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流变性检测在冠心病心绞痛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伍松姣 邓洪彪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及分型诊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6例、正常对照组4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SAP和UAP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及分型诊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6例、正常对照组4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SAP和UAP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UAP组高于SAP组(P<0.01);SAP和UAP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UAP组低于SAP组(P<0.01)。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UAP的异常程度更严重。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血液流变性检测 分型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微循环障碍 血液流变学指标 价值 组织灌注
下载PDF
广西12家医疗机构514例临床疑难配血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焦伟 黎海澜 +10 位作者 邓梅英 钟月华 梁昭青 符宝铭 唐任光 孔亚红 潘爱萍 肖倩 李风 苏国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临床疑难配血产生的原因现状及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区内10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2003年1月~2012年4月疑难配血患者病历资料476 925份,对其中514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及经确认的抗体特异性作回顾性总结分...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临床疑难配血产生的原因现状及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区内10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2003年1月~2012年4月疑难配血患者病历资料476 925份,对其中514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及经确认的抗体特异性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交叉配血不合原因中,不规则抗体最常见,占86.38%(444/514),其中又以同种抗体最常见,占52.25%(232/444),其次为自身抗体,占41.22%(183/444);抗体特异性鉴定中以Rh血型单一或联合抗体及多系统抗体混合为主,占86.19%(206/239),其次是MNSs系统单一抗体及多系统抗体,占10.88%(26/239),其中抗-Mur占为4.18%(10/239)。结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本地区临床疑难配血的最主要原因,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分布有地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疑难配血 血型抗体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选 输血不良反应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伍松姣 邓洪彪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正常高值血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改变在正常高值血压中的作用。方法: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正常血压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132例)和高血压组(124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高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又低于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已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流变性改变在高血压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高值血压 血液流变性分析 人群 心血管疾病 相对危险性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鹰 +2 位作者 唐耀平 梁坚坚 叶慧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69-770,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梗死组和梗死加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结扎前和结扎后40min分别检测AngⅡ的含量,并记录...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梗死组和梗死加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结扎前和结扎后40min分别检测AngⅡ的含量,并记录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结果结扎前各组AngⅡ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也未发生明显的心律失常;结扎后40min对照组AngⅡ含量基本不变,也未发生明显的心律失常,梗死组和梗死加卡托普利组AngⅡ含量明显升高,均发生明显的心律失常(P<0.01),梗死组的AngⅡ含量最高,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梗死加卡托普利组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AngⅡ增高,可能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血管紧张素Ⅱ 卡托普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伍松姣 陈耀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9期839-839,841,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对167例2型DM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浆FIB,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24h尿mAlb,分析FIB与mAlb的关系。结果2型DM组的尿mAlb和血浆FIB均大于健...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lb)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对167例2型DM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浆FIB,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24h尿mAlb,分析FIB与mAlb的关系。结果2型DM组的尿mAlb和血浆FIB均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DM患者高FIB(>4.0g/L)组的mAlb水平高于正常FIB(2.0~4.0g/L)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尿mAlb与FIB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1)。结论2型DM患者血浆FIB与尿mAlb呈正相关,FIB测定在DM早期肾损害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微量清蛋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清IL-18对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侯恩存 +1 位作者 吴波 颜世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IL-18水平与肝细胞癌(HCC)进展的相关性以及对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HCC患者的血清IL-18、IL-6和IL-12水平,并以1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HCC患者的血清IL-18、IL-6和IL-12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IL-18水平与肝细胞癌(HCC)进展的相关性以及对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HCC患者的血清IL-18、IL-6和IL-12水平,并以1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HCC患者的血清IL-18、IL-6和IL-1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8水平与HCC静脉侵犯和进展程度显著相关。血清IL-18水平≥105pg/mL与<105pg/mL的患者相比,生存率显著下降。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IL-18水平是HCC患者存活的显著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血清IL-18可以作为HCC侵袭的标志和HCC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肝细胞癌 检测 预后
下载PDF
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对结肠癌细胞株体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颜世能 肖维 +2 位作者 梁景云 顾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9-43,共5页
目的检测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样品对SW480结肠癌细胞株的毒性影响,并验证其长效性和缓控释作用。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出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样品,MTT实验检测其对SW480细胞株作用时效性与抑制率,并与标准品组对照分析... 目的检测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样品对SW480结肠癌细胞株的毒性影响,并验证其长效性和缓控释作用。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出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样品,MTT实验检测其对SW480细胞株作用时效性与抑制率,并与标准品组对照分析。结果阳性对照组的IC50=70.96μg/mL,36 h内抑制率随着奥沙利铂浓度的增加迅速上升而达到顶峰。药物样品组的IC50=85.39μg/mL,72 h内抑制率随着药物样品浓度的增加而稳步上升。结论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样品IC50=85.39μg/mL,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且增势稳定,100μg/mL以上组别的抑制率在72 h后均达到90%以上,具有长效性,缓释稳定性,其生物利用度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长循环纳米脂质体 MTT实验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β_2-微球蛋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伍松姣 邓洪彪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740-74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Β2-微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参连汤预防大白兔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鹰 唐耀平 +3 位作者 刘钢 周烨玲 Bryan Nathan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6-948,共3页
目的:研究参连汤在大白兔心肌缺血时防治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的离子基础。方法:建立大白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连汤大剂量组、参连汤中剂量组以及参连汤小剂量组TWA、恶性... 目的:研究参连汤在大白兔心肌缺血时防治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的离子基础。方法:建立大白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连汤大剂量组、参连汤中剂量组以及参连汤小剂量组TWA、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性猝死的发生率,测定Ca2+浓度以及ATP酶活性。结果:参连汤各组动物的各种ATP酶活性升高,TWA的发生率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实验动物死亡率明显降低。同时我们还发现使用中大剂量参连汤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尽管低剂量组也有效。结论:参连汤能有效控制TWA的发生发展,显著减少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参连汤 心律失常 ATP酶 钙超载
原文传递
益心脉颗粒干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耀平 刘鹰 +4 位作者 梁萍 刘钢 方显明 张以昆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益心脉颗粒防治非瓣膜性心房纤颤(AF)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合格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心脉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膜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性血... 目的:观察益心脉颗粒防治非瓣膜性心房纤颤(AF)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合格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心脉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膜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硝酸根/亚硝酸根(NO2-/NO3)-水平及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栓数、血栓直径、自发声影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以上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膜P-Selectin、vWF、NO2-/NO3-水平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心脉颗粒在防治本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短期疗效不足以替代华法令;益心脉颗粒可以有效的提升NO水平,这可能是其防治本病的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纤颤 血栓形成 益心脉颗粒 华法令 血小板膜P选择素(P-Selectin)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硝酸根/亚硝酸根(NO2-/NO3-)
原文传递
家兔心脏血流动力学实验方法的探讨
11
作者 胡世凤 黄仁彬 +1 位作者 连芳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索家兔心脏血流动力学新的实验方法。 [方法 ]分离左侧颈总动脉 ,将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充满肝素液的 6F心导管或细塑料管 ,经剪口处插入左颈总动脉内。 [结果 ]可同时观察血压及左心室内压 ( 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 ( LVEDP)... [目的 ]探索家兔心脏血流动力学新的实验方法。 [方法 ]分离左侧颈总动脉 ,将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的充满肝素液的 6F心导管或细塑料管 ,经剪口处插入左颈总动脉内。 [结果 ]可同时观察血压及左心室内压 ( 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 ( LVEDP)等多项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论 ]从左侧颈总动脉剪口处导入心室的实验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流动力学 血压 心电图 左颈总动脉
下载PDF
二例血涂片检出真菌的报告
12
作者 顾国 邓洪彪 +2 位作者 黄晓群 谢智光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5期392-392,共1页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血涂片 直接镜检法 核酸扩增法 病例报告 血液涂片 培养法 免疫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