为视神经口的内层,向颞侧移位,颞侧缺失形成γ区。眼轴越长,γ区越大,出现黄斑部Bruch膜缺损的可能性越高。(国际眼科纵览,2021,45:221-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ch膜/组织学 Bruch膜/生理学 高度近视
原文传递
累及主动脉瓣的多发性大动脉炎老年女性患者1例
5
作者 亚兰 李丽 周强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904-905,共2页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多见于年青女性,因受累血管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发病初期症状多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全身不适,易疲劳、低热、出汗、胸闷...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多见于年青女性,因受累血管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发病初期症状多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全身不适,易疲劳、低热、出汗、胸闷,往往被漏诊或误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1例曾在当地医院误诊为“风湿性心瓣膜病”的累及主动脉瓣的多发性大动脉炎老年女性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误诊 老年人 女性 瓣膜病变
下载PDF
理论成绩对急救复苏模拟教学中团队表现的影响
6
作者 张莉 周志强 +3 位作者 刘勇 罗放 亚兰 罗爱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理论成绩对急救复苏模拟教学中团队表现的影响。方法培训对象30人,根据MicroSim inhospital软件评估成绩,由高至低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每5人组成一个团队。全员行理论培训、MicroSim inhospital软件训练并考核、以Sim...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理论成绩对急救复苏模拟教学中团队表现的影响。方法培训对象30人,根据MicroSim inhospital软件评估成绩,由高至低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每5人组成一个团队。全员行理论培训、MicroSim inhospital软件训练并考核、以SimMan 3G模拟人(挪度公司)为工具,通过构建真实的临床情景,分组考核,由两位经验丰富的专家独立评分。团队演练结束后学员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价满意度。比较两组满意度和各平均团队成绩,运用SPSS19.0进行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性别构成比相当(男/女,5/10 vs 9/6,P=0.143),高分组个人理论成绩优于低分组(87.8±4.7 vs 61.3±13.4,P<0.001),两组团队表现(61.7±15.4vs 92±13.0,P=0.06)及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2.1 vs 94.8±2.9,P=0.833)。结论团队成员理论成绩不能正确预测急救复苏模拟教学中团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急救复苏 模拟教学 高仿真模拟人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不同后巩膜形态黄斑中心凹分布研究
7
作者 刘维锋 樊江波 +5 位作者 徐月圆 朱璇 亚兰 刘毅琦 兰雪莉 黄国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黄斑中心凹在不同后巩膜形态的分布。方法:收集2016-05/2018-02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度近视患者126例207眼,按照Curtin的后巩膜形态分类方法分为三组:A组为Ⅰ和Ⅱ型后巩膜形态眼,B组为Ⅲ型后巩膜形态眼,C组为Ⅶ、...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黄斑中心凹在不同后巩膜形态的分布。方法:收集2016-05/2018-02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度近视患者126例207眼,按照Curtin的后巩膜形态分类方法分为三组:A组为Ⅰ和Ⅱ型后巩膜形态眼,B组为Ⅲ型后巩膜形态眼,C组为Ⅶ、Ⅸ、Ⅹ型后巩膜形态眼。将眼底后极部区域分为1、2、3区域。测量中心凹至通过视盘中心垂直线的水平距离(HDFCO)、中心凹至通过视盘中心水平线的垂直距离(VDFCO)和视力。研究在高度近视不同后巩膜形态中心凹位置的分布。结果:在后极部1区,3眼(1.5%)均来自A组。在后极部2区,117眼(56.5%)来自A组,15眼(7.2%)来自B组,13眼(6.3%)来自C组。三组HDFCO分别为5037±507、4771±509、5585±773μm(F=8.38,P<0.01)。三组VDFCO分别为615±297、643±322、504±363(F=0.87,P=0.41)。在后极部3区,43眼(20.7%)来自A组,7眼(3.4%)来自B组,9眼(4.4%)来自C组。三组HDFCO分别为5048±683、4444±540、5293±840(F=3.13,P=0.05)。三组VDFCO分别为1385±484、1225±201、1664±318μm(F=2.18,P=0.12)。中心凹位于2区和3区的高度近视眼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分别为4.87±0.22和4.77±0.27(t=-1.55,P=0.12)。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中心凹位置在不同后巩膜形态中发生轻微变化,对最佳矫正视力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形态 中心凹 视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